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瓶山镇:“123”工作法筑牢“疫”情“防护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5日讯(通讯员 刘世霞)自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壶瓶山镇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123”工作法,筑牢了疫情防护网,确保镇域内平安稳定。

成立“一套班子”。由镇指挥部统一部署、政府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三级联动、责任到人,通过上门走访、电话或微信询问等方式对全镇所有在家农户精准摸排,并参考精准扶贫建立“一户一档”信息表,对重点人员由党员干部包保到人。

实施“两类管理”。一是对外地返乡人员,上门发放告知书,要求其居家自我隔离,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保障,安排专人每天两次上门测量体温,定期进行心理疏导。二是对本镇居民,要求其做到不聚会、不扎堆、不串门,镇党委政府和指挥部安排专人加强巡查,严格管理。

并行“三套措施”。一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村村响”广播、微信群、流动宣传车、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全覆盖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村民对疫情防控的认识。二是广泛设立劝导站。组织辖区内38个村(社区、林场)在主要交通路口,尤其是与湖北省鹤峰县、五峰县的相邻地带,共设立疫情防控劝导站40个,号召党员、小组长、群众轮流驻守,实现群防群控模式,做好外来人员和车辆的排查登记、体温测量、宣传单发放等工作。三是组织志愿服务队。成立一支由产业大户、“土专家”、返乡大学生等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指导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在做好疫情防控和自我防护的前提下,抢抓农时复耕复产,巩固脱贫攻坚成效、防止因疫情致贫、返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