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秋天的紅葉882


這不是廢話麼,現在誰都知道攘外必先安內是錯誤的,契丹是外族,必須先平定了契丹,然後才轉而平定像南唐,後蜀等割據勢力,才能完成中國的統一


天不老情難絕69800868


相比之下柴榮更有長遠戰略眼光,但時機也很重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柴榮當時的決定無疑是正確的,趙匡胤的決策也不能說不對,不同的是二者面臨的具體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周世宗柴榮39歲英年早逝,趙匡胤才有機會發動陳橋兵變篡位。至於趙匡胤的所謂統一,那都是建立在柴榮打下的基礎之上的。

柴榮志在統一,即位後攻後蜀,奪取秦、鳳、威、階四州;徵南唐,盡得淮南十四州。後蜀被打怕了,南唐也已臣服,如果柴榮選擇選擇先收復南方,應該非常輕鬆。可是柴榮卻突然暫時放棄收復南方,採取了先難後易的戰略,把矛頭指向北方的契丹,這是為什麼?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為了燕雲十六州(或幽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指的是現在的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地區。後晉石敬塘反唐自立後,向契丹求援,和遼太宗約為父子,成為了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兒皇帝。石敬塘最令人痛恨的,就是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

燕雲十六州對中原的戰略意義,相當於漢中之於西川,重要性不言而喻。燕雲十六州的地勢非常險要,作為北方的門戶,燕雲十六州進可以成為經略或控制契丹的橋頭堡,退則是抵禦契丹南下的天然屏障。一旦讓契丹越過燕山山脈和北太行山脈,華北平原將無險可守,畢竟契丹騎兵雄於天下。

在宋朝之前的封建王朝,基本就是靠著燕雲十六州險峻的山脈、山下的桑乾河和巨馬河以及長城這三道防線抵禦住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正所謂“丟燕雲則必禍中原”,由此可見燕雲十六州對中原的重要性。作為五代第一明君,雄才大略的周世宗柴榮,自然更是清楚其中的厲害關係。

正是由於燕雲十六州的戰略重要性,使得河東軍和河南軍的爭戰中,佔據形勝之地的河東軍即使打敗了,也可以憑藉地利和堅城固守養息,捲土重來,而河南軍一旦失敗,就會萬劫不復。對於汴梁的北周政權來說,當時的契丹和北漢正是自己的天敵。北漢和契丹是同盟,是繼石敬塘之後契丹的第二個兒皇帝。北漢地盤不大,人口不多,卻是牽制中原的重要棋子。契丹很重視北漢。只要攻打北漢,契丹都會來救援。

北漢立都太原,從春秋戰國開始,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太原的城牆堅固高大,這使得在冷兵器時代攻破太原比較困難。說到底,南唐、後蜀都不過是疥癬之疾,只有契丹才是柴榮的生死大敵。所以,柴榮拿下了南唐的江北之地後,便開始全力準備北征契丹。

柴榮做出這個選擇,也是因為佔了天時。可以說,契丹建立國家之後,完成了封建化,擁有強大的國家機器。從石敬塘手中得到燕雲十六州,契丹則完全佔據對中原王朝的戰略優勢。不過,柴榮當皇帝時,契丹在位的是有名的昏君——遼穆宗耶律璟,人稱睡王。柴榮清醒地意識到,這正是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最好時機,否則一旦錯過這個機會,處在上升期的契丹換了明主,就別想收回燕雲十六州了。

柴榮預料到,在他北伐之時,南唐和後蜀都不敢有什麼小動作。除了他們國力不足,且被柴榮打怕之外,也和南方王朝的特點有關係。首先,南方王朝比較均勢,相互掣肘。其次南方多山,沒有條件組建起強大的騎兵部隊與周朝進行戰爭。柴榮在攻打後蜀和南唐時,奪取的都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加強了後方的安全性。

柴榮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正式下詔北伐契丹,大軍所到之處,寧州、益津關、瓦橋關、瀛州、以及淤口關的契丹守將紛紛望風而降。在短短的四十二天時間裡,柴榮率大軍不失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平定燕南之地。收穫了三州十七縣,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原之於契丹的戰略劣勢。

