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有1万两白银属于什么水平?

柴创6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谁家若能够坐拥一万元存款的话,便能够获得“万元户”这一光荣称号,万元户已经步入了有钱人之列。

倘若将时代背景换成清朝,将一万元换成一万两白银,那么拥有一万两白银的人会是什么经济水平呢?

实际上,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样,如果能够在清朝时期拥有一万两白银的人也可以称为“万两户”,即便放到了清末,也同样属于有钱人之列。

假如以1:1.4的比例换算的话,清末民初的1万两白银可以换成1.4万块银元,这1.4万块银元究竟是什么概念呢?

溥仪退位之前,原本能够拿到400万两白银的年薪,但是后来又改成了400万银元,400万两白银和400万银元的购买力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溥仪在1915年花费了2794718两白银,这将近280万两白银如果换成银元的话,按照晚清的兑换比率实际上也已经接近400万银元。

少拿120万两白银,等于少拿五六十万两银元。

不过,毕竟溥仪是个特例,当时可没几个人能够像他一样有这么高的收入,绝大多数人穷得抠抠索索,恨不得将一块银元掰成几块来用。

鲁迅后来到北京工作之后,每个月的工资才只有350块,年收入是4200块,这已经算得上是高收入人群了,可他买一套四合院却花了3675块,差不多是他一年的公资。

放到现在,北京的一套四合院得值多少钱?

哪怕是鲁迅这样的高收入人群,他也得踏踏实实地工作三年多的时间才能存够1.4万块银元,还得不吃不喝。

陈存仁在《银元时代生活史》一书中,对于银元的购买力有更形象的描述:

“我在中医专门学校读书的时节,每月由四伯父给我零用钱二元,包括鞋袜及膳费车费。那时一顿午餐,吃得省俭一些是铜元八枚,要是吃得丰富一些,要小洋二角。”

一块银元可以换成10角小洋,或者是300多枚铜元,一个人一顿饭花费8枚铜元的话,这一块银元便能够让一个人吃将近40顿饭,只吃中餐和晚餐的话,可以吃20天!

陈存仁每个月的生活费是2元,不仅包括了饭钱,还包括了鞋袜车费等费用,倘若以陈存在的消费水平作为普遍水平的话,当时的一个五口之家每个月生活费便是10元,那么这1.4万银元便能够让这个五口之家使用100多年。

可是,陈家却是富户,陈存仁后来一口气拿出来5200块银元在上海愚园路买了3亩7分地,没点财力可办不到。

所以,陈存仁的消费水平绝对高于多数普通百姓,这也就意味着当时的多数人根本不可能达到每个月10块钱的生活费!

将这1万两白银拿到现在的话,倘若以1:200的比例进行兑换的话,1万两白银也能换成200万人民币了。

200万人民币算不算有钱人呢?糊涂君身在十三线小城市,房价已经普遍涨到了六千以上,一套120平米的商品房也需要六七十万,所以200万不仅能买房,还有足够的钱买车,有房有车是多少年轻人的梦?

即便有200万人民币还算不上有钱人,但好歹也是小富,绝对的小资或者中产了。

更何况,白银的购买力越往前越强,所以生活在清朝早期的话,手上的1万两白银所能够兑换的人民币绝对只多不少。

所以,如果在清朝能够有1万两白银的话,绝对是富甲一方的有钱人,能够享受着众人仰望并且羡慕的眼神。


宁糊涂


他们说的都长篇大论了,其实很简单,我小时候问过我爷爷这个问题,我爷爷解放前是开纺织厂的,算是有点财力!他说解放前在我们县城摆一桌最好的酒席都用不了一块银元,一般银元含银七分!甚至很多老百姓一辈子也没见过“银钱”,平时花钱就花铜钱,民国是铜板!如果按照购买力来算,民国的一块大洋怎么也相当于现在1000块钱左右!一万两不论是清初还是清末都是巨款!电视剧《大染坊》里演的就很真实,拉洋车的一天毛赚了一毛二乐的跟个傻子似的!穷人为了一块大洋都能卖儿卖女了!


