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一说?桂林一县城的一条水渠据说是秦始皇开凿的,是吗?

湮滅楓


灵渠是我国运河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最初秦统一六国后,南征百粤,兵至湘桂交界的地方因为山路崎岖,无法前进,后勤补寄也比较困难。

于是,开凿灵渠,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当时的战略意义要比实际意义要大。

我们现在看到的灵渠其实是秦汉以后不断开凿增加完善的,后世的通航能力也大大加强。


非常文旅洞察


世人多听过郑国渠,而都江堰,因泽被后人甚众,则更闻名于世。

然而,修建于同时代的灵渠,现代人知之者并不是很多;但其实际作用和意义,则如郭沫若“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评价那样,名符其实。

灵渠,又可称为秦凿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从中可看出,这是在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全国之后。

灵渠的凿成,为秦始皇开拓岭南和迅速统一岭南百越诸部族,功不可没。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以屠睢为大将、以赵佗为副将,发50万大军征战岭南百越诸部族;因粮草不济,不幸大败。

灵渠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后,秦始皇以任器、赵佗为大将,再次进攻岭南百越诸部族;势如破竹,大胜。

由此,从一开始,秦始皇大一统的中国疆域,就达到的令人惊叹的宽广;在统一岭南后,秦始皇为之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共三大郡。

它们具体的位置为:

南海郡——西到广西贺州,北到南岭,包括今天的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郡治番禺(今广州);

桂林郡——位置约为现广西一带,即今天的南宁市、柳州市、河池市、百色市、贵港市等区域,郡治布山县(今南宁市);

象郡——辖今两广的西部、广西的钦州北海防城港、越南中北部、广东湛江等地。

由上,郭沫若将广西兴安县内的灵渠,与北方的长城相提并论,并无不妥。

灵渠要紧处,在于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相连相通;灵渠智慧处,在当时条件下,通过技术手段,在于将不同水位的两江相连相通。

灵渠主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尽管兴建时间先后不同,但它们互相关联,成为灵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铧嘴:位于兴安县城东南3公里海洋河的分水塘拦河大坝的上游,由于前锐后钝,形如犁铧,故称“铧嘴”;是与大、小天平衔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坝。从大、小天平的衔接处向上游砌筑,锐角所指的方向与海洋河主流方向相对,把海洋河水劈分为二,一由南渠而合于漓,一由北渠而归于湘。

接铧嘴下游是拦截海洋河的拦河坝,大天平即拦河坝的右部,小天平为拦河坝的左部,大天平与小天平衔接成人字形(夹角108度)。

南渠全长33.15公里;北渠全长3.25公里,开凿于湘江北岸宽阔的一级阶地上。渠道南陡口底部高程为212.08米,汇入大溶江处的灵河口河床高程为181.82米,平均坡降0.91‰;北陡口高程为211.8米,渠尾高程206.31米,平均坡降1.69‰。

为降低比降,中段开挖了连续的2个S型渠段。同时,在南渠0.89公里处,建有宣泄洪水的泄水天平;渠内水深超过泄水天平堰顶时,渠水即排入湘江。

从而,达到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和西面的大溶江相连。

其中,建于秦始皇时代的灵渠,二千年后保存完好的现在称为秦堤,是指从南陡口到兴安城区上水门街口灵渠和湘江故道之间约2公里长的堤岸;广义的秦堤,是指从南陡口至大湾陡止,全长为3.25公里。


现场直击v


世人多听过郑国渠,而都江堰,因泽被后人甚众,则更闻名于世。

然而,修建于同时代的灵渠,现代人知之者并不是很多;但其实际作用和意义,则如郭沫若“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评价那样,名符其实。

灵渠,又可称为秦凿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从中可看出,这是在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全国之后。

灵渠的凿成,为秦始皇开拓岭南和迅速统一岭南百越诸部族,功不可没。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以屠睢为大将、以赵佗为副将,发50万大军征战岭南百越诸部族;因粮草不济,不幸大败。

灵渠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后,秦始皇以任器、赵佗为大将,再次进攻岭南百越诸部族;势如破竹,大胜。

由此,从一开始,秦始皇大一统的中国疆域,就达到的令人惊叹的宽广;在统一岭南后,秦始皇为之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共三大郡。

它们具体的位置为:

南海郡——西到广西贺州,北到南岭,包括今天的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郡治番禺(今广州);

桂林郡——位置约为现广西一带,即今天的南宁市、柳州市、河池市、百色市、贵港市等区域,郡治布山县(今南宁市);

象郡——辖今两广的西部、广西的钦州北海防城港、越南中北部、广东湛江等地。

由上,郭沫若将广西兴安县内的灵渠,与北方的长城相提并论,并无不妥。

灵渠要紧处,在于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相连相通;灵渠智慧处,在当时条件下,通过技术手段,在于将不同水位的两江相连相通。

