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叫孩子自己学习,可是孩子特别反感、叛逆,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拼搏者独狼


【研究员老黄】独特分析:遇到孩子不愿学习,家长们都会感到特别焦虑!(1)关系大于教育,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2)用良好的亲子关系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比逼着孩子学习更行之有效!在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之前,跟小孩讲再多学习的好处,不学习的后果,制定再多的学习计划,效果都是收获甚微。


1.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

(1)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它是人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个人际关系。

(2)在一个家庭里,如果父母和子女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子女将会更信服自己的父母。在这个问题中,家长叫孩子去学习,孩子却感到不乐意听从,很大原因是因为家长和孩子之间并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刘兰和王海是同班同学,跟我同住一个小区。他们两人的成绩在班上都名列前茅,平时非常主动学习,愿意学习。刘兰的父母都是中学老师,平时自然对刘兰的学习很上心。但王海的母亲只是个家庭主妇,父亲在外务工,王海的父亲和母亲都没有太多的文化,更谈不上对王海学习上有多大的指导。但刘兰和王海的学习内驱力都非常强,很乐于学习。通过平时观察,以及跟刘兰妈妈和王海妈妈的平日闲谈,我发现,不管是刘兰还是王海,他们在家里跟父母的关系都很好。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促使他们乐于学习,成绩优秀很大的一个原因。



(3)相反,很多不愿意学习的孩子,通常在家里会经常受到父母的责骂、吼叫。在他们家里,亲子关系不好,如此,造成不管父母说什么,孩子都不听。不管父母跟他们说学习有多重要,怎么逼着他们学习,他们却根本不想学习。究其原因,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觉得学习很讨厌,他们讨厌的只是父母的强迫,讨厌的只是家里不让人快乐的亲子关系。

既然亲子关系对孩子教育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2.家长和孩子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让孩子主动学习

(1)家长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

很多大人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经常会从大人的角度去判定孩子的行为对与错。事实上在很多孩子的眼里,他们的行为是没有对错之分,孩子的出发点并不是要做错什么事情。

举个例子:有一天,三岁的老大拿了一个装着半杯水的杯子,就在他端着杯子快走到妈妈的面前时,不小心绊倒了,“砰”的一声,杯子破了,水流了出来。妈妈看到了这个情景,马上火冒三丈,破口大骂:“你为什么要拿杯子来玩,你看看,杯子都破了,搞得地板湿湿的,又要妈妈来清扫。”就在这时,孩子委屈地哭着说:“我看到妈妈做家务那么辛苦,所以想着给妈妈端一杯水喝,却没想到绊倒了,水也洒了。”妈妈听到后,非常后悔刚才自己激动的行为。在她还没有弄清孩子端水的初衷,就开始责骂孩子,实在不应该。

有时候从结果上看,孩子似乎是做错了事情,但是作为家长应该要好好了解一下,孩子做这件事情的初心是什么。也就是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

如果家长能做到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必能更好地了解孩子,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家长应该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表扬孩子

很多家长之所以对孩子总是大吼大叫,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放大孩子的缺点。这会让孩子很受挫!

如果在家长眼里,孩子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那么孩子就会变得很叛逆,更加不听家长的管教。

这就会出现问题中的情景,当家长叫孩子去学习的时候,孩子产生反感,叛逆的情绪。

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表扬他们。

例如:有一天,孩子突然把他平时乱糟糟到处放的彩笔收拾好放在笔盒里,妈妈发现后,应该及时对孩子做出表扬。可以对他说:“宝贝,你今天表现真不错,会自己收拾彩笔了!”