一个中年人的战斗


清朝有1万两银子算富翁吗?到底能换算500万还是7000万?

有朋友问,清朝时期有1万两白银算什么概念,能算是大富翁吗?晋商动辄百万两的投资,净资产有多少?

今天我们来好好分析一下 。

1,按照财政收入对比来看。

清末一年财政收入能有1亿两白银,拿着1万两白银相当于有财政收入的万分之一。

假如清朝和现在国力相当,我们财政共工预算收入是20万亿,如果能有其中万分之一,那就是20亿人民币。这样资产虽然比不上王健林马云这样的顶级富豪,至少也是省市级的首富。

2,按照粮食价格和房屋价格对比。

清朝末年,国家收的钱基本都给列强交保护费了,老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粮食价格高得离谱,1两银子能买到107斤粮食,基本上是10000两银子能买到107万斤粮食。

清朝斤虽然是16两,但换算成公制单位也只有550克,实际上也是半公斤。现在我们的优质大米一斤最多卖到5元钱。107万斤大米就是500多万。

这点钱别说当某省某市的首富了,北京五环内买套房都费劲!

清朝买房子要多少钱,历史学家考证,清朝北京房价大约是70两银子买四间瓦房,每一间15-20平米。算下来一两银子就是一平方米。

如今北京房价平均70000元,1万两银子就是7000万人民币。即便是在北京,这也是小有资产的王老五了。

3,按照社会工资来看。

1万两银子能带来怎样的社会地位,主要还看与他人对比。所以,我们可以和各行各业的工资进行对比。

清朝省级干部如巡抚学政一年合法工资是1万两,所以你带着1万两银子在他面前也没得瑟不起来。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那就厉害了。资料显示,清朝普通士兵的军饷每月2两,社会上普通工人也能挣到2两银子每月。现在我们搬砖工煤矿工快递小哥月薪都能拿到4000-6000。这样对比1两银子相当于2000-3000人民币。

1万两就是3000万人民币,这是普通人工作5000个月的工资!不少了,绝对有钱人。

清朝时,拥有1万两银子,绝对是有钱人中的有钱人,但你未必能过得好,这是因为,在清朝这样一个半奴隶制社会中,你越有钱,往往就会越容易死。

顺治年间,清军在江南地区扬州七日嘉定三屠,杀得人头滚滚。从本质来说,是因为江南人有钱,清朝总是想通过政治权利来掠夺汉族地主的钱财,必然招致当地人的反抗。这件事之后,江南地区始终都是清朝发动财产掠夺的主要方向。

康熙初年,清朝的江宁知府朱国治先后制造了江南三大案。江南士绅地主,要么被指认为郑成功的内应,要么被指控反抗国家意图造反。朱国治在江南掘地三尺,搞得民怨沸腾,居然还能步步高升到云南做巡抚。老天有眼,吴三桂把这个大屠夫弄死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如果真的有1万两白银,一定要超过一半的钱买个乌纱帽,自己给自己当"保护伞",这样才能保全全家性命。这一点,晋商是都知道的,所以,从来不做官的晋商,在祠堂里全都是衣冠情兽的官员,最高还有从一品大员。这些钱,对于商人来说,绝对是有必要的投资。

清朝,商人地主等有钱人要给朝廷交保护费,朝廷又要给猎枪交保护费。这个社会,简直乱套了!


历史知事


一两银子1000文,也就是1000个铜板。

大米是折算购买力的最有力武器,据史料记载,康熙当时2文买一升米,相当于一斤半米,当时1000文能买750斤米,按照目前2块的均价,一两银子值1500块钱。那时候物价低,购买力很强,康熙时的10000两相当于现在的1500万左右。

到雍正时,物价上涨,银子的价值就相应下跌,一两银子大致相当于现在1000左右,10000两银子大概值目前的1000万左右。

乾隆事情,物价上涨太快,官员工资也水涨迅速。过去一品官员的俸禄是180两银子+180斛大米,到乾隆时期还大幅增加养廉银,差不多是工资的100倍,即另外还有2万左右的养廉银。此时的银子大约折合400元左右一两,1万两银子相当于400万左右人民币。

