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堅守黨員幹部的信念,我們一定能打敗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新冠肺炎阻擊戰打響以來,龔家灣街道集全部黨員幹部力量投入到了戰鬥中,共同為轄區居民構築起"防護牆",他們的事蹟雖然平凡,但在眾多"逆行者"中也熠熠生輝、令人動容。

一、細枝末節見精神,艱難時刻顯品格-龔家灣街道民樂路社區主任王黎婕

王黎婕,女,200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龔家灣街道民樂路社區主任。面對疫情,她表示:"在人民群眾最需要我們的時刻,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一名國家幹部,我們不衝鋒在前誰衝鋒在前?"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致敬!堅守黨員幹部的信念,我們一定能打敗疫情

民樂路社區有七個點位,其中四個為有物業管理小區,另外三個屬於無人管理、居民情況複雜、人員分散的老舊小區。王黎婕同志主動協調轄區單位蘭州中海海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中海鉑悅府項目部為社區提供了施工圍擋500餘米、膨脹螺絲、支架等配套物資,保障了轄區三個老舊院落"封閉式管理"基礎。在搭建帳篷時,她完全忘了了自己也只是一個柔弱的女人,和社區工作人員還有工人們一起上手,她總是說:"我們多幹一點,保障好大家的安全,大家好了,我們才能真的好"。

致敬!堅守黨員幹部的信念,我們一定能打敗疫情

2月13日,民樂路社區接到都市藍灣物業反映,小區內有一戶從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返蘭的住戶,王黎婕同志立即和社區衛生服務站陳站長取得了聯繫,親自上門,與他們簽訂協議,告知隔離期注意事項,同時送去了酒精、溫度計和消毒液等防控物資,仔細叮囑他們一定要堅持居家隔離十四天,有任何困難,隨時和社區取得聯繫。她就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擰在哪裡,就"釘"在哪兒,她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有的只是默默奉獻和勤勤懇懇,這正是細枝末節顯精神、艱難時刻顯品格。

2、 無論是軍人,還是黨員幹部,我都是人民群眾的"保護傘"-龔家灣街道龔西路社區主任董暉

在工作中,他謹記自己是一名黨員幹部、退伍軍人,凡事都衝鋒在前率、恪盡職守,他是龔家灣街道龔西路社區主任董暉。

但他也是兒子、是丈夫、是父親。大年初一,當接到疫情通知時,他來不及和家人細說,緊緊張張的就要出門。兩個女兒拉著他的手說:"爸爸,早點回家,我們等你回家吃飯。"家人雖淚眼婆娑,卻也支持,說"這種時刻你不在一線,你轄區的群眾怎麼辦?"就這樣他開始"自我隔離",投身到了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中。

致敬!堅守黨員幹部的信念,我們一定能打敗疫情

為方便工作,他把社區當家,從未休息過一天,每天帶領社區工作人員、黨員志願者做好宣傳、登記、排摸、值守等各項工作。當其他人下班了,他又冒著冷風獨自一人到轄區各個點位檢查問題,不畏艱辛的堅守在社區防控工作的最前沿。

致敬!堅守黨員幹部的信念,我們一定能打敗疫情

排摸中,只要一發現從外省來蘭的人員,他都會主動上門送體溫計、貼封條,為讓其安心做好居家隔離,告知其加入隔離人員微信群,生活上有任何需要第一時間聯繫他,他一定會盡力解決。董暉總是說:"其實,這些人更需要我們的關心與支持,在這裡我們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 疫情仍在繼續,堅守仍在繼續。作為一名黨員幹部,他舍小家,顧大家,同時也會不斷為社區工作人員打氣,帶領大家抗戰在"疫"線。

三、黨員幹部樹標杆,勇挑重擔踐初心-龔家灣街道麗苑社區主任張晶晶

"讓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得到保障,是我們應該做的,關鍵時刻,我們不可能置身事外,掉鏈子就是愧對轄區居民的信任",龔家灣街道麗苑社區主任張晶晶在社區疫情防控會上說道。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張晶晶作為黨員幹部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的一線,發揮著本社區"強心劑"和"定心丸"的作用,成為了麗苑社區抗疫鬥爭中群眾的貼心人。

致敬!堅守黨員幹部的信念,我們一定能打敗疫情

雖然工作連軸轉,但她仍然沒喊過一句苦、一句累。一旦瞭解到有下去居民身體不適,她便會馬上聯繫社區衛生服務站或疾控中心進行評估,按評估結果進行部署,幫助居民聯繫120急救車或者疾控中心救治。經過救治後,她也會惦記著第一時間問詢結果,開展心理疏導,每當完成這一"系列動作",多半已是夜深人靜,她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

