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镇“123456”工作法筑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水泉镇迅速行动,以“123456”工作法为抓手,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构建“一套”体系。成立以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其他科级干部、镇辖区单位负责人、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维护交通秩序、活禽交易场所及养殖场外来人员排查与消毒、督促娱乐场所关停、人居环境整治等五个专项工作组。成立17个工作队,队长由各联系村领导担任,副队长由党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担任,队员为联系村干部、村社干部。做到责任到人、联系到户,严防严守、形成全镇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氛围。

筑牢“两道”防线。紧扣辖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通过设卡、居家观察拉起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道防线”,确保最大限度切断传播渠道。从1月24日(腊月三十)起,在新墩高速路口、各村社出入口开始全面设卡,全镇共设置27个,全镇3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日夜轮流坚守,截止目前共登记车辆6000余量。

坚持“三个”全面。“全面发动动员、全面组织安排、全面加强防控”,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统筹防控各项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开展以来,相继召开7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推进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区疫情防控工作相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安排下一步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疫情防控,不少党员群众主动要求加入检测点志愿者队伍并进行捐资捐物,目前,捐赠物资价值达9.6万元,捐款26万元。对重点人员严格执行“七个一”,执行信息报告制度。

摸清“四种”信息。采取地毯式排查,网格化管理,严格执行属地管理原则,以“四清两不漏”(省外返甘来甘人员底数清、重点疫区返甘来甘人员底数清、省内返平来平人员底数清、居家观察人员底数清,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为目标,由17个三级网格长带队,深入各村及辖区进行地毯式、无缝隙的摸排,并入户签订承诺书;抽调29名镇机关干部与村社干部组成5个工作组对五级街商铺、出租屋、酒店、宾馆、娱乐场所等外来人员进行全覆盖摸排;准确摸清并揪出隐藏在深处的外来人员,不使一人漏查漏登漏管,并逐一造册登记,建立完整的台账,切实做到不留排查盲区、底子清、信息明,全面掌握、全面掌控,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提升疫情防控的规范化、精准化水平。

践行“五个”及早。严格执行“及早发现、及早报告、及早隔离、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工作要求,建立摸排、发现、检查、上报、居家观察、就医、管控、防范等一体化运行机制,作为流程式工作,做好无缝化衔接。镇、村、社全覆盖网格化管理,每天收集上报人员情况。根据摸排情况,跟踪重点人员健康状况,通过健康管理台账分门别类,采取居家观察等方式,落实专人强化对重点人员密切接触者的跟踪管理,全方位阻断传播途径。紧盯疫情动态,一旦发现重点人员日测体温超过37.3摄氏度或有其他异常状况,立即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诊断,并联系上级急救中心。

落实“六项”重点。重点宣传引导。通过微信群、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倡议书、一封信、通告、微信推送等形式,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做到铺天盖地,随处可见,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情,不走亲访友,不随意出入人员密集场所,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目前分发张贴《致返乡人员的一封信》《致全镇村民的一封信》12000余份,张贴《告知书》4800份,制作宣传标语321条,书写张贴标语1200条,发放喇叭27个,出动流动车辆1辆、流动音响40个。重点劝止聚会及各类活动。全镇共停办春节各类文娱活动30场次,暂停所有宗教场所和民间信仰场所的活动,督促51家各类餐饮门店及娱乐场所全部暂停营业。重点强化环境清理。在全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动员群众做在家做好卫生,出门不乱吐痰、不丢垃圾;组织力量对农贸市场、广场等公共场所或其他人员密集区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毒。重点加强物资储备。为确保各个监测点正常运转和全镇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除防护物资外,为各检测点配备帐篷、棉大衣等必备生活用品,每天为检测点配送消毒防护用品等消耗物品。目前,共投入1万余元,储备防护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疫情防护物资。重点做好维稳。加强对疫情形势的分析研判,细化完善防范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措施,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切实做好辖区内维稳工作。重点压实责任。成立专门督查工作组,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适时督查,对工作不落实、责任不到位的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同时把疫情防控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确保工作落地落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