后期,由于鸦片战争,国家经济紧张,赔款巨大,大量白银外流,导致银子开始涨价,此时银子兑换比例开始上涨,从一两银子兑换1000文涨到1500-1600文,到后来涨到2000多文了。但是此时物价也开始水涨船高,一升米需要六七,直至最后需要二十文左右,所以银子的价值实际还是跌了,一两银子相当于200块钱左右。鸦片战争后1万两银子相当于200万左右吧


guide911


在清朝,有1万两白银属于什么水平?这个问题非常的不严谨,我做个比方啊,都叫新中国,80年代你手上的10000块钱和2020年的10000块钱那能一样么?80年代的1万块政府都可以给你发一个奖励的牌子,上面有金光闪闪的三个大字“万元户”!那个时候一万块弄不好都可以买套房,而到了2020年这一万块简直p都不是,连一个奢侈品包包都买不起,用房子做比喻的话,可能连一平方米都够呛。

所以,银子是清代的货币,在清代也要分时候讨论才准确一些。


先说清末吧,从国外的一本研究清代的著作中,我们得到一个信息,在清同治光绪年间,作为劳动力的佃户给地主家干一年的活,按照只能收入大概8两白银左右(人均,有的可能十几两,有的可能2-3两)。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佃户想要挣得这10000两白银,他需要干上1250年才能挣到手,这还是不吃不喝的情况下,所以能有10000两白银的水平就不言而喻了吧


在说康雍乾时期,那个时候,算是清代的黄金时代了,咱们拿清代官员的工资为参照物,除去那些亲王(皇帝的儿子),平常人能混到的最高阶的水平就是一品大员了,他们一年的俸禄(工资)是180两银子而已,想靠工资攒到10000两银子,也要55年才行,所以你是一品大员的话,怎么可能不贪污嘛。


所以朝廷整了一个养廉银制度,一品大员一下给16000两白银,按照汇算约合人民币300万左右。这个收入在康雍乾时期也不算特别高,在北京这种城市也就达到个中产偏上而已,要知道王爷贵族的福利动不动就几万两白银。所以10000两在北京帝都上层社会中,也不算一特大的钱吧。就像现在300万在贪官手里还算什么大钱么?他们动不动就上亿好伐!


老猪的碎碎念


1万两白银,放在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都算得上是相当富裕的人家了。

按照记载,清朝最为辉煌的康雍乾时期,1两白银可兑换1000文铜钱,而当时的优质大米的价格为1升大米10钱左右。根据换算,清朝时期1升大米折合成现在的1.5斤。也就是说,在清朝康熙乾隆时期,1两白银可以购买优质大米150斤。1万两白银就可以购买150万斤大米。

按照现在的标准,1斤优质大米的价格我们安3元钱计算,150万斤大米那就是人民币450万元。

450万人民币,即便是放在今天的标准,那也算的是富裕人家了。按照现在5000的税收起征点,整个中国符合纳税标准人数大概是6000多万,那就意味着中国还是13亿人的月工资不足5000元。试想一下,一个普通的3口之家,要多少年才能赚够450万元?

当然,用大米的价格来衡量还是有点不够准确,我们再换一种方式来衡量一下1万两白银在清朝的富裕程度。

在清朝,获得亲王爵位之人,每年薪水是白银1万两,郡王薪水是白银5000两,贝勒的薪水是白银2500两,贝子的薪水是银1300两。

1万两白银,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 。毕竟一个亲王,位于当时金字塔顶端的人物,一年的工资收入也就是1万两白银,而像郡王这种同样位于金字塔顶端的人,则要两年的工资才有1万。

我们再来看看清朝那些文武百官的工资水平。

按照清朝的制度,一品官员的年薪大概是白银180两,二品大员的薪水是白银155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1两,从九品31.5两。

从这个数字来看,在官员们不贪污受贿,不搜刮民脂民膏的情况下,1万两白银也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数字了。

