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多少钱算是中产阶层?

懂社保


中产阶级就是指处于社会中等收入水平的阶级;而这个阶段的人比低产阶级生活的要好,但又没有达到高产阶级的水平。而这个低中高阶级并非单纯的从有多少存款来衡量的,存款的多少只是衡量的其他因素之一,达不达到中产阶级需要多方面衡量的。

首先根据国内对于中产阶级的硬性条件有5点,主要就是从以下5点来衡量是否属于中产阶级为标准:

(1)定居生活在城里

(2)年龄在25到45岁间

(3)有高学历

(4)职业性质

(5)年入情况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是不是中产阶级并不是单纯从存款多少钱就可以算中产了,而是综合多方面来分析衡量的。

然后再来根据当前国内情况,对于中产阶级的大致情况来分析,想要达到中产阶级最起码要满足以下几种情况:

标准一:有房有车这是前提,而且这个房子是城市里面的房子,并非是小县城的;只有车子是没有硬性条件的,只要家庭版的车子,不要太差的就行,这是中产阶级的达标之一。

标准二:有稳定的工作,而且这个工作并非用手脚赚钱的,都是靠头脑吃饭的工作,靠能力吃饭的工作,个人年收入最起码要达到15万~30万之间。

标准三:在年龄方面也是有一定标准的,比如说在25岁~45岁之间,在这个时间段已经都是出来社会了,而且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了,这种人才有可能真正的达到中产阶级,并非是靠那些拆迁户,或者富二代,官二代随便能称为中产阶级的。

标准四:银行有一定的存款,按照当前小康生活水平来讲,存款最起码要高达300万以上的人群,只有达到这个存款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中产阶级的人。

标准五:至于学历的话,一般都是中高等教育,意思就是大专以上的文凭,并非要什么研究生或者博士之类的学位,中产阶级的人对于学历并非是重要的标准。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想要达到中产阶级存款最起码也是有300万存款,而且还有其他衡量的标准,比如工作情况,收入情况,学历,有房有车,有家庭等等都是属于中等水平的,比低产阶级的水平要高,比高等阶级的人水平要低,这就是中产阶级的标准。

总之一个中产阶级是没有明确规定的,都是相对论而已,只能说中产阶级的人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相对过的好,做的比较轻松,赚钱的方式比较好,日子比大部分地产阶级的人要好,就是这么简单。


老金财经


据我所知,能否称得上是中产阶级跟家中有没有银行存款,并没多大关系。因为,像美国中产阶级占比也很大,但是63%的人连1000元都拿不出来,34%没有银行存款,只有11%的人银行存款在1000美元至5000美元之间。所以,存款多少并不能列入中产阶级范畴。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我们发现国家对于收入群体是这样划分的。收入2000元以下的群体叫做低收入群体;收入在2000到5000元的群体属于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在5000元到1万元的群体属于较高收入群体;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群体属于高收入群体。

但是,以上数据也存在着二个问题:一是,月收入2000至5000元算得上是中产阶级,那很多人会不同意这个看法,因为这个工资标准,基本仅够温饱,每个月很难有结余,要说这样的标准,就已达到中产阶级,好像门槛设得有点过低。

二是,收入1万元以上群体的确算是高收入群体,但是他们在还完房贷以后支付各种家庭生活费用,仍然生活过得并不宽裕,这样的人还能算中产阶级吗?仅拿一项收入标准来评判中产阶级也有瑕疵。

而我们认为,评定是否是中产阶级,存款多少肯定是不能作为标准的,而收入多少、投资能力、家庭负债都是衡量国内中产阶级的三个标准:首先,收入门槛不能太高,但绝对不能过低。按世界银行测算,我国家庭年收入在10万至96万都可以列入中产阶级,这个范围比国家统计局的标准要略高一些。

