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小孩,每天半夜哭个不停


楼上小孩,每天半夜哭个不停

栋德:师傅,我这两天晚上休息不好,白天也没什么精神。

伯阳:怎么了?有心事?

栋德:我家楼上的小朋友刚一岁多,一到晚上一点多就哭,孩子妈也不会哄,就会说,别哭了,孩子那听这个,哭急了,就说在哭打你了,孩子哭的更凶。几乎是天天晚上如此,搞得我没精神。

伯阳:要是天天晚上,丑时醒来还哭的话,是肝脏有问题。

栋德:这个我是知道的,楼上孩子妈妈,我是很熟悉的,有两个孩子,大的4岁上幼儿园,小的刚一岁多,男人不正干,喜欢赌博,刷了她的信用卡,并且让她担保了贷款,现在男人跑了,她自己带两孩子,也没收入,靠父母救济活着。

老子:够惨的。

栋德:最初,我是劝过她的,不要跟没有工作的男人交往,找对象就简单一点,要么公务员,要么老师,你就这个条件,不要乱找。可是,她从小到大,太乖了,太听话了。到了大学,父母都不允许她谈恋爱。没有恋爱常识,不懂男人,不懂拒绝,谁对她好都能拿下。

伯阳:这样的女人很多,都是家庭环境造成的。

栋德:她这个男人就是,看上去人畜无害,标准暖男形象。别看这男的一分钱没有,消费那可是很前卫的,带她去泰国,去日本,吃海鲜,还住豪华酒店。有一次她跟我说,她以前从来没体验过。。。男人坑了她50万,其中30万是贷款+信用卡。

伯阳:渣男太多了。

栋德:当时跟我讲的时候,我劝她及时止损,你不能相信这个男人了,赶紧跟家人商量,抓紧把钱换上,别再拖了,否则把饭碗也砸了。她不,非要自己扛,觉得父母也不容易,供自己上了大学,要是再帮自己还了这个孽债,太不应该了,她曾经想过去做女公关,但是我觉得她不合适,她算不上漂亮。

伯阳:生活总是那么艰难。

栋德:她说,一些不好的事情传到学校,她主动辞职了。我问,你卖身被抓了?她说,不是,她去干过那些,还总结了经验,免费的有人要,收费的没人要。

伯阳:有些人总是在总结经验中成长。

栋德:我问她,还有外债吗?她说,她家里帮她还上了。我问,男人还能联系上吗?她说,能联系上,他也很愧疚,不赌的时候特别好,但是一看到那样的场合,就管不住自己,现在他也在找工作,争取把钱还给她,毕竟有俩孩子还要养。

伯阳:带俩孩子,下家都不好找。

栋德:有时,我就在想,是什么原因导致她走到这步的?说白了,是家庭环境,从小不允许谈恋爱,父母一直在赌,到了年龄呢?又一直在催,自身条件又一般,在自己系统里找不到,就想到婚恋网站上找,她不知道,无数个鱼钩在等着她呢。

伯阳:这个结局算好了,只是砸了饭碗。

栋德:是啊,若是负债百万以上,这辈子都很难翻身,估计只能一死了之,《今日说法》上不就有一个吗,一个人男扮女装,没见过面,没通过电话,把一个男的骗得倾家荡产,贷款80多万,最后投河自尽。。。

伯阳:不懂爱情,不懂男人,就会有社会青年来给补上这一课。

栋德:其实,她没钱挺好的,我们对她们的关系是一种认知,她自己是另外一种认知,你根本想不出这个男人对她的催眠有多深,这也就是这个男人不贩毒,如果贩毒,她能去带货。毕竟这是她生命中第一个男人,第一个进入她身体的,第一个进入她灵魂的。

伯阳:第一次的学费都很贵。

栋德:我认识一个仁波切,有一次他在朋友圈写了一句:“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我反手回了一句:一首《爱情买卖》,你值得拥有!

伯阳:没事调侃一下这些人,也是一种乐趣。

栋德:我能理解,他们这种修行,就是想开启静音模式。喜你自己的喜,悲你自己的悲,情绪要自我掌控,不为外界操纵,这是第一阶段,下一阶段是什么?不悲不喜,平常心了,也就是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伯阳:这些不是他们独创的,这些都是庄周,也就是庄子提倡的生活方式。

栋德:现在想过这种生活的人有很多,我身边有个妹子,三个娃的妈妈了,迷信上了佛,仿佛就是在一霎那听到了佛祖的召唤,说什么都要出家,跟家里人闹了好多次,也离婚了,耳根也清净了。她跟我住一个小区,没事就跟我聊聊,现在天天在家抄抄经,她迷恋仁波切迷的不行,就差跪地哀求了,说就让我出家在你身边就行,我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就让默默的跟随在你身边就好。

伯阳:这些人营销包装的功夫做的很足。

栋德:我跟她说,这些人不管修行不修行,他们首先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现在已经进入了你的灵魂,种了草,要随时做好进入你身体的准备,真到了那天,你觉得值吗?她说,这也许就是佛对我的召唤。我问,你让孩子怎么看你,让父母亲戚朋友怎么看你?她就哭。。。我看着她,吧嗒吧嗒掉眼泪的样子,心里直骂她傻。

伯阳:这些人认为脱离了生活的魔爪,又误入了狼窝。可怜。

栋德:我总在想,这些女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乱像,把自己逼上绝境,而不自知。除了家庭因素影响外,就是教育不该刻意,今天的教育,依然是走老路,饭碗教育。

伯阳:这是个大问题。

栋德:以前,大家都穷,想要出位,出人头地,读书几乎是唯一的出路,文凭是可以改变饭碗的。过去是在地里刨食吃,上了大学就是铁饭碗。我小时候,说一个人有出息了,就说吃上皇粮了,大家都羡慕。

伯阳:徒儿这想法我能理解,可我没经历过。

栋德:师傅可是生下来就吃皇粮的,是理解不了穷人想改变命运的强烈诉求的。

伯阳:当师傅没说。

栋德:虽然现在这种饭碗教育,还是有很大市场的,毕竟东西南北经济差距还是很大,可随着经济发展,现在很多家庭的财富结构,是不需要孩子进行饭碗教育的,因为好多父母一代人已经有多套房产,和事业,特别是独生子女更加明显,爷爷奶奶的房产,姥姥姥爷的房产,爸爸妈妈的房产,正常情况下,这些都可以保证一个孩子的饭碗。

伯阳:时代在发展,历史在进步。你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栋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要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为什么中国大师少,因为以前穷,为了弄口吃的,可以低三下四,这种环境是出不了大师的。卑躬屈膝也不符合大师的形象。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不为吃的愁了,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进行大师教育。

伯阳:什么是大师教育?

栋德:大师教育的本质是影响力教育,就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个点,在这个点上建立影响力。你喜欢什么,愿意做什么,就去学什么,因为这样的学习是有动力,有学习欲望的,不用家长屁股后面追着让孩子学。培养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能力就够了,也就是不以饭碗为导向,而是以兴趣才华影响力为导向,这跟传统教育完全是两个方向,甚至要接受考不上大学。

伯阳:你说的大师教育,在历史上是有典故的,就是庖丁解牛的故事。

栋德: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在某个领域,某个范围,你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人因为才华而产生的魅力,那种感觉是不可描述的做到极致,就是大师,受万人敬仰,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