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三姐告狀中的牛縣長原型:《楊三姐告狀》在這兩個縣被禁演

《楊三姐告狀》這出戏家喻戶曉,劇中刻畫了個貪贓杆法的牛縣長(楊三姐告狀中的牛成),其醜惡嘴臉令人髮指。但戲曲終歸戲曲,真實的牛縣長存在嗎?他是誰?

楊三姐告狀中的牛縣長原型:《楊三姐告狀》在這兩個縣被禁演

《楊三姐告狀》劇照

他叫牛楚賢,生卒不詳。河北棗強人,世居棗強縣城內。約生於清光緒六年,少時就讀於棗強書院,比較聰穎,曾東渡日本攻讀高等師範。

牛楚賢有個大名鼎鼎的同鄉,叫李景林(1884-1933),是棗強縣西七吉村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入黑龍江巡防隊。中華民國成立後,歷任黑龍江第1師參謀長,奉天陸軍第3、第7混成旅旅長等職。第二次直奉戰爭中,李景林任第一軍軍長。戰後,出任直隸軍務督辦及奉軍第一方面軍團司令。

楊三姐告狀中的牛縣長原型:《楊三姐告狀》在這兩個縣被禁演

李景林

1918年初,李景林向張作霖舉薦牛楚賢到灤縣任“幫審”並獲首肯。

說也湊巧,牛楚賢在灤縣上任沒幾天,便發生高狗兒莊高佔英殺害妻子的事件。

後楊三姐告到縣裡,高佔英立即向牛楚賢行了重賄,還買通了地保等人出示偽證。牛楚賢做出錯判,楊三姐當然不服,要在堂上自殺,嚇壞了牛楚賢。也算急中生智,他忙在袖口邊兒上寫個“津”字,在楊三姐怒目對他時,便假裝舉袖遮面,把“津”字亮給楊三姐看。

這個細節是牛楚賢事後講的,至於虛實,還有楊三姐識字不識字,聽者無法判斷。

據此傳,楊三姐到天津告狀是領悟到那字的含意了。高佔英案由天津警察廳廳長楊以德審案,在翌年做出公正判決。楊以德同時把牛楚賢等貪官上報省府,牛楚賢等均被撤職。

楊三姐告狀中的牛縣長原型:《楊三姐告狀》在這兩個縣被禁演

楊以德

革職後的牛楚賢沒回家,而是出山海關找到李景林,李景林將他痛罵一頓,說不僅給他李景林,更給“張大帥”丟臉!牛楚賢極力訴說高家的勢力,講“地頭蛇惹不起”,還把袖口上那“津”字給李景林看。李景林念鄉情舊交,留他在身邊候缺一段時間,又派他到遼寧省昌圖縣去當知事。

李景林信奉關羽,牛楚賢為投其所好,在一次回棗強老家時特在李景林故宅附近建了一座特大的關帝廟。回遼寧後向李稟報,李當然特別高興,李便把牛留在身邊當貼身副官,還兼管財務。爾後,李景林連升,牛楚賢也官升一級。

第二次直奉戰爭中,李景林得勢。1924年11月攻進天津,立刻成了直隸保安司令,翌年初又成了直隸軍務督辦,至夏又被段祺瑞任命兼省長。其前已升官的楊以德,便被趕下了臺,所以當時有趣談:“羊(楊)趕走了棗強的牛,棗強的牛又趕走了羊。”

因為天津距灤縣近,李景林顧慮牛的名聲,便要他遠離天津,到沙河縣當知事。也就在此時,劇作家成兆才創作的《楊三姐告狀》已有多家評劇團在各處上演,但在棗強和沙河兩縣被禁演。

牛楚賢到沙河上任僅一年後,北京一家報紙發過一篇記者對他的採訪錄,言“牛公楚賢德高望重,克勤克儉,秉公辦案……牛公在任,遠近匪徒莫不形斂亦去。”

是他真正改過成了清官,還是他與李景林耍的手腕,也只有當時沙河縣的民眾清楚。李景林垮臺後,1926—1928年牛楚賢在武邑縣當知事,舊《棗強縣誌》中有記,但新編的《武邑縣誌》中是“牛知二”,未記其籍貫,很可能是他為灤縣醜聞改了名字,也許是民傳“牛知事”諧音。

大約在1935年,牛楚賢回棗強縣城故宅閉居,只與幾名士紳有過交往,常以“明哲保身”為題侃談。有人提到當年在灤縣那場官司,他避不開,只好面帶愧相吞吞吐吐地提那個“津”字。

楊三姐告狀中的牛縣長原型:《楊三姐告狀》在這兩個縣被禁演

楊國華(楊三姐)(中)與趙麗蓉和谷文月在一起

1939年3月8日,日軍大隊人馬開進棗強縣城,日偽憲兵隊佔了牛家大院,牛楚賢舉家老小被趕到城東三里營居住,靠佃農耕種百餘畝地過活,他終日悶於斗室,於次年抑鬱而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