疫情防控的假期里,孩子不愿学习怎么办?霍桑效应:越关注越优秀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学校的开学计划,辅导班的取消,在线学习的进行,让很多家庭变得“鸡飞狗跳”、生活变成一地鸡毛,终于盼到不用上班,可以全身心陪伴孩子了,结果不是母慈子孝,而是鸡飞狗跳,作为家长,与其哀“自己”不幸,怒“孩子”不争,不如静下心来反思,静下心来学习,首先来改变自己。

一、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愿意学习?

有的孩子,家长不管,也认真努力的学习,成绩很好;有的孩子,家长一直盯着,孩子却非常叛逆,成绩一塌糊涂,很多人搞不懂其中的原因,其实原因很简单,这和一个词有关——驱动力。

是的,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驱动力!但是为什么有人做的好,有人做的差,有人压根就不会去做呢?这是因为驱动力有两种类型“内驱动力和外驱动力,下面这幅图,就能很形象地展示出内驱力和外驱力的来源和二者的关系。

疫情防控的假期里,孩子不愿学习怎么办?霍桑效应:越关注越优秀

简单来说,就是那些依靠内驱力的孩子,就是家长不用管也能学好的孩子,而那些靠外驱力学习的孩子,在假期里可能就会产生分化,有的学生一点不想学习,家长怎么说也没有用,而有的学生则在家长的管理下学习,有可能因此变成非常自觉的孩子。

那么,什么是内驱力和外驱力呢?内驱力是我自己想要做,自己很喜欢做,而外驱力则是外界因素鞭策或鼓励我去做。具体说来,内驱力主要来自孩子自身的动力,主要来自学习的兴趣、乐趣和成就感,比如那些学霸,他们会从征服难题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学习对他来说,自然就不会是痛苦的事情了。而外驱力则来自外部的激励,主要包括奖励和惩罚两种方式,比如你对孩子说:你做完A,我给你一个B奖励,如吃个糖果、冰淇淋,玩手机游戏这都是奖励;如果你做不好A,我就不允许你做B,这就是一种惩罚。这两种都是外驱力,是促使你去做某件事情的驱动力。

疫情防控的假期里,孩子不愿学习怎么办?霍桑效应:越关注越优秀

内驱力和外驱力,都有利于孩子学习,我并不否认外驱力的作用。但是,有的家长的错误在于一直停留在用外驱力激励孩子的层面,比如用玩手机游戏作为孩子去学习的奖励,而孩子为了能尽快玩手机游戏,则会应付作业,这就得不偿失了。也有的孩子,当玩游戏对于他没有刺激和吸引力的时候,家长就需要找更高的奖励来刺激他,从而让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离谱。

所以,从外驱力和内驱力的关系来说,我们一定要明确:一定要让外驱最后为内驱服务,也就是你早期那些激励最后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喜欢上这个事情,愿意做这个事情,如果你的外驱没有达到这个效果,那就会走偏。

疫情防控的假期里,孩子不愿学习怎么办?霍桑效应:越关注越优秀

二、巧用“霍桑效应”,提高孩子学习的驱动力

知道了内驱力和外驱力的地位和关系后,我们自然想进一步知道,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呢?

在这里,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心理学的理论——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起初只是为了研究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包括外部环境影响条件以及心理影响因素:通过对两组工人生产效率的对比,研究人员发现,只要改变外部条件,不管是提高还是降低,工人的生产效率都会提高。这说明在外部物质条件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工人的工作效率,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访谈实验,让工人们有机会表达意见和发泄情绪。结果显示,即使外部条件没有改变,工人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这是为什么呢?

