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些农村宴席的菜越来越敷衍?感觉随便几个菜就打发人?

老张谈三农


额。题主是农村的么。我们这没有啊。以前家里穷,很少改善生活。谁家一办事,去吃席,高兴的不得了。我们这以前吃席是八盘。八碗。盘是四凉四热。碗是四荤四素。现在一般是十个盘,十个碗,盘是五凉五热,碗全是荤的。先说盘,盘的质量好了,比以前硬菜多了。以前都是肉丝炒菜,现在是肥肠,肘子,硬菜多了。再说碗,以前四荤是,领头碗,(大条肉)。红丸,白丸,酥肉。四素一般是粉疙瘩(用粉条做的),炸豆腐,白菜或者海带,还有一个滚蛋汤。😃😃😃以前领头碗是大条肉,没人吃,又肥又腻。现在成了腐乳肉,梨烘肉什么的。肥而不腻。以前第二个是素菜,就是一个荤菜,一个素菜轮着上。现在清一色荤的,为了适应人的口味,做的菜好多了。千古不变的是最后一个,滚蛋汤。上了滚蛋汤就该离席了。滚蛋汤就是鸡蛋汤啊。





农村来的兄弟


为什么农村宴席越来越敷衍?感觉随便几个菜就打发人。我是农民的优雅,做为地道的农民,很不想认可这个问题,但是却确实经常有这个感觉,这里我给大家说说我三叔的故事。


村里三叔,因为炒菜技术还不错,经常有请客的就找他帮忙炒菜,所以三叔就打算走专门承办农村酒席的路子。买了几十套桌椅,还有各种厨房用具,一个破破烂烂的农用车就算开业了。

谁家里有红白喜事,提前预约,估计好大概多少桌,费用大概是一百到一百二十块钱一桌。然后三叔就列出来一个菜单,主家按照单子提前一天把食材都买回来。

三叔的团队其实也就三个人,一个切菜,一个打杂烧火,三叔主厨,基本上前一天的下午,准备工作也都做好了,第二天一大早已经开始炒菜,我们这里都是下午两点开餐,所以时间很充裕。

前几年三叔的生意好的很,乡里乡亲的都照顾着。慢慢的我发现三叔的生意越来越差,同一个村的办酒席也都是请了外来的人,我也百思不得其解,这个疑惑一直到我老母亲八十岁生日。

因为一家人嘛,我没有任何犹豫,肯定得请自己三叔了,那天早晨三叔就来开菜单,给我只开了12个菜,都是非常简单的菜,而且每个份量极少。举个例子,一个凉拌皮蛋,我二十四张桌子给我开四十八个皮蛋!一张桌子那可是十个人啦。我跟三叔说保证十八个菜,单上每份菜量翻倍,想不到三叔竟然因为我一句话发脾气了,说要买那么多干嘛?不用切不用炒?要这么多那就得加钱!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三叔的生意越来越差,也终于明白现在好多酒席感觉那么敷衍!酒席被承包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承包者图简单,偷懒。你好不容易请一次客,对承包者来说不过是一单生意而已,有些主家也架不住承包者的劝说,选择了妥协,毕竟也可以省下好多钱。


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人就是为了省钱。但是这个比例是非常少的,毕竟好不容易请个客,也不想给人寒酸的感觉,否则还不如不请是不是?这就是我的切身体会,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认可,可以留言一起探讨探讨。


农民也优雅


小时候最喜欢跟着爸爸妈妈参加酒席,这几年却对酒席有点抵触心理,当然并不是因为参加酒席要随礼,而是酒席上的菜越来越不好吃,有时候甚至能明显感觉到主家的敷衍。今年五一参加我一个小学同学的婚礼,小学同学在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但是因为双方父母都在农村,所以在农村办的婚宴,婚宴上的菜不仅菜量很小,味道也不是很好,同一个桌的人也一直在说菜很不好吃,参加酒席居然没吃饱。那么为什么现在农村宴席上的菜很敷衍呢?

