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後,出現哪些症狀意味著病情危重?

平常心185797423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很多人都知道感染以後,大多數人會以發熱、乏力、乾咳等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可能還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等症狀。但是對於感染以後,出現了哪些症狀提示自己或者感染者的病情加重,似乎並不瞭解!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不管是在臨床上,還是在鍾南山院士發表的首篇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論文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類似這樣的描述:哪怕是重症、危重症病人,在其病程中都可能只是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說明在我們所認知的發熱、乏力以及乾咳等等症狀當中,不僅不能作為判斷一個感染者病情是否嚴重,甚至連判斷是否被病毒感染都不能!

那麼,我們臨床醫生是如何判定一個感染者病情的嚴重程度的呢?根據哪些症狀?

有的人說,根據最國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不就知道了嘛!

確實,在最新的診療方案中有提到,根據感染者的不同臨床表現,把新型肺炎患者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以及危重型。

其中,把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之一的,列為重型。

1.呼吸窘迫,RR(呼吸次數)≥30次/分;

2.靜息狀態下,指氧飽和度≤93%;

3.動脈血氧分壓(PaO2)/吸氧濃度≤300mmHg。

而符合以下三種情況之一的,列為危重型。

1.出現呼吸衰竭,且需要機械通氣;

2.出現休克;

3.合併其他臟器功能衰竭需ICU監護。

但是我想說的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大家看完以後,是不是會覺得,跟沒看過是一樣的,不瞭解的還是不瞭解。

其實很正常!因為診療方案是專業了的,一般是給我們醫務人員參考,看的,並不適用於普通老百姓!

那麼,作為我們普通老百姓,應該怎麼看?

其實大家只要掌握以下三個病情關鍵節點,就會讓你對新型肺炎病情嚴重程度更加清楚!

第一個病情關鍵節點:看自己的肺部CT片報告,是否已經出現白色陰影(如下圖)。注意:這時候別管自己病毒核酸檢測陽性還是陰性,結果出來還是沒出來。因為在我們的病理生理學當中就提到:我們人體肺部一旦出現陰影,是一種免疫反應,即我們免疫細胞正在瘋狂的殺滅病毒,而這白色陰影屬於免疫反應過度,代表的很可能是出現了一種無差別殺戮。即病毒是殺了,但是其他正常細胞也可能被我們免疫細胞給誤殺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白肺”往往提示重症肺炎的原因。

(如圖:真正危及生命的是進展到“白肺“(箭頭所指))

第二個病情關鍵節點:靜息狀態下,測量的指氧飽和度≤93%(如下圖)。

指,指的是“手指”的意思,即測量的部位;而測量的指標叫做“氧飽和度”, 即氧合血紅蛋白對有效血紅蛋白的容積比。簡單的理解就是指結合了氧氣的血紅蛋白量佔總血紅蛋白的百分比。注意:無特殊情況,指氧飽和度一般指的都是動脈血的氧飽和度,而且動脈血氧飽和度(95%~98%)要大於靜脈(60%~85%)。

(如圖:指氧飽和度<95%,就不正常了)

一旦我們在靜息狀態下,測出來的指氧飽和度≤93%,注意這時候一定不要坐以待斃,要尋求積極治療,這時候說明我們血液中的氧氣不足,應提高吸氧,根據呼吸情況可能還要上呼吸機,幫助我們呼吸。

因為新型肺炎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呼吸衰竭!

第三個病情關鍵節點,這個點可以說是生死點,很多時候用上了我們醫生常說的重症監護病房(ICU)的終極武器——ECMO人工肺。這個設備,在平時就是用於搶救一些急性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心臟驟停等危急重患者的。

它工作的原理也很簡單,就是將我們人的血液引出體外,然後通過這個設備讓它跟我們的氧氣結合,再送回我們體內(如下圖)。

瞭解到這,我相信你也就明白,當一個新型肺炎患者病情發展到上ECMO人工肺,意味著什麼了,不說一套耗材要花幾萬塊,治療費用昂貴,基本上屬於命懸一線!

