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告訴我,如何能心平氣和的輔導孩子學習?

虎牙姐的日常叨叨叨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寫起作業雞飛狗跳。”這真的不只是網上的段子,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我是做校外培訓輔導的,我的一點經驗不知對你是否有幫助。

首先:要明白一點,我們是大人,那些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孩子是第一次面對,不會是正常的。不能拿成年人的認知去要求他們。

其次: 輔導前自己做足功課,瞭解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這樣孩子哪道題能做到什麼程度,是否正常發揮,就心中有數了。

第三:一定要記住:吼,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越發脾氣,孩子越無法進入狀態。而且,家長如果說一些“你真笨”“你是榆木腦袋嗎”等等傷害孩子自尊的話,必然適得其反,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

第四:如果是因為孩子不專心等導致你不能心平氣和,就先從學習習慣抓起吧。每次學習時定時間,談條件,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某些學習任務,並設置一些小獎勵,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第五、永遠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相比。每個孩子的左右腦發展不同,具備的能力會各不一樣。成不了學霸,也會有他自己的特點哦。

第五:瞭解孩子當天的狀況,並理解孩子。孩子學習一天了,大腦疲勞,有時反應慢是正常的。此時可以帶著孩子預習一下作業中用到的知識點,並和孩子一起反覆讀題。

儘量培養孩子自己做作業的習慣吧。等孩子完成後,再去糾錯。從長遠看,這樣對孩子的學習更有幫助。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問題,我們大人在輔導孩子時也存在一些失誤。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可好?

能陪孩子寫作業也是一種幸福呢。寫著寫著,孩子就長大了……


曉晴也妖嬈


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吧。

我兒子現在已經是一名初二學生,一直以來別的課程還可以,只有英語,讓他頭疼,也讓我頭疼。

小學的時候就特別想輔導他英語,但每次看到他那副沒精打采厭煩應付的樣子我就來氣,我承認我脾氣不好,忍一天忍兩天,第三天我倆肯定雞飛狗跳。我火了,他哭了,學不成了。。。

直到初中了,英語成績越來越差,一度和我商量不學英語可不可以,我當然不可能同意,但他也當然不會用心學。

剛好這個寒假因為病毒悶在家裡,可以有時間輔導他英語了,輔導他之前我反省了一下自己,同時又總結了原來失敗的經驗,一切準備好之後,走馬上任。二十幾天過去了,雖然也有過幾次不愉快,但總體來說效果還可以。

其實只要孩子認真在學,我們大多能心平氣和的去輔導孩子,以下是我總結的幾點,希望可以幫到您。

第一:承認自己的孩子“笨”。當然這個笨不是真的笨,而是我們認為很簡單的題目他卻不會,是的,他不會,因為他沒學,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認真給他講解,千萬別問他這麼簡單的問題為啥不會!會砸鍋的!

第二:製造一個輕鬆的輔導氛圍。不能總板著一張臉告訴孩子這不對那不對,偶爾開個與學習有關的小玩笑活躍一下氣氛,更能讓孩子減少牴觸心理。

第三:時不時讓自己比孩子“笨”。我們不能一副什麼都知道啥也難不倒我的樣子出現在孩子面前,有些題想讓他自己分析的時候,完全可以告訴孩子這個自己不會,這可咋辦。這時候你就能看到一個勤奮的小人在那孜孜不倦,一會就能弄出來。

注意以上幾點,孩子大多能好好接受輔導了,我們自然也就心平氣和了。





山清水秀1208


說實話這個確實有點難,為了自己的身體和孩子的心靈健康,還是不能打孩子。小面給大家分享下我輔導孩子的心得。我家孩子六歲,老師佈置的作業現在也沒什麼難的,有些就是背誦做遊戲什麼的。我認為還是以正確引導為主,養成良好的習慣最重要,你越講大道理孩子越迷糊,有時候自己感覺比老師講的還明白可是就是不開竅。所以後來我出了個招,要不就讓他先停下來我們互動一會,要麼就不寫了收工,這個時候他是不願意手工的,因為還沒有完成,知道交不了差。現在孩子作業大多都是應付,為了少生氣我有時候甚至替孩子寫會作業,但是有一點,決不能讓孩子假期長時間看手機和電視。