可惜在柴榮準備進取幽州之時,不幸染病,不得已班師回程。否則一旦把契丹打退,失去契丹救援的北漢政權,必亡於周。趙匡胤篡位後,採取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其結果也正如柴榮所料。由於給了契丹發展壯大的時間。耶律璟死後,為人英明的遼景宗耶律賢(皇后蕭燕燕)即位,宋朝已無奪回燕雲十六州的可能了。然後就是宋太宗趙光義在高梁河、岐溝關的慘敗,宋人徹底放棄奪取燕雲十六州的努力。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首先,柴榮指定的國策並非先北後南,先滅契丹,再滅江南諸國,他與樞密使王樸商議的決策同樣是先南後北。

  柴榮生平最後一次大動作,北伐契丹,被無數讀者人為拔高,彷彿柴榮不死,契丹就會被滅一般。

  事實上,柴榮那次北伐從發兵到最後撤兵,前後不過40余天。之所以能夠奪回三關,也並非後周軍隊多麼能打,而是打了一個時間差,搞了一個突襲戰。

  辛卯,上至滄州,即日帥步騎數萬發滄州,直趨契丹之境。河北州縣非車駕所過,民間皆不之知。壬辰,上至乾寧軍,契丹寧州刺史王洪舉城降。

  那時候的訊息交流非常不便,不但北方的契丹國沒有察覺後周的大動作,就是後周境內百姓都不知道周世宗率軍北伐。周世宗在三月二十九日悄悄離開汴梁,四月十六日,突然出現在寧州城下。大軍壓境之下,契丹刺史只能投降。

  之後周軍行動十分迅捷,更出人意料在北方使用水軍,乘坐樓船北上。在二十六日到達益津關,迫使契丹降臨投降。

  二十七日,河道變窄,周世宗下令棄船登岸急速行軍,以至於隨從警衛將士不足五百人。

  二十八日,趙匡胤率領先鋒精銳部隊突然出現在瓦橋關,一番猛攻,當天契丹守將投降。

  在五月初八日,周世宗就下令撤軍,二十五日返回大梁。

  也就是說,整場戰爭若是排除周世宗往返行程,真正用在打仗中的,前後不過十來天。

另外,趙匡胤是當時水路都部署,契丹的益津關、瓦橋關都是趙匡胤衝鋒在前,給攻打下來的。

因此種種,即便柴榮沒有中途染病,對契丹的勝利也不可能長久持續。契丹作為一個已經建國數十年的成熟大帝國,絕不會被這麼一擊給打垮。更何況,這失去的二關(契丹丟失的其實是二關,是宋朝在瓦橋關側再修建了一座淤口關),只是燕雲十六州的邊邊角角。燕京還只是遼國的南部屏障而已。

只要戰爭持續下去,即便當時契丹的皇帝遼景宗比較昏庸,也必然會集結兵馬,圖謀反擊。那時候才算是兩軍主力抗衡。

在遼國主力沒有被擊潰的情況下,說什麼滅掉遼國都只是妄談。

至於先北後南,還是先南後北,事實證明,那都是兩代帝王結合當時特殊國情,百般考慮,最後定下的國策。就當時來說,都是最正確的。

周世宗雖然南征北戰,其實沒有滅掉一個國家,後蜀、後唐都虎視眈眈,北漢也是心腹之患。因此,在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柴榮只能是稍稍警告遼國,之後還是會繼續掃平南方。

至於北宋,建國之時首先要安定中原,收攏人心,趙匡胤的腳步已經算極快,在建國的第三年就發兵征討湖湘。之後每隔數年就消滅一國。

本來,開寶九年時,趙匡胤已經掃平江南各國,正式開始征伐北漢。不出意料,北漢必滅。沒想到其弟趙光義突然出手,害死了兄長。致使滅北漢一事拖了數年。

關鍵是趙光義空有一副狠毒心腸,卻沒有其兄趙匡胤的天才將略,與遼國兩次大碰撞,都頭破血流。多虧了兒子宋真宗比較爭氣,擋住了蕭太后的全力一擊,北宋才得以保全下去。


葉之秋


首先,兩位君主都是歷史上的明君,可以說這是兩個很有魅力的人。但是我反對這個問題的提法,這是歷史上最應該仔細甄別的地方,究竟為什麼這麼說,那麼就讓我來幫大家好好分析以下的局面。

