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柳下惠坐懷不亂有多大的真實性?

weishangsanli


坐懷不亂常常形容一個男子面對美色的誘惑而能夠巋然不動,不生淫念,是對男子在男女關係中保持正派作風的最高的讚揚。

而這個成語的主人公柳下惠更是被孔子尊稱為“被遺落的聖人”,柳下惠並不是他的本名,他是春秋時期魯國人,父親是魯國的大夫,祖上是魯國國君魯孝公,是名副其實的魯國貴族。之所以被稱為柳下惠,是因為他的封地在柳下,死後又被諡為“惠”,後人尊敬他的品德,因此尊稱為柳下惠。

作為春秋時期重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遺留下來的並不是很多,但其“坐懷不亂”的高尚品德,卻被人們津津樂道的2000多年。這個典故最早的記敘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儒家經典《荀子》,《荀子》中曾這樣記載:

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而後,荀子的弟子毛亨又對這一記載加上了更細緻的描述,他在《詩經·小雅·巷伯》中這樣說道:“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嫗不逮門之女,國人不稱其亂。”

從戰國以後,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典故算得上真正流傳了下來,並被歷代文人士子所推崇至極,除了人們口耳相傳,這一典故也被民間藝術家編排成戲劇,在《荀子》的基礎上又加上了許多藝術元素,使得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坐懷不亂”就有了許多個版本。

一、相傳一個大雪紛飛的長夜,柳下惠外出遊玩,因為天氣的原因只得找一處古廟投宿,而柳下惠剛準備休息,就有一位婦人也來來到這裡,兩人相對而坐,但隨著雪越下越大,氣溫逐漸降低,在古廟之中,二人沒有禦寒物品,於是柳下惠解開衣服讓婦人坐在其懷中,互相取暖,就這樣,柳下惠抱著婦人坐了一夜,沒有動過一絲邪念,直到天亮後,二人才相繼離開。

關於這個版本,還有兩種說法。其一,有的說是柳下惠看婦人快要凍死了,主動要求婦人坐於其懷中。其二,婦人因為寒冷難耐,主動要求坐在柳下惠的懷裡,柳下惠再三拒絕,最後才同意了婦人的請求。

二、在一個大雨磅礴的白天,柳下惠出外遊玩,由於雨勢過大,就準備到前面的小廟中躲雨。不料想一位婦人也被雨水打溼了衣服,正光著上身在廟中擰衣服中的水。柳下惠一看,趕緊躲在離廟不遠處的槐樹下,非禮勿視,他坐在槐樹下背對著婦人,直到婦人處理好了衣服,這就是另一個版本坐懷(槐)不亂。

至於廣大男性更為關注的自然是第一個版本,柳下惠真的就能品德高尚到“坐懷不亂”,無動於衷嗎?

當然,柳下惠之所以有這樣一個美名,和他日常的表現是分不開的。他為人正直,執法嚴明,是魯國一位少有的賢明貴族,人們願意相信這樣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能夠做出坐懷不亂的事情。但這件事在歷史上記載的過於簡短,其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地方。

  • 首先,我們常說的“飽暖思淫慾”,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外出遊玩碰上了極端天氣,我想這是柳下惠沒有預料到的,此時的他又冷又餓,估計也沒有那種心思考慮邪念,在天冷的時候,我想大部分男性都會有感覺,身體並非那麼方便。

  • 其次,對於這個女性也沒有過多記載,他是一個妙齡少女還是一個年老婦人?如果是抱著一個年近七十的老人,別說是柳下惠,正常人都能做到坐懷不亂。況且在等級森嚴的古代,貴族始終看不上賤民,即使是男女之事,他們也要講究門當戶對,豈能隨意湊合?

  • 再者,關於婦人的長相也沒有描述,有的男性是特別有“潔癖”的,對於不喜歡的女性,即使是對方投懷送抱也不一定能激起自己的好感。就拿現在的男女來說,一個女生如果剛開始不喜歡一個男生,說不定哪天就被男生的狂轟濫炸感動而最終接受了他。但如果作為男性,一開始就對這名女性不感冒,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


因此,我覺得柳下惠坐懷不亂應該確有其事,只不過以一種比較狹隘的方式來揣測柳下惠的心理。當然,我們更願意相信柳下惠懷中坐著一名年芳二八的貌美少女,只是為了取暖,心無旁騖的維護自己的精神信仰。

不過,我還有一種不成熟的想法。既然是兩個人的事,為何弄得天下盡人皆知?難不成兩位主人公還要瘋狂宣傳自己的這種非禮行為?

