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会不会爆发新冠病毒?如果爆发,印度有没有能力控制?

琴有可缘


应该很难控制,由于印度贫富差距问题,文化程度,社会宗教,基础卫生问题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碰到这种情况基本会死一片,但是印度有一点比较好,就是天生免疫力好,也许能帮不少忙[呲牙][呲牙]



岁月神偷65290036


印度会不会爆发新冠病毒?如果爆发,印度有没有能力控制?

据印度媒体《印度时报》2月11日报道,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疑似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当地对3252人进行了观察,隔离的另外3218人,另外有34人在医院被隔离!看到这里,很多吃瓜群众都能想起印度人恒河中洗澡,不远处飘过尸体的画面,不禁要问一句,假如新冠疫情在印度爆发,印度能应付得过来吗?

背景新闻:2月7日,印度从武汉撤回15名印度公民,针对此形势,当地政府已经启动重大疫情的应对机制。

印度的环境真的很差吗?

应该不止一人告诉过你,去印度旅游不要喝自来水,因为这种水只有印度人的铁胃才能不拉肚子,所有到印度的外国人士是无法适应的,就像印度人能泡恒河里洗澡,但据说一个美国人在围观大笑的时候被溅入了一滴恒河水花,居然拉肚子三天!

当然我们很难确定这个故事的真假,但这是一个美国人发在某书上的游记,有好事的朋友将其摘录整理成印度当地旅行手册,其中有关键的一条:入口的水必须是矿泉水。

恒河是印度人民的母亲河,它的上游就是中国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其水质可以达到矿泉水级别,但其流经印度超过4亿人生活的区域,再则印度人的习俗包括恒河水葬,还有各种生活垃圾等都丢入恒河,导致恒河水质和中国的下水道水质有得一拼(稍稍夸张了点),好在恒河的水量极大,要不然它将是全世界最大的一条臭水沟!

比如天涯上介绍印度新德里的亚穆纳河(恒河最大支流,穿越新德里),河水黑得如同墨汁,发出如同臭鸡蛋和臭肉的腐烂味道,在河中漂浮着大量的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但亚穆纳河提供了新德里60%的自来水,所以你就知道了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喝。

当然并不是说印度到处都脏乱差,对于新德里和孟买那些富人区,基础建设条件还是不错的,下水道设施都很完善,比如大部分星级酒店都能提供矿泉水,所以你去印度出差倒是不必携带大量的瓶装矿泉水,当地买就可以了!但在贫民区就只能嚯嚯了,比如孟买曾经最大的贫民窟达拉维,在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居住了70万人,连基本的生活水电都难以供应,但在2011年之后,孟买已经有4个贫民窟比达拉维还大,请问你晕不晕?

印度2018年的GDP为2.73万亿美元(中国为:13.61万亿美元),两国人口相差了也不大了,但基础建设远不如中国,而且印巴之间连年的战争与大量的军队的部署,也消耗了印度大量的资金,总的来说,印度基建正在迅猛发展,但罗马不是一天就能盖起来的,印度国内与民生相关的建设还需要几十年的补课才能达到当前中国的水准。

印度将如何应对可能到来的新冠疫情

前文刚说明了在印度喀拉拉邦疑似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其实喀拉拉邦在印度国内还是生活水平相当高的一个邦,人均GDP3300美元,是印度人均水平的1.55倍以上,被印度人看成是“富有、干净、好玩儿”的邦。喀拉拉邦背靠西高止山,西临印度洋,一年四季气候都非常适合,也是印度最适合生活的区域,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一生中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

喀拉拉邦的GDP平均水平大约3300美元(2.3万元)和甘肃省人均2.9万元的水平差了不大,要知道甘肃是在中国人均GDP末尾已经排了5年了!当然以GDP来比并不能表现一个区域真是水准,我们还是来点料吧!

喀拉拉邦的医疗保障制度

喀拉拉邦继承了1956年开始的西方医疗体系,比如强制公务员、因犯和学生的防疫注射,另外喀拉拉构建了三层架构的保健护理网络,包括基层护理中心及小区健康中心为第一层,区域医院为第二层,而医科学院为第三层。这些设施都相对均匀地分布全省,提供很廉价的保健服务。

此外医学教育及训练在喀拉拉是具有名气的,该省是全国第二高医科毕业生人数的地方,每年可供应700个医生。喀拉拉邦公营医疗机构提供52893张床位,再加上公私合营的74间医院,提供6767床位之外,卫生署属下的5403间卫生中心。

与喀拉拉邦3000多万人的总人口相比,床位与人数比大约是1/500,与此相比,我们用全国平均水平量来对比:

2018年,中国医院总数33009家,医院病床数6520千张,总病床数(加上基层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404千张,每千人医院病床数为4.67张,每千人总病床数为6.02张

