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为什么属于华东地区?

地理答啦


首先我们要理解,我国当初设立的很多大区某些情况下并不是单纯根据地理位置来划分的,历史上不但划分过华东、华北、华南等地区,也划分过东部、中部、北部等区域,不同的时代条件下,我国省份所述的大区也略有不同。虽然当前天气预报等播报中也会出现区域的代名词,但是当前所说的华东地区更多是经济形势上的产物。

当前的大区已经取消了行政作用,更多是经济上的协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华东经济协作区,称呼延续至今。华东地区一直是我国东部发展最快的地区,以长三角为引领,沿海优势地区共同发展,而山东所处的地区经济增长同样很快,目前全国经济排名当中排名第三,划在华东地区无可厚非。
最初设立华东地区之时,有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安徽,并没有后来的江西,只不过中期调整之时,加上了江西省,希望华东经济优势地区能都带动江西的共同发展,但是今天来看似乎没有实现。目前来看江西省更多是融入了华南地区,大部分更指广东,这也可以看出划分大区是经济作用。
最后,有很多人认为山东是北方省份,划在华北似乎更加合理,但是要理解经济属性划分里可不会包含人文和自然,虽然自然环境山东的确妥妥的北方属性,人文等更加符合黄河流域,但是华北大区当时更多是内陆省份,经济发展上除了京津其他省份并没有经济优势省份,所以山东没有划入华北而是华东。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山东在地理上属于北方。山东省位于华北平原上,粮食以小麦为主,饮食上以面食为主。语言跟河南、河北很相近,互相之间也能听得懂。

我们常说山东属于华东,属于华东六省一市(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上海)。主要是因为解放战争中,山东归属华东局有关。

抗日战争结束后,按照中央部署,罗荣桓等率领山东军区部赴东北,陈毅等率领部分新四军军队由华中先后北上,执行巩固和发展山东解放区的任务,于1946年1月7日成了山东军区,兵力约20万人。而留在华中的新四军部队,于1945年10月25日成立华中军区,兵力月13.5万人。

1947年第一季度,山东与华中军区进行统一整编,撤销山东军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组成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

其后华东野战军(以后改成第三野战军)及兄弟部队发起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一路上解放了江苏、上海、福建等地。

1950年国家设立六大行政区,山东归属华东区,与江苏,福建,浙江,江西,上海,安徽统称“华东六省一市”。1954年撤消六大行政区,但是这种区分已经成为习惯,彼此之间的交流也还在。

所以一般都还认为山东归属华东。


欧阳芊双




\n

夏朝时期,华东地区分属兖州、青州、徐州和扬州等地。

\n

周朝时期,华东分属宋国、齐国、纪国、鲁国、滕国、吴国、楚国、莒国和邾国等地。

\n

秦朝时期,分属九江郡、四川郡、薛郡、东海郡、会稽郡、砀郡、闽中郡等地。

\n

唐朝时期,分属河南道、河东道、淮南道、江南道等地。

\n

明朝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在全国设置十五个省级单位,称为“两京十三布政司”。华东地区分属南直隶(今江苏、上海和安徽)、山东、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n

清朝入关后基本沿袭明朝的行省制度,行政区划大致未变。1645年(顺治二年)改北直隶为直隶省,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废除了南京为国都的地位。1667年(康熙六年),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含上海)、安徽二省,自此华东地区各省名称与今日大致相同。

\n

1927年3月,国民政府设上海特别市,从江苏省上海县和宝山县析出;同年5月,设南京特别市(首都特别市),从江苏省江宁县析出。1929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从山东省划出。自此,华东地区省级行政区划分别为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南京市、上海市、青岛市。

\n

新中国建立初期,曾设华北区、东北区、西北区、中南区、华东区、西南区六大行政区,为当时一级行政区。其中,华东行政区的辖区相当于如今的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和台湾省。行政委员会驻上海市,由饶漱石担任行政委员会主席。江西省当时属中南行政区。

\n

1952年,南京直辖市、苏北行署区和苏南行署区合并为江苏省,南京由直辖市降为省会,皖北行署区和皖南行署区合并为安徽省。

\n

1954年06月,大行政委员会撤销,地方行政机构统一于省市地县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954年6月19日第32次会议决定)。

\n

1961年,中央设置华东经济协作区,为全国六大经济协作区之一(非行政区划),包含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和山东等地。1978年后撤销。[18]

\n

1961年,中央设置华东经济协作区,为全国六大经济协作区之一,包含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山东等地。1978年后撤销。