我猜測,也許柳下惠遭遇到了“仙人跳”,柳下惠一生直言敢諫,得罪了不少人,他也曾三次被貶官,在政治上樹敵過多。

正如後來曹操以“不孝”的罪名處死孔融的一樣,孔融三歲能讓梨,一生以高尚品德要求自己,最後被曹操以你自己最引以為傲的品德問題處死,相當於殺人誅心,讓天下人看看孔融的虛偽一面,這招很毒,先不說孔融有沒有不孝之事,單就這一罪名就能讓孔融永世不得翻身。

而柳下惠被當時的人敬仰,道德高尚的完人,如果他的仇家能在道德方面對他下手,柳下惠一旦上鉤,那將讓所有人對他失望,直到死無葬身之地。

可惜他們派去的婦人真的讓柳下惠坐懷不亂,就這樣平安的待了一夜,也讓仇家們真正感受到了柳下惠的正派作風,找不到機會下手,這才口耳相傳的將這件事傳了出去,變相成全了柳下惠的名聲。

當然,最後一種僅僅是我的猜測,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小小嬴政


傳說中的柳下惠坐懷不亂,是有背景的。一個快要凍僵的女子求助於老柳,老柳敞開胸懷救助,這時做聖人的慾望遠遠勝過做男人的慾望,所以坐懷不亂完全有可能。


再如今天男醫生給女病人做一些手術時,其感官的刺激可能遠比那要被凍僵的女子大。我們的醫生一樣可以不受干擾,心不亂跳,手不亂抖,靈巧精準地完成手術。這是醫者的大愛和崇高的職業道德使然,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人有多面性,男女在一起也不是隻有一件事。相信絕大多數男人都具備柳下惠的素質的。男人好色不假,但大部分男人也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更不會乘人之危。否則這個世界還了得?

有些男人一天到晚愛用男女之事打趣混說,給人造成好色之徒的錯覺,其實大多數男人還是好男人,他們談性說愛,看是如狼似虎,其實也不過葉公好龍罷了。




金風359


知道“柳下惠”還是在文革的批林批孔運動中和“柳下蹠”一起知道的,那時候對“盜蹠”多推崇,而對“柳下惠”多批判。柳下惠:姬姓,展氏,名獲,字子禽,今山東平陰人氏,春秋時期魯國人,製作周禮周樂的周公後裔,大智大慧者,儒家心目中的賢人。亞聖孟子對柳下惠非常推崇,在《孟子·萬章下》稱其為“聖之和者也”,柳下惠的“和聖”之稱由此而來。同時他也是後來《百家姓》中“展”姓“柳”姓的得姓始祖。繼續答題“柳下惠坐懷不亂有多大的真實性”,史上記載“公元前695 魯桓公十七年,禽二十六歲。遠行歸,夜宿郭外。時天大寒,有一女子趨託,恐其凍死,乃令坐於懷中,以衣覆之,至曉不亂”,這便是成語“坐懷不亂”的出處。孟子曰:“男女授受不親,禮也”,月黑風高夜,正肌膚之親的柳下惠能堅守自己的底線嗎?老漁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連想到“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此時此刻發生的任何事都會有說辭的,這是人類異性之間的正常生理現象。而周禮的製作人,儒家思想的大智大慧者堅守住了賢者的底線,才有了後來“坐懷不亂”的典故。(圖片來自百度)






老漁破船


柳下惠坐懷不亂的真實性萬分之一吧!不是沒有,而是鳳毛麟角;不是真實存在,而是美好願望。

坐懷不亂往往是特定情景的特定結果。柳下惠是因為救死扶傷,今天的外科醫生除個別道德敗壞者外,面對裸體女性也是心無旁騖,但那並不等同於真正意義上的坐懷不亂。

性無能者,即使美女簇擁,也是談笑風聲而無半點邪念,那不是他多麼偉大,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自己的痛苦自己吞下罷了。

一個正常人,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孤男寡女同處一室,不發生點什麼,只有一點解釋,那就是對方毫無吸引力,或者是極其排斥。

