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种田(稻谷)那么辛苦,为什么农民还是坚持要种?

学同滕小


坚持种地就对了,起码先保住自己一家人的口粮。要是都不种了,粮涨价,大多数人进城务工人,上学的,吃不起!


兰花花4722


这类问题我也遇到过,我家人就是非要种田。家里田加起来才一亩多,还种了二叔、三叔家田。

为什么现在的农村人有这种现象?经历过六十年代的父辈,都应该明白粮食的重要性。再经历过土地改革、种田交税。你就会知道田、地对农民的重要性!

不种,那是自己的责任田,承包田,农户怕丢荒了政府会收回。怕丢荒了,,以后难管理。

农村的老一辈平时在家没什么收入来源,虽然你给了他们生活费,习惯节俭的农村人还是会去种田。

还有部分人,过习惯了苦日子。突然不让他们工作,他们身体吃不消。种田当成他们锻炼身体的一种。

去过广西巴马的人应该可以看到,那些老人为什么那么长寿。前年去巴马施工,真正见到七十左右的老奶奶背着背篓去地里收玉米,而且他们那边都是山地。我问她你这么大年龄了为什么还能背着这么重的玉米,不做行不行。她回答我,不出来做事,身子骨不舒服。



农村人雄起


种田是幸苦我下过乡尝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滋味,但自己的经历是短暂的,可做为一个农民你不种田你还能干什么?种田是本份其它是副业,专职的农民还是务农的好,我是当过一阵农民说实话感触很深,深知农民的不易,并不是春种秋收那么简单,中间的铲三遍地加追肥是很累人的,我说的话是真的老农是有感受的,但老农的后代也就是现在的新农民他们都没经历过,这就是代沟的差异,现在的农民轻松多了(以前的问答回答过),但还不是全部,农民轻松的日子还在后头,种田是副业赚钱是主业的日子不会大远了。


杨文彪29


种地那么辛苦什至还没有收入,为什么农民还坚持种地生产粮食?这一直是那不种地生产粮食的认为是个迷,认为农民种地绝对有收入,没有收入农民是不会去种地生产粮食的。就有那些认为是农民种地可以发财致富,就带着大款到农村进行了土地流转承包,结果一种大部分种不了三年把带来的大款全部赔光,因为缴不起农民的承包款半路跑路了,他们完全偿到了农民种地不挣钱,什至还赔钱的艰辛。

那为什么农民种地没有收入什至赔钱还种呢?其实这里面是有大原因的。现在农村农民种地全部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什至七八十的农村老人还去种地生产粮食,就是很少看到年轻人去种地生产粮食,这问题就在这里面。

现在的年轻人他们也是在讲效益,不会去种那不挣钱什至赔钱的粮食,因为他们和非农业人一样,没有经历过发生粮荒后,饿死人的场面和过程,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人们没有粮食吃会饿死人,反成国家会供应人们粮食吃,所以看不到现在地里面有年轻人去种地生产粮食。

可是现在农村的老农民,特别是八十岁以上的农村老人,他们经历过1942年的大灾荒,看到过到处路边饿死人没有人去过问的情境,和经历过六十年代前后的国内自然灾害,粮食大减产后,农民还得保证工业建设的工人,市民的一切安全吃粮食问题,农民只有把自已唯有不多的保命粮食,无私的贡献给了工人和市民,农民从此无粮食可吃,吃树皮野菜,谷糠麦秸打碎吃,因为农民严重缺乏营养,得了沸肿病,倒了下去后再也没有起来,阴阳两隔。

从此以后农民就惜土地为命,能让土地多打一粒粮食就想办法去种,即使现在国家粮食充足了,不会在出现那种年代,因为这些农村老农民是一次被蛇咬,终身怕井绳,害怕以前缺粮食吃的情景卷土重来,这些农村老农民就是种地赔钱也要种地生产粮食,也不会让土地一寸闲着,因为现在农村的这些老农民,有的年龄确实大了,真的无有耕种的能力了,才无奈之下抛荒不种,这就是农村为啥农民种地无有收入,还辛苦去种地生产粮食的真正原因。






纯正农家蜂蜜


农民种地是天经地义的事。特别是年纪大的农民。不像年轻人可以出去打工。能在家种点儿农田。希望增加些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六七十岁的老农民,辛苦了一辈子。什么样的苦都吃过。是不怕辛苦的。特别是现在种田,也不像以前那么辛苦了。基本上全程都是机械化。人工只是辅助。所以六七十岁的人还能种田。

只不过现在国际形势所迫。国际上粮价低。我们的粮价相对较高。被国际市场所冲击。这几年种田,不怎么赚钱了。特别是遇上大灾之年,种粮食基本就是赔钱了。

但是国家根据我们的种粮成本。虽然把粮食推上了市场。但也给予了最低的保护价。受灾了你也赔不多些。如果丰收了,还能赚点儿钱。也给予了相应的补贴。

国家也正在根据国内的农业形势。在积极的探索改革。寻找农业的最好出路。比如现在的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田大户等形式。还是比较适合农村的实情的。