迅杰恒业


说到山东省,很多人第一反应他属于华北地区,但事实上山东省是属于华东地区的。当然,这是有深刻历史渊源的。

所谓华东地区,并不是单纯指地理上位于整个华东方位的省份组成的地区,他是行政和经济区合并组成的概念。1949年建国初,全国划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行政区,1954年,大行政区被撤销。1958年,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国被划分为东北经济协作区、华北经济协作区、华东经济协作区、华南经济协作区、西南经济协作区等7个大区。1961年,七大经济协作区又被调整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等六大经济协作区,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山东就再华东经济协作区之内。

华东地区划分源于华东军区管辖的范围划分,山东是华东野战军的前身之一,曾是华东野战军的后方和根据地,最终归于华东大区管辖也是顺理成章。


沐橙籽




就气候和地理位置而言,一般人眼里,山东好像应该更属于华北,而不应该属于华东地区,山东之所以属于华东地区,这是有历史渊源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设立了六个大行政区,这是根据我国解放战争的战略部署及战场分割有关的。在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挺进,解放全中国。



其中第一野战军主要负责经略我国西北地区,第二野战军渡江后向西南进军,负责经略我国西南地区,第三野战军主要经略我国东南地区,而第四野战军入关后,迅速南下,主要负责经略华中和华南地区,也就是后来的中南地区。



其中,第三野战军,也就是原华东野战军,在全部解放东南地区后,将原来的根据地山东、苏北、皖北和新解放的皖南、苏南、上海、浙江、福建等地组建了华东军区,华东大行政区就是在华东军区的基础上建立的。



其实,简单说,华东地区主要是第三野战军打下来的地盘。



第三野战军也就是原华东野战军,在1947年1月,主要是以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为基础组建的,这也是山东隶属于华东地区的直接渊源。建国后,山东按惯例,继续归华东军区和华东大行政区管辖,这也就不难理解现在山东隶属于华东地区了。


可汗说事


这跟离谁近没有关系,辽东半岛离山东也很近,但是地理区划属于东北。

“华”字意为华夏,中华的东部称之为华东,山东在华东华北交界处,但胶东半岛则比华东大部分地区更靠东,山东整体地理位置上的华东特征比华北特征更明显,当然就属于华东。

与城市等级划分不同,地理区划是由官方划分的,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大区编码,各区域编码字头不同,而相同大区的省份编码字头也是相同的。


城市发展报告


山东属于华东地区基于行政区划概念,建国初期全国划为华北、华东、华中、东北、西南、西北、华南七大行政区域。地理上我国尚无东西划分一说,而当从区域方位来讲,山东无疑处于我国东部,所以行政区划称华东没什么毛病。

“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 建、上海),六省一市中山东是唯一的北方省份。除安徽、江西外都是东部濒海省市,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呼应圈出一个渤海湾,山东正是得盖于这样的区位优势在北方省份中成为经济领头羊。

从地理角度讲,山东全境处于南北分界线以北,要说"东"还没东北更东,但东北既东又北,才划出个东北地区,所以除东北外,山东无疑是北方地区的最东部省份。胶东半岛就横伸入海。只是从自然地理从无东西部划分一说。自然地理只划分南方、北方、西北和青藏高原四大版块。

从地理地形方面看,山东属于华北平原的地区主要就是德州和聊城两地,从语言风俗上看这两地也更接近河北。山东其他地区大都属于鲁中山区和胶东半岛,从文化、经济等方面和华北交集并不多。


山东属于华东也有历史原因,山东号称齐鲁大地,齐国在春秋时期首先称霸,自号东帝。是当时名副其实其实的东方大国。


行者七王


对于这个问题,地理知识与旅行资讯专家——地理答啦认为,只要说清楚“华东” 这个概念,大家就不会对地理位置位于华北的山东属于华东地区感到疑惑了。

首先,说说“华东地区”这个概念。华东地区并不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而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和经济区域概念。建国之初,我国将全国划分为六个大行政区,即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每个大行政区下辖若干省份(直辖市、行署区),当时的华东大行政区管辖上海、江苏(苏南行署区、苏北行署区)、安徽(皖南行署区、皖北行署区)、浙江、福建等省市。1954年,大行政区作为一级行政区划被撤销。1958年,中央为了加强对地区经济的计划指导,协调各大区内省、市、自治区间的经济联系,根据当时的实际出发,考虑历史关系和政治、经济、军事需要,又将全国划分为东北经济协作区、华北经济协作区、华东经济协作区、华南经济协作区、西南经济协作区等7个大区。1961年,又恢复成立了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等六个区党的中央局,将七大经济协作区调整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等六大经济协作区。

