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收回家以后在太阳下晒几遍合适?

老梁话三农


九月满田稻谷香,

家家户户秋收忙。

辛勤汗水丰衣足,

抢个太阳晒谷忙。

白露前后老是下雨,我们这边好农活都担误了,前两天天刚一放晴,家家户户掰玉米,收稻谷,收回来的稻谷,有太阳天又忙着抢晒稻谷。收回来的稻谷一般要晒两三天,也就是说晒二三遍就可以了。

稻谷较小麦好晒,好保管。现在收稻谷大多数是小型收割机在收,就是人力用摇的打谷机收稻谷,也都提前放水晒田的,田基本上都干燥,都可穿鞋劳作,所以一般收回来的稻谷都干燥。早上有雾收回来的湿谷子会另外晒,会晒薄一点,勤搅点。第一天白天晒一天,晚上从田地里干活回来会全部风一遍,风去瘪谷,灰尘,杂草,第二天晒的时候,几乎全是好点的谷子,瘪谷水份重些,经过第二天再晒一天,自然又会干些,晚上再风一遍。

经过这样晒两天,再经过风车风两遍,全是黄橙橙的好谷子,全部收一大堆,让它堆两三天,把谷子堆一大堆是很重要的一点,堆一起让水份均匀的走一下,晒急了当时很干,一咬响声很脆响,过几天又会软的,所以堆几天后,再选大太阳天晒一天,这谷子抓起来一闻,全是太阳的香味,我们喜欢像这晒好的谷子装柜子里,用塑料薄膜垫柜子底下和四壁,装满谷子。这样晒干的谷子保存两三年可以不翻晒,打的米很饱满的。

晒稻谷,收稻谷的中途遇到下雨也是常有的事,我们是大人小孩老人全上阵,拼了死命的抢收,这种稻谷就只有多晒几天了。所以一般稻谷收回来晒三天就可以了,也就是晒三遍即可。





王四姐


稻谷收回家以后在太阳下晒几遍合适?这个晒的时间长短,主要由稻谷的含水量决定的。

南方的农村人,见得最多和做的就是晒稻谷,最怕临时来一场雨,那是全家老少全上阵,玩命的抢收,生怕雨水打湿了稻谷,那不仅是晒多几个太阳的问题,天气几天不转好,就会发芽成了劣质谷,就只能喂牲畜或家禽了。


记得我的父亲在稻谷收入粮仓前,从来都不关心晒了几个太阳,而是直接在晒谷坪上不同地方抓起稻谷用嘴咬,来看稻谷的坚硬程度。一般刚收的稻谷,有水份,嘴一咬全是碎粉。晒到一定程度的稻谷,咬的难道会大点,但是仍然会有少量的碎的粉的感觉。十分干燥的稻谷,硬度很高, 嘴一咬会有清脆的响 声 ,并且米不易碎。一般达到这个程度的稻谷就可以进仓了。

稻谷收回家晒几天,这个主要也和天气和稻谷的成熟度有关系。一般天气晴朗,成熟了的稻谷,收回家晒2~3天太阳就可以了。如果稻秆还很青,稻谷也带点青,这种稻谷还没有完全成熟,收回家去,有许多谷子在晒干后会程半饱满状态,一般以喂家禽或家畜为主。如果天气恶劣,稻谷天天在阴雨绵绵天中泡着,本来较干的稻谷在吸收丰富的水份后,会需要晒多几个太多的。



总之,稻谷的干燥度直接取决于稻谷谷中水份的含量,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家,晒好的稻谷可以吃2年(贮藏地点保持常年干燥也很重要),中间都不需要再来翻晒稻谷。有的人家,经常会拿稻谷出来晒,甚至不晒都打不出米。这里面的问题,我认为一个是收稻米进仓时,谷没有晒干。另一个就是贮藏地点不好,易受潮湿天气的影响。只有长期的保持稻谷的干燥程度,才不会让其变坏、发芽、发霉,才能够贮藏的更久。


坏男人说小龙虾


这几天我们这里正在收割稻谷,也是一年中最累的时候,要是地势平坦的地方,就用收割机收,要是地势较高,收割机去不了,就只能靠老方法人工收割,收回家的稻谷还要在太阳下晒干,那晒几遍比较合适?