先说明一下,并不是所有的农村宴席上的菜很敷衍,只有少数的宴席上的菜很敷衍。

原因一,外包的宴席越来越多。记得以前农村谁家办宴席,主家都会提前好久准备蔬菜、肉类,在办酒席时就要找村子里专门做宴席的师傅来做菜,但是近几年在农村兴起了承包宴席,主家只要按照每桌多少钱的标准给承包宴席的人说,承包宴席的会按照主家的标准来准备饭菜,当然是标准越高饭菜越丰盛,标准越低饭菜越敷衍。

原因二,办宴席的目的不纯。在以前农村除了结婚必须要办宴席以外,那就是孩子的满月会办宴席,但是现在除了这两者以外,什么老人六十岁、八十岁寿宴,孩子的周岁宴、升学宴太多太多,其中很多人办宴席时的目的很不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敛财,对于以敛财为目的的宴席,那饭菜丰盛了那就剩不下多少钱,所以饭菜肯定很敷衍。

原因三,参加宴席的人越来越少。近几年农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人只有在逢年过节才会回到老家,平时村子里只有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所以只要是在平时举办宴席,参加的人会很少很少,所以很多人就会准备很少的饭菜。

就像我刚才说的,在农村并不是所有人举办宴席时的饭菜都很敷衍,只是少数人才会这样做,这样很敷衍的宴席看似主家省下了一大笔钱,其实将参加宴席宾客的心伤的体无完肤,甚至还会失去大家对自己的信任,所以有些钱该省的时候省,不该省的时候千万不能省。你们对农村很敷衍的宴席是如何看待的,欢迎回复讨论。


悠悠乡村路


这个我就感觉题主说的不正确了,什么叫农村的宴席菜越来越敷衍,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吃过农村的酒宴。我感觉在城市里面吃酒宴,真的是叫做一种敷衍的情况,完全也没有任何的特色,对于我们这种从农村出来的人,真的还是感觉我们农村酒宴上的菜才是真的好吃,而且是地地道道的,几十年的厨师做出来的味道。所以说农村的宴席,桌上的菜基本上都是主人经过精心的挑选,而且这些菜往往都是我们农村酒宴上经常出现的一些菜,是大家都非常喜欢吃的。

不过现在很多农村人可能为了省事,直接到城市里面的一些酒店去办酒席,当然那些酒店办酒席做出来的菜,肯定是没有我们农村当地请有这几十年厨艺的师傅做出来的菜地道。城市里面吃酒席其实并没有什么期待,因为在城市办酒席,通常情况下,酒桌上的菜都是按照一桌多少钱来算的,所以在菜品上面没有太多的讲究,有时候为了省钱,确实有些酒席上的菜会比较敷衍。现在基本上在城市里面吃酒席的话一桌菜下来,最多只有两个菜是比较好吃的,其他的菜都是非常普通,而且味道很平常的菜。


我现在真的是觉得我们农村自己办酒席做出来的菜,才是最好吃的。在农村办酒席,几乎每个菜做的都是非常的用心,而且每个菜味道都特别的好。所以在农村吃酒席才会那么热闹,而且大家吃的才会那么开心,就是因为酒桌上的菜都是经过这些经验老道的厨师做出来的。尤其是在以前,农村人去吃酒席,最期待的莫过于酒桌上的饭菜。而农村人在办酒席的时候请来的基本上都是自家的亲戚或者一些非常要好的朋友,况且农村人是非常好面子的,不说酒桌上的菜有多么的奢侈,但是做出来的味道绝对要让人满意,这样才能让别人开心。


如果说题主去农村吃酒席,碰到酒桌上的菜特别的敷衍,我觉得这种情况在农村一般很少出现。因为我们当地农村办酒席一般都会专门请4~5个我们当地比较有名的厨师过来做菜。即使是一道非常简单的菜,他们也会做得非常的到位,味道会特别的好。而且这种味道你一吃就会让人觉得就是我们常吃的酒席上熟悉的味道。特别是如果在一个村庄的人如果办酒席,那么基本上请的厨师都是那么几个人,所以味道会特别的熟悉。而大家如果吃习惯了,这些厨师做的菜,再到城市里面去吃酒席的话,你就会很容易的发现他们的差距。