後周世宗柴榮,是皇帝裡的拼命三郎,為批改奏摺通宵達旦,時常為了制定國策晝夜不休,在他執政期間,後周可謂兵強馬壯,已有席捲江河之勢。但最後在攻打契丹的途中病倒,白白的將大好江山拱手讓人,讓萬千史學人士大呼嘆息。

關於柴榮幾次打幽州,有著不同的版本,但我仔細研究了一下當時的地圖,在後周與契丹控制的那片土地邊上,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國家存在著,與他們接壤的北漢,看似病怏怏,但也不是任人宰割,背靠契丹這棵大樹,在五代末期始終屹立不倒,這是一個讓柴榮徹夜難安的敵人,作為與北漢交手過無數次的後周,甜頭是吃到過,但苦頭也沒少吃,北漢與契丹的關係倒是如膠似漆,每次柴榮去攻擊一方,另一方肯定會去幫忙,多次戰役,後周並沒有得到多少地盤,倒是威逼利誘南唐,得到不少油水,以全局戰略來看,先南後北是理智的,後周也是這麼做的,是以,我得到的結論是:柴榮和後周的國策並不是先滅北方的北漢和契丹,而是和趙匡胤一個思路,先南後北。原因是什麼?我來告訴你正確答案。

後周的地理位置與北漢和契丹接壤,多年的征戰互相十分了解,論實力來說,後周佔領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經過五代時期各個王朝的積累,兵強馬壯,並不是契丹和北漢聯手就可以輕易撼動的,而柴榮的岳丈符彥卿這個大神,曾經將契丹皇帝打得丟盔棄甲,有這尊大神鎮守北方,契丹北漢聯手也只是騷擾邊境,打打秋風罷了。而南方則不然,南唐的李家可是有錢人,國力與財富比後周只強不差,只因李老爺子老邁昏沉,無進取之心,屢屢讓後周佔了便宜,但如果南唐的新君不像李煜般荒唐,恰恰有個明君出現,加上南唐富裕的人口資源,劃江而治的南唐,絕對會是後周的最大敵人。所以先南後北並不是趙匡胤的想法,他只是照著柴榮的思路繼續而已。

百姓口中竊取後周的趙匡胤,也的確是按這個思路去走的,在南唐和後蜀最虛弱的時候發起了滅國行動,敗天所賜,南方統一戰爭全部勝利了,當他騰出手來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壯年毆了,就那麼不明不白的掛了,只能讓弟弟趙光義來完成他的遺願了,可惜趙光義滅了北漢後,在兵分三路大軍去滅遼國的時候,在高梁河戰役中,臀部中箭險些喪命,失去了最好的一次機會,逃跑時丟掉的武器兵甲,讓遼國契丹人真正的武裝到牙齒,至此有了和宋叫板的資格。

我是通遼人,是一個歷史愛好者,我想把更好的歷史故事寫給大家看,真心希望每一個喜歡歷史的人關注我。





大通遼人


肯定是柴榮正確。你的這個提問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先北漢還是先契丹?而契丹主要是指幽雲十六州,因為滅掉契丹在當時是不能的。

一、趙匡胤時期沒有武力收回幽燕地區的打算

其實趙匡胤根本沒打算武力收回幽雲十六州,他是打算用五百萬貫錢贖買。這並不是抹黑,是真實的。當然趙匡胤從來沒有放棄過幽州故土,趙匡胤的家鄉就在幽州。只是趙匡胤的策略是以和為上,柴榮是主張武力解決。