所以,看一個新型肺炎患者的病情重還是不重,我們普通人只需要看這幾個點,就會非常清楚了!

(備註:圖片來至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醫學小偵探


首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症狀比較明顯,而且症狀不僅僅只有呼吸系統症狀,還有消化系統及凝血功能的異常,而且新型冠狀病毒目前確診人數不斷下降,這也預示著這種病毒的治癒率還是可以的,冠狀病毒感染後症狀有輕有重,所以早發現早治療是最好的辦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症狀輕的,症狀主要是發熱,也就是體溫持續高於37.3℃,而且還伴有乏力、乾咳,逐漸加重會出現呼吸困難,部分患者還會還會出現起病症狀輕微,也可無發熱,症狀重的會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及凝血功能障礙。

多數患者為中輕症狀,而且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所以為了降低感染冠狀病毒的分險,首先要注意佩戴口罩,而且勤洗手(肥皂水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避免和外來人員接觸,食用的肉類和蛋類食物徹底煮熟,避免用髒手觸摸眼口鼻等部位。


所以說早期出現輕的症狀及時就診治療,症狀重的意味著病情危重,而且治療不及時容易導致生命危險,而且還有一些合併有心肺疾病的患者病情會重上加重。

關注小克,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識,謝謝!


小克大夫


新冠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因此肺部是新冠病毒感染最常見受累的器官。新冠肺炎以發熱、乾咳和乏力為主要臨床表現,少數患者可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等症狀。雖然患者感染後大多症狀較輕,且預後良好,但對於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的患者來說,則容易發展為重症,往往預後較差。

新冠病毒感染後出現以下症狀時,可能意味著病情危重,一定要重視

1.呼吸困難

新冠病毒感染肺部後,肺部氣泡功能異常,導致體內氧氣供應不足,專業上稱之為“呼吸窘迫綜合症”,是以呼吸困難和頑固性低氧血癥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綜合徵。當新冠肺炎發展為重症肺炎時,肺部出現廣泛性病變,肺通氣功能急劇下降,患者會出現呼吸急促,呼吸時鼻翼煽動,由於缺氧可導致口唇、指甲發紺,嚴重的可出現意識障礙,是由於大腦缺氧導致的,臨床上又叫肺性腦病。

2.低血壓

正常成人血壓一般不低於90/60mmHg,無論是上壓低於90還是下壓低於60都屬於低血壓。當出現低血壓時,說明感染已經非常嚴重,臨床又叫膿毒性休克。休克時體內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由於缺血缺氧,可在短時間內出現衰竭現象,如不及時治療,患者可在短時間內死亡。

3.出血

病情危重時,會導致出凝血功能障礙,因胃粘膜屏障功能減弱,所以最常見的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會解黑便,出血量大時會還會嘔血。

4.低熱或無發熱

千萬不要以為不發熱或者低熱就代表病情較輕,當病情危重時,有些患者的體溫會不升反降,出現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但其他症狀會加重。同時患者病情危重時還會出現極度疲乏、眩暈、感覺遲鈍、嗜睡或煩躁不安等精神改變症狀。

因此無論如何,在近段時間如果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特別近期有到過湖北或與來自湖北地區的人有過接觸的情況下,都要及時就醫,因為這部分人已經屬於高危人群。及時到醫院就診一方面可以儘早查明病因並進行治療,避免病情惡化,另一方面如果確診為新冠病毒肺炎,應及時隔離,避免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藥師方健


根據最新的診療方案現介紹與您,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診療方案(適行第五版 修正版)》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根據出現的症狀將病情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 輕型即症狀輕患者並沒有任何不適,並不會出現肺部毛玻璃狀和肺部雙側斑塊樣改變。

昨日迎接兩名康復的患者出現,其自述並確診前沒有感覺到特別不適。

  • 普通型即具有典型的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可見肺部的影像學改變。

肺部影像學改變一般成像肺部毛玻璃樣變和斑塊樣改變,如下圖毛玻璃樣改變

  • 重型(符合下列任何一條)