我們必須承認本性,其實沒有幾個人可以超越本性。如果要潔身自好,最穩妥的措施就是不給自己犯錯的機會。


晃晃悠悠的時候


本人相信故事真實存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在部隊時,因部隊紀律嚴格,戰士服役期間對女色不敢想,不會想,不能想。當時駐地附近有一女下鄉知青,晚上來我營房找一姓陸的上海籍戰士,兩個聊幾句後女的便要求男的送行,兩個途經一較平坦山坡時,女的便要求男的與其發生性關係,男的很理性拒絕並選擇下山,女的堵氣向山上走,男的發現手電筒在原地就回去撿,然後又送女的一程,誰知沒走多久,女的見地面較平緩又要求男的與其發生性關係,男的堅決拒絕並獨自下山,女的繼續上山前往其目的地……夜深人靜,孤男寡女,能做到自潔其身實是難能可貴!事後男的如實向部隊彙報,經查:女的想脫離下鄉生活,幻想男的如退伍可與他一起到大上海生活。真是異想天開。以此類推,柳下惠坐懷不亂在特定條件下是有可能存在的事實。


填道通平


不可能,男人見了女人,坐懷不亂嗎,我老公見了漂亮女人眼晴都直了,況且我還不錯



我可以73760708


前言:“坐懷不亂”柳下惠的故事流傳到現在千年之久,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面對美女獨處一室,孤男寡女,乾柴烈火,柳下惠坐懷不亂,是怎麼做到的?至少,我相信很多人是做不到的。


一,作為古代四大聖人之一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幾則典故出處:

1.第一種說法:元時的胡炳文在《純正蒙求》裡說道:“魯柳下惠,姓展名獲,遠行夜宿都門外。時大寒,忽有女子來託宿,惠恐其凍死,乃坐之於懷,以衣覆之,致曉不為亂”。(白話文就是說,魯國的展禽,遠行夜宿,天氣很寒冷,這時候有美女投懷送抱,展獲正好以怕此女子凍死為藉口抱在懷中給予取暖,整整一夜,肌膚想接,坐懷不亂。好吧,好定力,我是做不到的。)


2.第二個說法:說柳下惠外出訪友,途遇大雨,直奔路邊古廟暫避,但一進門,見一裸體女子正在裡面擰溼衣服,柳下惠急忙退出,坐於古槐之下,任暴雨澆注,此段“佳話”,成了柳下惠坐懷(槐)不亂。(這麼解釋似乎也解釋的通,作為文人,知書達禮,文質彬彬,由於暴雨進入古廟避雨,看見同樣避雨烘衣的女子,急忙退出,也合乎古代思想邏輯情理)。


二,柳下惠坐懷不亂流傳千年到底真實性如何呢?

1.判斷這件事的真實性我們先看看柳下惠的人品,道德,柳下惠,魯國柳下邑人,曾任魯國士師,掌管刑罰獄訟之事,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好吧,單看其身份,文人君子,說他為救快凍死的女子,用自己身體與之取暖,坐懷不亂,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2.按照第一種說法來說,柳下惠遠行夜宿,天氣極冷,看見一女子由於受凍暈倒路邊,急忙扶進房抱在懷中,用衣物蓋好取暖,其實從常理上來看也很合乎常理,況且,柳下惠也是一文人,翩翩君子,斷不會在這個時候乘女子受凍昏迷而乘人之危,況且古代對止乎禮義看的很重。(如果換做是我的話,不要說什麼男性都是下半身考慮的動物什麼的,在那種情況下,心裡更多的是急切,同情和更多的憐惜,你想啊,一嬌弱女子,被大寒冬天凍的奄奄一息,躺在你懷裡,難道你還會趁人之危嗎?)。在我心裡坐懷不亂典故,可信性更高了。


3.按照第三種說法,柳下惠外出訪友,突發暴雨,進古廟休息,撞見一裸女,在換洗被暴雨淋溼的衣物,作為文人,知書達禮,禮儀為先,急忙退出,選擇的是做在“槐樹”下,因此坐“槐”不亂,也合乎情理。


綜上所述,不管是元胡炳文的記載,還是明初陶宗儀的記載,這些都無從考證其出處真實性,況且孤男寡女共處一室的,作為女子把貞潔看的很重,絕對不會把和陌生男子抱了一夜的事情公諸於眾。作為柳下惠,一個思想家,政治家,更不會把這種事情公佈。因此在古代封建社會此典故出自他們之口不可能,但是單看柳下惠的人品品德,再看第一種第二種說法的分析,我相信,柳下惠坐懷不亂,是真實存在的。是你們的話,漫漫冷夜寒冬,一個即將凍死的美女,你不會抱住取暖救人嗎?難道會去趁人之危,相信看到即將凍死昏迷的女子,我們心裡多數想的是焦急,憐惜,疼愛,說不定,做了一回翩翩君子,坐懷不亂,第二天此美女由於報恩投懷送抱也可能啊,這不更好,有情有義,何必急於一時之切呢!


