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錯過的題,如何不再錯?大地中學的老師是這樣做的!

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考試“做錯過的題”,為何有的孩子總會反覆錯。

一位大地中學的老師,在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時,提到:有一類學生,在平時的課後作業裡,題常常能夠“保證”做對,但是到了考試,卻經常因為各種原因導致丟分……

而這類學生,還經常容易考完試之後,老師一講解完,就能秒懂,但是第二次考到這樣的題,依然又出現丟分的現象……最關鍵的是,第二次的題,僅僅是之前考過的題,變形了一點點,考的知識點依然是同一個。

說到這裡,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其實也好像是這樣——中招了呢?

01 為何作業會做,考試卻出錯?

首先,這是一部分學生沒有良好的做作業的習慣,所帶來的。

作業的知識點,往往侷限於當天所講的知識,或者某一個小章節,老師剛講過,大多數同學都有那麼點印象。作業的時間不受限制,翻翻書也是可以解決的。

這就造成了考試的時候,我們面對範圍比較廣闊的知識點時,一個是容易混亂知識點之間的運用,再加上緊張和時間有限等因素,就容易造成粗心等現象的發生。

不過最要命的是,很多同學習慣寫作業的時候“開卷學習”,有什麼不懂得立馬翻書,或者請教父母同學老師解題思路,這不利於作業練習中,學生本身對知識之間關聯的掌握管理,也不利於知識的記憶。

當考試時,無可依賴的時候,學生就容易陷入“抓瞎”的狀態。

02 所以平常練習,一定要這樣做

想要考試不抓瞎,就一定要先做好平常知識的記憶和梳理。

要養成計劃,比如做作業前,一定要對當天甚至之前相關的內容知識,進行復習;還要有預習的習慣,這樣能幫助你更快地抓住老師講課的核心內容。

對於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一定要做到獨立,儘量減少與同學“討論完成”的現象,或者對教材課本的依賴。將每一次作業都要當作考試來對待,甚至規定好完成的時間,鍛鍊自己的完成速度。

在面對難題的時候,一定要有必勝的決心。尋求到解答之後,還要懂得追根溯源,找到背後的考點、解題思路點,找到其內在的思路和規律,補充自己的“盲區”。

難題之所以難,主要還是因為涉及到的知識面廣,而我們還無法很好的“熟練運用”所學的知識罷了。

03 考試後多做1件事,勝刷10道題

當你把平常的作業都當作是考試,那麼你就能把考試,當作是平常作業一樣輕鬆了。

面對考試的結果,衡中的老師常常勸學生們,要有一個合理的心態。一次分數代表不了什麼,只要不是高考。考試的意義在於檢驗你的學習成果,而你們的收穫就是大家試卷中出錯的題目。

面對錯題,大地有一句口號,是考完試後訂正一遍,一個禮拜後再做一遍,考試前再複習一遍。

這樣的錯題,大家一定要學會整理起來,他們就是你考前複習的最好寶庫。同時,來川學習方法還建議,大家一定要懂得對錯題進行一定的分類。粗心分一類、知識點都懂卻不會做的題分一類,連相關的知識概念的題也要分一類。

而且,一定要及時地總結,對易錯的類型題,多練幾道。迴歸課本,把相應缺漏的知識點梳理一遍。

利用好錯題,是大地學生刷不完的題、考不完的試背後,最大的學習技巧。

考試錯過的題,如何不再錯?大地中學的老師是這樣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