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謀劃討伐鄭國,為何鄭國無恙,卻意外滅了他國?晉國怒了

鄭國在古代眾多諸侯國中只能算是小國,因此並不出名,瞭解的人極少,但是大家都應該聽說過的“燭之武退秦師”這個故事,而這個故事正是關於鄭國的。在秦穆公時期,秦國和晉國全面合作,晉國稱霸中原,秦國協助晉國圍攻鄭國,而在這時卻發生了一件事,使得秦穆公改變了主意,挽救了鄭國的亡國危機。

秦國謀劃討伐鄭國,為何鄭國無恙,卻意外滅了他國?晉國怒了

秦穆公

秦國和晉國結成秦晉之好,在此後展開了全面的合作。晉文公重耳逃亡時曾到過鄭國,而鄭國的國君對其卻是十分無禮,此後在晉國與楚國的城濮之戰中,鄭國還出兵援助過楚國,鄭國的舉動嚴重觸怒了晉國,因此晉國對鄭國一直耿耿於懷。直到晉文公七年,晉國決定討伐鄭國,作為晉國的盟國,秦國自然要出兵相助。兩國聯手,秦國幫助晉國圍困鄭國,面對這樣的局面鄭國滅亡已是必然。

秦國謀劃討伐鄭國,為何鄭國無恙,卻意外滅了他國?晉國怒了

出逃的晉文公重耳


此時身為鄭國三朝元老的燭之武終於上場。燭之武雖是三朝元老,但一直未得重用,只是擔任了一個養馬的長官。面對亡國之際,他獨自一人來到秦營面見秦穆公,燭之武慷慨陳詞,從秦國的立場言明鄭亡對秦晉的利害關係,只子不提鄭國利益,面對燭之武的勸說,秦穆公最終選擇與鄭國結盟,當即派兵幫助鄭國防守,且從晉國撤軍,無奈之下晉國也放棄了對鄭國的攻打,鄭國就此免於滅亡之機。
而秦國選擇了幫助鄭國,挽救鄭國的秦國,之後又為何會討伐鄭國呢?鄭國又為何會在秦國的手下毫髮無傷呢?

秦國謀劃討伐鄭國,為何鄭國無恙,卻意外滅了他國?晉國怒了

秦穆公


在秦晉聯軍圍困鄭國時,由於秦國的倒戈,與鄭國定立了盟約,秦國與鄭國就此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係。秦穆公之所以這麼做,一是不願看到晉國進一步的強大,其二便是自己對鄭國的覬覦。鄭國雖是小國,但對其而言,蚊子再小也是肉,何況是鄭國這塊肥肉。幫助鄭國不但可助其建立良好的關係,更方便其滲入鄭國,摸清虛實。

秦國謀劃討伐鄭國,為何鄭國無恙,卻意外滅了他國?晉國怒了

秦軍


事實也確實如秦穆公所料,由於秦國幫助鄭國駐守,鄭國開始十分信任秦軍,到後來甚至將鄭國北門的鑰匙都交給秦將掌管。在接到駐守鄭國大將的傳書後,秦穆公自然認為此時派兵攻打鄭國必定是輕而易舉。
面對秦穆公攻打鄭國的決定,百里奚和蹇叔卻是反對的。當時的鄭國雖然處於秦晉兩國之間,但是其距離秦國甚遠,長途跋涉的去攻打鄭國只會拖垮自己的軍隊,除此之外,晉國與鄭國相隔,虎視眈眈,如此奔襲千里到頭來可能反而勞而無功,為他人做了嫁衣,得不償失。

秦國謀劃討伐鄭國,為何鄭國無恙,卻意外滅了他國?晉國怒了

百里奚和蹇叔


但是秦穆公卻自認為勝券在握,不顧蹇叔百里奚的勸阻。而他之所以如此迫切的想要拿下鄭國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除了他對鄭國的瞭解,自以為掌握其內部虛實的信心之外,還有便是晉國的原因。當時晉文公剛剛去世,晉襄公也才剛繼位,晉國舉國皆哀,按照古代的習俗,還要守喪,所以自然對於秦國攻打鄭國的事無暇顧及。這種種條件按理來說秦國必定可以拿下鄭國,但是也有意外,雖說之後秦國確實滅了一個國家,但卻不是原計劃的鄭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秦國謀劃討伐鄭國,為何鄭國無恙,卻意外滅了他國?晉國怒了

秦軍長途跋涉


秦穆公三十三年,直到秦穆公已經決定誓師東進,攻伐鄭國,蹇叔百里奚依舊反對,認為此舉必敗。秦穆公任命百里奚之子和蹇叔之子三人為主將,但在出發前蹇叔卻放聲痛哭:“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人也。”穆公大怒,百里奚和蹇叔見無法改變穆公的決定,便對兒子們說:你們必敗,身死崤山,我們只能給你們收屍了。這便是著名的蹇叔哭師。

秦國謀劃討伐鄭國,為何鄭國無恙,卻意外滅了他國?晉國怒了


在秦軍出發後,在途徑晉國附屬小國滑國時意外發生了。一位鄭國的牛販商人路過滑國,聽說秦國軍隊是要攻打鄭國的,立馬假借鄭國國君的名義,以原本打算賣掉的12頭牛來犒賞秦軍,還找到秦軍主將告訴他們鄭國已經知道了秦軍要攻打鄭國的消息,甚至做好了準備。

突如其來的消息令秦軍大亂,在認為消息走漏後,他們自認為取勝無望,於是改變了主意,一番休整後,不再長途跋涉,轉而攻打了就近的滑國,一場意外,小小的滑國就此滅亡。
滑國雖小,但卻是晉國的附屬小國,滑國被滅,正在操辦喪事的晉國大怒,這表明了就是秦國在辱其新喪。

秦國謀劃討伐鄭國,為何鄭國無恙,卻意外滅了他國?晉國怒了

秦軍部隊


於是晉國立馬發兵崤山阻擊秦軍,秦軍長途跋涉本就疲累,而且又是剛剛與滑國打了一仗,面對以逸待勞的晉軍自然潰不成軍,全軍覆沒,主將被俘。
好在秦晉之好尤在,晉文公雖死,但懷嬴尚在,做為晉文公的妻子,秦穆公之女,秦軍主將狡稱是他們自作主張攻打滑國,非穆公之意,在懷嬴的求情下,晉襄公又顧及秦晉之間的關係於是將秦軍主將放回。而滑國就此成為了這出鬧劇裡的意外,在毫無防備之下就此滅亡。
喜歡歷史就來關注吧!與您一起暢談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