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北有長城,南有靈渠”一說?桂林一縣城的一條水渠據說是秦始皇開鑿的,是嗎?

湮滅楓


靈渠是我國運河史上的一個很典型的案例,最初秦統一六國後,南征百粵,兵至湘桂交界的地方因為山路崎嶇,無法前進,後勤補寄也比較困難。

於是,開鑿靈渠,靈渠的鑿通,溝通了湘江、灕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為秦統一嶺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當時的戰略意義要比實際意義要大。

我們現在看到的靈渠其實是秦漢以後不斷開鑿增加完善的,後世的通航能力也大大加強。


非常文旅洞察


世人多聽過鄭國渠,而都江堰,因澤被後人甚眾,則更聞名於世。

然而,修建於同時代的靈渠,現代人知之者並不是很多;但其實際作用和意義,則如郭沫若“北有長城,南有靈渠”的評價那樣,名符其實。

靈渠,又可稱為秦鑿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從中可看出,這是在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全國之後。

靈渠的鑿成,為秦始皇開拓嶺南和迅速統一嶺南百越諸部族,功不可沒。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以屠睢為大將、以趙佗為副將,發50萬大軍征戰嶺南百越諸部族;因糧草不濟,不幸大敗。

靈渠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後,秦始皇以任器、趙佗為大將,再次進攻嶺南百越諸部族;勢如破竹,大勝。

由此,從一開始,秦始皇大一統的中國疆域,就達到的令人驚歎的寬廣;在統一嶺南後,秦始皇為之設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共三大郡。

它們具體的位置為:

南海郡——西到廣西賀州,北到南嶺,包括今天的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的一部分,郡治番禺(今廣州);

桂林郡——位置約為現廣西一帶,即今天的南寧市、柳州市、河池市、百色市、貴港市等區域,郡治布山縣(今南寧市);

象郡——轄今兩廣的西部、廣西的欽州北海防城港、越南中北部、廣東湛江等地。

由上,郭沫若將廣西興安縣內的靈渠,與北方的長城相提並論,並無不妥。

靈渠要緊處,在於將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相連相通;靈渠智慧處,在當時條件下,通過技術手段,在於將不同水位的兩江相連相通。

靈渠主體工程由鏵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洩水天平、水涵、陡門、堰壩、秦堤、橋樑等部分組成,儘管興建時間先後不同,但它們互相關聯,成為靈渠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鏵嘴:位於興安縣城東南3公里海洋河的分水塘攔河大壩的上游,由於前銳後鈍,形如犁鏵,故稱“鏵嘴”;是與大、小天平銜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壩。從大、小天平的銜接處向上遊砌築,銳角所指的方向與海洋河主流方向相對,把海洋河水劈分為二,一由南渠而合於漓,一由北渠而歸於湘。

接鏵嘴下游是攔截海洋河的攔河壩,大天平即攔河壩的右部,小天平為攔河壩的左部,大天平與小天平銜接成人字形(夾角108度)。

南渠全長33.15公里;北渠全長3.25公里,開鑿於湘江北岸寬闊的一級階地上。渠道南陡口底部高程為212.08米,匯入大溶江處的靈河口河床高程為181.82米,平均坡降0.91‰;北陡口高程為211.8米,渠尾高程206.31米,平均坡降1.69‰。

為降低比降,中段開挖了連續的2個S型渠段。同時,在南渠0.89公里處,建有宣洩洪水的洩水天平;渠內水深超過洩水天平堰頂時,渠水即排入湘江。

從而,達到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和西面的大溶江相連。

其中,建於秦始皇時代的靈渠,二千年後保存完好的現在稱為秦堤,是指從南陡口到興安城區上水門街口靈渠和湘江故道之間約2公里長的堤岸;廣義的秦堤,是指從南陡口至大灣陡止,全長為3.25公里。


現場直擊v


世人多聽過鄭國渠,而都江堰,因澤被後人甚眾,則更聞名於世。

然而,修建於同時代的靈渠,現代人知之者並不是很多;但其實際作用和意義,則如郭沫若“北有長城,南有靈渠”的評價那樣,名符其實。

靈渠,又可稱為秦鑿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從中可看出,這是在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全國之後。

