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影响合同履约怎么办?小区封闭管理是否合法?上海权威说法来了

最新数据


2020年2月16日0—12时,上海市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32例;新增治愈出院16例;无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2月16日12时,上海市已累计排除疑似病例1692例,发现确诊病例328例。确诊病例中,男性170例,女性158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7月龄;144例有湖北居住或旅行史,33例有湖北以外地区居住或旅行史,151例有相关病例接触史;外地来沪人员109例,本市常住人口219例。具体情况如下:


因疫情影响合同履约怎么办?小区封闭管理是否合法?上海权威说法来了

目前,170例病情平稳,13例病情危重,4例重症,140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尚有157例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因疫情影响合同履约怎么办?小区封闭管理是否合法?上海权威说法来了

今天下午,上海市政府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截至2月15日,上海检察机关已提前介入涉疫情防控刑事犯罪案件62件90人。其中,用暴力等手段干扰疫情防控的妨害公务、寻衅滋事案件共10件11人。自今日起,上海前一天确诊病例涉及的区域和场所改为上午发布,以便市民更早知晓。

上海高院:对因疫情感染的医护人员定为工伤

因为受疫情影响,不少合同在履约时出现了困难,由此或将引发不少争议。对此,茆荣华在发布会上表示,“上海法院已积极研判疫情发生后审判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了民商事合同纠纷的处理思路。”

对于疫情防控期间合同可以履行的,法院鼓励合同按照原有约定继续履行;对于一方可以履行而拒绝履行,另一方要求其承担相应违约责任的,一般予以支持。

对于因疫情影响,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或者继续履行合同对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

当事人请求法院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将综合考虑当事人的约定、疫情的发展阶段、疫情对当事人实际影响的时间、程度等因素,公平处理。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依法适用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原则。因依法采取疫情防控措施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认定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

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于部分患者隐私情况的公布也引来一定法律争议。针对关于与疫情防控相关侵权纠纷的处理,上海法院处理时将如何把握标准?

茆荣华在会上介绍,对于因疫情引发的侵权纠纷,比如因个人信息被公布而引发的隐私权纠纷、因在网络等公众场合遭受不当言论而引发的名誉权纠纷,以及因医疗服务产生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等,既要审查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尤其重点审查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又要把握好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保护自然人人格权之间的平衡。对于相关的医疗纠纷,还要考量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现有的医疗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谈及疫情防控期间劳动争议的处理时,茆荣华表示,上海法院将加大疫情防控期间对危困企业的支持力度和对医护人员的保障力度。“对于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因履行工作职责而感染新冠病毒的医护人员,依法认定为工伤。”

对于一些企业受疫情影响无法及时开工、劳动者无法及时返岗、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的,充分考量疫情影响的实际程度,公平公正、合情合理地平衡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

全市法院两周完成网上开庭、调解292件

网上立案数升63%

“2月3日至今,全市法院网上立案共6947件,同比上升63%。”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茆荣华同时在发布会上介绍,2月3日至14日,全市法院完成网上开庭、网上调解共292件。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又确保法院工作正常运转,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司法服务保障?

2月3日,市高院调整诉讼服务和立案信访接待方式、暂停现场接待,全面启用网上司法服务。数据显示,2月3日至今,全市法院在线受理诉讼服务申请3.57万件次,其中申请网上缴费、联系法官、查询个案、递交材料等各类诉讼服务2.42万件次;通过12368诉讼服务平台提供智能语音服务1.48万件次;受理网上信访95件次。

与此同时,上海法院积极推进网上庭审、网上调解。2月3日至14日,全市法院完成网上开庭、网上调解共292件。在推进网上开庭、网上调解的同时,上海法院对公告案件、当事人要求开庭的案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安排线下开庭,两周以来已开庭753件。

“目前有部分案件已经进入法院审理阶段。”茆荣华介绍,比如2月12日,闵行法院受理了全市首起涉疫情寻衅滋事刑事案件,该案被告人因不配合防疫工作,殴打志愿者而被起诉追究刑事责任,下周将公开审理并进行网络直播;6日,上海破产法庭紧急处置了一家医疗科技公司的35万只库存口罩,并经多方协调,该公司口罩生产线已恢复生产;13日,徐汇法院用5个小时办结一起涉疫情解封委托手续,避免了涉案医院抗击疫情工作受到影响。

上海检察机关已提前介入

涉疫情犯罪案件62件90人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龚培华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月15日,上海检察机关依法提前介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涉疫情防控刑事犯罪案件62件90人,会同公安机关共同研究案件的定性,引导侦查取证,并已审查批准逮捕8件9人,提起公诉1件1人。

龚培华介绍,上述62件案件中,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案19件32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9件19人;诈骗案13件15人;妨害公务案4件4人;寻衅滋事案6件7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2件2人;非法经营、非法狩猎等其他涉疫情犯罪9件11人。

据悉,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各类刑事案件2873件4605人,案件总数同比下降21.8%,涉疫情防控案件占今年同期刑事案件总数约2%,总体上看,本市刑事案件总量明显下降,涉疫情防控刑事案件占比较少,上海防疫工作秩序和总体社会秩序安全平稳。

三周接受涉疫情法律咨询2116条

上海市司法局一级巡视员刘平在发布会上介绍,为满足市民和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解决矛盾纠纷和办理相关法律事务的需求,市司法局出台了一份关于加强法律服务保障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两份关于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通知,以及疫情防控期间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仲裁、调解、司法所等8个服务指引。

一方面建立应急公共法律服务机制。组建专业团队,为涉疫情的市民和企业提供法律帮助。同时,加强涉疫情法律咨询服务。组织专业服务人员全天候7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1月24日-2月15日,共接通咨询18168条,其中涉及疫情咨询2116条,占比约11.65%。此外,优化线上和现场法律服务,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公益性。

疫情发生后,上海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包括道口的监控、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等,在管控的过程中是否有法律依据?

“为有效应对疫情扩散风险,本市出台一系列防控举措,是必要的,也是有法律依据的。”上海市司法局一级巡视员刘平介绍,以小区封闭式管理为例,从法律角度讲,城乡社区属于居民自治范畴,除了政府采取的管控措施外,居(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人员进出等防控措施,是可以的。

“需要强调的是,封闭式管理并不是隔绝,也不是封锁,而是一种有效、可控的管控措施,目的是发挥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加强源头管控,守好社区的安全门。”刘平说。

因此,刘平呼吁广大居民,要积极支持,确保小区封闭式管理措施有效落实,不能采取暴力抗拒等极端行为;同时理解、配合,换位思考,兼顾多数人和少数人的合理诉求。“还要防止出现歧视或者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保护小区所有居民,包括租住者的合法、正当权益。”


记者 | 胡蝶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