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可遷移能力”,讓你從容應對,輕鬆解決跨界轉行的大問題

跨界轉行,一切從頭開始,很少人有這樣的魄力與勇氣。然而現在的社會環境,卻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必須掌握多項技能,為跨界轉行準備著。


具備“可遷移能力”,讓你從容應對,輕鬆解決跨界轉行的大問題


其實跨界轉行並不是洪水猛獸,想要戰勝跨界的困難,就需要具備最主要的一個能力:那就是工作的通用能力,俗稱“可遷移能力”。因為,技術可能會過時,但“可遷移能力”永遠不會。如果在這方面所具備的足夠信心,就可以邁出職業轉型的堅定步伐。

那麼什麼叫作“可遷移能力”呢?平時又應該如何培養呢?

如果給“可遷移能力”下個定義,那就是是:與工作所需專業技能無關,更多是為了幫助工作更快更好地完成的能力。可以把它分為溝通表達、事件分解和快速學習三個維度。

可能有人會問,這些好像都是“輔助”能力啊,它們有這麼重要嗎?是的,重要,非常重要!

其實職場裡的職業看起來五花八門,但這三個維度的能力卻是通用的。從人力資源顧問轉型做財務,從技術人員轉型做管理,從機械工程師轉型做數據分析師,這些看似跨度極大的轉型,背後所需的“可遷移能力”卻都是通用的。很多人轉型不成功,往往不是因為專業技能這樣的“硬核”能力不行,而恰恰是可遷移能力不足導致的。


具備“可遷移能力”,讓你從容應對,輕鬆解決跨界轉行的大問題


那麼,“可遷移能力”具體包括哪些方面?

溝通表達能力

我們可以參看著名的“巴別塔”的故事——遠古時代人類想聯合起來,共同造一座高聳入雲的巨塔。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便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最終由於語言不通,人類的計劃失敗了。

從這個故事,不難看出語言溝通的重要性,但這並不意味著只要攻克了語言不通的難關,人與人之間就可以實現順暢溝通。很多時候,我們和他人溝通不暢不是因為語言不通,而是沒有掌握溝通表達的內核。

在人類的溝通表達中,語言僅僅是一個工具。要想通過語言進行高效的溝通,不但需要表達者能夠做到體系化、結構化、條理化,更需要接收者具備一種能夠提煉出語言背後的真實意圖的能力。這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具備“可遷移能力”,讓你從容應對,輕鬆解決跨界轉行的大問題


舉個例子:某領導給某個下屬分配工作,這個下屬的回應是:“經理,我最近一直在忙內部管理流程的梳理,這件事情公司高層特別重視,做起來又比較複雜,很花時間,所以您安排的這件事情……我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啊。”

如果你只認為這個下屬沒空做這件事,其實就沒有充分理解下屬表達的問題核心,這段話至少包含以下信息:該下屬最近忙於內部管理流程的梳理;該下屬覺得這項工作比你安排的事情重要;該下屬做起這件事來很吃力,需要幫助;不是該下屬不願意做,而是實在有心無力。

如果聽懂了下屬的話,領導應該這樣回覆:“我安排的這項工作對公司來說也非常重要,我仔細衡量了一下,由你來做最合適。內部管理流程的事情我讓某某協助你,還是由你來主導,具體落地執行讓他幫你。最近一段時間整個公司都會比較忙,可能要辛苦你了。”

這個回覆主要體現了以下信息:領導安排的事情也非常重要;這件事該下屬是最擅長的,領導對下屬這方面能力很認可;領導明白該下屬的難處,做出了管理調整幫助減壓;領導的決定已經下了,不容推託。

怎麼樣?複雜吧?小時候常聽老人說,說話這事兒要學一輩子,現在終於懂了。


具備“可遷移能力”,讓你從容應對,輕鬆解決跨界轉行的大問題


在鍛鍊溝通能力時可以有多種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 1.多創造機會和別人交流

很多人喜歡和別人聊天,但只是把聊天當作打發時間的娛樂。而其實和別人聊天,可以為了熟悉不同人表達思想的方式。在和別人交談時,儘量多思考,調動大腦高速運轉,多結合之前的對話理解對方的表達目的;而輪到自己說話時,也要充分思考,儘量用最少的話語表達出最多的想法。其實還有一種看來有點兒傻的辦法,那就是和自己對話,因為這樣可以假設出各種對話情況,以後出現的時候就能應對自如。

  • 2.利用碎片時間,大量閱讀

漢語詞彙豐富,不同的詞,即使只有一字之別,隱含的意義也大有不同。比如,“某某同志很堅強”和“某某同志很堅定”,兩句傳達的信息就大不一樣。前一種表達暗示這位同志經歷了一些打擊和挫折;而後一種表達則透露出這位同志可能經受住了某種誘惑的考驗。通過大量閱讀,充分理解每一個字和詞的含義,對鍛鍊自己正確理解別人表達含義的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如果每天工作很忙,不能安排大段的時間閱讀,那就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閱讀。

  • 3.勤動筆,多寫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一種感覺,一個意思自己能說出來,但寫就不行了。寫作其實也是鍛鍊自己表達能力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和閱讀是一體兩面的。


具備“可遷移能力”,讓你從容應對,輕鬆解決跨界轉行的大問題


事件分析能力

這個能力,本質上是一種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我們面對這樣一個問題:賺的錢不夠用瞭如何解決?大多數人可能腦子裡會直接蹦出自己最擅長的方法:有些人會答多賺錢;有些人回答要省錢;有些人回答向父母借用一些等。但這都是一種近乎“不假思索”的反應,不是對這個問題正確的解決方式。

那我們真正應該怎麼做呢?簡單來說,我們首先需要對問題進行分解,找到這個問題的本質。現在網絡上也有很多分析問題的路徑方法,像魚骨圖、MECE分析法、金字塔原理等,可作為參考。

有人會說哪裡能需要那麼多分析,可能這些和你的生活不太貼近,但我想說的是關鍵在於培養一種思維,即通過將問題不斷分解,最終找到一種根本的解決方法,而不僅僅只是通過經驗來做出直覺性判斷。


具備“可遷移能力”,讓你從容應對,輕鬆解決跨界轉行的大問題


快速學習能力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體系化、結構化的,但每個人的學習方法都不一樣。比如就我個人來說,我比較擅長通過和別人溝通交流來學習,在和人聊天的時候就把東西學會了;而有的人則是擅長看書自學;有的人喜歡在實踐中學習;還有的人喜歡體系化的線下授課,等等。因此,你需要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找到一種讓自己可以快速掌握知識的方法。

選擇何種方法千人千面,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有人喜歡打球,有人喜歡玩遊戲,有人喜歡購物。就從你的愛好入手,首先想想如何發展這項愛好。比如打球怎麼樣可以打得更好;遊戲怎麼樣可以玩得更棒;購物怎麼樣可以更省錢,等等。其實這個過程就是督促自己學習的過程,但由於學習的對象是你的愛好,所以你不會覺得反感和枯燥。就拿購物湊整打折來說,有的人會上網看攻略,有的人喜歡把所有優惠記錄下來自己算,有的人喜歡加入購物群聽取別人的經驗⋯⋯你看看自己喜歡哪種,以後學習的時候用同樣的方法就對了。

講了這麼多,大家不要以為“可遷移能力”只是職場裡面需要的。其實每個職場都是小社會,可遷移能力提高了,你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