孩子如果经常能得到爸妈的表扬,他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愿意学习,或者帮忙做家务活。因为得到爸妈的表扬,他们也会更加信赖爸妈,而对于爸妈提出学习的要求,也更乐意接受。



(3)家长应该多信任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觉得即使没有爸妈的监督,也能搞好自己的学习

有很多父母总是不信任自己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能做好这件事情,或者那件事。这会让孩子认为:“我可能真的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信任自己的孩子,多在语言上暗示孩子,告诉他:爸爸或妈妈相信你能做好某件事(相信你能好好学习)。

家长信任孩子,孩子便有自信。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也更愿意接受爸爸妈妈的要求,而不是反感、叛逆。



3.结语

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但良好的亲子关系更重要,关系大于教育!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说什么,孩子才会听什么。家长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孩子的优点,信任孩子,可以很好的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此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让孩子不用家长要求也能主动学习。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很多家庭问题解决起来都能游刃有余。

当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家长和孩子同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亲子电影,一起玩亲子游戏,或者一起完成一个有难度的家庭任务,这些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由于篇幅原因和时间关系,我这里不做过多探讨,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可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

以上是我的答案,希望能给你提供帮助。

我是【研究员老黄】,专注教育领域,欢迎关注我。

研究员老黄


很高兴能回答你问题。

不清楚你家孩子是多大了,我家有刚上三年级的小学生。开始刚上小学那会也遇到你一样的问题,叫他去学习一点都不自觉也不积极,有时还特别反感,会顶嘴。不但学习上,其他的事情让他去做都是很拖延的,我好言相劝、大声吼,打骂感觉都没效果,真的差不多气死人的节奏。

后来通过看书,学习,和孩子谈心沟通,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不了解小孩,忽略了孩子其实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哪个小BB,他们慢慢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想法和安排,我们父母不能什么事都让孩子按着我们的想法去做,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同时尝试听下孩子的意见和想法。


沐如音


有一句话叫言传身教,这句话简短却有力。自制力差是所有孩子共同的问题,所以需要家长来引导并监督。

1.言传身教。想要孩子想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一定要跟着孩子一起学。如果不懂或者没有时间,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可以通过选择一些书籍来看的方式,引导孩子跟着学习。试想家长在看电视、打游戏或者玩手机,这个时候对孩子说:你快去学习/你快去写作业!对于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孩子,一定会是反感的。所以请言传身教。

2.找出孩子反感学习的原因。可以通过深入沟通了解孩子学习方面的想法。原因有很多,如因为迟迟不开学,不在学校没有压力、贪玩等;再如基础差,现在已经跟不上课本和老师的节奏;再如家庭内部有问题,导致孩子心思不在学习上,再如孩子处在青春叛逆期,家长过于粗暴,导致孩子逆等等。

3.对症下药。如果仅仅是因为孩子贪玩而不想学,一定要做好督促。自制力强的孩子毕竟是少数,疫情导致孩子在家接受网络课程,是成绩至关重要的分水岭,可以通过要求利用外部环境施压孩子打开门学习、一个小时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等来进行监督;如果因为基础差导致厌学情绪,要循序渐进的帮助孩子补习,家长有能力可以亲自来,能力不足可以请家教,一定的金钱付出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家庭内部问题,这个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解决,不再多说。如果因为孩子已经到了叛逆期,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太粗暴,一定要有方法的引导,慢慢来理顺他的脾气。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想送给各位家长:人各有所长,不必强求。在我们催促孩子抓紧去学习时,是否真的了解孩子,是否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其实,家长的观念正确与否,也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


九吨


在孩子的学习上,对于很多的家长来说,都非常的焦虑,所以家长总是喜欢催促他们去学习,看书、写作业。但孩子总是不领情,反而反感、抵触、叛逆……为什么?所有因素都因家长而起,因为家长不懂孩子 ,因为家长操之过急,因为家长没有帮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因为家长没有与孩子协调好学习规划,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更多的生活自主权,因为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与时间习惯,因为家长在孩子心里已经没有了形象与信任等等原因。要想改变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我认为就必须围绕如上我所讲的因为因素进行一一对症下药,就会有所改变。


关注新教育


作为一名高中老师,一名家长,从我教学经历和教育孩子的角度来说说我的个人观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几个成长阶段比较特殊,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叛逆期”,另外大家也知道家庭教育的质量对孩子的影响,下面我来具体分析分析你所遇到问题和解决办法:

