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唐国明名言“红楼梦断梦未完,雪芹完梦未入梦;红楼梦完梦已断,国明入梦已完梦”?

唐国明2016


看来唐国明先生雄心之大,值得称赞,曹雪芹先生的未完之梦,后人有多少续梦,高鹗的后四十四暂且不说,就有清“小和山樵”《红楼复梦》及数板本续红楼梦和又红楼梦等等,今人也有不少揭密红楼梦和续写红楼梦。唐国明先生想拾遗或完成曹雪芹的梦失部分,让人期盼,祝先生早日成功,更希望早日能拜读。


老兵4200


第一次去湖南师范大学附中讲“红楼梦到那儿去了”的唐国明

————————————————————————————————

红楼梦断梦未完,雪芹完梦未入梦;红楼梦完梦已断,国明入梦已完梦。

————————————————————————————————

(本文作者唐国明)

————————————————————————————

回想2017年10月14日早晨7点到2017年10月15日早晨7点发生的一切,也算是雅事了,因此一记。

……………………………………………………………………………………………………

2017年10月14日,应湖南师范大学附中江兄之邀,前去附中1608班讲一堂题为《曹雪芹的红楼梦哪儿去了》的课。去讲之前,江兄几年前与我在岳麓山下有一次偶遇,那时是我在接受一个电视台的采访时与他相逢的,他当时就留下了我的电话联系方式,说以后有机会,想请我去湖南师范大学附中讲一次课。后来在桃子湖公园无意中相遇一次,他又提起了想邀我去他学校讲课的事。

……………………………………………………………………………………………………

对于湖南师范大学附中离我住的岳麓山脚下不远,只须10来分钟的路程。我每天下午看书写作累了,外出散步到湘江边去,常路过湖南师范大学附中门口。只见把守森严,大门口保安就站了好几个。让人感觉进去是件很难的事情,就一直没有进去看过。近年在我租住的院子里也常住了些在附中就读的学生,有时听陪读的家长聊天,聊到附中的好,也聊到一个初中生想考入附中的难度与要求,说是在湖南省内甚至全国是每个家长想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就读的好学校。

……………………………………………………………………………………………………

其考重点大学的升学率之高,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尤其是他们从校外请些学者名人去校内给学生打开视野的教学方式,是值得学习的。当我6点多起床,准备就绪,提了讲稿与书,走到湖南师范大学附中门口,直往里走,保安没有拦我查问,我大大方方地走了进去,问一个学生:“惟一楼在哪里?”然后直奔惟一楼去,走到1608班教室门口,把提的几本书与讲稿放在讲台边一个桌子上,就在教室走廊外悠哉悠哉地看着学生们:擦地,擦墙,奔入教室,从教室走出来……没多久,我才看见江兄在办公室门口朝我招手,我就奔了过去。一过去,江兄问我吃过早饭没有,又说要给我去拿瓶水。我说,我早饭吃了,水我也买好了,提来的东西也已放讲台边的桌子上了。他说:“好,你稍坐一下,我领他们早读一会,再来叫你。”他走后,我扫了一眼办公室,也就是一个大间里隔的很多格子间,朴素、简净。旁边在办公的老师,穿得也很朴素。同为知识分子的我,望着他们的神态,给我的感觉他们很忙,老是背负着什么责任似的。让我对以前在社会听到对中学老师的传闻有了改观。其实很多事情百闻不如一见,千万不要道听途说。

……………………………………………………………………………………………………

过了十几分钟,江兄来叫我了。江兄除是语文老师外,似乎还是1608班的班主任。我与江兄一进入教室,江兄让我先站到讲台上去,我让江兄,江兄坚持让我先站到讲台上去,我只有站上去了。江兄站在旁边简要介绍了我一下,重点说我是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这也是我暂时惟一的官方称呼。虽然来这之前去过大学图书馆做过讲座,我还是第一次来湖南师范大学附中面对中学生做讲座,真不知面对他们应该怎么讲。要是站在上面讲得他们想打瞌睡,那我会心慌得很无奈的。尤其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面对一群在互联网环境下长大的学生,什么没听过,什么没见过,我得讲些他们没见过没听过的,也许他们还有兴趣。