晒稻谷也是有方法的,晒稻谷并不是像晒玉米那样3-4天,晒久点,越干越好,稻谷要是晒得太久了,碾出来的米就会特别碎,所以晒稻谷要根据温度高低来决定,比如像今天这样的温度,25-37℃,这会12点就有34℃,这样的温度就可以只晒一天,如果晒的时间短,明天还要复晒一个太阳。判断稻谷是否晒干,可以把稻谷放进嘴里咬,要是硬,咯嘣一声就证明可以了。



晒稻谷时不能晒得太薄了,玉米可以一颗一颗的摆着晒,稻谷就不行,晒得太薄了,米就会特别碎,晒稻谷一般晒0.5CM厚就可以了,期间要勤翻,水份重的稻谷还要翻行晒,并把稻谷扫开,把行间的空地晒得滚烫,再把稻谷翻下来,这样重复几次,在铺平晒。


如果说收割稻谷累人,那么晒稻谷也同样很辛苦,收割稻谷时如果温度过高,还可以停下来,晒稻谷就不行了,太阳越大越好晒,巴不得一个太阳就晒干进仓,只累一天。以上就是我们这里晒稻谷的方式和次数,希望供题主参考。


如沐春花


大家好,我是李茗说乡村,前几天我们家才收完稻谷,所以,我就根据自己家晾晒稻谷的实际情况来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稻谷收回家以后,到底需要在太阳下晒几天,这不能一概而论,这与稻谷晾晒前的含水量和晾晒时太阳是否充足有关。


就拿我们家来说,早些年,我们这里没有收割机来收稻谷的时候,很多稻田都没有放水,所以,收回家的稻谷都是湿淋淋的。

像这种水田里面的湿谷子,就算太阳充足,至少都要晒三天太阳,才能收仓。

而现在,我们这里每年秋收时,都会有从河南和安徽的人开着收割机来收割稻谷。所以,农民会提前把稻田里水的放掉,方便收割机下田割稻。

像这种干田里收割的稻谷,晒两天太阳就可以入仓了。

特别是今年我们这里收割稻谷,太阳特别大,这几日每天都是38度的高温天气,所以,我们队上的农民,几乎每家的水稻晾晒两天就入仓了。

总结:水分重的稻谷在太阳下晒3天可以入仓,而干田里的稻谷在大太阳下晒两天即可入库。


李茗说乡村


稻谷收回家以后在太阳下晒几遍合适?这个要分温度高低,如果温度只有27-30度,要晒3-4天,如果温度有30-35度以上,晒2-3天就可以了。但收谷子那几天特别忙,大家都是先把水分晒干后堆在一起,有时间了再把谷子晒干的。分辩谷子是否晒干,农民都是把谷子放到嘴里咬,如果连着咬4-6颗都听到咯嘣一声,并且还会咯牙,就表示晒干了。把谷子传到一堆,用风车把灰渣和空秕谷(二扬壳)车干净就可以入仓了。晒谷子很累,想了解农村晒谷子的辛酸史吗?请往下继续了解。👇

晒谷子非常累,很多人宁愿搭谷子,也不愿收谷子。如果遇到好天气还好,连续几天就把谷子晒干入仓了。如果遇到坏天气,会累死个“仙人板板”(重庆话,意思是累死人)。早上大太阳,晴空万里,当你辛苦把谷子搬出来晒,没晒到几个小時,突然雷声滚滚,乌云密布,吓得人们上气不接下气的把谷子传到一堆。又是遮薄膜,又是到处找砖头把薄薄压紧,忙得过热火朝天,汗如雨下。

有时人手不够,根本没时间抢收,只有能收多少是多少,剩下的就眼睁睁看着被雨水冲刷。我曾经就亲身经历过,当时晒谷子时一人在家,暴雨来时一个人传不赢,一地坝谷子全部淋湿。看着即将入仓的谷子被淋湿了,雨水有多大,我的泪水就有多大,现在想起来还很辛酸,边码字边流泪。😭


天气说变就变,特别是雷阵雨,无法预报和观察,有时看到乌云滚滚,天上已经打雨点了,等你抓紧传到一堆,做好所有防雨措施,老天象给你开个玩笑似的,它又没雨了,太阳出的比先前还大,这个时候又要把码堆的谷子散开。