靈渠的鑿成,為秦始皇開拓嶺南和迅速統一嶺南百越諸部族,功不可沒。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以屠睢為大將、以趙佗為副將,發50萬大軍征戰嶺南百越諸部族;因糧草不濟,不幸大敗。

靈渠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後,秦始皇以任器、趙佗為大將,再次進攻嶺南百越諸部族;勢如破竹,大勝。

由此,從一開始,秦始皇大一統的中國疆域,就達到的令人驚歎的寬廣;在統一嶺南後,秦始皇為之設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共三大郡。

它們具體的位置為:

南海郡——西到廣西賀州,北到南嶺,包括今天的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的一部分,郡治番禺(今廣州);

桂林郡——位置約為現廣西一帶,即今天的南寧市、柳州市、河池市、百色市、貴港市等區域,郡治布山縣(今南寧市);

象郡——轄今兩廣的西部、廣西的欽州北海防城港、越南中北部、廣東湛江等地。

由上,郭沫若將廣西興安縣內的靈渠,與北方的長城相提並論,並無不妥。

靈渠要緊處,在於將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相連相通;靈渠智慧處,在當時條件下,通過技術手段,在於將不同水位的兩江相連相通。

靈渠主體工程由鏵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洩水天平、水涵、陡門、堰壩、秦堤、橋樑等部分組成,儘管興建時間先後不同,但它們互相關聯,成為靈渠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鏵嘴:位於興安縣城東南3公里海洋河的分水塘攔河大壩的上游,由於前銳後鈍,形如犁鏵,故稱“鏵嘴”;是與大、小天平銜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壩。從大、小天平的銜接處向上遊砌築,銳角所指的方向與海洋河主流方向相對,把海洋河水劈分為二,一由南渠而合於漓,一由北渠而歸於湘。

接鏵嘴下游是攔截海洋河的攔河壩,大天平即攔河壩的右部,小天平為攔河壩的左部,大天平與小天平銜接成人字形(夾角108度)。

南渠全長33.15公里;北渠全長3.25公里,開鑿於湘江北岸寬闊的一級階地上。渠道南陡口底部高程為212.08米,匯入大溶江處的靈河口河床高程為181.82米,平均坡降0.91‰;北陡口高程為211.8米,渠尾高程206.31米,平均坡降1.69‰。

為降低比降,中段開挖了連續的2個S型渠段。同時,在南渠0.89公里處,建有宣洩洪水的洩水天平;渠內水深超過洩水天平堰頂時,渠水即排入湘江。

從而,達到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和西面的大溶江相連。

其中,建於秦始皇時代的靈渠,二千年後保存完好的現在稱為秦堤,是指從南陡口到興安城區上水門街口靈渠和湘江故道之間約2公里長的堤岸;廣義的秦堤,是指從南陡口至大灣陡止,全長為3.25公里。



繁華落盡yl


為什麼會有“北有長城,南有靈渠”一說,主要是以長城的歷史地位與靈渠對比,這樣更能突出靈渠在我國古代的重要性。


靈渠歷史: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監御史祿督率士兵、民夫開鑿靈渠。五年後,前214年,靈渠建成。水運糧道已通,當年即統一了嶺南地區。天下三十六郡,嶺南設桂林、南海、象郡三郡,派兵戍守,還由中原往嶺南大量移民。靈渠成為與四川的都江堰、陝西的鄭國渠並稱的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靈渠為什麼選址在桂林的興安呢?興安地形一個顯著的特點即:東南部南高北低,西北部北高南低,在興安縣腰部形成一個海拔僅二百米左右的低地,這就是有名的湘桂走廊。

這裡歷來為湖南進入廣西的一條交通要道。興安自然水系中,湘江從南往北流至興安縣城附近,沿湘桂走廊,經全州進入湖南,注入洞庭湖;灕江往南流至興安經桂林在梧州匯人西江,至廣東入南海。湘江北去,灕水南流,兩江流向相反。

靈渠的開鑿,連接了湘、漓二江,從而也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從秦朝至民國兩千餘年來靈渠一直是中原和嶺南唯一交通樞紐,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