所以说农村人办酒席很少有敷衍的,他们一般在办酒席之前就会提前准备好材料,请好做饭的师傅。而且农村人做菜量都是比较多的,不像城市里面办酒席分量那么少,一个人夹个两筷子就没了,味道还那么普通。农村人吃酒席上的菜,如果剩下大多数都会被打包带走,而在城市里面吃酒席人们都不想去打包那个菜,因为味道太差了。不知道大家是喜欢吃城市里面的酒席上的菜,还是在农村酒席上的菜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少三番


在农村长大的小孩子,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应该就是去吃酒席吧。记得小时候,每次读书时,每次看到有人请假去吃酒席,就特别羡慕。小朋友们吃酒席回来后那几天,总感觉像是有光环附体一样,总是有不少小朋友围着他们,听那些吃酒席的故事,就仿佛自己也去了一样。

我们是80后的,小时候的农村基本上都是比较穷的,大家很难得才可以吃上一次肉。一般来说,三天可以吃一次肉的,已经算是家庭很不错了。大多数人,都是五天到一个星期才能吃一次肉。

以前,和堂哥聊天时,他说小时候试过4个月才吃一次肉的经历。那些艰难的日子,使得他一直到现在都心理有阴影。每天吃饭,都必须有肉,只要哪天看到餐桌上没肉,就心理堵得吃不下饭。有时候,不想吃肉时,桌上放一份肉在那里看着,也是舒服的。

过去农村吃酒席,一般都是特别多肉,而比较少青菜的。主要是因为大家都是吃肉,很少会吃青菜。而现在农村酒席上,我们经常看到的,恰好相反了,现在肉类变少,而青菜变多。而且,不管菜品还是菜量都有所减少。

为什么会这样呢?

1:主要是现在物价贵了。

以前农村里,办一次酒席,需要花钱不多,我记得2000年,我家新房入伙时,办的酒席有二十多桌,菜品花销才一千多块。

我堂哥在1998年结婚。办一次酒席,客人们吃两天,而自己人吃了四天。一次吃饭最多时二十多桌。我们自己人吃饭,有五六桌。整个结婚酒席4天下来的菜品消费不到5000块。

在过去农村,虽然说有些菜品是自己种或者自己养的,但总体来说,一桌菜品的费用也就七八十块。

再看看现在的农村酒席,因为物价高,哪怕菜品变少,菜的量变少,所要的费用依然不低。很普通的一桌饭菜,都要三百多块。

在农村里,办理一次酒席,菜品的费用还不到总费用的一半。

很多来吃酒席的亲朋好友,虽然都有随礼,但是在农村普遍随礼一两百块,来吃酒席的有几个人。所以,不在菜方面减点成本,办酒席的会亏本的,这不符合某些地方办酒席的初衷。


2:现在的人,平时吃得比较好,对于酒席的菜不是很感冒。酒席上的菜品,大家吃好就可以了。太多了反而是一种浪费。

前面说了,过去农村人因为平时吃得不是很好,比较喜欢吃酒席,那么酒席上,自然需要大鱼大肉了,菜少了,大家会吃不饱,过后会说闲话的。

现在农村不一样了,大家都比较提倡健康饮食,不再喜欢酒席上大鱼大肉了。现在的人吃酒席反而更喜欢农村里的农家蔬菜。而且,现在的人,为了减肥,一般吃得不多。酒席上的菜量合适就好,如果还像过去那样大鱼大肉地上菜,会被客人们说东家死板不懂转变的。


总得来说,现在农村的酒席里,菜品的确变少了,但是这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减少的。大家吃不了那么多,你还弄得像过去那样大鱼大肉,自己浪费,别人也会觉得你奇怪的。


村哥小凡


从小在农村长大,最喜欢吃的就是农村的酒席,尤其是在我小时候,如果哪个亲戚家里办酒席的话,就会觉得特别的开心。因为在农村地区,以前经济条件比较差,酒席上的那些菜,我们平时根本就不可能吃得到,所以每次吃酒席的时候都格外的开心,因为在那一天我们能够吃到很多好吃的。不过现在长大之后,经常农村的人办酒席都会跑到城市里面的酒店去,所以总感觉在城里面办酒席的菜,真的很难吃而且没有什么特色。

