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沒有硝煙的戰爭,分局黨委第一時間吹響戰“疫”的集結號,全體民警、輔警聞令而動、迅速集結,投入到入戶核查、防控知識宣傳等疫情防控工作中。

  在這群逆向而行,舍家忘我的戰鬥群體中,對於那些機關增援和下沉派出所民警而言,同樣是磨礪與考驗。疫情面前,他們堅定的與戰友們一起戰鬥在一線,堅守在一線。

  人物檔案:5人小分隊,原單位:分局2019年末軍轉新民警;增援單位:新華西路派出所。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2019年末剛轉業進入青羊分局,正在巡警(防暴)大隊參加培訓的19名軍轉新民警迎面加入了這場抗擊疫情的遭遇戰。這場戰鬥超越了他們以往的軍事專業知識,超越了他們數十年訓練出的專業技能,但無法超越他們忠誠於黨、熱愛人民的信仰,也無法超越他們不畏生死、敢挑重擔的血性本色。在這場戰鬥中,他們是一群最新的老兵。

  疫情面前挑重擔,聞令而動顯本色。2月11日,5名增援新華西路派出所的軍轉民警小分隊,早早的就來到派出所向所領導報到並請求加入工作。所長張鐵在向大家簡單介紹了所裡的基本情況,為他們配發消毒酒精、護目鏡、手套、口罩等防護用品,還傳授了一些與群眾打交道的技巧和方法,並將小分隊編入社區工作小組。無微不至的關心和鼓勵,讓增援的小分隊瞬間便有了歸屬感,為更好的投入工作增強了信心。

  入戶核查,是一項對體力和情商都充滿考驗的一項工作,單是每天上下樓梯就得上萬階,而且每敲開一扇門就會面對不同人的情緒。目前,恰逢春節返城的高峰期,基本上每天社區的居民都會有變化。小分隊民警迅速轉變角色,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工作中,通過邊幹邊學,他們以最快的速度適應了新的工作要求。

  小分隊中,負責人陳浩在部隊期間擔任領導職務,慮事周全、經驗豐富,自然的成為了小組的主心骨,在他的組織下,大家快速的適應了新任務、新要求。來自原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的主持人李莉,長相青春靚麗、性情親和直爽,不但是小組的顏值擔當,更是小組工作中的“高階神兵”,只要她一出場,社區居民無不開心配合。居住溫江的徐闖,為人踏實勤奮、心細嚴謹,雖每天往返上班路上就需要近3小時,但仍堅持每天提前半小時到單位梳理當日工作計劃,心細的他每次都不忘用酒精為小分隊成員消毒,自願當起了護理員。四眼哥劉昶,戴一幅眼鏡顯得文質彬彬,不管面對什麼任務臉上也總是掛著淡定自若的神情,他的存在無疑給其他小分隊成員平添了幾分信心。大高個兒劉開來也是一位來自原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的青年演員,本來就英俊的臉戴上口罩後更顯出幾分明星氣質,1997年出生的他雖是小組年齡最小的,但工作起來卻是激情無限、活力四射,每天在各社區的樓棟之間爬上下從不叫苦叫累。疫情面前,5名各具特色的軍轉民警,繼續發揚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以他們的堅毅、樂觀、擔當,齊心協力堅守著屬於他們的防“疫”新陣地。

  

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人物檔案:宋良希,原單位:省廳指揮中心;下沉單位:黃田壩派出所社區警務隊。

  還有兩年就退休的老宋,下沉到基層工作後,最直接的體會就是苦和累。不過老宋很快就適應了新的工作崗位和環境,迅速和社區民眾打成了一片,大家還常常開玩笑稱白襯衣老宋為“首長”。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老宋天天奔走在小區院落裡,耐心細緻的上門走訪、摸排、宣傳。居民們非常感動,很多人總會貼心的對老宋說一句:“首長”辛苦了,注意保重身體。而“不要到人員密集的地方去哦”、“出門一定帶口罩哦”成了老宋最近每天說得最多的話,日均一萬多步也成了老宋最近工作中的新常態。老宋說,既然來到這裡工作,就是要做好吃苦的準備,履行好職責,特別是現在疫情當前,更要為保一方平安貢獻一份力量