再者,中产家庭并不是要看你存款有多少,而是中产家庭基本消费支出占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也就是说,中产家庭除了一般吃用开销之后,还有一部分资金要用于投资理财。否则还是为温饱奔波的低收入群体。最后,中产家庭必须没有房贷、车贷等负债,至多只允许有少量房贷要偿还。

一直以来,存款多少并不是衡量中产阶及的标准。而什么才是中产阶层,各方统计标准和拿出的答案也大相径庭。而我们认为,中产阶级的定义,应该是家庭收入、消费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百分比要在50%以下,还要家庭的负债率要低。试想即使收入再高,每月大部分收入用在了还贷款、基本生活开支,没多少余钱用于投资,那就很难称之为中产阶层了。


不执著财经


中产阶级的定义

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按照官方的定义,指的是指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

那么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呢?

目前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消费水平,对中产的资金定义是不一样的,比如有数字说,新加坡300万人口中约90%以上属于中产阶级,新加坡年均收入普遍在3万美元以上;而在韩国人均年收入2万美元以上,即可称为中产阶级,可见各地的标准都不一样。

我国的中产阶级标准

按照《福布斯》中国中产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生活在城里;(2)25到45岁间;(3)有大学学历;(4)专业人士和企业家;(5)年入1万—6万美元。

根据福布斯斯的这个标准,我国最少一半以上的人都是中产阶级了,显然这个并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比如一个50岁的老头,坐拥一千万的资产,你可以说他岁数不符合不是中产吗?再比如现在大学刚毕业,一个月工资3000元的比比皆是,就因为他是大学生就是中产吗?所以福布斯的标准并不准确,甚至可以说很粗糙。

至于中产的金额,除了福布斯的年入1万—6万美元外,之前的《经济学人》发布的标准是年收入在1.15万到4.3万美元,权威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说法则是9000美元至3.4万美元之间;而国家统计局则定义为年收入7250-62500美元之间。

这些标准的起点太低了,比如国家统计局的7250美元(即5万元左右)就算中产,我感觉是略扯,毕竟一年5万元的收入,按照现在的消费水平,能不能剩下钱还是一回事呢?我认为以上数据中的高值还差不多。

真正的中产阶级

对于我国真正的中产阶级,我认为最少要符合以下几点:(1)有房有车,且房贷的额度较小,无房贷更佳;(2)有一定的存款,50万元起步;(2)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满足这三点,以目前的阶段来说,基本上在我国算得上是一个中产阶级了,当然如果还有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五险一金)以及相应的重疾保险等,那属于更优的中产了。

你心目中的中产标准又是什么呢?大家可以一起来讨论讨论。


鲤行者


中产阶级并不是按照你的财富来判断的,因为,有固定资产,也有流动资产,你会看到有很多富翁,他们甚至资产为负,但是每一天的流水都非常丰富,所以你看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消费水平,也有不同资产积累的程度,不能够通过这样的标准来确定怎么样的人算中产阶级。不过不管是怎么样的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投资理财意识。更多的人会通过投资理财来优化自己的资产组合,这样能够让资产从中获利。比如说很多人将银行活期存款的钱转存到余额宝里,获取更高的利润,同样的风险,不同的利润,这就是,不一样的思维,这些人通过余额宝能够获得比银行活期存款更高的利润,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这样投资理财就能够有持续额外的收入。而收入的增多,就能无形中距离所谓的中产阶级更近一步。

另外中产阶级其实就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也就是说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的满足,这种情况才算是中产阶级,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因为每一个家庭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一小部分,并且大部分人的财富是以家庭为单元所拥有的,所以中产阶级主要由中产家庭组成,那么中产阶级大多数从事脑力劳动,或技术基础的体力劳动,主要靠工作来谋生。

中国近30年来,在经济上和GDP上确实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世界上总体还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水平。根据国外有关机构的研究,一直到2015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5,只有世界高收入水平国家的17%。依中国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一些砖家认为,比较合理的有关国内中产阶级的界定,应该是人均年收入在1万至5万美元左右,也就是8万至40万人民币左右。只有具备这样的收入水平,中国的中产阶级或许才能够具有“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才能够去追求一定的“生活质量”,才能够符合有关中产阶级的一条条硬性或软性的定义,否则的话,中产阶级就只能是“脱贫”或“温饱”的另一个代名词。   