後周王樸的《平邊策》中三次提到幽燕地區,柴榮對收復幽燕地區是時時掛念的。趙匡胤和趙普的統一戰略中並沒有提到幽燕地區。在著名的《雪夜問對》中只是說到了北漢,沒有提及契丹。還有記載:在收回幽燕的問題上,趙普對趙匡胤曾經說過:“孰取幽燕,孰可代之。”意思就是派誰去收回幽雲十六州,誰就會坐地稱王。這個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意思一致,是宋朝壓制武將的傳統策略。趙匡胤在如何謀取幽燕的策略上的態度上是搖擺不定的,或者說是束手無策的(除了花錢贖回,當然要看對方願不願意)。

二、柴榮的方略很明確:就是武力收回

周世宗在世時,契丹政治腐敗,君主愛殺人,人心惶惶。這點對柴榮來說肯定是有利條件。周世宗先打契丹主要有兩點原因:

1、“先易後難”的策略沒有改變。契丹比北漢強大的多,先打契丹不是“難”嗎?其實是因為,打北漢契丹會出手,還是要有一戰,而要拿下北漢老巢太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到時候雄兵耗盡,以疲敝之兵再戰契丹,就更難了。先打契丹就不一樣了,只需少數兵力監視北漢動向,北漢也不一定敢出兵,以主力打契丹。只要打贏契丹,餘者自服。

2、政治上,幽雲十六州百萬漢人的人心向背問題。當時的漢人在契丹的統治下,遭受橫徵暴斂,苦不堪言,而且地位低下,“蕃人毆漢人死者,償以牛馬,漢人則斬之,仍沒其親屬為奴婢。”至於契丹的民族政策改變,那是後來的事情。

有人細數中原軍隊與契丹的多次交戰,契丹敗多勝少,所以契丹並不是天下無敵的。

所以柴榮克復三關,不是偶然事件,更不是運氣。其中有一段插曲來自資治通鑑記載,這是宋朝時期的著作肯定不會去吹捧後周世宗。周世宗帶五百侍衛疾馳,脫離了大部隊,在休息時突然出現了契丹騎兵。“從官皆恐懼。胡騎連群出其左右,不敢逼。”就當時地形,契丹兵不是怕有埋伏,是柴榮的威名震懾住了契丹兵。

之後在準備圍攻幽州時,柴榮突發疾病,本來應該是一場惡戰,以這種方式結束。

借用丞相的一句話:“天不助我,助爾曹!”


思美人否


必須要說明的是,趙匡胤在平定天下的過程中繼承的是柴榮一直以來所堅持的戰略方針,即先易後難,先南後北。也就是說兩人對於燕雲十六州的收復持的是同樣的觀點,先將南方的割據政權都收拾掉,然後一門心思對付契丹。至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主張後解決契丹”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大概是因為柴榮在去世之前向北進發,連克二關三州,在準備兵犯幽州的時候,柴榮病倒了,然後後周大軍撤回,柴榮不久去世。後來趙匡胤黃袍加身,宋朝取代了後周。而整個宋朝,燕雲十六州再也沒有回到中原王朝的懷抱。

這給後世之人造成一種錯覺,即倘若柴榮沒有英年早逝,或許燕雲十六州早就被收復了,這種假設並非沒有根據,但即便是柴榮,想要將燕雲十六州收復也絕不是容易之事,而且,對於燕雲十六州的收復,柴榮和後來的趙匡胤一樣,都是放在最後要打的仗。

燕雲十六州的問題是從後唐開始的,原本幽州這個地方有一個燕政權,後來為後唐所滅,還沒有等到後唐將幽州這個地方握在手中,後唐自己先亂了,後唐末帝李從珂和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不對付,以至於兵戎相見,石敬瑭為了徹底打垮李從珂,將契丹引進了中原紛爭中來,為了爭取契丹的支持和幫助,將幽州這一塊直接送給了契丹,如此輕易就能得到土地,契丹自然不會拒絕,於是就有了後來的燕雲十六州同屬於契丹的事實。