灵渠主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尽管兴建时间先后不同,但它们互相关联,成为灵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铧嘴:位于兴安县城东南3公里海洋河的分水塘拦河大坝的上游,由于前锐后钝,形如犁铧,故称“铧嘴”;是与大、小天平衔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坝。从大、小天平的衔接处向上游砌筑,锐角所指的方向与海洋河主流方向相对,把海洋河水劈分为二,一由南渠而合于漓,一由北渠而归于湘。

接铧嘴下游是拦截海洋河的拦河坝,大天平即拦河坝的右部,小天平为拦河坝的左部,大天平与小天平衔接成人字形(夹角108度)。

南渠全长33.15公里;北渠全长3.25公里,开凿于湘江北岸宽阔的一级阶地上。渠道南陡口底部高程为212.08米,汇入大溶江处的灵河口河床高程为181.82米,平均坡降0.91‰;北陡口高程为211.8米,渠尾高程206.31米,平均坡降1.69‰。

为降低比降,中段开挖了连续的2个S型渠段。同时,在南渠0.89公里处,建有宣泄洪水的泄水天平;渠内水深超过泄水天平堰顶时,渠水即排入湘江。

从而,达到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和西面的大溶江相连。

其中,建于秦始皇时代的灵渠,二千年后保存完好的现在称为秦堤,是指从南陡口到兴安城区上水门街口灵渠和湘江故道之间约2公里长的堤岸;广义的秦堤,是指从南陡口至大湾陡止,全长为3.25公里。



繁华落尽yl


为什么会有“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一说,主要是以长城的历史地位与灵渠对比,这样更能突出灵渠在我国古代的重要性。


灵渠历史: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监御史禄督率士兵、民夫开凿灵渠。五年后,前214年,灵渠建成。水运粮道已通,当年即统一了岭南地区。天下三十六郡,岭南设桂林、南海、象郡三郡,派兵戍守,还由中原往岭南大量移民。灵渠成为与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并称的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灵渠为什么选址在桂林的兴安呢?兴安地形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东南部南高北低,西北部北高南低,在兴安县腰部形成一个海拔仅二百米左右的低地,这就是有名的湘桂走廊。

这里历来为湖南进入广西的一条交通要道。兴安自然水系中,湘江从南往北流至兴安县城附近,沿湘桂走廊,经全州进入湖南,注入洞庭湖;漓江往南流至兴安经桂林在梧州汇人西江,至广东入南海。湘江北去,漓水南流,两江流向相反。

灵渠的开凿,连接了湘、漓二江,从而也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从秦朝至民国两千余年来灵渠一直是中原和岭南唯一交通枢纽,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里一亭民宿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82老曹


灵渠,古称秦凿渠,公园前214年通航,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榕江相连,是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里建筑明珠”的美誉。


平民新视野


都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建造出来的,这就是秦国的智慧。


漓江狗哥


在古代,运河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有多大?看看扬州就知道了。一条京杭大运河,让扬州成为中国古代的大上海,“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干什么去?花天酒地!不过,中国还有个古老的运河灵渠,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在历史上有非常高的地位。

灵渠在哪呢?就在山水甲天下的广西桂林。桂林有两条名震天下的水,一条是桂林南部阳朔境内的漓江,一条就是桂林北部兴安境内的灵渠。提到京杭大运河,必提隋炀帝杨广。而提到灵渠,就不能不提和杨广有点类似的秦始皇嬴政。灵渠,就是秦始皇留给后世国人的宝贵遗产之一。

秦始皇在灭六国的同时,目光就投向了当时人烟稀少的岭南。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将王贲灭齐的同时,还有一支神秘的秦军向未知的世界进发,这就是将军屠睢率领的50万秦军。

这支军队的任务是向南征服百越。但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来,从秦国本部到岭南有上千公里,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要运输庞大的军资粮草,困难可想而知。

屠睢的五路大军在南方经常碰钉子,尤其是一支穿越湖南到广西的秦军,因粮草供给困难,在当地的崇山峻岭中经常遭到伏击,损失很大,还当了3年的“野人”。秦始皇听说后,他认为必须解决秦军的后勤运输。怎么解决?秦始皇巡游到湘江时,突发奇想——走水运。湘江北连长江,秦军在本土的粮草运输可以走船,而南方最大的河流珠江横穿岭南,只要打通湘江和珠江,秦军就能解决运输问题。

根据历史记载,秦始皇让监察御史史禄负责灵渠的修建。灵渠工程分铧嘴、大小天平、南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5个部分,修好之后,千舟竞发,风帆浩荡。后人称赞史禄“咫只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气卷波澜”。实际上呢,没有秦始皇的决定,又怎么会有史禄的功成名就呢?