虽然说现在农村办酒席做的菜,可能相对来说我们会觉得没有以前好吃,但是其实并不是办酒席的菜变差了,而是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平时可以吃到很多非常好吃的东西,所以才会觉得酒席上的菜没有以前好吃。其实我们再看看现在农村办酒席的菜,绝对不会比以前差,只会比以前好。我一直都觉得农村人办酒席是非常讲究的,菜品都非常的丰富,有特色而且都是经过精心的挑选得出来的菜单。

由于农村人比较爱面子,所以办酒席一般都不会办得太差,而且他们都是请的当地最有名的办酒席的厨师,往往都是二三十年的做酒席的经验,所以味道绝对是非常好的。而且在农村办酒席,我们都可以直接看到这些厨师炒菜,看上去都是非常的专业,一点都不比城市里面酒店的那些厨师差。虽然在农村做菜的环境没有,城市里面那么好,但是却是最接地气的。由于农村地区办酒席一般都人比较多,所以做的分量也往往比较多,因此炒菜的锅都是非常大的。而且往往都是烧柴火做菜,所以做出来的菜会非常的香。



因此在农村地区吃酒席的话,你就会发现,吃完之后桌上的菜基本上都剩不下,即使有剩下都会被别人打包带回去吃。以前最喜欢的就是在农村酒席上将剩余的菜打包回家,似乎这些菜放在一起更加的好吃有味道。且现在农村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所以在办酒席这件事情上更不会马虎,所以并不会像题主所说的敷衍了事。反正我是觉得现在农村人办酒席做的菜绝对要比城市里面做的好,而且精致,更讲究,大家觉得呢?


农村泉水有点甜


我感觉提问这人不行,你根本不懂农村 ,农村的菜哪里会越来越敷衍,随便打发几个菜就走人了,我们老家是越做越好。因为我们老家人农村都需要面子,都要打肿脸充胖子。虽然很多以前的感觉都没有了,但是你知道面子面子吗?面子在我们农村有多重要。明年我母亲就过80岁大寿了。我二哥,他说他跟我母亲办,不要我们出钱,他打肿脸充胖子,最少得亏5万,反正他是木工小老板等他出。大家亲戚朋友难得聚在一起,吃过饭增进感情,母亲希望早点给过生日宴,我们这里的都外出打工了,一般都改在春节时间办。我知道现在家里宴席的菜都是走走过场,一桌吃的菜没吃完,就倒掉很浪费,那是逼不得已的啊!人在江湖飘啊!哪有不挨刀呀!我这一个月最惨,5月6号我堂姐死,前天我堂嫂他弟弟死,老公表妹生小孩。下星期他大舅妈过七十生日,幸好我侄女还要过两个月才生小孩。这些人情都是逼不得已的,礼尚往来。谁家都有事,如果不去的话真的不好意思。我只随200块钱的礼金,根据我自己的家庭条件。我不跟人家攀比。虽然我没有请过客,但是我知道主人家都是亏本的。随便哪一家做事请客都是亏本的。我父亲死停在家八天,一共用了十二万,收礼收了六万,亏六万元。要是我父亲知道用了那么多钱不生气才怪。因为我们兄妹多,要根据每个人的生辰来定日子,这样才不亏我们大家。全凭风水大师一句话。是我哥他们要打肿脸充胖子的。不关我事。我只负责随礼,我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平淡一生赵姐


为什么现在农村的宴席越来越敷衍?感觉随便几个菜就打发人?

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有意义。依我的经历,总体而言,不能用越来越敷衍去质疑?毕竟农村人经济条件也差别不小!常言道:“吃饭穿衣量家当”,过红白喜事也是如此!曾记得我村上有一家人比较穷,他家老人去世时村上的乡党们帮忙都是各过各家吃饭,按习惯帮忙的都是在主家设席待客的。

现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了些,尤其是农村也出现了红白喜事包席的流动餐车,再加之平时农村又在家的年轻少,所以图省事方便设宴待客要么去饭店,要么就在村道中搭棚摆席,这样显得有气氛;至于每桌的菜品标准都是主人提前定好的,(其中也不排除个别主人的吝啬习性),至于说谁家是故意敷衍客人我认为很少!毕竟农村人也都好爱面子,既然待客都依据自家的经济条件去尽力而为的!这里边也不排除承包宴席者也有奸商的家伙,为了利润最大化而减质减量的作为!但毕竟农村是熟人圈的社会,这种人的生意会越做窄!