燕雲十六州的地理位置非常獨特,它幾乎就是中原王朝的門戶,而這個門戶屬於契丹後,就等於契丹進入中原如入無人之境。這是中原王朝最大的隱患,直到後周時期的柴榮,才開始真正考慮真正收復燕雲十六州,柴榮繼位後首先在高平之戰中大敗北漢和契丹聯軍然後整頓軍務,為同一天下做準備,他招賢納士,最終得王樸的輔佐,當時王樸寫下了著名的《平邊策》,其中針對天下統一大業給出了“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得到了柴榮的賞識,而成為柴榮的主要謀臣。

後期柴榮平定天下的步驟就是按照先南後北來的,先是進攻後蜀,又三次南下攻唐,不過當時的柴榮並沒有直接進行滅國戰,而是得到幾個州幾個關之後就改變方向。等到江北淮南十幾個州都收復之後,柴榮在959年春天開始北上,這次北上是悄無聲息的,是秘密進行的,所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實際上只有42天,就“攻克”了二關三州,守城之將紛紛投降。

但這場仗基本就是在契丹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每到一地,該地就投降,後周兵不血刃就解決了二關三州,但等到柴榮準備攻打幽州的時候,就遇到了阻礙,首先後周軍中的將領都勸柴榮放棄進攻,說:

“陛下離京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今虜騎皆聚幽州之北,未宜深入。”

而且契丹也已經做好了準備,早已命北漢提前抵抗後周軍,在這樣的情況下,柴榮還是想試試,無奈身體卻已經經不起打擊,不得不班師回朝,然後去世。

柴榮此次北上並非是想先解決契丹帶來的燕雲十六州問題,前文說了,他秉持的也是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但是即便是統一南方也需要時間、需要穩定的大後方,所以在南方打了幾仗後,柴榮趁著契丹國內政治一般的情況下發兵北上,為的就是給契丹一個警告,不要摻和進中原紛爭中來,但可惜的是,柴榮英年早逝,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趙匡胤作嫁衣裳。

假若在給柴榮一些時間,或許就真的能做到“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要知道柴榮去世的時候只有38歲,是真正的英年早逝。

柴榮去世後不過半年,趙匡胤就黃袍加身,不久登基稱帝,先是杯酒釋兵權,又改革軍制,加強皇權,即便是在統一天下的關鍵時期,趙匡胤為了皇權的需要還是有了抑武之心並付諸行動。但就統一天下的戰略方針來說,趙匡胤繼承的是柴榮的策略,也是先南後北,先易後難,這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契丹當時確實很強大,而南方又都是割據分裂狀態,中原則百廢待興,經濟並未恢復,先南後北不僅是先易後難,更是為了得到南方的巨大財政來支持北方的戰事。

趙匡胤先是在北方部署兵力防止北漢和契丹的突襲,然後南下開始了攻滅割據政權的戰爭。北宋大軍南下,南方的割據政權被滅的被滅,納土歸降的納土歸降,等到南方基本平定之後,趙匡胤又開始了北方的統一之戰,而北方除了燕雲十六州在契丹手中之外,還有一個割據政權的存在,即北漢。但趙匡胤針對北漢的戰事都因為契丹的干涉而無功而返,緊接著,趙匡胤就離奇的死亡了。

趙匡胤去世的時候49歲,算是壯年而死,之後其弟趙光義繼位,雖然滅亡了北漢,但是此後燕雲十六州在宋朝時期一直沒有被收復。

所以我們看,就針對契丹出兵收復燕雲十六州這件事來說,柴榮和趙匡胤是同樣的戰略方針,在當時來說都是相當正確的策略,但是時間對這兩位君主卻非常的無情,一個38歲英年早逝,一個49歲壯年離奇死亡,留下的是沒有被收復的燕雲十六州。


尚宮女史


我覺得趙匡胤是對的!打契丹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定的,需要充足的國力才能維持持久大戰,取南方的財富來養軍備戰才是取勝之道,否則即便能夠擊退契丹也得元氣大傷,最終也不過是魚死網破,反而是便宜了第三方政權,比如西夏大理吐蕃這種,西夏恰恰就是在北宋與契丹對峙之時趁機建立政權的。

