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滅清興-康熙篇6


明滅清興-康熙篇6


A: 朱巡撫,如今朝廷財政緊張還要多多仰仗你們江南省的賦稅啊。上面有令:凡欠錢糧者,無論多寡,為官者降級,有功名者廢黜。

B: 江南一帶鄉紳一向頑固,這次有朝廷的默許我當然會雷厲風行。

明滅清興-康熙篇6


1A: 聽說了嗎,探花葉方靄欠一文錢,亦被黜。這次可是來真的了。

1B: 要是不如期交納罰款,要送交刑部定罪。

2A: 大家看好了,這些都是不按規定交納賦稅的鄉紳。家僕如果檢舉可有獎賞。


明滅清興-康熙篇6


1A: 你看,何必吃苦呢?把你家的田產賣一些補上就可以把貴公子領回家了。

2A:兒子忍幾天,我這就回家把錢籌集好了來贖你。

奏銷案

明末以來,江南士紳經年拖欠稅金錢糧。清初,“江南財賦半天下,蘇、 松、鎮、常與江寧五郡又居江南大半之賦”。巡撫朱國治牽頭,發起了“奏銷案”,他將蘇州、松江、常州、鎮江四府拖欠錢糧的1.3萬餘名鄉紳、生員和衙役登記造冊,上報朝廷處理,並逮捕3700多名士紳,打入大牢,準備押往京城治罪。清初連年征戰導致國庫空虛是奏銷案得以推行的直接原因。而江南的富庶地區提供了全國將近百分之五十的稅收,這使得常年偷稅漏稅隱瞞田地的士紳階層成為了這一改革中最為重要的打擊對象。

奏銷案的後果

1 從經濟和政治上打擊了江南漢人地主的實力。

2 完成了國家財政的積累。

3 減輕了對底層民眾的剝削,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民族對立。

明滅清興-康熙篇6


八月初八日,達賴喇嘛赴京面見康熙帝,請互市以馬易茶。


明滅清興-康熙篇6


A: 聽聞西藏常於平西藩以馬交換物資?

B: 平西藩也是大清邊防,交易有何不妥?

A: 其他物資倒好說,希望儘量減少馬匹的交易。

B: 陛下放心,這個好辦。

明滅清興-康熙篇6


A: 蘇大人,現在鄭成功已遠遁臺灣,那臣曾今提出的厲行遷海政策應該可以實行了吧?

B: 此事我正有意和幾位輔政大臣商議,應該很快就會有結果。

A: 厲行遷海政策是黃梧的計策,要把沿海居民遷入內地、設立邊界佈置防守、燒燬沿海船隻和寸板不許下水。

B: 白旗一向負責征討鄭軍,就由蘇大人你安排人選執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