把谷子晒干要看天气情况,天气好,温度高,2-3天都可以晒干;天气不好,连续好几天都哂不干。

点击右上方“关注”【留守傅姐】,与你分享亲身经历的栽培技术和知识。图片来源于网络。

留守傅姐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收稻谷回家晒干一般都是抢时间收稻谷,收稻谷都是在早上没有露水的时侯去收割,那样稻谷少些水份,易容晒干,到十一点的时侯就拿到晒坝来晒,要是地下是水泥而且地方当阳,太阳又大而且宽广的话,可以晒薄些,而且多用晒耙耙几次。到下午收的时侯只要地下没有水份,而且收装稻谷在袋子时会轻许多,那么稻谷晒的第一次就可以了。如果不是晒在水泥地下而且晒得比较厚时,那要多晒两次。如果要收藏那是不行的,须要在大太阳下晒第二次,用手一轮稻谷壳就破了那就可以了。要是第二次全部晒好收藏起来,自已把前面打晒的稻谷吃完而拿收藏的稻谷去碾压大米时,可以在晒一次,因为放在袋子里的稻谷有些回潮。希望大家留言交流。


邰木计


看到这个题,就想起自己小时候的场景,家里的晒场不是水泥的,全都是土晒场。土晒场有很多的土块、沙子,湿度也大。父亲为了晒场不起土块、沙子就会用牛粪去涂晒场,等干了之后再去晒稻谷。

稻谷收回家后,在太阳下要晒几遍?现在收割稻谷,收割机下田,一亩田二十多分钟就全部收完。现在收割晚稻,收割机都是的到了8~9才下田,稻谷上的露水都很少。还别说这露水,要是清早有露水收割,秋天的太阳最少都是多晒两天。

晒稻谷,还是水泥地好!像原来家里的土晒场,太阳晒了四五个太阳,放在嘴里用牙一咬,还是像受潮的瓜子一样,不是嘎嘣脆,粘牙。在水泥地上,要是夏天的太阳,晒两天,稻谷磕的嘎嘣响。

记得那个时候交国粮,老爸老妈十亩田的稻谷,在土晒场翻来覆去晒了七八天,拉到粮站去,还是说湿度不达标,又在粮站里找地方晒了两天才交掉。那个时候就了解收购水稻的湿度标准(籼稻,粳稻,糯稻一般分别为15%、14%、13%)

现在晒稻谷和原来不一样,原来的晒场小,土地的湿度大,没有水泥地受热快。但现在晒稻谷,秋季的太阳最多晒四天就可以达储存标准。就是收割回来的水稻,先晒两天,晒干水气(家乡话叫晒干壳)。

就把稻谷打堆(不用袋子装),堆3~5天,用手伸到谷堆里摸摸,都有发热的现象。这样发热也会蒸发大部分的水分,再把稻谷挑到晒上去晒两天,稻谷放在嘴里咬,磕的特响。就可以进仓储存了。这样晒稻谷有一个好处,像原来的碾米机碾出来的米,节米就会少很多(现在都是剥壳机,出米率高)。

稻谷在自然条件下,吸湿性特别强,往往空气中的湿度是在通常情况下是很难控制的,这也是很多的谷仓里,喜欢长蛾子的原因。有蛾子的出现,就证明稻谷已经受潮,造翻晒了。

我是小赵,农村里现在种田,都是机械化,比较省心,有人说现在人越来越懒,我不这么认为,应该是人越来越会懂得去享受才对!你们说呢?


常德农村小赵


农村收割回稻谷后,要根据收割时的天气情况,如果收割时天气阴雨天气,这是农村群众最头疼的事,不收割又怕稻谷在田里出芽,收吧,收回的谷子又沥水,收回来又不方便凉晒,只能先晒,等到天晴了,赶紧拿出去晒,我下面就分析下正常晴天,稻谷收回后要晒几遍合适呢?

稻谷收回家以后在太阳下晒几遍合适?

1、稻谷收回家以后首先要怎么做。

现在收稻谷,在农村都是用打谷机,或者用联合收割机进行给稻谷脱粒的,稻谷脱完粒以后,被搬运回家,首先就是把稻谷放在晾晒稻谷在床上,然后用一把耙子,把稻谷抓撒开,在抓撒的过程中,就要除去稻谷的纹子,多抓几道,直到把稻谷的纹字除去完,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稻谷晾晒了。

2、稻谷晾晒过程中怎么做。

在稻谷晾晒的过程中,要定时的用耙子去翻晒稻谷,时间大约每隔20分钟左右,用耙子去翻晒稻谷一遍,确保稻谷在晾晒过程中,干湿程度一样,不会造成有的稻谷干,有的稻谷还很潮这样的情况,所以在晾晒过程中,要每隔20分钟左右,用耙子去翻晒稻谷一遍,遇到天阴或者想下雨时,要及时把稻谷收拢盖上薄膜,还知道过淋湿,或者被水淌了去。