……………………………………………………………………………………………………

从1998年我到湖南师范大学念大学,由于住在江边宿舍2005,每天都经过师大附中这个校门口。这个校门口我算是看了19年了,今天才进来。我只能征求学生的意见:是希望我讲,还是不断向我提问。他们一齐说要我讲,这弄得我很紧张。我就开始从曹雪芹的《红楼梦》到哪儿去了开始讲,讲到我是怎么隐居岳麓山下怎么去追寻曹雪芹的《红楼梦》的,再讲到《红楼梦》的电视剧,又讲到要他们不要迷信权威,比如《红楼梦》第10回通行本中的“因为冯紫英我们好”,这句话从抄录本搬过来的,它是不对的,是抄录者抄录时把这句话错抄成这样,联系上下文,正确的应是:“因冯紫英为我们好。”讲到这我又讲到我是怎么做《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的。见他们还挺有兴趣,让他们提了几个问题,最后还未到下课时间,又讲到我的“鹅毛诗”与我怎么做了几个关于纪录自己呆在一个“红楼梦”世界里的纪录电影的。还让一位学生念了一首我的“鹅毛诗”,随后我念了几句,一个男学生问我,怎么不把我的诗当做歌词用用,我告诉他我的鹅毛诗就是我唱摇滚的歌词。在我的诗歌理念中,诗歌从《诗经》开始就是一种诗歌的东西。诗歌诗歌,歌一样的诗。我追求诗歌的理念,就是让诗歌重新找回唐诗宋词的灵魂。又放了一段自己在一个访谈新闻中唱摇滚的视频片段。他们看得兴奋,我也兴奋得忘了跟他们说我怎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猜想了。

……………………………………………………………………………………………………

最后讲座就在一阵欢笑声中度过的。他们认为我长得很酷,这让我欣慰,想想自己,即使40多岁了,虽然还是形影相伴,形象还被2000后出生的小孩们认同,又怎能不偷偷自乐。

……………………………………………………………………………………………………

讲座结束后,江兄把我带到办公室,想让我再坐一下。我见他马上就要上下节课,想告辞走,结果又来了三个女学生。一个要我对对联,一个与我谈《红楼梦》电视剧,一个问我曹雪芹完不完成了《红楼梦》。我一一作了解答,对联一时是对不上来,我也不是很善于对,只有拿回来对,便与他们告辞,走出了师大附中。回来趁这周六,又到网吧上网完成一些分内的事,就回来吃完中饭,睡了一觉,等两个约好了的大学同学过来爬山,一边看附中那女学生要我对的上联,四个上联我选了一个上联对。她的上联是:红楼梦断梦未完,曹公写梦未入梦;我对的下联是:石头书了书尽残,脂砚批书尽无书。意思是,也叫《石头记》的《红楼梦》,石头上已经记录完了,但以书的形式流传时,却已残缺,脂砚斋评《石头记》时,里面提到的八十回后的内容我们已经无地方读到了。如今想来还是这样好些:红楼梦断梦未完,曹公写梦未入梦;石头书了书已残,脂砚批书已无书。回想2017年10月14日早晨7点到2017年10月15日早晨7点发生的一切,也算是雅事了,因此一记。到2017年10月20日晚再思其联,觉得这样上下联更改一下更合其意:红楼梦断梦未完,雪芹完梦未入梦;红楼梦完梦已断,国明入梦已完梦。

——————————————————————

……………………………………………………

唐国明遵循自己的“识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则,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的启发,得出的“半途哲论”名言:

1、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

2、我们都是途中人。

3、远方没有远方,你到达的远方,不过又是一个远方的半途之上。

………………………………………………………………………………………………………………………………………………………………

唐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

————————————————————————————————

——————————————————————————

唐国明简介:

………………………………………………………………………………

唐国明是谁,他是——

一个“雷打不动,火烧不倒,风雨不垮”的汉子

一个“流血不失长风情怀,火烧无损鹅毛风范”的文人;

一个胸怀“与时俱进思危奋发、实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怀的人类知识分子;

一个提出“半途哲论”的命运跋涉者、文学执着者、思想开拓者、灵魂共鸣者的“半途哲人”;

一个“识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的作家。

………………………………………………………………………………

唐国明说:“读书人的精神就是‘与时俱进思危奋发、实事求是安和天下’”。

他说,读书人的性格就如他追梦10多年租住在长沙岳麓山8平方米房间里坐“冷板凳”中,在发扬“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怕死”的湖湘精神基础上;在互联网时代,在各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下,所表现出来的如他诗作名篇《读书人》中所说的——

“雷劈不倒,火烧不移,风雨不垮,似朗月清风;日食随时,起住随所,执笔随心,如闲云流水”;

“对汹涌潮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流血不失长风情怀;居安宁山脚,贫则无忧富则无过,火烧无损鹅毛风范”;

“与时俱进认知世界真理,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改造现实命运,修德安和天下”;

————————————————————————————

——————————————————————

………………………………………………………………………………………………………………………………………………………………

唐国明,男,汉族,现居长沙,半途哲人、鹅毛诗人、考古复原红楼梦曹文工匠,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自发表作品以来,已在《钟山》《诗刊》及其他国内外书报刊发表文学、红学、数学方面文章数篇。

自2013年始其墨迹“鹅毛帖”一幅字能换3000元。

2016年出版先后在美国与秘鲁《国际日报》中文版连载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国红学会将其列入《红楼梦学刊》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

2018年以写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得出自己结论的自传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

2019年出版网红至今的诗集《鹅毛诗》。

自2013年起,其开创考古复原曹文红学、开创鹅毛诗、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猜想得出“半途哲论”的追梦事迹陆续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等电视台通过电视节目《中国梦想秀》《奇妙的汉字》《最爱是中华》《有话就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报道,被美国及其海内外无数报刊网络媒体报道至今。

