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中的黄仁宇


大历史中的黄仁宇

撰稿、校对、主编,毛主席一个人全包了

一百年前的中国长沙,来自湘潭的农村青年毛润之正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和同学蔡和森等组织了“新民学会”。此时正在上海十里洋场享受生活的浙江青年蒋介石,则被孙中山的一张电报召至广东。而在长沙一个低阶政府公务人员的家庭里,一个男孩出生了。他的名字叫黄仁宇,就是知名畅销历史著作《万历十五年》的作者。

大历史中的黄仁宇

黄仁宇先生的经典之作

在黄仁宇之前,没有一部像《万历十五年》这样引人入胜的历史学著作。在这部以及以后一系列作品中,黄仁宇先生反复向世人阐述其“大历史观”。最近,在阅读了自传《黄河青山》后,身处大历史洪流中黄仁宇的形象变得更加鲜活,也让我们对他的大历史观有了更加深切的感悟。

大历史中的黄仁宇

黄仁宇自身的经历可谓传奇。

其父黄震白是同盟会员,曾经做过许崇智的参谋长,辛亥革命成功后不满军阀混战,回到家乡长沙娶妻生子。1935年,黄仁宇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学机电工程。抗战后中断学业在长沙《抗战日报》当编辑,社长是田汉,总编是廖沫沙。1940年,黄仁宇投笔从戎,军校毕业后曾在孙立人、郑洞国手下任参谋,赴印度参加远征军。抗战结束后以国防部参谋身份赴东北参与“调解”工作,后参加考试赴美陆军参谋大学进修。1950年,以中国驻日代表团少校团员的身份退伍再赴美国,先学新闻,后因语言问题改学历史。自此,中国少了一名儒将,多了一名历史学家。

大历史中的黄仁宇

黄仁宇史学上的研究可谓“异类”。在《万历十五年》等作品中,他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其提出的“大历史观”强调背景和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的联系和因果关系,许多看似偶然的事情,经过黄仁宇先生丝丝入扣的分析,告诉我们蕴藏其中的必然密码,读者往往有恍然大悟、拍案叫绝之感。他会为了撰写《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而通读《明实录》,扎实的做笔记、找资料。但是,他不会陷入同时期海量材料的泥沼之中,而会跳出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审视,从而探寻历史本身的运行逻辑。他能超越道德审判,用客观的角度、历史的真实来评价蒋介石的失败和毛泽东的成功,这对于亲身经历了国共内战的他来说尤其难能可贵。

大历史中的黄仁宇

黄仁宇生活的磨砺可谓艰辛。自传《黄河青山》第一部的名字竟是“我的浴室”。他回忆了少年时生活的窘迫,对美食的那份不满足的渴望。他写到了战时的云南、缅甸、印度,随时面对着死亡可能。他谈到了追逐的女孩,以及她的小康或富裕的生活,这让他想到了自己相对困窘的家庭。在美国,34岁的他把半生事业全部放弃,和年轻的同学一起生活学习。他要自己打工生活,直到48岁才娶妻成家。博士毕业后,他依靠老师余英时的帮忙才在纽约州一所师范类大学找到工作,可61岁临近退休却被校方解聘,其理由竟是专著太少,不符合数字绩效管理之要求。而这“数目字”管理,恰是黄仁宇发现的中国传统社会不能发展到现代社会的死穴。

大历史中的黄仁宇

黄仁宇的老师余英时教授,余英时是钱穆的学生

在这部《黄河青山》的自传中,黄仁宇把更多的笔墨描述到了自己人生的失败:恋爱、求学、从军、从政、学术等等,他用个人的失败,作为整个20世纪中国遭受挫折的一个投影。他说“我写回忆录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说明我的背景,为了特定的历史观。”在解释为何写《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时,黄仁宇说“中国的问题大于上述人士努力的总和。上述不同阶段的失败必须被视为阶段的调试,以达成一致的终点。”

大历史中的黄仁宇

对于生活在红尘俗世的我们,如果你看到了历史的长期合理性,你就会平静的看待自己经历的种种失败,在接受命运中去体会其中的必然,尤其是对于疫情当下的芸芸众生。这大概就是身处大历史洪流中的黄仁宇写作《黄河青山》的目的吧!

大历史中的黄仁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