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上坟要不要带孩子一起去,为什么?

杠精老H


这个当然要带的,大年初一上坟祭奠祖先,我老家的规矩只能男的去。我会带我儿子去,不过等他大一点了。儿子现在胆小年龄也小,初一上坟鞭炮烟花很多的,所以等他大点了就带他去!祖辈流传下来的传统不能丢。这是规矩!


吃菜不喝粥


上坟不带孩子去,等于白去。

因为上坟扫墓无外乎两种意义:

一是祭拜祖先,怀念逝去的亲人,是承前。

二是教育后代,使他们知道自己的来路,产生家族归属感,是启后。

追忆亲人和教育后代比较,后者的意义显然更大一些。

毕竟一个家族的未来,要靠后来的孩子们。

先说个我自己的例子。

在我们北方,一般过年上坟,是去请自家的祖先回来过年,叫做“请爷爷奶奶”,照旧的风俗,只有家里的男丁可以参加。

我家我爸没有兄弟,我爸又只有我们姊妹俩闺女。好在我家比较开通,不怎么计较死理儿。我长大懂事以后,过年“请爷爷奶奶”,都是爸爸带着我这个长女去。

过程其实很简单,爸爸也不特别说什么。但是在我心里,那个时刻是非常庄严、非常神圣的。

因为它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身份感,让我真切地体会到,我是这个家族的一份子,我是在代表我的家族,与逝去的祖先进行某种联结。

这种经历,这种心灵上的启发,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它让我增加了对于家族的感情和责任,套用一句话,真的好像一瞬间长大了。

再来说说祭祀这件事。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先的传统,祭祀文化可以说是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往大了说,祭祀关乎国家社稷、礼义道统。

孔子非常重视祭祀,认为祭祀是治理国家的四件大事之一。

往小了说,祭祀关乎每个家族的传承。

孔子说,“祭如在”。就是告诉我们,祭祀祖先要心怀敬意,要真诚。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心诚则灵”。

这种诚敬之心,不只在于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情感,还在于,我们对于到底有没有前世今生、对于人生来路与归途、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所以,上坟扫墓这件事,有机会还是尽量带孩子去。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经历。


果仁家


正月十五我带五岁儿子去上坟,去的时候蹦蹦跳跳,下山时滑倒两次。回到家十几分钟后说头晕,还吐。难受的没吃饭躺床上也不睡觉。一个劲的难受。心疼儿子,去了村里会看事的二嫂家,烧上香查了查。上来就问我是不是孩子摔倒了,我说是摔倒了两次。然后说没事,赶紧买点纸到大路口烧烧,在床前烧六个元宝念叨念叨。按照她说的,我一一做了。第二天孩子睡醒就活蹦乱跳的了。


无奈215860735


我来说说这个话题,过年上坟,应该带孩子去。通过这个事情,可以让孩子从小就能接受到一个缅怀先辈,不忘祖先,懂得感恩,孝敬父母的良好教育。在他(她)们幼小的心灵上,就牢牢的烙下了忘不掉的印痕。


教育孩子,不仅要从小抓起,而且是从许多方面、许多小事、一点一滴都要注意的,有的时候,实践一次,比用嘴巴讲道理讲理论要捷快的多。

我的童年,记得很小,就跟着父辈们去老坟地上坟,那时父辈们多达十几人,我们孩子辈也一大群,记得每次到墓地后,大人们给我们指着一个一个坟头说:这个坟是那个爷爷的,那个坟是那个奶奶的。十几个坟头都要齐齐讲一遍,烧完纸,上完香,大人们就发给娃娃们吃带去奉献先人的油炸麻花………



今天,社会在翻天复地变化着,时代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发展着。尘世间的人情世故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但我们教育下一代,走好人生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却丝亳不能变!
、华夏五千年文明,孕育了这个民族一代一代走了过来,也会一代一代走下去。