十里一亭民宿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82老曹


靈渠,古稱秦鑿渠,公園前214年通航,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榕江相連,是世界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裡建築明珠”的美譽。


平民新視野


都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建造出來的,這就是秦國的智慧。


灕江狗哥


在古代,運河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有多大?看看揚州就知道了。一條京杭大運河,讓揚州成為中國古代的大上海,“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幹什麼去?花天酒地!不過,中國還有個古老的運河靈渠,溝通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在歷史上有非常高的地位。

靈渠在哪呢?就在山水甲天下的廣西桂林。桂林有兩條名震天下的水,一條是桂林南部陽朔境內的灕江,一條就是桂林北部興安境內的靈渠。提到京杭大運河,必提隋煬帝楊廣。而提到靈渠,就不能不提和楊廣有點類似的秦始皇嬴政。靈渠,就是秦始皇留給後世國人的寶貴遺產之一。

秦始皇在滅六國的同時,目光就投向了當時人煙稀少的嶺南。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將王賁滅齊的同時,還有一支神秘的秦軍向未知的世界進發,這就是將軍屠睢率領的50萬秦軍。

這支軍隊的任務是向南征服百越。但從地圖上可以看出來,從秦國本部到嶺南有上千公里,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要運輸龐大的軍資糧草,困難可想而知。

屠睢的五路大軍在南方經常碰釘子,尤其是一支穿越湖南到廣西的秦軍,因糧草供給困難,在當地的崇山峻嶺中經常遭到伏擊,損失很大,還當了3年的“野人”。秦始皇聽說後,他認為必須解決秦軍的後勤運輸。怎麼解決?秦始皇巡遊到湘江時,突發奇想——走水運。湘江北連長江,秦軍在本土的糧草運輸可以走船,而南方最大的河流珠江橫穿嶺南,只要打通湘江和珠江,秦軍就能解決運輸問題。

根據歷史記載,秦始皇讓監察御史史祿負責靈渠的修建。靈渠工程分鏵嘴、大小天平、南北渠、洩水天平和陡門5個部分,修好之後,千舟競發,風帆浩蕩。後人稱讚史祿“咫只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氣卷波瀾”。實際上呢,沒有秦始皇的決定,又怎麼會有史祿的功成名就呢?

靈渠的修建,不但實現了秦始皇統一嶺南的計劃,還讓中原與嶺南之間的交通運輸得到了質的提升。但秦朝之後,靈渠幾乎像被歷史拋棄了一樣,誰需要就臨時修一下。比如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來南方打仗修過。

等到了唐朝,靈渠基本上就成了空殼,對嶺南經濟發展造成很多不便。公元825年,小昏君唐敬宗剛登基的寶曆元年,時任桂管觀察使的李渤修過一次。又過了四十多年,唐懿宗鹹通九年,公元868年,桂州刺史魚孟威又大修過一次,浚通水道,終於把大船請了回來。

史祿、馬援、李渤、魚孟威,對靈渠從“出生”到“養老”,都是一條龍熱情服務,所以後人在靈渠南渠的岸邊,修築了四賢祠,紀念這四位老黃牛。


以往那些事兒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1]

2018年8月13日,靈渠等4個項目入選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地址

雙靈路5號

中文名

靈渠

建造時間

公元前214年

建造地點

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

榮譽

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

建造者

史祿

預定門票40.00元起

攜程旅遊提供

去訂票

景點美圖

 共31張

工程構成

靈渠主體工程由鏵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洩水天平、水涵、陡門、堰壩、秦堤、橋樑等部分組成,儘管興建時間先後不同,但它們互相關聯,成為靈渠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鏵嘴