灵渠的修建,不但实现了秦始皇统一岭南的计划,还让中原与岭南之间的交通运输得到了质的提升。但秦朝之后,灵渠几乎像被历史抛弃了一样,谁需要就临时修一下。比如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来南方打仗修过。

等到了唐朝,灵渠基本上就成了空壳,对岭南经济发展造成很多不便。公元825年,小昏君唐敬宗刚登基的宝历元年,时任桂管观察使的李渤修过一次。又过了四十多年,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桂州刺史鱼孟威又大修过一次,浚通水道,终于把大船请了回来。

史禄、马援、李渤、鱼孟威,对灵渠从“出生”到“养老”,都是一条龙热情服务,所以后人在灵渠南渠的岸边,修筑了四贤祠,纪念这四位老黄牛。


以往那些事儿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1]

2018年8月13日,灵渠等4个项目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地址

双灵路5号

中文名

灵渠

建造时间

公元前214年

建造地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荣誉

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

建造者

史禄

预定门票40.00元起

携程旅游提供

去订票

景点美图

 共31张

工程构成

灵渠主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尽管兴建时间先后不同,但它们互相关联,成为灵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铧嘴

位于兴安县城东南3公里海洋河的分水塘(又称渼潭)拦河大坝的上游,由于前锐后钝,形如犁铧,故称“铧嘴”。是与大、小天平衔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坝。从大、小天平的衔接处向上游砌筑,锐角所指的方向与海洋河主流方向相对,把海洋河水劈分为二,一由南渠而合于漓,一由北渠而归于湘。铧嘴原来的长度在现存铧嘴30丈外的上游,清光绪十一年至十四年(1885~1888年)修渠时,由于铧嘴被淤积的砂石所淹,才把它移建于现今的位置。但现今的形状却不是前锐后钝,而一个一边长40米,另一边长38米,宽22.8米,高2.3米,四周用长约1.7米,厚宽60厘米至1米大块石灰岩砌成的斜方形平台。在这个平台末端的南边,解放后又筑了长约30米的石堤。整个铧嘴由大、小天平的衔接处至铧嘴的尖端长90米。

大天平、小天平

接铧嘴下游是拦截海洋河的拦河坝,大天平即拦河坝的右部,小天平为拦河坝的左部,大天平与小天平衔接成人字形(夹角108度),因二者原属湘江故道,稍有崩坏,则无滴水入渠。小天平左端设有南陡,即引水入南渠的进水口;大天平右端设有北陡,即引水入北渠的进水口。据1985年12月~1986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水利电力设计院和水电建筑工程处对灵渠大小天平勘测,大天平坝顶长344米,宽12.9~25.2米,砌石体最大高度2.24米,上游溢流面高程213.7米,河床底高程213.5米。下游鼻坎高程212.3米,河床冲刷坑底高程210.9米。小天平坝顶长130米,宽24.3米,砌石体最大高度2.24米,上游溢流面高程213.3米,河床底高程212.8米,下游鼻坎高程212米,河床冲刷坑高程210.8米。大小天平均为面流式拦河堰,轴线间之夹角108度,与河床方向的夹角大天平57度,小天平51度。坝体外部为浆砌条石及鱼鳞石护面,上游条石砌成台阶状,从4号和7号的钻孔获得资料,两孔间距1米,4号孔布于大天平前缘0.5米,浆砌条石2.24米高,其下为混粘土砂卵石,7号孔布在河床,距天平前缘线0.5米,孔深0~2.8米为砂卵石层,2.8~3.03米为石灰岩条石。上游条石顶面用石榫连接形成整体,天平中部块石近于直立砌筑,称之为鱼鳞石,厚度0.7~1.3米。鱼鳞石下伏的沙卵石,上部为人工混粘土的砂卵石坝体,下部为原生沉积砂卵石。上下两部分很难分清。条石及鱼鳞石之间的胶结物,一部分为沙粘土及石灰,已风化松散;另一部分是掺有桐油的乳白及粉红色之胶结物,结构致密,抗风化力强,特别坚硬。

渠系

南渠 全长33.15公里。可分为4段:第一段从南陡起,经飞来石、泄水天平、马氏桥,穿过兴安县城,到大湾陡,长3.15公里,水面宽8~15米,水深1~1.8米。渠线沿湘江左岸西行,大部分为半开挖的渠道。左侧沿石山或地面开挖;右侧为砌石渠堤,即通常所说的秦堤,内外坡均用条石砌筑,中间填土,开始一段砌石堤高5米,下临湘江,传说修筑时曾两次失败,到第三次将渠线移到飞来石左侧才得以筑成。第二段自大湾陡,穿过湘江与漓江的分水岭太史庙山到漓江小支流始安水止。长0.95公里,水面宽6~13.5米,水深0.7~1.5米。这一段全线均为开挖的渠道,穿过太史庙山处深挖约30米,长300余米。这一段的开挖,工程十分艰巨。第三段自始安水起,沿天然小河道,在霞云桥有砚石水汇入,流经灵山庙,至赵家堰村附近汇入清水河,以下即称灵河。这一段长6.25公里,是利用天然小河扩宽而成的,同时增加了渠道的弯曲段,以减缓坡降。这一段水面宽7~15米,水深0.2~1.3米。第4段从清水河汇合处起,经鸾塘、车田、到灵河口汇入大溶江处止,通称灵河。长22.8公里,沿程有一些支流汇入,水势增大,河面宽阔,水面宽25~50米,水深0.6~3米。这一段除黄龙堤附近曾开凿新渠,使河水曲折迂回,以降低坡降外,均为天然渠道。