1、耐心教育。当孩子学习不好时,不要责备,应该耐心询问学习不好的原因,针对每种原因加以教育,像朋友一样提出建议设置激励措施。可以给孩子列出一张激励表,连续一周按时完成作业,奖励一个小玩具之类的。列好表后与孩子讨论,孩子同意后要按表一一兑现。

2、尊重孩子兴趣。孩子不愿学习,可能有自己的爱好。比如拆卸玩具,很多家长都是责备,这不利于孩子好奇心的培养,借助购物杂谈等公众号领券后买些玩具给他,要不了多少开支,还能充分满足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感受生活的艰辛。孩子调皮不学习,可以减少给他的零花钱,让他通过帮忙做家务来获取。孩子尝到生活的苦后,会珍惜学习的机会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闲暇时间家长应该多陪孩子看书,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适当严格。对于不受管教的孩子,家长应该严格点,对于不良习惯尽早矫正,该严则严。

4、孩子这个时期是孩子的仇亲期。也是叛逆期你要培养他自立的能力。偶尔让他“逞能”成功!慢慢的让他知道学习可以让你们认可,让他知道知识面广,是值得炫耀的事!不要一味的责罚,管教要讲究方式方法,如果这个时候的孩子受到父母某个人的教导时间长了,会形成仇亲期的现象。一般用我们的土话叫做一个黑脸,一个白脸!

5、可以让他在自己的生活里参与 看看生活和社会是怎么回事 让他自己做一个选择 。





职业教育追梦人


很高兴回答题主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家长叫孩子自己学习,孩子反感叛逆的原因何在。

第一种情况,家长的要求不合理。很多时候孩子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我们的家长总觉得还不够,需要增加孩子的学习任务,又让孩子读书啊,又去买了一些资料让孩子完成啊。这个时候孩子很容易反感家长的要求,也容易出现叛逆心理。家长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期望可以理解,但是我们更应该走入孩了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需求。一般来说,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已经足够了,你再要求孩子做这做那,他们当然反感了。

第二种情况,家长只是发号施令,但并不带头做好。很多时候,家长叫孩子学习,自己去打麻将,看电视和玩手机。是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哪有心思学习。

接着,我们来说说如何让孩子愉快的学习。

要让孩子愉快的学习,我们就要走进孩子的心里,去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按理说,每个孩子都充满学习的兴趣,所不同的是,每个孩子兴趣的方向不同,兴趣的内容不同。如果做家长的能够充分了解关注到这些,那么让孩子学习就不是一句空话,更不会让孩子反感或叛逆。

一、当孩子已经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时,如果我们的家长还要求孩子学习,那么就一定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而且要注意劳逸结合,学习与实践结合。

二、家长不要只做发号施令的人,要做和孩子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示范者。如果家长带头学习了,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在他们学习的道路上,他们感觉到有人陪伴,也会快乐无比。

三、家长要把学习的范畴看的宽广一些。并不是非要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看学校发的书,才叫学习。只要是孩子爱好又正当的,都可以鼓励孩子去做。因为,我们谁都不知道孩子以后会在哪个方面做得出众,哪个方面找到饭吃。当然,这要处理好主次的关系,当下和以后的关系。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晓林森歌


我是一名老师,也是孩子的母亲,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吧。

作为家长,需要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样的一种行为。这才是最关键的。如果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个人觉得,要么是不会,要么是觉得之前父母的教育方式太过于简单粗暴。如果是年龄比较大了,心平气和和孩子沟通一下,大孩子与父母之间或许会存在一些代沟,那如何能让双方互相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难做到的。现在的孩子,成熟的早,想法和意识都会远远超过我们作为父母自身的思想,多去了解孩子,多去陪伴孩子,才能真正融入到他的世界,在他的世界里,多去让他体会他作为父母的不易,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孩子的信任和认可,说的通俗一点,他才会和你一起愉快的玩耍。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帮助到你。


Mi逗英语课堂


对多数孩子来说,让他自己去学习,他出现叛逆反感,是正常现象。

因为对很多孩子来说,学习并不是一件有乐趣的事,是学校的任务,是家长的要求,这种情况下,想让孩子特别开心的去学习,是不现实的。

孩子出现这种状况,起码说明他很真实,他情绪没有压抑,他不喜欢就表表达出来,你应该为这一点感到庆幸。

但出现了这种状况,家长都会想引导孩子爱上学习,这是该怎么做?