然后,说说“华东地区”形成的渊源。建国初期设立的六个大行政区,是和我国解放战争的战略部署相关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后,我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解放全中国。其中第一野战军经略西北,第二野战军渡江后向西进军经略西南、第三野战军经略东南、第四野战军入关后南下经略华中华南。第三野战军(原华东野战军)解放东南后,在原来的根据地山东、苏北、皖北和新解放的皖南、苏南、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建立了华东军区,华东大行政区就是在华东军区的基础上建立的。

综上,华东地区是个行政区和经济区概念,华东地区的地域范围又源于华东军区管辖的范围,而华东军区是在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原有根据地和新解放的地区建立的。山东地区(山东军区、山东革命根据地)作为华东野战军的前身之一——山东野战军诞生和长期战斗的地方,是华东野战军的重要后方和根据地,建国后归华东军区和华东大行政区管辖也就不难理解了。

以上!


地理答啦


建国后依照地理位置将中国的省市划分为七大行政区域,即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按照地理位置当属华东。又因为山东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远古五大部族首领少昊族就定都穷桑(即曲阜附近),并形成中国传统图腾中最重要的凤鸟图腾崇拜,因此按文明方位也属华夏之东,所以山东必属华东。个人浅见,欢迎探讨。


进城土豆


这个确实有点意思,从地理位置来说,山东应该是跟华北明显更近,而历史上明朝末年,山东省还曾经管过渤海对岸的辽东半岛,从哪个角度都跟上海江苏领衔的华东扯不上啥关系……

这个事儿,要纠结到民国初年,实际上从明清以降,山东省一直是作为拱卫京师的战略要地,与辽宁遥相呼应。袁世凯曾经做过山东巡抚,而清末李鸿章主政海军,他的嫡系、也是清朝海军的主力——北洋舰队,核心母港就在山东威海。

但是呢,山东如果完全归入华北呢,也是有点勉强,我们可以看到华北地区基本上就是延续了清朝直隶总督的辖区(无非是再加上内蒙和山西),而当时的山东确实算是个相对独立的省份。

哪怕是到了抗战时期,山东与华北根据地也是相对独立,华北区大概包括了晋冀鲁豫、晋察冀和晋绥根据地,是120、129师的势力范围,而山东根据地则是115师主力东进,在抗战后期也成了共产党所建立的最大的根据地。

等抗战结束,山东根据地主力(大概5万人以上)随同罗荣华、陈光等115师名将出关、经略东北,当时山东仍有相当多的地方部队,组建了后来的山东野战军。中央一度属意徐向前主政山东野战军。再到后来,主要在江浙、华中一带活动的新四军(后改称华中野战军)在敌人压力下被迫北撤至山东,中央索性决定两大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由陈毅粟裕谭震林打理,就此形成了后来三野的规模。这么一折腾,山东顿时变成了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大本营,跟刘邓的二野(中原野战军,后来经略西南)配合默契,与聂荣臻主理的华北野战军来往反而不多。

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四大野战军各司其职,二野经略西南,三野经营华东,四野则是从中南直接打到了海南岛。虽然胖帅有提议跟二野互换,由二野来经营华东,但被刘邓婉拒(当然也有可能部分原因源于华东要承担解放台湾的任务,二野的兵力比三野是要差的多)。由此也形成了后来几大行政区的雏形:东北,有高岗领衔的东北军区;西北是彭德怀的一野;华北则是聂荣臻的华北野战军;西南是刘邓加上后来来的贺龙;中南是林彪(后来换成了叶剑英)的四野;华东则是三野的基本盘……当然那会几个大区的最高机关除了军政委员会,就是几大中央局,比如东北局、西北局、华北局、华东局、西南局和中南局……

这样一来,山东就处在了华北和华东的边缘地带,是有那么点尴尬,关键是华北局聂帅的地盘基本上延续自晋察冀和晋绥,二野的老地盘晋冀鲁豫,实际上相当于被华北、华东和中南给瓜分了,这也是因为河南是四战之地,本省的干部基础并没有那么强。而对山东来说,本省的干部对于华北局的领导并没有什么亲近感,尤其是当时随同三野南下接受华东地区的山东干部遍布苏沪闽浙赣,山东干部的思乡情结是出了名的,所以就导致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山东都只能留在华东局(对了,山东建国后的首任省委书记就是那位知名的康生同志)……

再到后来,几大行政区被先后裁撤,行政的色彩被淡化,但作为地域概念却被强化下来,由此山东跻身华东地区也就慢慢滴被固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