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裡的時光,是被禁錮?還是更自由?

多年以後,我們一定不會忘記2020年這個帶著口罩的開始,一場肺炎把每個人都變成了宅男宅女。於是最近總會在朋友圈、公眾號看到“無聊”這個話題,到底宅在家裡的時光,我們是被禁錮了?還是更自由了?為了得出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得先思考一下什麼是自由。

任何事物都不止一面,自由亦是如此。我認為對於個人而言自由包含了三個面相:空間自由,時間自由和思想自由。而當我們在談論自由的時候,其實也是在談論邊界,自由和邊界從來都是同一樣東西的正反兩面,所以我們在定義自由時必須思考自由的邊界在哪裡。

空間自由取決於交通技術和政治經濟因素

宅在家裡的時光,是被禁錮?還是更自由?

所謂空間自由,就是一個人所能到達的空間範圍的極限。空間上的自由度,是滿足人類好奇心的必要前提,自由度越大,人類的好奇心就越有可能得到滿足。此外,空間上的自由度還與人類發展的利益有直接關係。當人類開始形成各種各樣的群體(比如氏族、部落、國家等)時,哪個群體的空間自由度越大,哪個群體獲得的資源就越多,哪個群體也就更容易在群體發展的競爭中獲得優勢。

這種空間自由的邊界,往往取決於對先進交通技術的掌握程度。遠古的人類靠雙腳過著採集生活,雙腳能夠到達的邊界就決定了當天食物的豐富程度。相鄰的兩個部落,跑得快的部落就容易獲得更多的食物,從而保證後代繁衍,壯大族群。後來智人發明了船,開始跨越海洋的阻隔,向世界各地輻射,在漫長的流浪生活中,智人先後殲滅了“魯道夫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等等其他人種,一舉成為了世界的統治者。再後來世界各地的智人開始形成自己的國家,1492年,造船和航海技術的發展為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奠定了技術基礎,這一發現也標誌著西方國家進入了大航海時代。與此同時,蒸汽機和火車的發明,讓西方國家在空間自由度的探索上更有效率,從而大大加快了西方國家的發展速度。正是在這些交通技術的加持下,西方世界逐漸趕上了與東方國家的差距,最終撬開了中國的大門。再後來,載人飛機的發明將人類在地球範圍內的空間自由度大大提升。

在兩個方向上,人類仍然在不斷的拓展空間自由度。一是在空間的廣度上。上到浩瀚無窮的茫茫宇宙,下到海底兩萬裡的未知世界,哪個國家能掌握最先進的技術,哪個國家在資源的開採、移民甚至與外星文明的對話中,就擁有優先權和話語權。二是在固定空間的拓展效率上。高鐵的發展已經讓國人嚐到了甜頭,而正在飛速發展的無人駕駛和飛行汽車等技術,無疑又要為人類帶來一次交通革命。

於個人而言,空間上的自由度,已經不存在太大的技術壁壘,反倒是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成為了主要限制。所謂政治因素一是國家之間是否能夠自由往來,隨著全球化發展,這個因素的限制會越來越小。二是既為國家,當有國法,對於一些公有的地方,國家會限制個人的空間自由,而這種限制恰恰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實現個體的空間自由。比如前段時間很火的兩則新聞,兩個女孩開車進故宮被罰和三名驢友景區攀巖被判刑。國家之所以要對空間自由有一定的限制,是因為這些資源是全體公民共有的,如果因為個人的不當行為對這些資源形成了破壞,那麼其他人也就喪失了同等的空間上的探索權利。

在此我們應當達成一個共識,不管是自由的哪一個面向,當和他人產生關係時,我們的自由都要發生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基礎之上。這也是英國著名哲學家和經濟學家約翰·穆勒在其著作《論自由》中所強調的關於自由要遵循的首要原則。經濟因素很好理解,任何交通工具都需要錢才能把我們運送到我們想要去的地方,去的越遠,花的錢越多,於是個人的經濟狀況也成為限制我們空間自由度的一個重要因素。說到經濟因素的限制,就不得不提到常常與之相矛盾的自由的另一面,時間自由。

時間自由取決於一個人對其所扮演的角色的喜愛程度

宅在家裡的時光,是被禁錮?還是更自由?

時間自由是很容易被人們忽略的一個方面。看起來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然而每個人在時間上的自由度卻是天差地別的。相對而言,一個人扮演的社會角色越多,時間自由度越小。每一個角色都要和他人產生協作,一旦產生協作,時間就不是完全屬於自己了,在每一個特定的角色中,我們都必須與他人共同分享我們的時間。如果你是父親/母親,你需要把時間分給你的孩子;如果你是丈夫/妻子,你需要把時間分給你的配偶:如果你是員工,你需要把時間分給你的事業和同事。。。從這一方面而言,只有當你完全是自己的時候,也就是當我們獨處時,時間自由度是最大的。

如果當真如此,那隻要減少我們所扮演的社會角色的數量,我們不就能夠獲得最大限度的時間自由了嗎?可惜並沒有這麼簡單,雖然從時間分配上來說,確實是這樣,但時間自由真正的限制因素卻是主觀的,那就是一個人對他/她所扮演的角色的喜愛程度。當一個人熱衷於做某個角色時,他會樂此不疲,在這個角色中他能獲得最大的愉悅感。所以在主觀因素的加持下,時間自由就變成:

