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新春第一“战役”,透露出哪些讯号?

五粮液新春第一“战役”,透露出哪些讯号?

一个企业的社会价值表现,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发展走向。

突发情况,往往是优秀企业的试金石,既考验了企业应变处置能力,也使企业内在“修养”更加突出。

在此次疫情所造成的特殊环境下,五粮液的表现引人关注。作为中国酒业龙头、地方经济支柱和民族品牌代表,五粮液在支援抗疫一线,确保复工生产等各方面,均发挥了表率作用,展示出一个优秀企业的品格与特性。


从责任看效率,五粮液是湖北省外首个捐款酒企

疫情袭来,五粮液的外部反应极快。

1月26日,五粮液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款3000万元,是湖北省外第一个捐款的酒类企业,在企业界也是较早行动的代表。

此后,五粮液又向四川省内累计捐款5000万,旗下五粮春品牌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款1200万,集团捐款总额达到9200万元。

行动迅速,勇担责任,这是五粮液在突发事件中的一贯做法。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五粮液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组织了一支携带生命探测仪、热像仪、应急装备车等物资的协助救援队,在震后仅一个多小时,便出发赶赴现场。

对突发情况的快速反应、快速决策和快速执行,正是一个优秀企业之所长。在此次疫情中,五粮液的第一笔捐款发出于1月26日,也就是大年初二,其前期决策很可能发生在除夕或大年初一,这种表现既是五粮液的责任“本能”,更是企业的能力体现,为酒行业树立了表率示范。

从部署看担当,安全复工是对地方战“疫”的强力支持

在企业内部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五粮液则表现得严格谨慎、一丝不苟。

2月2日至5日,五粮液集团连续召开三次专题会议,深入研究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2月8日和10日,五粮液领导班子两次对复工复产工作进行全面检查,11日,再次召开复工复产部署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反复部署落实。

根据会议安排,五粮液设置了牢固细致的疫情防线,从重点人员排查、重点场所消毒灭菌,到用餐管理、口罩佩戴,体温测量,再到交通管控、物资保障,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的疫情防控,均做出周密的安排部署。

日前,国务院下发《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既要切实做好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又要及时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尽早恢复正常生产,为疫情防控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从五粮液的实际情况看,五粮液是宜宾最大的国企,是地方经济支柱和形象代表。在疫情来袭的特殊时期,五粮液的安全有序复产,既是防治疫情工作的成果,也能大大增强“抗疫”信心。在此情况下,五粮液唯有直面困难,承担责任,把一切工作做细做透,才能对地方抗击疫情起到最大的帮助。

穿越短期挑战,增强长期信心

无论面向社会还是在企业内部,突发情况下,五粮液均做出了及时、准确、有效的行动举措,这背后是一个企业从“心”到“身”的优秀素养体现。

而长期以来,从助力扶贫攻坚,到积极保护生态,五粮液将责任行为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持续将企业发展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与社会价值。以公益心、责任心为本,以组织力、行动力为领,这既是企业应对突发挑战的强大保障,也是其领袖行业、持久发展的原因所在。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疫情的突发影响,并未改变经济健康稳健增长的宏观趋势。同时,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在持续升级,除了向优质产品、优秀品牌集中,也更加聚焦于那些有担当、有情怀、有作为的优秀企业,一个企业的社会价值表现,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发展走向。

在五粮液身上,我们看到的,正是这种品格与特性,我们有理由相信,五粮液能够克服疫情的短期影响,保持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良好势头。有这样的行业龙头引领,我们对酒业在疫情之后的恢复发展,同样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