《福布斯》中国中产定义:   

1. 生活在城里。   

2. 25到45岁间。   

3. 有大学学历。   

4. 专业人士和企业家。   

5.年入1万—6万美元。   

中国人眼中的中产6大标准:   

1.是否拥有住宅,房奴不算。   

2.是否拥有汽车,豪车优先。   

3. 子女是否能接受良好的大学教育。   

4. 是否有退休保障,保持工作时80%的收入。   

5. 是否有医疗保险,要让大病大灾有保障。   

6.家庭是否有度假,每年至少两周的带薪休假。   

网友心中的中产阶级:   

1.年收入500万元以上。   

2.持有已经上市的股票或者期权,至少有希望于近期内上市。   

3.有三居室住房或别墅以及一辆看上去不错的车,宝马奔驰最佳。   

4.有丰富的夜生活。   

5.有外国身份或者至少在外国待过三年以上。   

6.知道各种礼仪,风格是美式的,但心里崇拜欧洲。   

7. 知道最新上演的歌剧和芭蕾舞剧,艺术品懂得鉴赏,能装B。   

8. 谈话中经常夹杂外语单词,听众不懂再用中文解释。   

9.着装随便,但不是普通的随便,而是一种非常刻意的随便。

中产阶级两大划分误区   

误区一:收入——收入多少算中产?5万元还是50万元? 三分之一收入能自由支配 。关于中产阶级的定义,经济学家们尚无定论。要定义中国中产阶级是一件令人困惑的事情,而最常用的定义是以收入为标准。

按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下的定义,中国中产阶级是那些年收入(按购买力算)在1.35万到5.39万美元(约合9万到36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人。而国家统计局则将中产阶级定义为年收入在7250-62500美元(约合5万-42万元人民币)之间。这些数字不仅差别很大,而且有误导性。中国的生活成本与西方有很大不同。一个人如果每月赚1000美元,他在中国能过上不错的生活,但在美国就不行。因此,在中国年收入在1万到6万美元,都可能当上中产,但衡量中产阶层永恒不变的标准是,能不能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进行自由支配消费。   

误区二:职业——蓝领没有中产?   

除了以收入为衡量标准外,曾经南京大学周晓虹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中产阶级的职业定义--管理和技术行业的专业人士、企业家、私营企业主和公务员。报告称,与美国不同,中国中产阶级集中在大城市,相对西方中产阶级更年轻。在一定程度上,中产阶级是一个西方概念,中国人对其存在误读。他们认为,西方中产阶级都是有房有车,能经常旅游度假,都是有礼貌、有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其实那些低技能行业里也有很多中产阶级。工人、农民中也有中产,比如中高级技师,他们是“蓝领”里的“白领”。

煎饼认为,只要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以及尊重需要,就是中产阶级了。而这些需要不能够用准确的资金来衡量,所以中产阶级算是一种状态,当达到这样的生活状态的时候,就算是走路的中产阶级。.

以上内容部分转载自网络,如有转发请联系原作者。


煎饼馃子嘎巴菜


前阵子胡润研究院携手金原投资集团,联合发布了《2018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其中对于中国中产圈层的描述如下。

1.中产的定义:这里是按照其消费能力和投资能力来划分的,而不是存款多少。中产家庭基本消费支出占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至少在30万,其他城市在20万以上。可见,在这样的年收入和低消费比例下,最后用于投资理财的钱是相对较多的。

2. 新中产:首先,在常住地至少拥有1套房产,最好有私家车;家庭净资产在300万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企业白领、金领或是专业性自由职业者;他们平均拥有108万元的可投资金融资产,“如何理财”是他们生活的关注重点。