唯戀無名


古代人心地單純的多,做實養心養氣功夫的也多,甚至有些過分,我們熟知的孟子就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但聖人也有過分的時候,他看見媳婦有不雅的姿態,就跑去跟老媽說要休妻,多虧孟母英明。可見,古人是非常執著的追求理想人格和崇高道德的,所以做到一心不亂的是大有人在的,再說柳下惠,即使這只是個傳說,在當時,人們也完全認可,這個在理論上是成立的。而傳到現在,此一時彼一時,人心不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肯定不認可,有人還從夢的解析的原理證明柳下惠不正常,甚至說武松也不正常。

千秋自有後人評說,歷史卻是前人寫就。



叫及時的雨的老頭兒


百分之百的真實。當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不感興趣的是時候,是可以索然無味,視若無物的。我也曾經經歷過一段真實的事,一個美女在14年前與我同乘一輛貨車,坐一駕駛室,她坐在我懷裡3個多小時,我身心沒有衝動,那是我心中深愛著另一個女人,故不為所動。


輔全君


柳下惠做懷不亂肯定有真實性,前提是你有一個深入骨髓的愛人。十幾年前,我在家鄉的縣城做小生意,後來生易冷清,日子過的入不敷出,就狠心離開了深愛的妻兒,出遠門到工地上班。從一開始的小工,熬成了獨當一面的師傅,工資水平也足以養家餬口了,年終還能存下一筆錢。

上過工地的人都知道,工地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閒餘時間,吃喝嫖賭是大多數遠離家鄉的青壯年工人的娛樂方式,在工地呆久了,耳濡目染,我也漸漸的隨著工友吃吃喝喝,賭些小錢,打發那些極度空虛寂寞的日子,但我從來沒去嫖過,我和妻子愛之入骨的深情,有如一道銅牆鐵壁,擋住了我去沾染其它女人的念頭!記得那年在西北的一個城市,深秋的連綿陰雨,讓人煩悶孤寂,傍晚時分,工友們約我去酒館喝酒,夜幕來臨,個個已是醉意朦朦,然後去城中村閒逛,心有靈犀般的直接去了煙花之地,那些名曰洗頭房泡腳屋,真實的情況每個人心裡明鏡般清晰,我跟工友說在外面等他們,工友說不玩進去坐著等啊,沒誰強迫你,也沒人吃了你,這樣一說我就隨他們進去了,坐在外面屋裡,隨手揀起一本雜誌翻看,酒還是過量了,頭昏眼花中,突然從裡間走出一年輕女人,拉著我朝裡屋拽,邊說:傻坐著幹嘛?快進來!我掙脫手說:我不玩這個,我等老鄉!那女人睜大一雙迷惑的眼睛說:不玩幹嘛要給錢?我愣住了,我沒給錢啊。女人明白了,笑著說:是你老鄉請客啊,快進來吧。我搖搖頭說:我從來不幹這種事情,你把錢退給他們吧。退錢?那女人臉一板,我們這行沒個規矩。我茫然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那女人嬌笑道:反正是不退錢了,就進去玩啊,我還不漂亮嗎?遲疑間,被女人拽進了一間粉紅燈光的小屋。女人迅速的脫光了衣服,躺下來招手:來呀!說實話,這女人很年輕,二十歲上下,長像也漂亮,精光的身子,皮膚如牛奶般白嫩細膩,在酒精的刺激下,我有過一剎那間的衝動,但腦海裡突然間浮現出妻子柔美的笑臉和深情的目光,我扭身去拉門,那女人樸過來抱住我,把我推倒在床上,沒病吧你,她說。然後雙手勾住我脖子,把白嫩的胸脯湊在我臉前。那一刻,我的身體沒有任何反應,掙脫她,迅速的走出了小屋。

回工地的路上,我問誰掏的錢,一個工友說:我呀,幹活時你幫了我不少忙,還你人情。又說,挑了個最年輕漂亮的給你,玩的還開心吧。我吭了聲,無奈的搖搖頭,只說了句:改天請你喝酒。這種情景,我明白真話假話說出來沒有任何的意義,不是疏遠了同事的情誼就是被冷嘲熱諷。

這件事過去多年了。看到大家對問題的回答,也勾起了我對往事的回憶,就把我真實的經歷寫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