  

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人物檔案:孫谷,原單位:市局訓練支隊;下沉單位:黃田壩派出所辦案隊。

  孫谷作為年輕的有著豐富警務技能教學和實戰經驗的教官,下基層後被黃田壩派出所所長牟江親自點兵,充實到了所裡的執法辦案隊,在一系列案件的辦理中發揮了攻堅克難的示範作用。疫情防控戰打響,孫谷積極響應所黨支部要求,和其他辦案民警一道迅速充實到社區,與社區民警結對子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當中。每次入戶需要與走訪人員面對面時,孫谷總是衝在最前面,用他的“大塊頭”把同行的戰友擋在身後,他總是樸實的笑著說:“我塊頭大,有危險我先扛”。從1月23日以來,孫谷平均工作時間都在10小時以上,累計完成了300餘名重點涉疫人員和5000餘條基礎數據核查。而孫谷在社區工作的妻子同樣夜以繼日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家中年幼的雙胞胎兒女只能託付給父母幫忙照顧。提及家庭,孫谷無奈的說,“莫法,虧欠家人的實在太多”。但他也說:“雖然又辛苦又累,雖然顧不上家,但是我無怨無悔。如果再次選擇,我還是要選擇這樣滾燙的人生!”

  

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人物檔案:張津尼,原單位:市局訓練支隊;下沉單位:黃田壩派出所社區警務隊。

  作為訓練支隊的教官,大家都稱她張老師,下基層近一年,她開玩笑說已經成功把自己從一名“腦力勞動者”改造成為了“體力勞動者”,活生生把一個柔弱的小女子塑造成了女漢子。值班、走訪入戶核查,宣傳防範,應付不同群體各色群眾,她都能像行家裡手一樣應對自如。因為工作原因,她已經快兩年沒回過河北老家了。面臨突如其來的疫情,她悄悄打消了原本利用春節輪休回家看望80多歲老母親的計劃,毅然投入到社區防範和人員走訪核查工作中。張津尼負責的康華社區基本是老小區,沒有電梯,全靠腳力,47歲的她和年輕的輔警小夥子一樣六樓七樓爬上爬下,從不言累。一天下來腰痠腿軟,她還笑著給大家打氣:“就當鍛鍊身體,還不用去健身房”。微笑是張津尼的招牌,不論是入戶摸排,還是勸導轄區內旅館、網吧、茶樓、麻將館關停,協助社區工作人員辦理臨時出入證,幫助居民微信掃碼登記,督導門衛做好來訪人員登記、體溫檢測等,她總是用自己的微笑和溫暖,將每件事情辦得妥妥帖帖。唯一變化的,是喜歡高跟鞋的她,現在的標配成了一雙好走路的軟底鞋。

  

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人物檔案:張大民,原單位:市局信息通信處網絡通信科;下沉單位:草市街派出所社區警務隊。

  作為50多歲的老同志,張大民下沉到草市街派出所社區警務隊後,認真學習社區工作,實地走訪瞭解掌握情況,迅速熟悉責任段情況,轄區居民都親切的叫他“老張”。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後,“老張”按照分局黨委和草市街派出所黨支部的相關要求,第一時間集結到位,每天早出晚歸、走街串戶,對管轄的文殊院社區9個小區院落、1651戶、2247名實有人口進行詳細摸排。作為一名“社區新兵”,開始時心裡一點底也沒有的他,憑藉著從警近三十年培養出來的知難而上、連續作戰、不怕吃苦精神,硬是讓自己用最快的速度,跟著“師傅”汪姐將自己所負責的轄區賓館、酒店民宿、臨街鋪面、居住人口、湖北、武漢來蓉以及返蓉人員等情況來來回回摸排了十幾遍,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人物檔案:胡小軍,原單位:省廳指揮中心調研處;下沉單位:蘇坡橋派出所辦案隊。