这里,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1. 对于中产家庭的描述,更主要的是家庭的消费比例,和家庭年收入。而不是绝对的存款数额。

2. 对于新中产的画像,用的是可投资金融资产,而不是存款。因为,他们关心得更多的问题是如何多元化的投资,更倾向于请专业机构来帮他们理财。可以看看新中产目前的理财产品。


所以,现如今,我们是不能按照存款来圈定中产和新中产的,存款只是他们理财的一部分内容。

此外,该报告还指出,中产家庭有一半是在北京、广东和上海,那么,从家庭拥有一套房来说,有300万的净资产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按世界银行的测算,我国家庭年收入10万—96万人民币的都可以列入中产阶级,这个范围就比白皮书中要宽泛很多了。所以,不同的标准下,可能划分出来的中产人群会有很大的不同。

最后,来看看白皮书中描述的新中产到底是怎样一群人。

这个观点跟您心目中的中产人群相吻合吗?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财会小童


能存款多少钱,并不是中产阶级的标准,而是财富的标准。按照胡润研究院对中产阶层的定义来看:

中产阶级指的是一一一在除去家庭衣食住行等方面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后,仍具备更高消费能力及投资能力的社会群体,中产家庭基本消费支出占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

从最新2019年中国小康家庭的标准来看,中产家庭要达到年收入50~80万的收入标准,也就是说中产家庭的年基本消费支出要在25~40万左右,才是中产阶层的标准,

当然了,作为“新中产”,除了要有不错的家庭收入和财富条件外,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稳定的生活环境(有房、有收入可观的工作)等条件。

硬性指标:常住地至少拥有1套房产,有私家车、家庭净资产在300万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职业为企业白领、金领或是专业性自由职业者等。

以下则是新中产人群画像,大家参考下:

咋一看,处于中产的阶层在国内的处境可谓是相当不错,但相较而言,处于社会的中间夹心层,中产阶级往往是“往上跃迁无路”,反而容易稍不留神就使得自己陷入“中产贫困化”的困局。

  • 诸如大城市生不起娃,子女教育、投资理财、职业发展、父母养老等等方面稍不留神,都有可能把你拖入贫困化的阶段。

还有,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载得了过多数量的中产群体,以及中产所带来的高额度的期望跟资源消耗,

所以必然会在途中消灭一部分的中产,而消灭中产有四个手段,一是财政加税,二是通货膨胀,三是金融危机,四是理财投资,信息差缺失下的高风险,将导致你直接掉坑里。

最后,已经是中产的你或是即将步入中产的你,好好保重,继续努力。看完点赞,腰缠万贯,谢谢大家!!

股海猎人


存款多少钱算是中产阶层?

我始终认为,用有多少存款、多少收入来衡量是否跨入中产阶层,是不合理的,至少,不够全面,而应当用购买力。

要知道,不同的地区和人群,钱的含金量是不同的,购买力也是相差很大的。同样是1万元的月薪,如果单纯从收入来看,可以认为已经进入中产阶层。但是,1万元的月薪,放在不同的城市,可能价值就完全不一样,购买力也相差很大。一线城市的1万元月薪,可能只够勉强生活和抚养孩子,根本无力购房。放到二线城市,也只能生活比互城市好一点,购房就只能当房奴,而且是压力十分巨大的房奴。放到三线城市,就是一般偏上的收入水平了,可以购房,也需要当房奴,只是房奴的“含金量”会比一、二线城市低一些。放到四线城市,1万元月薪,就可能是比较高的收入水平了,生活、买房等都具备一定条件。放到四线以外城市,就可以认为是中产以上了。放到农村,则是高收入水平,现代化水平。