风雨人生3293


过年上坟如果孩子当时没有问题或病痛之类的,建议一定要去。

特别是已过世的爷爷奶奶姥姥辈之类的。

为什么呢?或许可以说是传承吧。

就我自己及身边的经历,近些年,其实很多小孩子或大人对上坟而言,都没有小的时候那样人多、重视了。

如果家里小孩小时见过那已经去世的长辈,或多或少还是有些记忆的,去上坟就相当于是在世的人之间串门一样,我们总得有时去看看他们,加深亲情、有个从前的念想。

如果小孩幼时没见过那去世的亲近的长辈,那建议更要去了,大人需要给他介绍咱有这样一号人,他是谁、怎样,现在去世了,他的家就在这里。

如果孩子对自己的爷奶一辈姓甚名谁、安葬地等在哪儿都不清楚,我想那也是蛮可悲的一件事。

还记得寻梦环游记里的那句话吗?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正向人生


在我国有上坟扫墓的习俗,若非清明,便是重阳,此所谓春秋两祭,对于上坟这件事,每个地方有不同的习俗。

我们这里上坟的习俗一次是在清明左右,一次是在过世长辈的周年时候,还有就是过年时,去坟地请老人回家过年。

请老人回家过年,这算不上是上坟,就连老人周年那次也算不上上坟,因为这两次都只是烧纸钱,不添坟。真正算得上是上坟的,只有清明那一次。

我们这里,在清明时去上坟,儿女可以去,孙子辈的那一代人,孙子、外孙可以去,孙女和外孙女不成年不能去。

我从小在外婆这边长大,也在这里生活,外婆外公去世后,我们去上坟的人有我大舅、二舅、我妈、我还有我表弟,我两个表妹就从来没去过。长辈的说法是,女孩子属阴,容易遭惹不干净的东西,所以未成年或者没有婚配的女子不让去上坟。而男孩子就没这方面的忌讳,男子阳气旺盛,不怕遭惹那些不干净的东西,除非这个男孩子身体特别孱弱,才不能去。

虽然也听说过别的地方,小孩子去上坟容易生病,容易被脏东西影响的说法,但是在我身上就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而且我也没有在现实中见过这种情况。

我想那些小孩子去上坟会生病,主要是因为小孩子心智不成熟,在坟地里容易害怕,心里留下了阴影,所以回去后才会生病,就像是小孩子玩火容易得癔症是一个道理。


驿城异客忆乡人


过年上坟要不要带孩子一起去,为什么?

在我们北方的农村有年节上坟祭祖的习俗,大年三十这天要上坟请神,请祖宗回家过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也要上坟,清明和十月朝就更不用说了,上坟的时候不是所有的人都去,有的人能去,有的人不能去。

一般的习俗是男的去,女的不去,未婚的去,怀孕都不能去,至于孩子能不能去,要看具体多大了。特别小的孩子最好就不要去了,因为一方面用老人们的话说,祖宗们看到家里添的新子孙会比较亲近,小孩子容易害病。另一方面上坟时要鸣放鞭炮,容易吓着小孩,所以孩子可以不用去。女的一般不去,农村人常说女孩儿是“外姓人”,迟早有一天要嫁人去到别人家,那时候就不是本家人了,所以不能请娘家祖宗,上坟也就没有意义了,如果家里没有儿子的,可以让女儿去上坟。



小男孩儿在十多岁以后基本就应该跟着大人去上坟了,尤其是在过年这样大的节日里,上坟祭祖是对祖先最基本的尊重,是对家族家风最基本的传承,铭记历史,不忘祖先才能代代相传,越过越好。不过有时候也会出现怪事,我们家邻居有个小男孩在10岁那年,过年跟着他的叔叔大爷去上坟,本来小男孩想在家里玩不爱动弹,是被妈妈逼着去上坟请神的,回到家后就感觉不舒服,过了没几天就得了一场重病,好容易从生死边上救回来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跟着大人去上坟,如今小男孩已长成了大小伙子,家里人也很纠结,是否该让他跟着大人们去上坟了,可是生病的阴影一直还存在。