位於興安縣城東南3公里海洋河的分水塘(又稱渼潭)攔河大壩的上游,由於前銳後鈍,形如犁鏵,故稱“鏵嘴”。是與大、小天平銜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壩。從大、小天平的銜接處向上遊砌築,銳角所指的方向與海洋河主流方向相對,把海洋河水劈分為二,一由南渠而合於漓,一由北渠而歸於湘。鏵嘴原來的長度在現存鏵嘴30丈外的上游,清光緒十一年至十四年(1885~1888年)修渠時,由於鏵嘴被淤積的砂石所淹,才把它移建於現今的位置。但現今的形狀卻不是前銳後鈍,而一個一邊長40米,另一邊長38米,寬22.8米,高2.3米,四周用長約1.7米,厚寬60釐米至1米大塊石灰岩砌成的斜方形平臺。在這個平臺末端的南邊,解放後又築了長約30米的石堤。整個鏵嘴由大、小天平的銜接處至鏵嘴的尖端長90米。

大天平、小天平

接鏵嘴下游是攔截海洋河的攔河壩,大天平即攔河壩的右部,小天平為攔河壩的左部,大天平與小天平銜接成人字形(夾角108度),因二者原屬湘江故道,稍有崩壞,則無滴水入渠。小天平左端設有南陡,即引水入南渠的進水口;大天平右端設有北陡,即引水入北渠的進水口。據1985年12月~1986年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水利電力設計院和水電建築工程處對靈渠大小天平勘測,大天平壩頂長344米,寬12.9~25.2米,砌石體最大高度2.24米,上游溢流面高程213.7米,河床底高程213.5米。下游鼻坎高程212.3米,河床沖刷坑底高程210.9米。小天平壩頂長130米,寬24.3米,砌石體最大高度2.24米,上游溢流面高程213.3米,河床底高程212.8米,下游鼻坎高程212米,河床沖刷坑高程210.8米。大小天平均為面流式攔河堰,軸線間之夾角108度,與河床方向的夾角大天平57度,小天平51度。壩體外部為漿砌條石及魚鱗石護面,上游條石砌成臺階狀,從4號和7號的鑽孔獲得資料,兩孔間距1米,4號孔佈於大天平前緣0.5米,漿砌條石2.24米高,其下為混粘土砂卵石,7號孔布在河床,距天平前緣線0.5米,孔深0~2.8米為砂卵石層,2.8~3.03米為石灰岩條石。上游條石頂面用石榫連接形成整體,天平中部塊石近於直立砌築,稱之為魚鱗石,厚度0.7~1.3米。魚鱗石下伏的沙卵石,上部為人工混粘土的砂卵石壩體,下部為原生沉積砂卵石。上下兩部分很難分清。條石及魚鱗石之間的膠結物,一部分為沙粘土及石灰,已風化鬆散;另一部分是摻有桐油的乳白及粉紅色之膠結物,結構緻密,抗風化力強,特別堅硬。

渠系

南渠 全長33.15公里。可分為4段:第一段從南陡起,經飛來石、洩水天平、馬氏橋,穿過興安縣城,到大灣陡,長3.15公里,水面寬8~15米,水深1~1.8米。渠線沿湘江左岸西行,大部分為半開挖的渠道。左側沿石山或地面開挖;右側為砌石渠堤,即通常所說的秦堤,內外坡均用條石砌築,中間填土,開始一段砌石堤高5米,下臨湘江,傳說修築時曾兩次失敗,到第三次將渠線移到飛來石左側才得以築成。第二段自大灣陡,穿過湘江與灕江的分水嶺太史廟山到灕江小支流始安水止。長0.95公里,水面寬6~13.5米,水深0.7~1.5米。這一段全線均為開挖的渠道,穿過太史廟山處深挖約30米,長300餘米。這一段的開挖,工程十分艱鉅。第三段自始安水起,沿天然小河道,在霞雲橋有硯石水匯入,流經靈山廟,至趙家堰村附近匯入清水河,以下即稱靈河。這一段長6.25公里,是利用天然小河擴寬而成的,同時增加了渠道的彎曲段,以減緩坡降。這一段水面寬7~15米,水深0.2~1.3米。第4段從清水河匯合處起,經鸞塘、車田、到靈河口匯入大溶江處止,通稱靈河。長22.8公里,沿程有一些支流匯入,水勢增大,河面寬闊,水面寬25~50米,水深0.6~3米。這一段除黃龍堤附近曾開鑿新渠,使河水曲折迂迴,以降低坡降外,均為天然渠道。