一個人在他所喜歡的角色上投入的時間越多,那麼他的時間自由度就越大。這就是為什麼明明獨處時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安排,然而很多人卻並不能感受到自由,因為和自己相處時,他們並不能感受到熱愛,隨之而來的只是無聊和孤獨。我們能夠愛事業,愛家人,卻唯獨做不到愛自己,這種獨處恐懼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捨棄了自己思想自由的權利。

思想自由取決於人所處的文化屬性以及對自我是否有清晰的認識

宅在家裡的時光,是被禁錮?還是更自由?

思想自由,顧名思義,一個人可以沒有任何限制的去思考,從自由層面看,這個面相應該是最自由的,然而事實卻是很多人在不知不覺當中放棄了思想自由的權利,每天跟在別人的思想後面。我認為這是由以下兩點造成的。

一是文化屬性的限制,之前看過一檔節目叫《他鄉的童年》,該節目每一期會去到一個國家探訪當地的幼兒教育,很好的說明了這種文化屬性上的不同。日本的教育強調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三歲的小朋友上學都是自己穿衣洗漱,還要參加幼兒園的日常勞動,同時也強調小孩在與大自然的接觸下成長,爬樹、光腳玩沙子都是被鼓勵的;芬蘭的教育強調平等,消除競爭,所以沒有考試,老師會更加註重孩子的學習方法並經常給與鼓勵;印度的教育強調勇敢表達,挑戰老師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同時鼓勵學生們自己找出答案;英國的教育非常重視體育,以此來培養孩子們的協作能力,同時他們更注重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以及關注社會的意識;在創業之國以色列,十幾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創業,他們強調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更鼓勵孩子要學會擁抱失敗。從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落實到教育中就成了不同形態的教育模式,從而也造就了不同的人。每種教育模式都有其優勢和劣勢,中國的教育也一樣,所以每個人的思想都會受到其所處社會文化的影響,當一個人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之前,他的思想就沒有辦法插上自由的翅膀。

二是對自我認知的侷限性。自我認識決定了人生方向,可是很多人壓根沒想過自己的人生到底要怎麼過,如果不能看清自己,只是隨波逐流,那人永遠也沒有辦法擺脫無聊和孤獨,因為在隨波逐流的狀態下,人是不會去主動思考的,不思考那就沉迷於生活的洪流中去麻醉自己,可以發呆,可以玩遊戲,可以花天酒地。當然每個人有自己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是在放棄思想自由的同時,也就同時放棄了人生的多樣性可能。

還有的人給自己設定了無數的“框”,把自己的思想限定在某些舒適圈內,不去了解和嘗試新的思想。其實只要稍微往圈外看一眼,這些人就會立馬發現自己的無知。蘇格拉底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人的知識就是一個圓圈,圓圈裡邊是自己的知識,外邊是未知,一個人的知識越多,圓圈的周長越大,接觸到的未知就越多,所以知識越多越“無知”。所以一個真正認清自己的人,不會傻到以為自己很淵博,只會不斷向外探索,擴大自己的知識圈,在有限的生命裡看到更加多樣性的世界。

所以我們應該嘗試去打破思想自由的限制,最好的辦法就是閱讀。查理芒格說“我認識的所有厲害的人,沒有一個是不愛讀書的,一個也沒有。”所謂思考很大程度上就是從不同的面相去看待同一個事物,通過閱讀我們可以直接看到別人看待世界的角度,極大的豐富思想的維度。當我們緊握思想自由的權力時,我們還會害怕獨處嗎?一旦我們學會了在思想的原野上信馬由韁,我們的假期也就變得難能可貴了吧。

自由的終極目標是人類最為豐富的多樣性

宅在家裡的時光,是被禁錮?還是更自由?

我想現在我們可以回答文首提出的問題了,宅在家裡的時光,我們是被禁錮了?還是更自由了?顯然我們的空間自由被限制了,好在時間自由和思想自由得到了解放。是否更自由取決於我們的主觀意識,如果我們願意抓住思想自由的權力,那麼在更大的時間自由度之下,我們可以做的事還有很多。

最後我想說,整篇文章所說的,其實都指向一個最主要的原則,這裡引用威廉·馮·洪堡的一句話:人類最為豐富的多樣性發展,有著絕對而根本的重要性。自由的本質就是這種多樣性。空間上,我們渴望走出去,探索的正是世界的多樣性;時間上,我們渴望在喜愛的事物上多花時間,探索的正是那個事物本身的多樣性;思想上,我們渴望衝破文化和自我的禁錮,要探索的正是文化和自我的多樣性。

讓我們以《論自由》中的一段話作為本文的結尾:

人性並不是一部機器,按照一種模型組建起來,並被設定去精確執行已規定好的工作;人性毋寧像是一棵樹,需要朝各個方面去成長與發展,並且是根據使它成為一個活體生命的內在力量的傾向去成長與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