简言之:众口难调是永远的真理,经济基础决定了农村宴席的档次,每家每户各有各的处世为人习惯也是客观事实!








豆点札记


有这种农村宴席菜越来越少的现象出现,倒仅仅存在于极少数村子里,是村风更是村里规矩。

小姑子的妯娌娘家在距离我们村有二十里路远的村子,今年小姑子妯娌的爹去世后,小姑子去吊唁了,当天中午,也就是我们当地说的殡上酒席,客人们围坐在有五个大盆的桌子边上,五个大盆里装了炖好的五样菜,就用五个菜来招待客人。

小姑子妯娌的哥哥在吃饭时跟大伙道歉,首先感谢了大家能来参加丧事,其次抱歉招待不周,并且强调中午的饭只能这么简单,因为村里有明文规定:不提倡诸事大办,要学会勤俭节约,把铺张浪费的钱节省出来。

周边村没几个村是这种套数,如此规矩不多,比如我们村里,村干部提倡好多次,不准农民过分铺张浪费,只不过农民们不好意思敷衍客人们,一直没有村民开始执行村领导要求的新事新办,没想到小姑子妯娌娘家村竟然开了这个头。


后来烧五七,我们村某领导也去了,五七是大七,客人比丧事当天还多,中午宴请宾客照旧老套数:五大盆菜,我们村领导用手机拍了不少照片,说要传到村民微信群里,让大家学习,这样一次办酒宴,能够为事主家节省不少花销。

针对这事,农民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死了死了,一死百了,连七都不用烧更简单,活着时好好照顾了,死了哪来这么些啰嗦,也有人说:这是老祖宗们留下的规矩,人没都没了,再操办几桩酒席,也算对逝者缅怀,平日里省吃俭用,这块还是该怎样还怎样吧。

其实现在吃酒席,大家没有以前那么在乎吃的好不好了,一般以吃饱肚子为主,哪怕如同小姑子妯娌娘家那样,只是简单的五盆菜。但大家知道是村里规矩,没有人会觉得那是敷衍,相反,很多年轻人觉得这样不错,吃完饭收拾桌也比较简单了。


将来农村无论白事还是喜事,发展方向一定是这种简单摆酒宴的趋势,因为现在很多人连吃酒席都不太愿意去,有时候礼到人未到,大家不再渴望吃酒席改善生活。


悠然见东山


问:农村的宴席的饭菜为何感觉越来越敷衍人了?

本人在小县城工作,每年都回农村老家参加多次婚宴和丧宴,并没感觉农村宴席饭菜不好的情况。


我家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地方,这里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农民的收入较全国相比属中等水平,但对农村礼节问题方面还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对宴席饭菜上更加注重可口,注重质量,一定要让亲朋邻居满意。

从前谁家有红白事,都是先让当地知名的厨师开好买菜单子,仔细审查,然后按排几个人去集市上采购,购买后支锅做饭,有凉有炒有大菜有汤。有模有样,有滋有味。

现在基本上变了,都是请大席下乡,只要订好每桌标准,让事主和问事的大老支品尝一下,不行的换菜,等满意后即按此标准上菜了。

总起来说农村人对宴席的饭菜还是非常重视的。甚至有个别人要面子,还有攀比现象,都想让亲朋好友说好!


至于有人说感到有敷衍人的现象,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

一是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天天吃鱼吃肉,对宴席上的饭菜感到索然无味,不如以前的饭菜香了。

二是以前饭菜采用的是大盘子,以饱为主,现在饭菜采用的是小盘子,以精为主。

三是有个别地区出台勤俭办席政策,可能菜品少了,但仍可以让人吃饱。

四是从前宴席要吃一至二个小时,而现在农村人都忙着挣钱,因此宴席时间缩短了,吃饭时间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