  渠道南陡口底部高程為212.08米,匯入大溶江處的靈河口河床高程為181.82米,平均坡降0.91‰。

  嚴關乾渠,自南渠4.97公里處(三里陡下游)分水,全長10公里,1952年建成。有蓮花塘、仙橋兩條支渠。1支渠在南渠2.23公里處分水;2支渠在渠田垌中間,1958年改建為排灌共用的渠道;3支渠自南渠3.1公里處分水,經大灣陡、塘市至界首鎮大洞村,全長13.5公里,1956年建成。

  北渠 全長3.25公里,開鑿於湘江北岸寬闊的一級階地上。自北陡向北,經打魚村、花橋,至水泊村匯入湘江。寬10~15米。北陡口高程為211.8米,渠尾高程206.31米,平均坡降1.69‰。中段開挖了連續的2個S型渠段,以降低比降。

洩水天平和溢流壩

南渠0.89公里處,建有宣洩洪水的洩水天平。渠內水深超過洩水天平堰頂時,渠水即排入湘江。堰頂寬5米,用大條石砌築,堰長42米,底寬17.6米。堰上原有石橋,解放後已改為鋼筋混凝土人行橋。

  南渠1.95公里處,與雙女井溪相會,建有馬氏橋溢洪堰,以宣洩雙女井溪的洪水。堰頂寬4米,高1.5米,長19.5米,用大條石砌築。清代初建時,堰上架設有人行石板橋,解放後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公路橋。

  南渠12.43公里處的溢流堰名黃龍堤,用大條石砌成,頂寬3.5米,堰長87.6米。

  北渠0.21公里處的溢流堰稱竹枝堰,堰寬8米,長15米,用條石砌築。[2]

水涵

又稱田涵、渠眼,或稱塘孔。設於堤內,塊石砌築,用於放水灌溉。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嚴震直修渠時,建有灌田水涵24處。解放後,由於灌溉渠道陸續建成,除引水入灌溉渠道的進水閘外,其餘水涵多已堵塞。迄今,南渠大灣陡以上尚有7處,北渠有2處。

陡門

陡門,或稱斗門,是在南、北渠上用於壅高水位,蓄水通航,具有船閘作用的建築物。據歷史文獻資料記載,陡門最早出現於唐寶曆元年(825年),到唐鹹通九年(868年)重修時,已有陡門18座。宋嘉祐三年(1058年),達到36座,為有記載以來最多的。經過歷次增建及廢棄,到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陡門數仍有35座。解放後,據1975年調查,歷史文獻中先後有記載的陡門共37座,其中南渠32座,北渠5座,保存完整或大體完整的有13座,加上1977年重建的北陡,共14座;其餘僅殘存有幾塊條石,或下部尚有基石,可判斷該處原曾設有陡門,但多數已無遺蹟。

  從現存的陡門看,其結構是:兩岸的導牆採用漿砌條石,兩邊墩臺高1.5~2米,形狀有半圓、半橢圓、圓角方形、梯形、蚌殼形、月牙形、扇形等,以半圓形的為多。陡門的過水寬度5.5~5.9米,設陡距離近的約60米,遠的2公里。塞陡工具由陡槓、榪槎(俗稱馬腳)、水拼、陡簟(陡槓,包括面槓、底槓和小陡槓,均系粗木棒;榪槎,由3條木棒做成的三角架;水拼,竹篾編成的竹墊;陡簟,即竹蓆)等組成。關陡時,先將小陡槓的下端插入陡門一側海漫的石孔內,上端傾斜地嵌入陡門另一側石墩的槽口中;再以底槓的一端置於墩臺的魚嘴上,另一端架在小陡槓下端;再架上面槓。然後將榪槎置於陡槓上,再鋪水拼、陡簟,即堵塞了陡門。水位增高過船時,將小陡槓敲出槽口,堵陡各物即借水力自行打開。由於有了陡門這種設施,故能使靈渠能浮舟過嶺,成為古代一大奇觀。正如《徐霞客遊記》中所載:“渠至此細流成涓,石底嶙峋。時巨舫鱗次,以箔阻水,俟水稍厚,則去箔放舟焉”,可見其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