有效的方法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

第一,不要再唠叨,让他去学习了。他即便坐在书桌前,也没有效果。

有一种行为叫磨洋工,大人遇到不喜欢的工作,会磨洋工。孩子遇到不喜欢干的事,比如学习也会磨洋工。这时你不妨带他一起玩一玩,一定是他喜欢玩的,是陪他一起做。让他玩的特别嗨,孩子玩尽兴了,会主动成长。当然,这种成绩还不见得是学课本的知识。有可能是按照兴趣去画画,学音乐或者干其他真的有意义的事情。但这不是也很棒吗?

唠叨,会形成超限原理,比如孩子做错事,一开始孩子觉得有点内疚,但你越说他越觉得烦人,后面限制产生了叛逆心,你越说他越越不干。

所以停止唠叨,和他一起玩一玩,你们的亲子关系更亲密了,你才有可能引导他。

第二,反思一下,你给孩子创造的家庭环境是好学的家庭环境吗?

言传不如身教,当父母很爱学习时,不需要跟孩子说那么多,学习就会成为像吃饭喝水一样,顺其自然的事。现在孩子对学习有叛逆,不管他,相反,多看看自己,放下手机,放下电视,多去看看书,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孩子就被你们吸引了。

第三,多陪孩子听一些励志的故事,让孩子明白学习的价值。

很多孩子不愿意学习,是因为他还不知道学习对她有什么好处。实际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会帮你教育孩子,告诉孩子学习好这件事有多重要?比如,《明朝那些事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起听。慢慢的让孩子自己体会到学习的意义,他就会更主动了。

还有,孩子叛逆的时候,放下你要他做的事,听听他内心想做的事,孩子的成长,孩子才是主角,我们怎么期待不是最重要的,孩子愿意怎么成长才是最关键的!


亲子故事莲君说


1、给孩子一个钟,树立对时间的概念

2、给孩子一本笔记本,专门写每日学习计划,养成自律的习惯

3、和孩子一起学习(大人学大人的),让孩子看到大人对学习的重视和态度

4、在需要的时候,每天陪伴孩子30分钟,全心全意地陪伴,没有手机和电视

5、关注孩子的情绪,心态,及时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提问,说出自己的困惑或心里的想法。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做终身学习的父母吧!


杨柳爱生活


针对孩子学习反感、叛逆心理,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首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点,让孩子能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和自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先从孩子感兴趣的知识点入手,逐渐培养兴趣点,不断表扬孩子的优点,让孩子内心自信不断提升。

2.让孩子学习的安排方式要以孩子为主体,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情况下,引导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点,同时让孩子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并养成规律学习的时间习惯。

3.家长要多树立学习好的榜样,多收集些学习好的经验心得和技巧方面的资料,多给孩子分享学习技巧和方法,让孩子在学习中逐步建立起自信。

4.家里营造起学习的氛围,比如有个书架,放些孩子爱看的书籍,有时间参与到孩子的课程内容上来,在思想上能和孩子互动,增加和孩子的学习距离感,氛围上突出快乐、向上的特点。

5.家长在学习价值观上要多给以积极正面地引导,让孩子的学习主动性逐步建立起来。从孩子的学习反感到学习的兴趣建立,再到学习成绩的自信提升,最后到孩子学习动力的不断增强,最终实现自觉积极的学习过程。

6.孩子学习意识的改变是逐步改变的,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断和孩子共同进步。同时要多给孩子一份鼓励和关爱,允许孩子犯错并不要过度责备。

7.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和交流,并及时和老师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听取老师的指导意见,并结合家里的实际情况和孩子共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