致敬!堅守黨員幹部的信念,我們一定能打敗疫情

"姨,近期要注意做好自我防護,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能不出門儘量別出門,出門戴好口罩,回家勤洗手,在家開窗通風……" 連日來,她和社區其他同事一起走街串巷,這樣的一句話不知道說了多少遍;轄區民生新天地外來人員較多,每天都有返蘭人員,突發情況和疑難問題也比較多,張晶晶針對不同的人群採取相應的隔離措施,她安撫外來人員做好居家隔離,並指定專人添加微信關注其體溫情況,告知住戶如有生活所需我們會第一時間幫助解決。"看,主任又給住戶去送生活用品了",每天這樣的情況會發生好幾次;因社區每個點位安排的人員有限,點位不能離人,中午時間,她替同事值守點位,讓同事先進餐;疫情期間最大的困難,就是口罩、消毒液,體溫儀等防控物資不足,她積極通過社會資源購買口罩,消毒液,她說著,"即使我自己掏腰包,也要最大力量保障咱們社區工作人員的物資供應"。她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初心和使命,努力在黨員幹部中樹標杆,不為自己,只是為肩頭上那"重重"的責任和人民群眾的信任。

四、勇敢和平凡的堅守-龔家灣街道紀檢專幹魏小燕

生命重於泰山,防控就是責任。在街道疫情防控工作中,有的"急忙把家中的娃兒交託給了父母",有的"顧不上照顧家裡老人決然上陣"……隔離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同心!這樣的一群人中,有一個最暖心的人,她叫魏小燕,是龔家灣街道紀檢專幹。

致敬!堅守黨員幹部的信念,我們一定能打敗疫情

疫情形勢開始嚴峻起來的時候,龔家灣街道全部黨員幹部全部下派到了轄區59個點位,她也不例外。工作中,她總能發現工作中不足,在值守蘭電小區點位後,為能迅速引起群眾重視,她第一時間在小區門口張貼了外來人員勿入本小區、進出小區人員登記測溫等溫馨提示;為細化進出小區車輛登記工作,她改變了蘭電原先車輛進出登記不嚴謹的登記方式,提出添加出入車輛登記為"小區→目的地"、"出發點→小區",簡便明瞭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她不厭其煩地叮囑每一個登記的群眾他們拉開間距、登記時一定要戴自己的手套、拿自己的筆。768戶4棟樓的大小區,每天晚上回去,她都覺得全身都要"癱瘓"了。"姑娘,你坐會吧,我看你從早上8點到現在一直就沒消停過,嗓子喊啞了吧"小區裡一位大哥走門口說著話的同時丟下了一袋子奶茶,這是"暖心人"碰見了"好心群眾"。"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我是黨員,我有責任"她回答蘭電小區群眾的問話。

致敬!堅守黨員幹部的信念,我們一定能打敗疫情

在緊張忙碌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主動拉著離家遠沒飯吃的網格員去家裡吃熱飯,進門後自己卻端起了剩飯;小區點位上,她一陣是登記員,一陣是測溫師傅、一陣又成了大喇叭宣傳器;在登記人員過程中,發現值守點44棟房頂瓦片飛落時,當場用坐凳堵住岔口,立馬變身大喇叭,告知進出人員注意安全。自己當起了現場傳導員,將險情告知物業,同時第一時間向街道分管領導告知危險,應儘快完成圍欄防控,保護小區進出人員安全。

殊不知,在這場戰"疫"中,為了配合她的工作,常年多病的老父親扮演了一年級雙科老師、陪睡的媽媽、講故事的爸爸、定點廚師、家庭保潔員。她心痛老爸的身體,但是她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她也有"貪生怕死"。為了隔離家人,客廳的沙發成了她每日的床,她變成了7歲女兒見了就要狂噴酒精的"魔鬼";一遍遍喊著勤洗手、多消毒成了每天出門前老父親的口頭禪。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魏小燕選擇了勇敢和平凡地堅守,她做的事不偉大,但她平凡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登記測溫,竭盡宣傳,細心排查,哪裡需要,就會出現在哪裡。

致敬!堅守黨員幹部的信念,我們一定能打敗疫情

(記者|殷曉彤)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聯繫電話:0931-85696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