乾隆年间,北京一个普通的四口人家,一年的总收入大概是30两白银到40两白银的样子,总支出基本和收入相当。也就是说,在乾隆时期的北京,1万两白银可以让1个普通的4口之家生活200-300年。要知道,这可是京师,经济水平要超过其他地方,要是在其他地方,那就更不用说了。

再来换个角度。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讲了这么一个案例: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河南唐河县的吕魁元给当地郑天禄家做长工,工钱为一年2500文。

2500文,在乾隆时期折合白银2.5两,也就是说,长工吕魁元要不吃不喝连续干上400年,才能攒够1万两白银。

清朝时期,普通的农民,一年靠种地能够获得10两白银的收入,需要1000年才能获得1万两白银。

由此可见,1万两白银,在清朝普通百姓家庭,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是他们一辈子也无法赚到钱。


小镇月明


一两银子在清朝具备多大的购买力?即使是在清朝,不同年代,银子的购买力也是不同的,一万两银子有可以买到多少东西,相当于想在什么程度?

清朝约有三百年的历史,三百年的历史,意味着清朝的物价,银两的价值,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清朝依旧处于封建腐朽的年代,国库一年的税收也不过数百万两,或者数千万两白银的样子,到了清末,虽然清政府已经彻底沦为列强走狗了,但清政府的国库税收也的确提高了不少,因此才有了后来的辛丑条约一下子欠掉4.5亿两白银的巨款。

许多电视剧中,富贵人家拥有万贯家财,万贯家财什么概念,随便进个赌场,数百两,数千两,一掷千金的大有人在,说实话,这种手笔,即使是整个清朝都找不出来几个,清朝末年或许可以做到,但之前就很难了。

看一下明万历年间张居正执政期间的国库收入,不过两百万两而已,清朝初年国库收入不会比这个数字多多少,如果单纯以数字换算的话,一万两白银就相当于现在的数百亿人民币,一万两基本快能赶上全国首富的地位,如此看来,一万两不可谓不多。但在实际上,一万两白银不可能有那么巨大的价值。

清朝康乾盛世期间,以大米为单位换算银子,一升优质大米的价格大概在十文左右,而当时的一升约等于现在的1.5斤,而一两银子能换算文钱的数目在各个时期又不尽相同,因此,取一两银子可以换一千文钱计算,一两银子就可以购买一百五十斤大米,而优质大米的价格在现在大概是五十元十斤,各个品牌自然不同,取这样一个数字为代表,这就意味着,一两银子约等于闲杂的七百五十元。

按照这样的价格看,一万两银子也就等于七百五十万元人民币,当然,现如今各种产品的价格肯定比以前要便宜好多,一万两白银也不会简单的等于七百五十万人民币,但价值现如今的数亿,数十亿还是可以的。

清朝末年的时候,一万两白银的价值就没有之前那么大了,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慈禧西逃时,乔家一家分店的管家就曾经作主给了慈禧十万两白银,换来了慈禧的好感,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十万两银子虽然是一笔巨款,但却不至于让当时的大户伤筋动骨了。

像是清朝末年,左宗棠收复一个新疆,前前后后就花费了数千万两白银。而李鸿章一生,直到去世,贪墨的财产大概有一千多万两之多,一万两白银这时候的价值的确没那么巨大了。

当然,不管在清朝的哪个年代,一万两白银都是一笔巨款,早些时候,普通人家交易都是用铜钱,银两很少见,碎银子都很少,金子基本只属于上层人士的专属用品了。拥有一万两白银,不管在清初还是在清末,都是相当富庶的人家了。


魏青衣


大清帝国的一万两银子大约可合现在的币值1500余万元,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大明王朝时一两银钱约合人民币`600元,浙江学士钱钱益考试作弊,贿赂中考四万两银子,才高中榜眼一举入仕。










94310417小云


如果你只是拥有一万两白银,虽然谈不上是富豪,但是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富人,过生活还是不错的。

〈古代白银〉

一万两白银在清朝能买多少个包子?

一万两究竟能值多少钱呢,有多大的购买力呢?

比如,你是一个上班仔,早晨起来急忙去上班,是不是要吃早餐呢?

吃早餐吃什么呢?就吃现在最普遍的包子吧!