  渠道南陡口底部高程为212.08米,汇入大溶江处的灵河口河床高程为181.82米,平均坡降0.91‰。

  严关干渠,自南渠4.97公里处(三里陡下游)分水,全长10公里,1952年建成。有莲花塘、仙桥两条支渠。1支渠在南渠2.23公里处分水;2支渠在渠田垌中间,1958年改建为排灌共用的渠道;3支渠自南渠3.1公里处分水,经大湾陡、塘市至界首镇大洞村,全长13.5公里,1956年建成。

  北渠 全长3.25公里,开凿于湘江北岸宽阔的一级阶地上。自北陡向北,经打鱼村、花桥,至水泊村汇入湘江。宽10~15米。北陡口高程为211.8米,渠尾高程206.31米,平均坡降1.69‰。中段开挖了连续的2个S型渠段,以降低比降。

泄水天平和溢流坝

南渠0.89公里处,建有宣泄洪水的泄水天平。渠内水深超过泄水天平堰顶时,渠水即排入湘江。堰顶宽5米,用大条石砌筑,堰长42米,底宽17.6米。堰上原有石桥,解放后已改为钢筋混凝土人行桥。

  南渠1.95公里处,与双女井溪相会,建有马氏桥溢洪堰,以宣泄双女井溪的洪水。堰顶宽4米,高1.5米,长19.5米,用大条石砌筑。清代初建时,堰上架设有人行石板桥,解放后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

  南渠12.43公里处的溢流堰名黄龙堤,用大条石砌成,顶宽3.5米,堰长87.6米。

  北渠0.21公里处的溢流堰称竹枝堰,堰宽8米,长15米,用条石砌筑。[2]

水涵

又称田涵、渠眼,或称塘孔。设于堤内,块石砌筑,用于放水灌溉。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严震直修渠时,建有灌田水涵24处。解放后,由于灌溉渠道陆续建成,除引水入灌溉渠道的进水闸外,其余水涵多已堵塞。迄今,南渠大湾陡以上尚有7处,北渠有2处。

陡门

陡门,或称斗门,是在南、北渠上用于壅高水位,蓄水通航,具有船闸作用的建筑物。据历史文献资料记载,陡门最早出现于唐宝历元年(825年),到唐咸通九年(868年)重修时,已有陡门18座。宋嘉祐三年(1058年),达到36座,为有记载以来最多的。经过历次增建及废弃,到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陡门数仍有35座。解放后,据1975年调查,历史文献中先后有记载的陡门共37座,其中南渠32座,北渠5座,保存完整或大体完整的有13座,加上1977年重建的北陡,共14座;其余仅残存有几块条石,或下部尚有基石,可判断该处原曾设有陡门,但多数已无遗迹。

  从现存的陡门看,其结构是:两岸的导墙采用浆砌条石,两边墩台高1.5~2米,形状有半圆、半椭圆、圆角方形、梯形、蚌壳形、月牙形、扇形等,以半圆形的为多。陡门的过水宽度5.5~5.9米,设陡距离近的约60米,远的2公里。塞陡工具由陡杠、杩槎(俗称马脚)、水拼、陡簟(陡杠,包括面杠、底杠和小陡杠,均系粗木棒;杩槎,由3条木棒做成的三角架;水拼,竹篾编成的竹垫;陡簟,即竹席)等组成。关陡时,先将小陡杠的下端插入陡门一侧海漫的石孔内,上端倾斜地嵌入陡门另一侧石墩的槽口中;再以底杠的一端置于墩台的鱼嘴上,另一端架在小陡杠下端;再架上面杠。然后将杩槎置于陡杠上,再铺水拼、陡簟,即堵塞了陡门。水位增高过船时,将小陡杠敲出槽口,堵陡各物即借水力自行打开。由于有了陡门这种设施,故能使灵渠能浮舟过岭,成为古代一大奇观。正如《徐霞客游记》中所载:“渠至此细流成涓,石底嶙峋。时巨舫鳞次,以箔阻水,俟水稍厚,则去箔放舟焉”,可见其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