大米V小米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起我姐輔導孩子的情景,不是坐姿不端,就是握筆姿勢不對等等,反正寫著寫著我姐就開始生氣啦,不知道有沒有同樣的感覺。

其實想想我們小時候是怎麼過來的,就沒那麼生氣。孩子理解不了,就多講幾次,坐不好,就反覆教育。總之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有耐心做好引導,一味的生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小杰聊生活趣事兒


我覺得先不說孩子能不能聽我的話,但就輔導這個問題,就能把我難死!不管你相不相信,孩子三年級的作業我看著都一懵一懵的……[捂臉]所以我沒有辦法輔導孩子的作業,但是我在我們小區下面會有很多功課補習班,找了一個口碑挺不錯的給孩子報上了,每天孩子放學以後就會去那寫作業,然後會有專門的老師幫助輔導一下,老師不會把答案直接告訴孩子,而是有不會的題目再重新給孩子輔導一遍,我覺得這就很不錯[贊]這等於是幫了我和我對象很大的忙。如今孩子已經上五年級了,早就不用上補習班去寫作業了,在學習這方面從來沒有讓我們操心過,所以我呢,給大家一個建議,如果挺有學問的家長可以自己去輔導孩子,但是像我這樣的家長[衰]還是花點錢給孩子報一個功課補習班吧 ~



不屈的熊貓大俠


看到這個問題,我忍不住笑了,笑著笑著就流淚了。相信每個家長都遇到過這種情況。

我們家長不是聖人,只是人群中最平凡的一員,孩子是我們的希望,但只要一遇到輔導孩子作業就是我們的絕望。心裡默默地念著:“這是親生的,親生的,我小的時候也是這樣令父母操心,他是替我父母討債來的,沒事,沒事,放輕鬆點!要不然白髮越長越多,以至於開家長會老師會以為我是小孩的祖輩!”


tess韋


不好意思,我也做不到,每次輔導前都告訴自己要心平氣和,當看到她問的題是講過不下五次的題的時候,那🔥蹭蹭的往上冒。不過後來我朋友的一句話倒是對我起到一定的作用,她說,你要給孩子犯錯的機會,一次不會兩次,兩次不會十次,總會會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呀呀麻麻0919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來說,當你輔導自己的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要想做到心平氣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當成親戚家的孩子,或者鄰居家的孩子。

自己的孩子,說著說著,一言不合就吵,就想動手。但是親戚家的孩子,再氣也不好意思那麼直接吧。當發現簡單的問題,他還一臉茫然的看著你的時候,自家的孩子,噌一下火就起來了,聲就高了,看著你窮兇極惡的樣子,孩子大腦也就停機了,這時候就越不會了,你那火就越大了,動手那根本不用大腦想,“啪”就招呼上了。一陣雞飛狗跳,作業也沒做好,你倆都氣的不輕,兩敗俱傷。並且還惡性循環。

此時如果你把他看成自己的侄子或外甥,你肯定得壓下那想呼他的念頭,儘量用平和的語氣,和他說,說“你再想想”。因為你的情緒正常,他的大腦也能正常進行思考,在你的諄諄善誘下,結果也會是令人滿意的。並且這是個良性循環!




小果子媽媽


首先,家長要擺正心態。

孩子的智力因素各有差異,孩子的心智成熟,也有早熟和晚熟的不同,孩子的活潑好動或木訥寡言也是各具特點。

輔導自己的孩子,要認清自己孩子的特點,從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即不要用“別人家的孩子”的標準來強求自己的孩子,也無需拿“別人家的孩子”來“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兀自黯然神傷,乃至氣急敗壞,暴跳如雷。因為,人的成長,肯定需要一個過程。

一般來講,家長能輔導孩子學習,也就是在小學,甚至是小學低年學段。(初中開始,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吧。)

小學低年紀這個階段,就是孩子的啟蒙階段,無論是理解接受能力,還是學習習慣,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家長一定要擺正心態的同時,還要耐心。

如果家長拿出最初的陪孩子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的愛心耐心和期盼,那麼,陪孩子度過最初最萌的學生生涯的開始,也應該是一個樂趣吧!

