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名菜盘龙菜是怎么做的?

蒋献凯


蟠龙菜准确的说,是钟祥名菜。下面为您介绍一下蟠龙菜及如何做。


蟠龙菜

蟠龙菜,又叫盘龙菜

口语都叫它“卷切”、“剁菜”

是钟祥地方的名菜

如今已走进市场成为商品

在许多城市超市都有精美真空包装的蟠龙菜出售

你所了解的蟠龙菜是什么样的呢?

拥有500年历史的宫廷佳肴


“吃肉不见肉”


相传嘉靖进京前,皇族早有明争暗斗。章太后迫于政势,密诏颁达了三位亲王,并说:“先到为君,后到为臣。”兴王府离京最远,为超时间,幕客严嵩献策,朱厚熜假扮钦犯上囚车,日夜兼程赶到京城。


朱厚熜乃藩王世子,平日奢华,坐囚车容易,可途中进粗食就难。他于是命府中厨师做出一种吃“吃肉不见肉”的菜,若做不出,性命难保。


“红薯变成蟠龙菜”


有位厨师名詹多,心灵手巧,也没做出一道符合要求的菜。一天詹妻见夫天时已晚还未回来,就带了做熟的红苕给夫吃。夫妻俩互相推让,不小心弄破了红苕皮。詹多灵机一动,悟出了配方。众厨师齐心协力,就做出了吃鱼肉而不见鱼肉的食物,原来是用鱼、肉、蛋做出一“红苕”,也有人称之为“红萝卜”。“红苕”营养丰富却不腻,美味可口。朱厚熜吃着“红苕”进京做了皇帝。朱厚熜登基后,即为嘉靖。

从此宫廷佳肴慢慢流传成了民间美食


今天此菜已步入寻常百姓家,黄白相间,造型古朴,鲜嫩适口,入口即化,成为人们喜庆家宴中的一道名菜。


相信嘉靖帝最初爱上它和外貌没什么关系,主要还是内在。为了让白膘猪肉、精瘦肉和鱼肉颜色和红薯一样呈白色,每次换水沉淀都要泡半小时,如此反复,工序繁琐。不得不说“吃肉不见肉”的技法真是一绝。


蟠龙菜的制作工艺


(图中的葛根粉也可换成淀粉)


第一步

首先要摊鸡蛋包皮。取土鸡蛋若干个,土鸡蛋蛋黄颜色正宗好看,打破鸡蛋时要撤去部分蛋清,调匀后加进淀粉、食盐和水再充分调和成汁,不能全用蛋黄,那样的皮子没有精神的。将小锅用旺火烧好,抹上油(可以用一块带皮肥肉擦锅),用勺子把调和好的蛋汁舀到锅里,快速而均匀的在锅中晃成长方形簿皮,这是黄颜色的皮。在九十年代前,不论年节做大事都会摊一半红色蛋皮。


第二步

备肉茸。将百分之五十的纯瘦肉剁成肉泥。将百分之五十的肥膘肉切成肉丁或细条备用。肉茸有血肉茸和白肉茸,白肉茸是把瘦肉泥和白肉分别用清水,用纱布滤干备用,这样的卷切看起来如豆腐白嫩,但不如血肉茸肉味浓郁。


第三步

和肉茸。先将瘦肉泥用力搅拌,再加进蛋清、剁碎的姜、葱(只要葱白)和适量的淀粉,这要根据淀粉质量而定,一般选用蚕豆托粉,千万控制好加量。搅和到一定程度时投进肥肉丁后继续搅拌。加适合自家囗味的食盐,根本不加其他如味精之类的调料。视肉茸干稀度加适量的冷水再搅,请一定要用力和上劲,不能偷懒取巧,否则成熟的卷切会散的。


第四步

包裹上笼蒸熟。将鸡蛋皮平铺在砧板上浇上肉茸,用蛋皮包裹成型轻轻地放到蒸笼中,常规每筒在一市斤左右。装笼好了就端到旺火的锅上蒸熟,要蒸熟,不能夹生,又不能蒸过头,以防止肥肉丁蒸成猪油流失了,蒸好的蟠龙菜自始至终都不能“骨肉分离”,装碗、装盘,甚至到吃时外面的蛋皮都不要脱落,这个要求说不高,但不是每家做的蟠龙菜能做到的,这就是技艺,也是厨师必须做到的标准。


胡集论坛


蟠龙菜,是湖北荆门的一道名菜。更准确的说是钟祥的一道名菜。京山也有,但名叫卷切,可以说是微缩版的蟠龙菜。蟠龙菜,色、香、味、形、意均佳,实为走亲访友,馈赠亲朋的一道美味佳肴。


色:其外黄内红,色泽喜庆鲜艳,看着就有食欲。

香:蟠龙菜异香扑鼻,食后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味:入口即化,香酥甜软,肥而不腻。

形:宛如蛟龙出海,气势恢宏。



意:原为皇家独享,现为百姓共尝,皇气入民间,与民同乐,喜庆。

吃法:蒸熟即食。

其实关于蟠龙菜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民间传说呐!公元1521年3月,明朝著名的豹房皇帝明武宗身亡。因其无后,皇太后及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和武宗血缘最近者继承大统。有资格入围者有两位,一位是河北的一哥们,一位就是湖北钟祥的明献王之子,后来成为嘉靖皇帝的那位。河北由于离北京近,那哥们,一路游山玩水,悠哉游哉,以为皇位唾手可得!沿途州府,也是热情款待。而钟祥的这位由于离京路途遥远,只背上名曰蟠龙菜的干粮,昼夜兼程,飞赴北京。结果,比河北的那位,早到北京,继承了大统。就是明朝鼎鼎大名的嘉靖皇帝。于是就有了“先到为君,后到为臣”的说法。也成就了蟠龙菜这道名菜。

正因为如此,蟠龙菜至古就深受荆门人民的喜爱。现在它已经走出荆门,被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青睐!


杨家将之五郎拜佛


盘龙莱越做越假,赶不上过去了!


苍松40


和荊门什么关系呀,尽往脸上帖金,分明是湖北省钟祥市


北方的狼133266736


拜托,是钟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