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说明什么?

小马读财


说明,股市从散户韭菜收割机到韭菜绞肉机。

亏损更快,风险更大。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供给变多,壳资源就不稀缺了,不优秀的公司估值下跌,优秀的公司估值更高。如果把资本市场比作家,简化退市程序和优化退市标准就是制定定期打扫规定,倒垃圾对资本市场是长期利好。至于存量的退市标的也没有一刀切,设置了过渡期,不过今日跌停板变多,资本先动了。长期看,注册制加完善的退市制度这就叫有进有出,是健康的。

还没开通过创业板的用户,等条例实施后开创业板需要10万的日均资产和2年投资经验,限制了买方力量,但鉴于10万以下资产的投资者资产占比很小,故影响不大。

创业板以后新股上市前5日没涨跌幅,之后放宽至20%。这事的影响就是无能无脑打新了,击鼓传花的土壤变弱,破发成为了一种可能。以后打新要看公司好不好,估值是否合理。不过这事短期内不会出现,毕竟众多投资者还有肌肉记忆。


股市老韭


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形式审查,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而将发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来决定。

注册制的核心是只要证券发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虚假、误导或者遗漏。这类发行制度的代表是美国和日本。这种制度的市场化程度最高。作为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制度,注册制度的改革既给市场充满了期待,但同时也可能充满了担心。

谈及期待之处,则是体现出高度市场化的发展趋势,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更高、股市优胜劣汰的效率更加明显。从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的方案来看,一方面强调了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了信息披露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则是丰富完善了退市的指标、精简优化了发行条件,不断突出市场化改革的运行特征。

假如通过完善的注册制改革可以从本质上提升整个市场的优胜劣汰效率,那么在高效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股票市场还是有希望走出美股市场那样的长期牛市。与此同时,通过注册制改革,让不同种类、不同性质,且符合发行条件的企业进入市场,让投资者分享到企业高速成长的过程与投资成果。

但是,谈及担心之处,则是担心注册制时代下可能会引起又一轮的市场大扩容。实际上,纵观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变化情况,上市公司从1000家发展至2000家所耗用的时间远远多于上市公司从2000家发展到3000家的耗用时间,近年来市场从3000家上市公司发展至近4000家的上市公司,估计用时更短。对市场来说,若股市的优胜劣汰效率不能够得到有效地发挥,那么注册制可能会成为股市扩容的契机,但对“多进少退”的市场来说,显然不利于提升市场的投资活力,在存量博弈的环境下,分配到每一家上市公司的存量资金也就越来越少了,最终导致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沦为了“僵尸股”企业。

事实上,假如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可以引进更多的增量资金,那么还是会从一定程度上抵消市场扩容所带来的压力。正如科创板开板后的表现一样,在强烈的赚钱效应影响下,实际上形成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互利共赢的局面,甚至引来了大量的新增流动性,由此降低对其余市场资金分流的影响。

同样道理,对创业板市场来说,在试点注册制之际,可以保持适度的赚钱效应,那么对本不缺乏资金的市场来说,可能会带来增量资金的补充,进而降低对股票市场存量资金的分流影响。由此一来,在注册制时代下,即使引起市场阶段性的扩容压力,但在赚钱效应的刺激下,市场却弱化了扩容下的负面影响。

不过,在注册制时代开启之后,注册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更注重长期性,尤其是上市公司陆续步入限售股解禁期后,如何有效对冲市场的抛售压力,进而达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则尤为重要。对保持高效流动性优势的市场来说,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增强市场的抗跌与抗风险能力,这从今年2、3月份的A股表现中已经得到了充分展现,但如何保障市场持续高效的流动性优势,则非常具有挑战性。


sun明天的太阳


1、创业板注册制,客观上对现行上市公司起到优胜劣汰作用。

长期亏损或者没有业绩的公司,会逐步退出市场,而盈利持续增长的公司会得到投资者更多关注,ST,*ST公司会加速退潮。我们看到最近也是这类个股跌幅居前。

2、让好的企业更快进入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发展。

3、壳资源不在有价值,纯投机股票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风险越来越大,需要规避。

4、投资者如果在市场要胜出,则需要更多去学习专业知识了解企业,了解行业,学会解读企业财务报表和避免踏雷。

5、逐步开放资本市场,跟国际市场逐步接轨,国际市场目前普遍实施是注册制,无涨跌停限制和T+0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