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朗逸,神车背后的狡黠思维

出品/平门知事

撰文/二哥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四十多年了,中国汽车市场从来不乏创造销量神话的品牌车型,昌河、夏利、凯越、捷达、桑塔纳、爱丽舍、伊兰特、福克斯、五菱宏光、宝骏560、730等等,然而,时光的洪流终究饶不过这些不思进取的家伙。

除了朗逸——上汽大众朗逸。


上汽大众朗逸,神车背后的狡黠思维

上汽大众朗逸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2008年6月上市的朗逸,恰好赶上了中国车市黄金10年的起点。

好时机

事实上,十年前上汽大众朗逸初次亮相的时候,试驾时间一度对其中国区专属车型的身份,能否与大众全球车型的技术与品质水准同步深感怀疑,同时对其前景也深感忧虑。

彼时,通用、丰田、本田、福特、马自达等合资品牌还立足未稳,长安、吉利、奇瑞、比亚迪等自主品牌还未成气候。

而大众则正以1.4L、1.6L、1.8L、1.8T、2.0T等多款发动机,自动挡匹配爱信6AT变速箱为主的动力与传动系统车型,统治了中国汽车市场各级别车型的领导地位,品牌名声如日中天。


上汽大众朗逸,神车背后的狡黠思维

朗逸内饰

精明如上汽,不会错失良机,同时也急需一款紧凑级轿车确立与一汽的对等关系。

借东风

扛着大众的车标,朗逸有了顺势而起的东风;而中国区专属的身份则给了上汽昂首挺胸的主导权,对待朗逸比一汽之于速腾、宝来,自然会倾注更多心血。

尽管朗逸依旧沾染有大众汽车的恶习,但更多的是上汽与大众的共同呵护。一路走来,它避开了兄弟车型速腾的断轴事件、宝来的尾箱烤焦事件,让自己逐渐出车头地,混出了神车的模样。

当宝来还在一味地思忖着还有什么地方能够减配,车型换代总是慢半拍的时候;

当速腾改款后,诀别了省心的1.6L发动机,也不用大众系小型与紧凑级车普遍装备的1.5L发动机,而执意采用全系烧机油的1.2T、1.4T发动机,自动挡匹配顿挫、抖动、异响、死亡闪烁的双离合变速箱的时候;


上汽大众朗逸,神车背后的狡黠思维

上汽大众朗逸

朗逸总能够领先一步,无论是外形与内饰设计,还是安全功能性配置以及整车售价。或许上汽大众应该建有根系发达的销量预警系统,只要朗逸的销量稍有下降苗头,新一轮的改款和媒体造势马上就会提上日程。手机界PLUS的营销案在汽车圈的应用,朗逸就是始作俑者。

然而,明星范儿的朗逸虽得上汽恩宠,但也逃不掉大众的落后基因,其1.4T版本和相同动力系统的其它大众车型一样,存在发动机烧机油、双离合变速箱顿挫、抖动、异响,甚或脱挡的问题。


上汽大众朗逸,神车背后的狡黠思维

上汽大众朗逸

不过,上汽大众朗逸持久的热销早已像其兄弟车型一样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迷恋崇拜的思维定势,烙下了爆款必买的印记。

在习惯了跟风消费的中国汽车市场,这种情景远非个例。

还好的是,朗逸并没有像大众速腾那样抛弃其安身立命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与AT变速箱,对于需要外形稳重同时不追求强动力的消费者,1.5L匹配爱信6AT版本——朗逸的主销版本是相对令人放心的选项。

当然了,如果放眼整个中国车市,上汽大众朗逸,论技术,比起马自达昂克赛拉差距甚远;论动力,比起本田思域也差距甚远。

但朗逸狡黠,它有大众的车标,它朴素而受众广泛,男女老少通杀。

这才是令对手恐惧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