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穿越生死的情書》節選:23.做不做英雄,是自己的決定

林尋:

真的很感動——“醫生可以讓我活,而你,讓我可以活下去。”這是多麼深切的信任與託付。

你說的對,我們或許不能改變世界,但,只要能改變一個人的世界,就足夠了。從醫7年,正是這樣的念想,支撐我一次次從挫敗和失望中爬起來,拍拍塵土,好了傷疤忘了疼,接著往前走。

你說,來訪者的黑夜是你的白天。而對於我,是“沒有黑夜,永遠白天”。24小時隨時待命,手機一響,立刻躥起來,玩命奔到醫院做手術。我7年沒休過假,週六日也都去查房。有時病人多、病情重,就連著一週都睡在醫院,等回到宿舍,才發現衣服都臭了。

然而即便如此,也不代表就能得到認可。誤解常常發生。有時候,當你特別重視的患者和家屬對你不信任,或出言不遜,那種打擊是殘酷的。

有一次,一位患者的丈夫在手術室門口堵住我,憤怒地咆哮:“我媳婦要是癱了,我跟你同歸於盡!” 他的妻子三天前在我手上做了腦膜瘤切除手術。手術很成功,不料,術後併發症出現,開始頻繁抽搐與暈厥。

我能理解他的崩潰,可他能理解我的崩潰嗎?他能理解一個醫生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病人滑向谷底、看著自己的努力毀於一旦的崩潰嗎?他能理解那一天,我從早上7點進手術室,一臺接著一臺幹到晚上9點、粒米未進的崩潰嗎?

我看著他,一臉冷淡,什麼都沒說。

值班的護士過來把他勸走,他邊走邊喊:“早知道不如不做手術,要是不做就好了!”

那種感覺,讓我深深挫敗。你能明白嗎?你的病人曾把你當作神,然而,當他們發現你不是神的時候,他們就收回對你的信任,對你抱以質疑、不解、憤怒甚至仇恨。

7年的職業生涯,我身邊的同事走了許多。他們去做了醫藥代表、保險顧問以及醫療器械銷售。可我,還在這裡。

想問是什麼讓我堅持下來嗎?當然,還是我的病人。

每次走出手術室,看到等在門口的家屬,焦灼和渴望的眼神,我就覺得那是壓在我身上的責任,不容懈怠。

有一次,一位患者在等待國內頂級專家做手術的期間,忽然拉住我,跟我說:“醫生,你給我做手術行嗎?我不等大專家了,我只相信你。”那一刻,我忽然感受到了世上最沉重的信任——以命相托。

還有一次,患者的兒子在手術後,雙手緊緊地握住我,眼眶泛紅,說:“醫生,你是我媽的救命恩人,是我們全家的恩人,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

每一個這樣的瞬間,都是我的支點。在一個又一個的低谷,支撐我爬起來,支撐我往前走,支撐我堅定地站在死神面前,能為他們抵擋一點算一點,能為他們爭取一天算一天。

羅曼﹒羅蘭曾說:“世上只有一種真正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它。”

或許,生活的真相我們無從選擇,但做不做英雄,卻是自己的決定。

很高興,我們的決定如此相似。

未然醫生

2017年10月12日


醫述《穿越生死的情書》節選:23.做不做英雄,是自己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