至于存款,就更不是衡量是否中产的主要标准了。因为,存款的形成很重要,有没有后续来源更重要的。形成过程简单,后续来源充足,存款的衡量价值高一点。反之,则很难说了。

相反,如果用购买力来衡量中产水平,就要准确得多。因为,无论是月薪一万还是5000,只要购买力足够的高,月薪高低就无所谓了。即便月薪只有3000,如果能够购买到自己想要的物品、想要的服务、想要的生活,都是一样的。这也意味着,只有用购买力来衡量和评判是否已经进入中产阶层,就得稳定好物价,尤其是房价,就要确保收入增长能够高于价格增长,就要不出现房价连续上涨这样的现象。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就比较容易解决。


谭浩俊


真正的中产阶级不能简单地用有多少存款去衡量,因为中产阶级评价的维度比较多,比如个人资产,收入水平等等,有些人即便没有存款,但因为收入水平比较高,个人资产比较多他同样是中产阶级。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是一个相对比较模糊的概念,不同的机构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如按照通常的说法来看,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或阶层);

如果按照这个定义来看,目前很多人都达到了中等阶级的标准,只要一个人结婚了,有一个稳定的家庭,有一个居住的地方,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基本上就可以满足中等阶级的定义。

但这个定义跟大家所理解的中等阶级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在大家认识当中,所谓的中产阶级应该是处于社会中间阶层的那一部分人,这部分人比普通人收入更高,生活更体面,但跟那些富豪相比又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那么不同的国家中等阶级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国家的生活水准,收入水平都不一样。

在中国,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中产阶级呢?

至于在中国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中产阶级,这个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不同的机构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我们先来看一下两个不同的版本对中国中产阶级的定义。

先来看一下福布斯对中国中等阶级的定义:

按照《福布斯中国》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来说,其包括五项内容,第一是生活在城里,第二是25到45岁间,第三是有大学以上学历,第四是专业人士和企业家,第五是年入1万—6万美元。

再来看一下湖人对中国中产阶级的定义:

2018年11月份的时候,胡润研究院曾经发布了《2018中国新中产宣传白皮书》,胡润对中产阶层的定义是:

在除去家庭衣食住行等方面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后,仍具备更高消费能力及投资能力的社会群体,中产家庭基本消费支出占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具体来说,设定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至少在30万,其他城市在20万以上。

此外,胡润的这份报告还提到,新中产除了不错的家庭收入和财富条件,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稳定的生活环境(有房、有收入可观的工作)等条件。

综合来看,中国新中产的规模不超过中产阶层总数的30%。这些新中产在常住地至少拥有1套房产,最好有私家车;新中产家庭净资产在300万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企业白领、金领或是专业性自由职业者;80后是新中产的主力军,其次是70后和90后。

通过对比福布斯跟胡润对中产阶级的定义之后,我们可以发现,福布斯对中产阶级的定义是比较低的,只要年收入达到1万美元以上,也就是7万人民币以上就可以达到中产阶级的收入标准。如果按照福布斯的这个标准来看目前很多中国人都达到了这个标准。

相对来说胡润对新中产阶级的定义更符合大家的预期,综合两者的定义之后,我们大概可以得出目前中国中产阶级的人群有以下特点:

1、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也就是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2、有房,有车。

3、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在30万以上,其他城市家庭年收入在20万以上。

4、职业是金领,白领或者自己做企业。

如果按照以上4个特点进来判断,目前符合中产阶级定义的中国家庭应该有5000万个左右。

目前有很多中等阶级没有存款,仍然过着穷人的生活。

目前中国不缺乏高等教育的人士,不缺乏年收入30万以上的家庭,不缺有房有车的家庭,最缺乏的是有存款的家庭。

比如下图是2018年我国各省人均存款排名情况。

从这个排名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省份的人均存款都低于5万块钱,即便是上海北京这些省份,人均存款也只不过10万到15万之间。

所以,虽然目前符合中等阶级定义的人群很多,保守估计至少有1亿人符合条件,但这里面真正有大量存款的人并不多。一方面是这些中产阶级当中以70后80后为主,但是这些人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背负房贷车贷等各种发债务,比如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光月供就可以达到上万块钱,再加上较高的生活成本以及子女教育成本,所以很多家庭即便收入很高,但真正有结余的并不多,有存款的更是少之又少。

