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打好组合拳提防就业“倒春寒”

时评|打好组合拳提防就业“倒春寒”

同呼吸共战“疫”评论(14)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企业的开复工时间在推迟,商场和店铺无限期关门,劳动者返岗时间有所错后,线下招聘几乎全部停止,而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前几天,微信上不断传出,有“扛不住”的企业在给员工的一封信中明确告知,“公司不在了,你也不用来上班了”。诸如此类的“重磅”消息不断地刺激着一些员工的神经,担心自己会不会遭到裁员、丢掉饭碗。

面对一时难以赶跑的疫魔,中央一再强调,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确保就业大局稳定。早在1月24日,人社部就发布通知,明确疫情防控期间企业不得解除被隔离人员劳动合同。这恐怕是疫情防控期间最早出台的一个举措,目的在于妥善处理好劳动关系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随着疫情态势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为了更好地做好就业工作,亮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比如,充分挖掘现有就业机会,全力确保医护用品等疫情防控涉及的重点企业用工;对裁员率不超过总体职工总数20%的企业,可以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 、农民工以及疫区的劳动者就业;加大线上招聘力度,推出“春风行动”,努力实现就业服务不打烊;等等。同时还将用经济手段帮扶有意愿的劳动者就业创业,努力保持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

更实际的行动来自于地方。苏州出台的“苏惠十条”赢得了众多企业一致好评。苏州打响援企稳岗第一枪之后,北上深等地也纷纷出手,拿出真金白银优惠为各类企业减负。民营经济发源地温州出台“28条”惠企措施,尤其在加强就业稳岗支持方面,将设立2亿元稳岗专项资金。多地出招支持企业跨过疫情这道坎,指向很明显: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只有主体活了,成百上千万的员工才不丢饭碗、才有活路,经济才能正常运转。

再拿本地来说,近日云南出台的22条稳经济运行政策中,也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文件明确规定,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可以按照2019年度缴纳失业保险的50%给予返还。通过返还失业保险金形式,助推企业稳定岗位、稳定发展。受疫情影响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困难的企业,可延期缴纳养老、工伤和失业保险费至疫情结束,待疫情结束后3个月内进行补缴。

一方面疫情还在胶着,一方面到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旺季,怎么办?云南省级部门主动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省外务工人员集中地区人社部门对接协调,收集岗位,让务工者有序外出。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免费体检,采取统一的组织运输(包车、专列、包机)等方式,把外出务工人员“点对点、门对门”安全、按时送到工作岗位,既让用人单位放心,也让农民工走得顺心。

就业攸关社会稳定大局。我们欣喜地察觉到,一场场援企稳岗政策“及时雨”不仅能帮助企业克服短期困难,把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也能最大限度稳定企业用工、让更多人找到饭碗。相信随着疫情的缓解和最终的战胜,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同步增加,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不会发生改变。

昆明日报评论员

编审:王一帆

戳图片关注更多疫情进展

↓↓↓

时评|打好组合拳提防就业“倒春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