老板,给我拿三个包子!好嘞,三文钱!

对,没错,在清朝一个包子价值一文钱,据说有的时候是两文钱一个,我们就按照一到两文钱计算。

一两银子=1000文钱=500~1000个包子

一万两白银=10000000文钱=5000000~10000000个包子

〈狗不理包子〉

而现在一个包子一块钱左右,5000000~10000000个包子,就是五百万到一千万人民币。

所以,综上在清朝你拥有一万两白银,就相当于在现在拥有五百万到一千万左右的人民币。

这些钱在现在能买什么房子,什么车子就不用我多说了。

大贪官和珅被抄家抄出多少白银?

由于,清朝和现在相比,房价啊,物价啊,多多少少肯定有些不一样的,我们在来进行一个对比:

和珅是清朝有名的大贪官,据说其财富能够与国库相提并论,而在乾隆皇帝死后,和珅却被立即抄家,抄出财富无数,金银珠宝、名画古玩、房产地契等,折合成白银近十亿两。

〈清朝大贪官和珅〉

而一万两白银是十亿两白银的一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倘若你在清朝拥有一万两白银,将清朝最大的贪官,最有钱的人的财富分为一万份,你便可以拿走其中一份,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结语

一万两白银在现在相当于500~1000万人民币,在当时相当于大贪官和珅的一万分之一的财富,这是什么水平,你应该有印象了吧!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在清朝有一万两白银算什么水平?得看和谁比。

对于普通百姓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万两白银是诸多百姓一辈子也赚不来的。比如乾隆六年,山西的百姓工资仅为10文钱一天,乾隆七年,山西的月工资为4钱银子,一两等于十钱。乾隆四年,一两银子可以兑换800文钱,乾隆五年,一两银子在江苏可以兑换700文钱,乾隆五十六年,每两银子值钱1550文,乾隆五十三年,江苏的雇农每月只有300文钱。所以无论白银兑换铜钱的比例如何,即便是在康乾盛世之时,哪怕通货膨胀之时,对于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一万两白银算是很大巨款了,是他们很多人一辈子都赚不来的钱。




对于达官贵人

但是对于另一波人来说,一万两银子算不了什么。像是对皇室来说,太后每年有金20两、银2000两的俸禄,皇后是1000两,以下再递减。但是太后每年的寿宴,恭进银就有1万两,还不包括其他珠宝这些。皇子皇女满月,皇后可以得赏1000两,贵妃500两等。看这些虽然一万两在其中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但是慈禧当年的寿宴就花了一笔不小的巨款,一万两和其寿宴花钱相比只是九牛一毛。清朝的宗室,亲王每年的俸禄是一万两,世子6000两,然后按级别一直递减,这只朝廷每年给他们发的岁银,不是他们的产业收入,这些宗室的田产一年的收入也是不少。故一万两,在这些宗室眼中,也算不了啥,除非是那种级别很低,产业很少的宗室。

清朝的官员,俸禄按照明朝的标准拿,确实不高。但是康熙年间就有吃火耗的现象,火耗也是一大笔收入,而且还有所谓的“规礼”,即在年节、生辰、升迁等时候收礼。雍正初年,一个巡抚衙门每年收规礼少得有十多万两,多得有几十万两。火耗归公后,就有了所谓的养廉银,也就是所谓的双俸制。养廉银的多少按照官员级别大小来决定,每年的标准也不一样,像是云南巡抚。最开始有1.7万两的养廉银,然后减为1.2万两,又减为1.055万两。雍正十二年,各地总督的养廉银在1.5-3万两之间,巡抚1-1.5万两之间。乾隆即位后,佐杂官员的的养廉银甚至提高到了上千两。虽然拿了养廉银,但是并没有让清朝这些官员成为廉人,反而贪得更多。所以这一万两,对于这些人来说,即使对当时一些贪污的基层官吏,也不算什么巨款。



所以在清朝一万两算是什么水平?比下是绰绰有余,但是比上,就只是九牛一毛。在达官贵人那个阶层中,比下可能有点比头,在中等以上中,最多也就是人家一年,甚至不到几个月的收入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