我们农民朋友现在种田,也要改变思维。不要一味的依靠国家托地。更要积极面对市场。选择试销对路的产品。不要盲目的种植。要以效益为论英雄。提高效益才是根本。

更不要人云亦云,一窝蜂似的跟风种植。那样只能导致滞销。自己还赚不到钱。一年到头白辛苦。没事的时候要多研究国家的政策。按照国家的政策种植。躲避风险。减少损失。

现在毕竟是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导向。来安排自己的生产。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龙兵过


说农民种地特别辛苦,这要看什么地方,怎样种法。正确的说法是,在人多地少,偏远山区,用传统老旧方法种地的,的确很辛苦。在地多人少,用机械化种地的地区,种地很潇洒。

在人多地少,偏远山区,用传统老旧的办法种地,的确很辛苦。人拉肩扛,起早贪黑,没有机械化,种三五亩地就累得要死,而且还没有效益,只能添饱肚子,不能改变穷苦命运。可为什么还要起早贪黑地干呢?那是因为你没有办法,没有别的技能,只会种一亩三分地,你不种地,就没饭吃。而那些有技能的人,早不种了,进城打工,跳出农门,去寻求好的生活,去改变命运去了。

而在我们吉林延边珲春的农村,种地一点也不苦不累,既不起早,也不贪黑。每家三十亩,五十亩,甚至更多的土地,全部机械化操作,旱田用联合播种机播种,水田用插秧机播种,打药用小飞机,农活一点儿也不累。春种秋收,一共就干五、六十天农活,开着小轿车下地干活,早己司空见惯。人均每年纯收入一万元以上。我们村的农民,种地很潇洒,生活很不错。没有人说种地辛苦。

因此,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应该说人多地少,偏远山区,用传统老旧的耕种方式,种地很辛苦。而农业发达,土地较多,用机械化操作的农村发达地区,种地很潇洒,生活很幸福。


珲春徐飞768


种田(稻谷)那么辛苦,为什么农民还是坚持要种?

作为一名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大学生,自己经常去田间地头看,不说百分之百,至少百分之九十九种田的都是老农民。更令人不解的是,其中有些人的子女已经在城市里工作,他们完全不缺钱用。子女也叫他们不要再在田里劳动,他们自己也知道种地是一件亏生意,但是他们就是放不下手里的锄头。

我的爷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咱们家里不说大富大贵,但至少已经不需要老一辈再在土地里干活。父亲也给爷爷说了很多次,叫他安心在家里照屋,帮忙搞好卫生。然而爷爷还是时不时的去地里干活,有时候看到些年轻人在刨地,还走过去指点几番。那么像我爷爷这样的老年人为什么还要坚持种地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老一辈农民自己价值的体现

如今种田的老农民,在几十年前也是年轻的农民。但是他们那个时候的农村,不像现在有着这么多的机会。那一辈的农民,基本上只会种田,再没有其他能够挣钱的手艺。同时加上那个年代的人们追求也没有现在高,所以到老年的时候,他们依旧只会种田。当然他们种田的经验真的是十分丰富,对农村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到了老年,种地已经成为他们体现自己价值的方式,其实也就是帮助减轻家庭压力的一种行为。有着几十年人生经历的他们,深知自己孩子在外面打拼的不易,所以他们希望通过种田来减轻孩子们的压力,也让家庭价值在此中体现。

我们这边有一位老人,早已经踏入古稀之年,但依旧天天去地里打理时节蔬菜。每回蔬菜成熟时就会喊我帮忙寄给他远在广州的儿子,他总说只要孩子能够吃上自己种的时令性蔬菜,他就觉得自己还是有用的,没给后人添麻烦。

  • 对田地的情结

对于农民来说,这里的农民不止是老农民,土地就是他们生存的根基。虽然现在一部分农民已经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但是对他们来说,田地依旧是让他们取得现在成绩的基础,是他们继续耐以生存的动力。

特别是对那些老农民来说,如今幸福美满的家庭,就是他们在土地上一锄头、一锄头刨出来的。老农名经历了将土地承包权到自己手里的过程,深知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也知道如果不是“土地”这个老伙计,自己的家庭绝对不会这么完美。现在不少老一辈在饭粒掉到地上依然会捡起来吃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的幺爹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年轻时因为事故致使双目失明,而且左手还不能举起重的东西。但即使是遭受了如此大的打击,他依旧在农忙时节到地里帮忙,用手摸索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在农村像这样即使一身疾病,依旧在地里劳动的人很多,他们更多的是把土地当成老伙计对待。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现在有句话是“八零后不愿种地,九零后不会种地,零零后不知道地”,但是我觉得以后当这三代成为老农民后,他们也会成为农村种地的主流军。因为即使他们摆脱了土地,但是他们身体里依旧流淌着农民的血液。


爱茶者九号


80后农村小伙,来谈一谈为啥辛苦,农民还种稻谷,并且在有条件脱离土地的时候还种。

对年龄大的农村老人来讲,钱真的不太重要,你们可能说他们一辈子没见过什么大钱,见过钱以后就不是这样了。


其实不是的,农村有的老人是有钱的,像乡村的老教师,邮局的老工作人员,有手艺的老人,农村的老中医,等等都有钱。

常在农村生活的人,会发现,年轻时不愿意干活的人,到老了反而更喜欢干活,更喜欢自己种的东西。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一位老教师,他每个月的工资是6000元,在农村啥都不干,一年都剩好几万,现在两口子种有九亩来地,还要打理院子里的蔬菜,养些鸡鸭,猪狗,天天起早就干活,谁劝他不干都不听。