疫情防控的假期里,孩子不愿学习怎么办?霍桑效应:越关注越优秀

原来,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并不是由于物质环境的变化,而是来源于研究本身。研究者改变外部环境,让工人感觉到自己受到了重视,于是就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让自己干得更好,更加倍努力工作,以证实自己是值得受关注的,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因为受到关注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这便是后来的“霍桑效应”。也就是说,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是语言表达的效应。

“霍桑效应”被广泛运用于各个方面,我们同样可以用这个理论,来提高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1、专注孩子学习,改变孩子的行为

我一个朋友,夫妻两人都非常忙,工作非常出色,获得众多荣誉,但是一谈到孩子,他们就变得愁眉苦脸。原来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就成了班里的“学渣”,学习非常慢,甚至老师都觉着孩子的智商可能有问题,建议家长带孩子去查查。

疫情防控的假期里,孩子不愿学习怎么办?霍桑效应:越关注越优秀

朋友虽然不情愿,但是也想去找到原因,结果经过检查,孩子的智商正常!这个朋友开始反思,孩子出现今天这样的结局,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他们夫妻的原因,因为他们把太多精力放在工作上,而忽略孩子的教育和陪伴,结果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做什么事情都没用兴趣,学习上动力不足。

孩子的妈妈主动辞去单位中层领导的职务,只做个普通的职员,然后把更多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成绩越来越好,过了两年,已经是班里的学霸了,令人刮目相看。

后来,这位妈妈在总结教育孩子的经验时,她说教育孩子,没用多少技巧,如果缺少对孩子陪伴和关注,再好的理论都是无用的。但是在陪伴孩子时,确实有技巧:当孩子进步时,要及时鼓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对于学习和其他事情,越来越感兴趣。

原来父母都忙着上班,这次疫情,给大家按下了“暂停键”,给我们更多的时间思考,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如何陪伴孩子,这对于孩子的学习,也许是一个好事。

疫情防控的假期里,孩子不愿学习怎么办?霍桑效应:越关注越优秀

2、尊重孩子的想法,提升孩子的成就感

有一个男孩,在家里非常逆反,家长越让他学习,他越不干,最后甚至不愿意和家长交流,变得越来越孤僻。家长带他去看心理医生,谁知道这个孩子在心理医生面前,非常健谈,他说之所以不愿意和家长交流,是因为家长根本不理解他,也不尊重他,只要说到和学习无关的事情,都会被硬硬的压下去。父母急功近利,孩子觉着和父母没用共同语言,所以变得越来越叛逆。

其实,激发孩子的兴趣很简单,就是提升孩子的成就感。比如我的孩子,以前对于奥数题没用兴趣,我会通过外在的鼓励去刺激,比如允许他解答出题目后玩一会手机游戏,这样的鼓励,一开始是有效的。但是,因为奥数题目难度大,孩子做着比较吃力,后来他宁愿不玩游戏,也不去做这些题目。

疫情防控的假期里,孩子不愿学习怎么办?霍桑效应:越关注越优秀

我反思之后,调整策略,和孩子一起去做,并且有意无意地表现很困难的样子,然后引导孩子先解出答案,然后给我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找到了成就感,对于奥数题目也越来越感兴趣,做起来也不那么难了。

3、适时适度的鼓励,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使用“霍桑效应”时,家长要注意,对于孩子的鼓励,要做到“适时”和“适度”,在孩子取得进步时,家长要及时鼓励,过一段时间再鼓励,就可能超过了“有效期”,及时的鼓励,更能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激发孩子的兴趣。另外就是要“适度”,不要对孩子的进步视而不见,也不要打压孩子的成就感,当然,也不能夸大孩子的成绩。表扬孩子要适度,要就事论事,要具体,过度的表扬,会让孩子变得自负,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疫情防控的假期里,孩子不愿学习怎么办?霍桑效应:越关注越优秀

总之,所有的外驱力,都是为内区力服务的,孩子的内驱力,来自于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孩子有了兴趣和成就感,也就有了学习的乐趣,有了学习的乐趣,也就不需要家长去督促。但是,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内驱力的,尤其是那些假期不愿意学习的孩子,这个时候就要发挥家长的作用,通过外驱力,转化成孩子的内驱力,从而给孩子提供持久的学习动力,孩子就会越来越喜欢学习了。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