目前真正有巨额存款的中产阶级家庭其实是很少的,之前我们就曾经多次讨论过,目前中国真正有50万存款以上的家庭数量只有600万左右,真正有100万以上存款的家庭也只不过是200万左右。

因此,有多少存款才能称之为中产阶级,这个是没有标准的,可能有的中等阶级家庭有上百万的存款,但也有的中产阶级家庭背负上百万的债务,一分存款都没有,还有的中产阶级家庭,即便他们的收入很高,资产也很高,但是他们同样也没有存款,因为他们的钱有可能投资到股票或者几点理财市场当中。

所以我们不能用有多少存款来衡量中产阶级。


贷款教授


朋友们好!

存款50万算是中产阶级了。关于中产阶级的定义实际上很多,但是一般意义上来说,中产阶级跨度比较大,但是也有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的。下面来分析一下。

中产阶级的标准

一般来说,处于社会中等收入水平的阶级就叫做是中产阶级,只是中等收入水平范围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全国大部分人应该都是中产阶级。

如果是按照《福布斯中国》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来说,其包括五项内容,第一是生活在城里。第二是25到45岁间。第三是有大学以上学历。第四是专业人士和企业家。第五是年入1万—6万美元。

福布斯中国的定义稍微具体一些,但是收入差别达到了6倍,最低是1万美元,也就是年收入为6.85万元人民币,最高是6万美元,也就是41.1万元人民币。按照福布斯中国对于中产阶层的定义,全国大部分人也是中产阶级。

一般心目中中产阶级的标准

现在大家心目中一般都有中产阶级的标准。一般来说,有车有房有孩子无房贷,然后有存款,收入较高,这样就基本上符合中产的水准了。

先说房子,一般来说,最好是在城市中心有一套学区房,然后房贷较少或者是没有房贷。有两三套房子,那就更是中产靠上的水平了。

再说工资,最好两口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家庭年收入不低于20万元,这样就可以过上比较有品质的中产生活了。如果家庭收入在30万以上,那生活就会更美好了。

要有一辆车,车价值在15万左右就可以了。

存款在50万左右,就应该算是中产了,如果存款达到100万以上,那么就算是中产靠上的水准了。


综上所述,一般来说,中产指的是家庭年收入不低于20万元,最好有一套市中心学区房,有车无房贷,存款在50万元左右,这样就算是中产阶层了。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睿思天下


存款不是中产阶级的标志,理财才是。

中产阶级这个概念因国度而异。有它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一般的说,大学文化是一个基本条件。这是基于一个普遍的事实,即大学学历的人比他之下的人,收入普遍的高,也是中产的主体成员。

另外,是中产阶级的消费方式。健身,度假。开车仍然是一个条件。

中产阶级是社会的压舱石,稳定汁,越是庞大社会就越是稳定。个人收入在中位数之上。至于具体数据得看是哪个具体的国家。各个研究机构给出的标准都不一样,出入还很大。

我个人觉得,一个中产阶级退休后,保障中等以上的生活,支出能支撑二十年。财力大约象我这种状况。没退休的中产阶级,大约在年入二十万到一万之间。一般人把庞大的中产阶级分三个档次。二十万收入就是入门级,就是人是中产阶级了,一条腿还拖在后面。低抗力不强。比加在改善住房贷款期间,企业突然垮了。他也会被拖下水,又回到小康,甚至再倒霉一点,成为流浪汉。美国这样的中产多的是。百万富翁夹着尾巴做人的比比皆是。

从消费看,年消费在十万以上的就是中产阶级了。这不包括日常生活支出。是指个人兴趣的,爱好方面的消费,比如看休育比赛,音乐会,出国度假,购首饰。在沿海国家,中产有条小艇也是标配!这样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资产应在八十到百万。我理解的中产大致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