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朝大臣上朝时手里会拿一块板子?有何用处?

刘爷218061136


我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宋朝大臣上朝时,怀里都抱着一块长条形的板子,这是个什么东西?有什么用途呢?

这块板子叫笏,也叫朝笏或者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所带,主要用途就是记录要上奏皇帝的话,汇报工作忘了时要看一眼;另外还要将皇帝的指示记录下来,以便回去传达贯彻,其功能类似于今天的笔记本。

明代象牙朝笏

笏这个东西不仅宋代时使用,在古代很多朝代都用,是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的日常用品。长篇小说《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话:“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这从侧面说明了荣宁二府是世家大族,朝廷命官特别多,朝笏都放满了床。

据说朝笏从商周时期开始使用,一直到明代,清人入关后,方才废除。制造笏板的材料有玉石、象牙、木板和竹子等,不同品级的官员持不同材料的笏板。据说明代规定四品官以上持象牙笏,四品以下持木板笏,等级非常分明。

十笏园

朝笏非常狭长,形状不大。在山东潍坊有一处官员园林叫十笏园,原是明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私宅,清光绪年间被潍县缙绅丁善宝买去,扩建为私家园林。丁善宝有举人和内阁中书头衔,能诗善文,是个文雅之士,因为这个园林非常狭小,所以将其命名为“十笏园”,意思是只有十个笏板那么大小。


民国年间那些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中,一个场景中也有这块板子。

这是日本天神的形象。

其实,这是中国传统官员的打扮,手中拿着一块板子。

这块板子叫做笏板。

不摊开说。

简而言之,最初笏板就是一种笔记本,早在上周时期就有了。

当时官员上朝都是帮助国王、皇帝处理政务。

然而既然是官员,通常岁数不会很年轻,很多都是七老八十,记忆力有限。

这种情况下,这块笏板多用竹子或者木头制造,主要用于记录上报给皇帝的内容,或者记录皇帝下得命令。

笏板就是一个记事本,因为当时还没有纸,只能有木头或者竹子上刻画来记录。

另外,笏板还有一些其他作用。

古代中国最注重礼法,原则上大臣不能随便看皇帝,这是不尊敬的。

所以大臣汇报时,一般将笏板举起,双眼盯着笏板而不是皇上看,这是尊敬的意思。

其实,在当年如果直视皇帝就是很没有礼貌的,遇到皇帝心情不好可能直接斩了你。


随着蔡伦造纸以后,到了隋唐时代中国高层官员基本全部使用纸张来记录,不需要用笏板了。

于是,笏板就成为一个单纯的饰物,是身份的象征。

唐代武德四年以后,朝廷规定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板,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板。明代则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板,五品以下不执笏板,以此区分等级。

总之,只要拿着象牙笏板,就意味着你的官衔很高了。

笏板直到清朝才废除。这和清代是游牧民族有关系,在满清打天下的时候,还是野蛮民族,没有学习汉人的文明。同时,满清的老大的权力并不像汉人皇帝那么大,他们受到满清贵族的很多限制。

所以,满清并没有使用笏板。


萨沙


宋朝大臣上朝时手里拿的牌子叫做笏板,又被称为手板、玉板或朝板。笏板是官员们上朝时面见君主的工具,它有很大的讲究,宋朝时官员们手中的笏板有三个作用,一是记录皇帝说的重要的话,二是起到一定的礼仪作用,三是代表官员的身份。

笏板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有着悠久的历史。商朝由于没有纸张,笏板一般是由竹木制作而成,以便于官员们记录事情。这个传统也是一直沿袭到明代,笏板的制作工具也是越来越多样化,比如有竹木、玉器、象牙等几种。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说一下到了宋朝,笏板又有什么作用。

记事簿

官员们在上朝的时候,都会在笏板上记录一些重要的事件,为了上朝的时候可以更好的汇报给皇帝。很多官员都有各种琐事,不免会对事情有所遗忘,记在笏板上能够在上朝的时候使用。说不定关键的时候还能救自己一命。

还有就是上朝的时候皇帝会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话,一般很多的话也没法记全,要是不记住怕是会被惩罚,笏板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礼仪之牌

古代的天子都是人中之龙,他们在上朝的时候也要保持自己的威严。官员们在上朝的时候也不能挺胸抬头,这样是对皇帝的蔑视,所以他们要弯腰低头。

当官员们拿着笏板的时候,就会弯着腰盯着笏板看,这样就不会盯着皇帝看,这也是对皇帝权威的尊重和臣服。

官员等级

从唐朝开始就对官员们的笏板有了一定的区分,比如五品官员就是一个界限,五品以下的官员只能使用竹木做成的笏板,五品以上的官员使用的是象牙做成的笏板。

所以我们从电视剧中也可以发现不少官员拿的笏板是有所不同的,越靠前的官员笏板的等级就越高。

笏板一直延续到明末,到了清朝就被废除了。因为清人大都是少数民族,他们在马背上呆习惯了,突然让他们拿着笏板多少有点不合适。所以清朝的皇帝干脆就废除笏板了。

谈古论今,学问为上;答人论事,素质为旨。 个人观点,坚持原创。感谢您的点赞和关注,谢谢!


历史清单


那块板子叫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朝笏或朝板。

就笏板的实际功用来看,大概就相当于如今开会带的笔记本。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记录领导,也就是皇帝的命令或旨意,二是当备忘录使用,写下要向皇帝老爷上奏的内容,忘记的时候可以看看。

除了实际功用外,笏板还是一种礼节性用品。唐代规定,五品官以上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要用竹笏。不同品级官员用的笏板形状也有所不同。

清朝,笏板逐渐废弃。据说是因为满人以骑马为生,习惯了拿鞭子和马绳,不习惯拿笏板,于是,笏板就被废弃了。

我是安文,以上是我对于本问的回答。欢迎交流,感谢各位的评论、点赞与关注。


安文话史


笏(hù),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讲故事的翁老头


这块玉板的质量定官员的级别!加上上潮时的行头,对皇帝的尊重!加上这板条在手上拿着是一个手势关系!皇上一看这块玉条就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什么官品!以前的皇意认物不认人的!这物是皇上发下去的官位!牌上有花纹图案在,那个人拿到这块牌如比是拿了一个宝贝在人上!人手一块!人人都有!好比现在的军人肩膀上的肩章一样,一看就知道他的官位!现在人的礼节要握手所以手上不拿东西的!


手机用户50873537831吴乐平


搓衣板?小了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