以宋朝的軍力打退契丹重奪燕雲十六州或許可以做到,但是想要追亡逐北消滅契丹那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宋朝缺馬,要在塞外那種一馬平川的地形上跟遼國的騎兵交戰,很難取得決定性勝利,即便宋朝步兵能夠僥倖打敗遼國騎兵,遼軍只要退去草原,宋軍追不上,那也很難重創遼軍。最終陷入長期的拉鋸戰當中,這時候沒有充足的國力根本就打不下去。當時的南方錢糧稅賦方面幾乎佔到整個宋朝財政的七成以上。

不過呢,趙匡胤也有自己的問題,他奪取南方地盤之後,並沒有實現自己的宏圖偉業,他一個杯酒釋兵權讓大量的將領解甲歸田,根本就沒有人打仗,重新培養的武將又跟不上來。趙匡胤壯年而逝,他的繼位者宋太宗志大才疏,而且沒有進取之心,也就讓趙匡胤的謀略用不上了。


優己


五代十國就一個字亂,亂的根源就在於幾乎所有的政權都是建立在粗暴的軍權基礎上的:誰有軍權誰就可以是皇帝。這種亂象根源就在於唐中後期藩鎮制度,節度使在唐末各自為王,至唐滅各自稱皇!柴榮當時面對的現實是南邊的政權沒有穩定的,北方政權沒有積弱的。柴榮其實都試探性的和南北爭鬥過,發現南邊政權林立,戰鬥力良莠不齊,統治者基本以維穩安逸為目標,並相互牽制,各自都很難有大的動作。而北方政權較單一,朝局也較清明,加上驍勇善戰,為政者基本都以開疆拓土,建立功勳為目標。我們從歷史可以看到,柴榮當時的戰略意圖很明顯:對南部政權,以蠶食弱化打擊為主,並沒有一舉滅之,而是騰出手來對北部堅決死戰,大有直搗黃龍,全面吞噬的架勢,當然歷史沒有如果,早逝的柴榮,北邊南邊都沒完成一統。可以揣度柴榮認為南邊可以緩,北邊卻不能等,趙匡胤偏安一方的心思和南邊其他執政者其實並無二異。宋終其一朝都把政權和軍權都尖銳的對立著。遼和後來的金(再後來的蒙古卻截然不同)彷彿就是以前宋原來本身:周。


luang與duang


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是因為柴榮在位幾年,進行了軍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改革,國內穩定、經濟發展、軍力強大,具備與契丹進行一戰的綜合國力條件,而且柴榮本人軍事才能高超,有戰勝契丹的把握。打敗契丹之後,守住邊關隘口、遷民外附、發展生產、鞏固邊防,自然形成有效防禦契丹的力量,這時候再揮師南下,趁著戰勝契丹的餘威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掃平南方,輕而易舉。這是當時的國家實力條件和客觀形勢決定的。而趙匡胤要先南後北,也是考慮到當時的國家實力和客觀條件。一則,新舊政權交接之際,本身內部不穩,如果與契丹交戰,戰敗或形成曠日持久的拉鋸戰,都不利於自身政權的穩固和建設,而發兵南下,先掃平南方,則有必勝的把握和優勢,在平南中建立自己的威信和實力,然後再與契丹一決雌雄,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只是天不假年,平定南方後沒多久,趙匡胤就去世了。柴榮和趙匡胤作為五代宋初不世出的2位頗有才幹的帝王,都是天不假年,不然,任何一人都可以完成中國統一併有效打敗契丹。只是“一山不容二虎”、“一個時代不許兩位英傑並立”,才有了柴榮欲戰契丹而早亡、趙匡胤平南後欲再戰契丹而先逝。