当然,没有人说生病就是与上坟有关,但是在农村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就是老祖宗们稀罕谁,就会“缠着”谁,太小的孩子就不需要上坟了,毕竟还有父辈们在,长大一些还是应该按传统习俗上坟祭祖的。


一品小十六


看孩子年龄,几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带去。

一,有安全隐患。

老家上坟都会烧纸、放鞭炮啥的,孩子太小的话不懂事难保不会乱跑乱动,万一被烧伤这些得不偿失。孝顺放在心里就好了,好多大人去上坟都是一个形式,何必强求孩子。

二,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不管是坟地也好公墓也好,始终会有一些阴森森的气氛,万一孩子胆子小留下了心里阴影就不好了。身边孩子小的家长都不会让孩子参加祭奠上坟这些仪式,跟着大流总是没错的。

三,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原因。

从风水等角度来说,坟地也好公墓也好都不适合孩子出现。孩子阳气弱,容易被坟地的阴森气氛影响。亲戚朋友中总会有孩子去了一些不太好的地方被吓到了夜哭夜啼,为人父母者肯定要多方面为孩子考虑,消除一切有可能的风险。

与其带孩子去走一遭形式,还不如多给孩子讲讲已逝亲人的事迹,这是最好的怀念方式。人活一世,肯定有很多闪光点值得纪念。在给孩子讲解让孩子学习成长的同时,自己又何尝不是对别人的人生多了一些理解与思考,比上坟好处多。


偶得之


有必要,哪怕几年去一次,也要让孩子跟着。

上坟祭奠祖先,不仅只为了表达自己内心中对先人的怀念,还应该让自己的后代都得什么是孝道。几张黄纸、几张冥币,几分钟便可化为乌有,没有任何意义。而这种形式所带给世人的思想,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你就像我们上坟祭奠,孩子在旁边看着,他知道这是在祭奠祖先,怀念长辈,这种行为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这种行为能够让孩子知道,孝顺的重要性,也相当于是认证亲情的形式。

站在坟前,我们知道自己从何处来,最后又将去往何处。一座小小的坟,能够让后代子孙明白,该如何对待长辈,该如何孝顺父母。会让孩子对亲情有更深刻的感悟。

现在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很多都不知道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孝顺。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宠爱之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接触的都是游戏,补习班。像这样的生活怎么能够让孩子懂得孝顺呢。

让孩子跟着上坟烧纸,也许真的就让孩子知道了该如何对待父母,让他知道自己是谁的后人。父母在坟前对逝者的种种思念,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有很多老人说自己的孩子不孝顺,那就该想想自己怎么做的,有没有给孩子做好表率。我一直相信,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人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过年的时候带孩子去上坟吧,烧些纸钱,缅怀逝去的亲人,让“情”与“孝”在子子孙孙中延续下来,让孩子知道自己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


書影记


“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路上欲断魂”上坟祭祖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一中风俗。随着时间的推移,真正在清明时节上坟的人已经不是很多了,但是过年上坟的传统在全国都依然保留着。这对于我们来说,即是过年的一种习俗,又是一种对逝者的思恋和怀恋。

对于上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去的。通常孕妇和年龄偏小的孩子(还不能走路的小孩)是不去就尽量不去。一方面,对于孕妇来说,上坟时的钱灰渣和焚香,放鞭炮时的烟对胎中的婴儿是不好的。对于偏小的孩子来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健康隐患。

另一方面,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2岁以上)来说,还是该带着一去上坟。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对于中华名族的传统风俗也应该自小学习。或许他们还不能完全的理解和明白这样做的意义,但通过大人的言传身教,至少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一定影响。

最后,对于读了书的孩子就更应该一起去上坟了。说句不好听的话,当自己百年后,在过年时还有人来看看自己。再说,读了书的孩子通过每年的上坟,在他们心中也就慢慢明白了这样做到意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