3、稻谷晾晒要晒3天3遍较较适合。

按以上的方法,在晾晒稻谷中,你要保证晒三天左右,就是每天晒一遍要晒三遍,太阳好晴天晒三遍以后,稻谷底基本干了,可以进入仓库,或者去碾米了。

总结

稻谷收回来以后,除去稻谷的纹子,在天气好晴天的日子,对稻谷晾晒三天三遍以后,基本上就干了,可以进入仓库,或者去碾米了。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点击关注我,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欢迎交流、讨论!

以文温暖三农


我认为稻谷收回家后要晒几遍主要取决于脱粒后稻谷的含水量。



我们当地收割水稻主要以人工收割为主,有两种方法:

一、传统收割法:稻谷成熟之前,我们会把田里的水提前一个星期左右放干晒田,然后把稻谷割了捆绑好晒在田里,天气好的话,晒三天左右就可以收了,不能晒太长时间不然稻谷会掉田里。这时候我们会拿一大块布铺在田里,上面在放上一块木板,把晒好的稻谷拿到木板上轻轻一敲,稻谷粒就下来了。



传统收割法收回家的稻谷含的水份要少一些,回家把它均匀的铺在水泥地上晒三天左右就干了。此时晾晒,要晒薄一点,期间隔一个多小时要进行翻晒,晚上要收起来等二天又拿出来晒,以防露水浸湿稻谷。



二、现代收割法:稻谷成熟时,直接把打谷机搬到田里边割边打稻谷。这种方法收回来的稻谷含水量比较高,晒的方法跟传统收割法的是一样,只是晒的时间要长一点。



怎样辨别稻谷是否晾晒干:一看,如果稻谷色泽明亮,证明是干了,反之则没干;二是抓,用手抓谷粒,如果有嚓嚓声,说明干了,反之则不干;三是用牙齿咬,轻轻松松咬断,并且谷壳有裂开的声音,说明干了反之则不干。



晾晒注意事项:一是稻谷要及时晾晒,以免稻谷生芽或发霉;二是要在通风的地方晾晒,期间还要进行翻晒;三是晾晒的场地要打扫干净,以免混入小石子之类的。


彝州小沙沙


80后农村小伙,来谈一谈稻谷收回家,在太阳底下晒几遍合适。

水稻收割后,晒几遍要分收割的时间节点,我把它分为:霜前怎么晒,霜后怎么晒,十月一以后怎么晒。


霜前怎么晒:

种了十五年水稻,我只有一年是霜前收的,现在想起来,我都累得慌,那年的秋天,秋雨大,三天一大雨,两天一小雨,这稻子是摊开了传,传上了摊开,天天这么干,一直到稻子卖出去了,我感觉没累趴,都是很大的幸运了。

霜前收的水稻,晒干是需要场地的,一般时候都是铺30厘米高,打成20厘米宽的小垄,在有太阳的天气,每间隔一个小时翻一次,需要天天翻,直到用牙齿咬嘎嘣脆,水分就在15个以下了。

这时候就可以传大堆,但是要在堆里放温度计,堆内温度不能超过20度,过20度就倒堆(具体多少度发霉,没人试过,我们年年都以20度为准)。


霜后怎么晒:

经过霜打的水稻,水分就降低了,比霜前的水稻干很多,可以放长条堆了,主要是省地方,需要的场院也不大了。

水稻收割后可以一车车放长堆,堆高80厘米,宽50厘米,堆与堆之间间隔一米,而且早上顶着露水收的水稻,要放一边晾晒。

在有太阳的天气,可以一层层扒皮,全部扒完就可以传大堆了。

堆内放温度计,要求与霜前的一样。


十月一以后怎么晒:

这主要针对我们东北的水稻,十一以后水稻就可以直接传大堆了,如果还是有点湿也别怕,可以从大堆的一边,边扒边晒,扒完就可以了。在这期间不用担心,没扒到的发霉,十一以后不但水稻干了,连气温也降低了。

全部完事,也要放上温度计,要求与霜前温度计的要求一样。

我的建议是尽量晚收吧,晾晒不起,虽然早收产量能高一些,但人太操心,太累。

我是田俊超白,喜欢请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