低年段的孩子,有的孩子理事早點,有的孩子理事晚點,但是平穩的度過最初的懵懂時期,大家還是基本在同一起跑線上,不會差距太大。 家長不要小題大做,不要因為孩子有幾道題做錯,就誇張到認為這孩子在學習上沒有指望了,並進一步預測,孩子這輩子都沒出息了。 以致於急火攻心,血壓上升,心臟病發作。太誇張啦!

孩子在最初的學習啟蒙階段,注意力的集中,理解能力的培養,學習習慣的形成,是有一個過程的。家長應該掌握正確有效的方法,耐心細心地幫助孩子,這一段是會很快度過的。

在心態平和的前提下,家長要學會從孩子的認知水平出發,從孩子能理解的角度去表達,與孩子進行溝通,教給孩子正確的解題方法,學習方法和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習慣;

還要從兒童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的特點出發,語言要簡短直接,整理好自己最需要表達的意思,開篇闡明,放在孩子注意力最集中的談話伊始就說。不要舉例子做比喻長篇大論地講,小孩子反而抓不住重點。

更不要說一些諷刺的反語,因為孩子沒有這個分辨能力,經常真假不辨。至於暴跳如雷,更是白白傷了自己的身體,因為孩子可能並不知道家長髮火的原因,以及自己應該怎樣做才對。

所以建議家長,一定要心態平和為前提,細緻耐心為方法,有的放矢,就作業論作業的做輔導。給孩子一個循序漸進的成長過程,給自己一個靜待花開的收穫過程。


三人行有我為師


其實這個問題,你可以換個思路想,不用總是想孩子怎麼讓你心平氣和,而是你自己怎麼讓自己心平氣和。

對待孩子的作業,家長有時候不需要太較真。我們不是專業的老師,我們教孩子其實是從我們大人的思路出發的。你豐富的人生經歷可以直接看出這道題的核心,但是孩子不能啊。

小朋友的大腦關聯性是很差的,他不知道分數應用題和整數應用題本質上一樣的。他們不能理解加減法和數(三聲)數(四聲)是有關聯的。所以家長在一邊拼命的吼只會增加孩子的恐慌和急躁感。本來小小的腦袋就想不出來什麼,一急就更加一片空白了。

你可以態度嚴厲,讓他知道這是在講題,要嚴肅,要集中精神。但不建議只是反覆重複一個說法,改變的只是音調的高度。

讓自己在開始輔導孩子之前,保持平靜心態,不要你自己心情都沒調節好,又遷怒孩子。

然後,針對小朋友的作業,家長一定要讓他先獨立完成,要培養小朋友的獨立思考能力。然後針對不會的,家長再從旁指導。不要整個的做題過程,你都在旁邊嚴肅的盯著,做錯一題我罵你一遍,那樣沒什麼用的,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害怕。

講題的時候注意方法。講題的時候要讓孩子參與進來。不要直接就把這題思路一下講完,要讓孩子也有回答。比如你給出一個初思路,如果孩子的想法不著邊際,亂回答,那好,直接板起臉告訴他,“給我認真聽我講的,別不動腦子亂說”。孩子都是很會看臉色的,知道家長生氣了,才好認真。

這時候你可能要再次重複你的問題,讓孩子好好聽一遍,或者換個再簡單的說法,讓他理解,反覆三次,如果小朋友還是一定都回答不到點上去,那我建議就暫時放棄這個題目的講解,你儘量詳細的講一遍這個題目,孩子能理解多少看他自己的能力。不要一味的糾結讓他理解每個題 孩子能力有限,別太強求,也別太為難孩子和自己。我們的學習方法是反覆的,同樣類型的題日後還會出現,再去重新認識就好。

總而言之,想要心平氣和就是別太為難孩子,別和自己較真。發現有講不通的地方,感覺自己快發火了,那就放一放。因為有時候可能是你的方法有問題,有時候可能是孩子的理解有問題 。多種因素,不用太糾結。讓孩子有思考過程就行。他會慢慢成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