许多人不理解,包括他自己的儿女,以前我也不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理解了,这是情怀,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在农村这么做就是对的,这样的生活有意义。

农村的生活里怕的就是无所事事,因为那给人一种混吃等死的感觉,也会受大家的嘲笑,会脱离农民这个群体,就是自己,都感觉自己这么做有问题。

我们村里有爷俩,种地没有承包出去挣的多,可他们就是年年种,所有人都给他们分析了利弊关系,也没用,我认为他们求的是心安,这地挣点钱就行。


辛苦还种,是因为除了要以此糊口外,中老一辈的农民,没有拿它,当一个很累的活,与一年相比,这点活,和没干差不多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从出生走入社会,到60,70岁,习惯养成了,想改就很难,农村的中老年人,都是从干活中走出来的,所以他们不怕辛苦,只要不赔钱就种地是正常的。我是田俊超白,喜欢请关注哦!


田俊超白


种田(稻谷)那么辛苦,为什么农民还是坚持要种?关于种田不赚钱这个问题,我想这个应该是目前大家的公认,那为什么有的人还是舍不得荒废那一亩三分地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现在种田的,绝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经历过大饥荒年代,知道没有饭吃,连草皮树根都吃不饱的年代,大家是怎么挺过来的,他们有"家中有粮,心中不荒"的情结。所以即便粮食价格再便宜,他们也会种一些。

二、农民特色,现在许多种田的人都是和农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如果突然不让他们种田了,他们会无所事事,我估计那样的话,农村的牌馆生意会更好。农村人一不劳动,打牌就会成风。

三、为了吃的放心,有许多农民老是担心自己子女在外面买的粮食不如自己种的安全,毕竟自己种植的主要是为了家人吃,施肥打药都会有个度。子女回家后,特别是现在许多都有车了,会叫他们捎带一些自家种植的粮食回去吃。

四、节俭,许多农民有能存一分是一分,少花一分是一分的节俭思想,自己种的粮食,养点鸡鸭,又不用花什么钱,还能存点给子女亲戚,吃的也好。

总之,说到底还是农民的农耕思想在传承,上了年纪的农民看到土地荒废都会心痛,所以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是希望能多做一点是一点。


坏男人说小龙虾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那就是迫于无奈,虽然种地辛苦,但还是有一定收益可言,勉强维持生计,毕竟有点收入也算是聊胜于无啊。

第二,那就是很多农民已经不指望种地来赚钱了,家中有其他劳动力在外务工,而在家留守的人员种地更多时候像是一个仪式,不想让自己闲着。

你说的没错,在当下我国社会整体物价水平高涨,收入水平整体提高的大环境下,种地种粮所带来的收入以及收益的重要性已经大不如前了!



具体体现就是很多农村家庭已经不指望靠种地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渠道以及收入来源。而且事实情况也非常残酷,那就是种地所带来的收益要比外出务工少的太多太多,在家种地一年可能只有几千块钱收入,而外出务工一年轻轻松松好几万,这样的差距过于剧烈了。所以,现在很多农村的轻壮年劳动力的首选,并不是像他们的父辈或者祖辈们一样,坚持在老家种地,而是选择背起行囊,踏上南下或者北上的列车,成为外出农民工大潮中的一员。

农民种植收益常年以来保持较低水平。

而且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一点儿都不比以前少,但是为何还会有很多农民,即便知道种地以及种粮那么辛苦,还要坚持种植呢,主要还是由于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可言。不管如何?我们得承认,在最近几年,粮食价格低迷以及种植成本高企的情况下,虽然国家给予种植成本高企中炙痔侄帖或者生产者补贴,但是这依旧无法改变农民种植收益较低的水平和现状。

以官方发布的数据为例,2018年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中,在没有提出人工成本的情况下,收益最高的亩产做五是稻谷平均亩产收益在550元左右,而收益最差的粮食作物是大豆,在最新的统计数据下只有不到300元。而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人均耕地只有两三亩地的情况下,如果不能通过土地流转,或者是其他方式来扩大种植规模的话,由此可见,赞亩产收益如此低迷的现实情况下,想要通过普通的粮食种植来获取比较高的收益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扩大种植规模进行土地流转,种地收益尚可接受。

但是说完以上这些内容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种植就没有任何出路可言,也不代表着农民通过种地就无法获得比较高的的种植,就没有是这样,按照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现状来说,如果可以通过扩大种植规模以及降低种植成本等多种方式,在国家给予相应的补贴基础之上,完全可以做到通过规模化的农业种植活动来获取比较高的收益。这也是为何我国愿意给予农业高额补贴,也不愿意大量进口低价,国外粮食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即便是国产的粮食成本比较高,投入比较大,也要实现大多数食口粮的基本自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