史文弓之父


請允許我大放厥詞一下。

無論是柴榮的先北後南,還是趙匡胤的先南後北,首先要從中原王朝的內部考慮,然後考慮一下全部區域的勢力分佈。

我們要從全國形勢出發,通盤來考慮這個事情。全國分為四大區域:中原、南方、西北、山西和東北

中原地區:周世宗跟趙匡胤統治初期,勵精圖治,強幹弱枝,發展民生,平定藩鎮割據,加強中央禁軍力量。中央集權力度日益增強,綜合國力穩步提升。

南方地區:主要是南唐、後蜀、荊楚、吳越等割據國家,主要特點是經濟文化高度發達,導致各國重文輕武、不思進取、耽於享樂,保境安民>>開疆擴土,限於地勢分佈、兵員素質和騎兵戰馬的軍事因素,不會對中原王朝造成實際的武力威脅,從南方六朝的歷史發展可見一二。

西北地區:一直是出身党項民族的拓跋家族,承襲著定難軍節度使的統治名分。政治生活的主題是憑藉中原王朝賜予的名分和經濟支持,對抗高昌回鶻和甘州回鶻的軍事夾擊,在夾縫裡面生存。因此,中原王朝成為他們重要的盟友和藩主,暫時不是敵人。

山西地區:幷州地區,一向都是五胡雜陳的動感地帶。隨著石敬塘雜胡狗賊割讓了幽雲十六州,山西進入了大遼國的勢力範圍。劉知遠的弟弟建立的北漢政權,不過是藉著後漢的餘溫撈一些政治資本,然後維持一下豪酋的體面生活。

契丹王朝:契丹在唐朝開始發跡的,曾經幫助李世民攻打高勾麗,被李唐皇帝冊封為李姓,成為唐朝統治下的羈糜州郡。隨著李盡忠反叛以後,開始設立平盧節度使,鎮撫東北二虜。五代十國時期,趁著中原內亂,契丹積極進行漢化和胡漢分治體系,實現了奴隸制向封建化的轉變,經濟文化建設大幅提高。同時,軍事力量的組織效率和單兵素質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契丹大遼才是威脅中原王朝的關鍵力量。當時的軍政策略,就是捏軟柿子和啃硬骨頭的順序問題。

周世宗的考慮:第一,北漢王朝作為後漢王朝的存續,對於國內遺老遺少具有文化號召作用,就像蜀漢對於曹魏一樣。必須剷除北漢,才能證明後周王朝的政治合法性和文化認同感。第二,鑑於大遼滅亡後進的政治事實,北方邊境集結著大量的防禦北漢和契丹的精銳部隊。北漢和契丹就是懸在王朝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不能徹底打敗他們,後周無法安心向南進軍統一全國。就像韓遂和馬騰的西涼鐵騎存在,曹操無法安心率兵統一江南一樣。

因此,周世宗興兵奪取江淮一帶,震懾了江南諸國,威脅他們不敢趁機北伐。於是,帶兵攻打北漢和大遼。鑑於北方的溫度環境、地理因素和軍隊力量對比,由於軍隊出現逃跑問題,周世宗北伐遭遇挫折和失敗。內心憂鬱成疾,龍御歸天了。

然後,中國歷史上武功最強的皇帝,不管是漢族人還是沙陀胡族,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以戲霸的身份飾演了黃袍加身的經典橋段,從自己忠心耿耿效忠的周世宗的後代手裡面奪去了江山。就像李淵從親愛的姨夫隋文帝的後代手裡面奪去了江山一樣。

周世宗的北伐經歷,讓趙匡胤深刻的明白,啃硬骨頭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趙匡胤的考慮:行軍打仗,打的是銀子和兵員。柿子還是要先挑軟的捏。

第一、南方經濟富庶,人員眾多。宋朝率先平定江南地區,可以增加稅賦,擴大兵源,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和和軍事水平。

第二、做事情要先易後難。趙匡胤曾經和周世宗並肩作戰,率軍奪取南唐江北地區,對於南方軍隊的實力水平了如指掌。憑藉自己手下的名將(曹彬、潘美、李繼隆、韓令坤、慕容延釗),完全可以蕩平南方地區。

第三、從歷史經驗上來,唐太宗就是『先南後北』,首先平定中原和江南地區,取得經濟財富和糧食物資輪輸轉運,然後再對付軍事實力強大的突厥、薛延陀和高麗,並且取得了積極的政治成果。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