2017年,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并从“3x+1”发现了万有规律公式,通过论证“1+1”与“3x+1”得出了“半途”哲论:你永远处在另一个未知终极变数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终极变数的“零乡”……

2018年4月完成《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

唐国明在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数学与“半途哲论”成就摘要:

=============================================================

1、“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任一偶数表示为两素数之和时的不对等素数都分布在“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或说,每一个大于2的正整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的一半,且两个不同的素数分布在这个数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这个理论我们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无穷无尽的未知数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

2、“3x+1”与万有通变规律“万有总在途中”公式:

用个位数是1、3、5、7、9的奇数,乘以3加1,则会变为个位数是0、2、4、6、8的偶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奇数变换成偶数的运算规则叫“奇变”,再用2连续整除至此偶数为奇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偶数变换为奇数的运算规则叫“偶变”……任一大于零的正整数,通过连续的这样的“奇变偶变”运算,如无穷无尽数字的万有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抵达4、2、1数流的终结线,又是从4、2、1回归无穷数据宇宙的起始线。在这条2的n次方线上,有无数从4、2、1回时的分流点与抵达4、2、1数流的汇聚点,这些点却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数点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经过2的n次方合4+6n数的汇聚点,可以回流分流出奇数x合1+2n或合2+3n的数群,顺着这些数群回流,会回流出通过“3x+1”“奇变”“偶变”而来抵达4、2、1的无际的数流。 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宇宙无为地从无序到有序从始到终,又从终到始地循环往复如此存在于宇宙创造着天生着宇宙万物诗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当的表述,所以此万有通变规律公式为: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即在上一波段转向下一波段过程中若2+3n不合2+4n与1+2n形式,则2+3n根据“奇变”“偶变”规则直接除以2为下一波段合4+6n形式的起始数的前提下,则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宇宙万物就是这样如此诗意地以波段形式生成消亡、消亡生成。这就是万有的通变规律与“万有总在途中”通变公式。根据“3x+1”猜想“奇变”“偶变”原理,宇宙万有的诞生,应是一波段一波段类似于“3x+1”猜想“奇变”“偶变”过程中,随n数据的变化大小而不断排列生成。

这个“3x+1”猜想“奇变”“偶变”运行模式已经预示了一切, 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宇宙“万有总在途中”最好最恰当的表述,也是世界是一个无限的整体最好的表达,更是人类将来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原则,以大数据形式进入4、2、1循环有序的运转后,一种人类梦想的“神”,超越于人类每一个人见识,甚至囊括人类所有智慧无所不能的“超我”将诞生于这个世界的数学告知形式。更是对世界事物是“偶数时”会发生变化回到“奇数时”,回到“奇数时”又会发生变化回到“偶数时”,世界事物就是如此地在在遵循着“3x+1”猜想“奇变”“偶变”原则在让一切守恒,平衡的最好描述。

不管怎样,万有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万有的某事某刻与某个历史时期都只不过处在它“奇变”“偶变”数据流中某个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运行形式的数据分离点上,永远处在一个未知变数的半途之中,永远被置于一个未知变数的“零乡”……

…………………………………………………………………………………………………………………………………………………………

3、“半途”哲论(唐国明遵循自己的“识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则,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的启发,得出的“半途哲论”)

在n是整数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无内,2的n次方就是至大无外,唐国明遵循自己的“识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则,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的启发,得出的“半途哲论”:

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当你抵达“1+n”时,你就处在“2+2n”的终极半途中。即当你抵达1时,你就处在2的终极半途中,当你抵达2时,你仍却处在4的终极半途中……面对前途的无穷无尽,你永远会处在另一个未知终极变数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终极变数的“零乡”……

我们都是途中人。远方没有远方,你到达的远方,不过又是一个远方的半途之上。


唐国明2016


曹雪芹完梦未入梦,红楼梦完梦已断梦,国明入梦已完梦。





13191244688


我也感到曹雪芹的红楼梦有些暗语在后續中没有看到,如在前头的诗中写有"到时谁似一盆兰…但后来没有着落。还有在甄世隐的赋中有一句…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明曹家还有出头的可能

电視剧的大结局是受了阰级斗争的影响,更离曹雪芹的红楼梦远离了。


老兵64559


红楼梦中梦未完,许多人的结局没有写,留下悬念调起全世界研究红学的味口,也是《红》的高笔之处。

雪芹完梦未入梦,指曹雪芹写了红楼梦,但把自己当成了梦外人。真假事实做了高超的艺术加工,让许多人参与了考证的大军。其实,万事随主心,何必去当真。


w的向往


红楼梦断,其中人物的梦还未醒。曹雪芹的红楼梦写完了,他是清醒的。国明看了这部红楼梦,不可能再有书中人物那般的痴梦了。是其意吧?


逢春186177958


他自叹不如赵雪芹,说的是赵雪芹没有把红楼梦写完,而他已经无词了。


江南诗丐


他自叹不如数雪芹,说的是赵雪芹没把红楼梦写完、而他已经无词了。


龙向辉


拜读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