1.呼吸窘迫,每分鐘呼吸頻率>30次

正常呼吸頻率為12-20次

2.靜息狀態下,氧氣飽和度≤93%

氧飽和度正常應該在95%以上,是血液內血紅蛋白與氧氣結合後達到的飽和度百分比,95%以上說明並沒有缺氧。

3.(動脈血氧分壓/吸氧濃度)≤300mmHg

動脈血氧分壓是指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氣對血液的壓力,正常為80-10mmHg;

動脈血氧分壓/吸氧濃度用來判斷是否存在呼吸困難正常值應該在400-50mmHg。

  • 危重型(符合以下任意一條)

1.出現呼吸衰竭,需要機械通氣

2.出現休克

3.合併其他器官衰竭需要ICU監護治療

這是目前最新的診療方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可以關注 🥳等最新的診療方案出席時第一時間分享給各位。🤗🥰🥰



截止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人數雖然有所下降,但是死亡人數每天還是有很多,所以來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不積極治療,結局只有死亡,這也是這種病毒最可怕的一點,但是有些感染者由於各種因素使得病毒潛伏期延長,早期不易被發現,所以這也無形中增加了傳染的力度。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通過飛沫、空氣及接觸性傳播,這只是目前發現的一些傳染途徑,而且這種病毒症狀較多,不僅僅只有呼吸道的症狀,還有消化道及血液系統的疾病。

首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常見首發症狀時發熱,主要是體溫>37.3℃,還會出現乏力及乾咳、氣促、胸悶的症狀,除此之外還有這些患者還會出現噁心嘔吐、頭痛、腹瀉及四肢痠痛無力的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嚴重的症狀主要有感染後會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腎衰竭,甚至死亡,所以早發現早治療效果會好一點。

關注馬醫生,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識,謝謝!


全科馬醫生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之後,出現那些症狀意味著病情危重?

新型冠狀病毒屬於冠狀病毒的一種,在電子顯微鏡下病毒像日冕和王冠而得名冠狀病毒,而新型則說明這個病毒之前在地球上可能沒有存在過,可能是之前的冠狀病毒發生變異而來的。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感染者打噴嚏、咳嗽咳痰、說話等把病毒帶入空氣,新型冠狀病毒懸浮漂移在空氣中,周圍的人通過呼吸道吸入發病,或者和感染患者握手或者接觸,或者新型冠狀病毒汙染電梯按鈕、門把手、公共汽車扶手等物體表面,人們通過手觸摸到這些被病毒汙染的物體表面,手又無意間觸摸到口鼻而被感染。

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不一定都會出現症狀,這一部分人會成為無症狀的攜帶者。有症狀的新冠肺炎患者主要表現為發熱、乾咳和乏力,可以伴有流涕、鼻塞、咽喉部疼痛和腹瀉。

輕微新冠肺炎患者只表現為輕微的乏力和低熱,體溫波動在37.3~38℃,並不會出現呼吸急促、呼吸窘迫等呼吸系統表現。



出現那些症狀,意外著新冠肺炎病情較重或者危重?

1、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口唇甲床發紺、胸悶氣短、煩躁不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臥也不舒服,心跳加快,這些表現大多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一週之後出現,主要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肺部受損導致。

2、出現嚴重或者極度的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甚至出現瀕死感、口唇甲床和麵色鐵青或者青紫、呼吸衰竭,還可以出現低血壓、少尿或者無尿等休克表現,出血傾向等凝血功能異常表現,難以治療的酸中毒,最為嚴重的是意識喪失,呼吸心臟停跳。


佳園道


根據國家衛健委最新頒佈的診療指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患者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輕症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無肺炎表現。那麼,出現哪些症狀意味著病情危重?

重症患者多在發病後一週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性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

新型冠狀病毒的攻擊靶點主要是肺組織,引起炎症風暴。為什麼感染者體內會出現炎症風暴?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回應,炎症因子風暴實際上是細胞因子的過度反應。

它主要是因為人的免疫系統針對外界的病毒和一些感染的誘因“部分敵我”時,過度反應從而對機體造成傷害。因此,治療過程中,尤其針對危重症的患者,如何抑制炎症風暴是治療焦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