  蘇坡橋派出所轄區人口基數大,行業樣態雜,流動返程人員多,是青羊區疫情防控形勢最複雜,抗擊疫情任務最繁重,工作難度最大的一線區域。疫情面前,胡小軍牢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不畏艱難、不懼風險,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他放棄休假堅守崗位,按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和分段包片要求,把自己負責的同瑞、中壩、黃土等社區院落和酒店、網吧、茶樓、影院、藥房民宿等跑了個遍,認真開展人員信息核查和滾動排查,積極參加成都西站值守和萬家灣流動勞務市場清查,解答群眾涉疫諮詢,妥善化解群眾涉疫投訴、矛盾糾紛。同時,作為一名“筆桿子”,他還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深入小區院落和商圈張貼溫馨提示,面向群眾開展防疫宣傳;主動加入轄區樓棟業主群、民宿管理群,第一時間轉發涉及疫情的重要通知通告和相關信息,引導轄區群眾不信謠不傳謠。

  

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人物檔案:趙劍,原單位:市局治安管理支隊;下沉單位:黃瓦街派出所社區警務隊。

  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黃瓦街派出所民警放棄休假,全體集結開展入戶核查工作。市局機關下沉民警趙劍,本計劃春節期間同家人到雲南旅遊。但在除夕凌晨2點接到集結指令後,他立即退掉了自己的機票。大年初一一早,他跟家人道別後,立即趕回派出所同戰友們一起投入到了重點人員核查和疫情防控宣傳工作中。“作為一名黨員,這個時候就是應該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趙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整個春節,趙劍每天奔波於自己段上的各個小區院落,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負責的小通巷院落已經全部落實掃描青羊防疫微信自主申報工作,還配合社區上門勸說隔離疑似人員2人。

  

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人物檔案:張薇,原單位:市局網安支隊;下沉單位:分局網安大隊。

  “巾幗不讓鬚眉”是張薇下沉到分局網安大隊工作7個月後大家對她的評價。張薇不但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面對工作總是充滿熱情,努力把每件事都做好、做細、做到完美。

  抗擊“新冠肺炎”戰役打響後,分局號召機關警力增援派出所配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網安大隊本著“男士優先”的原則進行安排。張薇得知消息後,主動找到單位領導。“我平時身體好,不比你的男的差”,“我反正沒法回重慶過年,那邊已經那麼兇了,為了成都這個家我肯定要先上”,“反正娃兒家人些都沒在這邊,就一個人,把成都弄巴適了他們回來也安心哇”。一通道理讓大隊領導說不出話來,只能也安排她增援西御河派出所。

  每一次深入社區開展人員摸排、防疫宣傳,大家都“嘲笑”張薇像“打了雞血”一樣,總是衝在第一個,不厭其煩的給被訪住戶做工作,讓其配合。“你是重慶的?璧山的?我也是重慶的呢,大渡口的。”開門的大姐看到民警上門有點緊張,張薇聽到她的重慶口音,馬上用家鄉話和她攀談起來。通過溝通,大姐的態度有了大轉變,主動配合張薇核清了具體情況。

  在對轄區外來返蓉人員進行核查時,總有一些住戶不願意配合。張薇就換著法子與住戶交流,通過觀察和側面瞭解,把情況摸清。“大哥,你看你剛才給我說你們家只有你和你老婆在,身體好得很,你又說你上午才出去買了萬舒平,那你們家哪個有糖尿病嘛?”“妹子,你太精靈,兩哈就被你套話了。剛才不好意思,其實我們家還有兩位老人在。”通過交流,張薇打消了住戶的顧慮,摸清了真實可靠的數據。同時她還積極配合核實涉疫情人員情況,疏散轄區人員密集場所群眾,及時掌握轄區疫情防控工作動態,最大限度做到轄區人員在位、社情在控、數據在手。

  最近同事們工作辛苦、壓力也大,張薇看在眼裡,便用自己的方式給他們減壓。“來,一起做一組深蹲、一組俯臥撐,一組開合跳,大家都來動動。”張薇笑著對他們說,“等疫情過後,我們可以在辦公室添置點啞鈴和墊子,方便值班民警活動,有好的身體才能更有效率的工作。

  

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疫情面前,我們都是戰士,增援和下沉民警同樣忠誠擔當、堅守一線。全力以赴、同舟共濟,我們終將勝利!

  疫情面前,我們決不後退,築牢社區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和人民防線。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我們終將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