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全國範圍下雪下雨對疫情有幫助嗎?

忙忙碌碌人生路


主要看雨雪天氣的惡劣程度和持續時間,一般病毒零下幾度就會失活,再有多日以來的天氣影響,很有更少人出門,進一步影響病毒的傳播!所以,持續雨雪會是個好消息。


藍天190827025


我認為沒有多大的幫助,首先我們不要指望寒潮能“凍死”新冠病毒,個人防護不僅不能減少,反而還要升級,房間要定時、定點通風。

 

1,傳染病的流行受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顯著影響。氣候變化是自然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寒潮、低溫等氣候變化,對疫情防控總體來說是不利的。病毒耐冷不耐熱,低溫使得病毒在環境中的存活時間延長,更容易導致其傳播。

 

2、民間所說的瑞雪兆豐年,下雪對消滅病菌是有好處的?“瑞雪兆豐年”強調的是下場大雪後,低溫會殺死農作物的蟲害,從而增加作物的收成。低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殺滅多細胞生命體的害蟲,但是對單細胞的細菌或者無細胞結構的病毒來說,它們在低溫情況下存活更久,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進入人體後依然可以致病!因而“瑞雪兆豐年”並不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3、歷史上特殊天氣對控制疫情產生過什麼作用?就流行病學觀察,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2002-2003年非典以及如今的新冠肺炎均起始於寒冷季節!這種現象可能與低溫有利於病毒在環境中存活有關;豔陽高照,其中的紫外線可能會加速環境中病毒的死亡。非典到次年5月份差不多就控制住了,環境因素在其中可能有部分作用。但目前,新冠病毒的致病性與之有顯著不同,比如有隱性感染且有傳染性,環境因素的作用有多大,尚待進一步觀察。但是無論如何,控制疫情還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與配合,遵循科學的公共衛生防護措施,及時阻斷疫情傳播途徑,儘早控制疫情。

 

4、寒潮天氣來了,在疫情防控方面,還需要有哪些加強的地方?面對寒潮天氣,普通市民需要加強自身保暖,尤其是有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基礎疾病的市民,避免因受寒而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從而更易感病毒;其次仍然要堅持居家隔離少外出。市民要做好保暖,保持營養,增強自身體質和免疫力。

 

另外,低溫極端天氣,普通居民居家防護、保暖時房間容易處於密閉狀態,特別要注意做好房間定時、定點通風。室內通風可以改成多次、短時間通風,通風時避免寒風侵入人體。

 

寒潮天氣外出執行防疫活動需要注意出行安全,提防路面溼滑,這個時期仍然需要我們堅持、再堅持一下,勝利在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