全国平均床位比大约是3/500,当然喀拉拉邦的水准在印度还是属于比较好的,比例也仅仅只达到了了中国全国平均水准的1/3而已,不过我们相信如果参考中国的模式,隔离对付,一个邦帮扶一个市,解决起来问题并不是特别大,而且当前印度大多还是属于输入性病例,接触范围和深度比较有限,因此印度的能力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喀拉拉邦首付特里凡得琅市街景

但如果在印度各大平民窟爆发的话,事情可能将会变得非常严重,特别如孟买贫民窟达拉维,人口每平方公里高达35万人,那简直就如一个噩梦,不知道印度人是怎么过来的,很是怀疑他们的身体,是不是SARS-CoV-2这种病毒对印度人的身体无效呢?应该不是,很多在恒河中泡大的印度人已经对常见的细菌和病毒已经有相当的免疫力,尽管他们的皮肤病和肠胃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但SARS-CoV-2是一种新的病毒, 谁都没有抵抗力,也许最强壮的身体才是资本。

印度的其他配套水平如何呢?我们举两个最简单的案例:

印度部分民众是便后洗屁股的模式,很多也自带水源,但印度街头旱厕居多,SARS-CoV-2这种病毒在大便中检出,所以这种方式可能对于粪口传播的病毒来说可能后患无穷的。

粪口传播示意图

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国内大部分民众几乎依靠物流生存,很多居家隔离的朋友都通过网上订菜与购买生活物资,因此对于疫情的控制物流配送系统是有强大的帮助的,全世界有几个国家有中国这样强大的物流?这是一个国家最强大的战略后备力量。

当然还有一个强大的支持在线支付系统,因为这几乎杜绝了一个人与人之间通过日常用品:现金传播的重要途径,如果现在国内还是现金支付的话,人人都得戴手套花钱,回家还要对这些钱进行高温消毒,你疯不疯?

再有就不一一列举了,印度巨大的人口,加上糟糕的基础建设,如果大规模疫情爆发的话,那可能是全世界的噩梦!但我们并不希望假设真的发生,希望新冠疫情早日解决,各位可以出行无阻。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截止到目前为止,印度的新冠病毒确诊者只有三例,,而且他们都有武汉的停留史 三千多人被隔离。

卫生部长表示,印度首位确诊病例在随后的核酸检测结果中呈阴性,另外两名检测呈阳性的人病情比较稳定,恢复得很快。

但是,正因为印度目前的确诊病例只有3例,却在几天内造成数千人医学隔离,可见病毒传染速度之快。

喀拉拉邦最近一次重大的健康危机是2018年7月的尼帕病毒袭击事件,该病毒造成17人死亡。

尼帕病毒

目前看来,印度当局确实从上次病毒爆发中吸取了一定的教训并付诸实践。

由于没有新冠病毒的有效治疗药物,印度当局选择对从疫区回国的人员进行家庭隔离,并在喀拉拉邦全境设立特殊的隔离病房。

印度卫生部官员指出,在冠状病毒警报发出后不久,卫生部就成立了一个由专家和医护专业人员组成的高级医疗团队。

有官员表示正在尽全力阻止情况继续恶化,并表示:“我们没有制造恐慌,每天都向媒体通报情况。”

印度当地的医疗条件究竟如何呢?

印度拥有世界名列前茅的私立医疗系统,但收费不菲,普通人做梦都无法买单。

对人口占比巨大的贫困阶层来说,他们只能选择免费的公立医疗系统。





你们的慧姐


目前为止,印度的病例大多都是输入型病例,都被有效隔离控制,确诊病例只有几例。

但是,由于此次病毒极强的传播性,爆发的可能性随时都可能存在的,切不可掉以轻心。

有很多人奇怪,作为人口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印度环境卫生方面也不尽如人意,但却好像很少听说当地有大的疫情爆发,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说这是不科学的。

其实,印度被传染少的原因不是因为印度“温度高把病毒热死了”,温度高只是有一定影响病毒的活性。而且印度也并非没有流行病,而且流行病的种类和爆发的频率还非常高。禽流感、霍乱、鼠疫、结核病、登革热、日本脑炎、印度脑膜炎等流行病长期困扰着这个国家。2016年爆发的基孔肯雅热,2017年爆发的印度寨卡病毒,以及2018爆发的尼帕病毒。这些流行病的病死率很多都远超新冠状病毒肺炎。

很多人好奇,如果新冠状病毒在印度爆发,印度有没有能力控制。事实上,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流行病可以说是自然界用以进行物种平衡的工具,有些时候人们确实没有办法,因为受到其侵害病最终死亡的大多数是那些体弱多病者。不仅如此很多流行病,比如病毒类,基于其本身的特性很难研发出特效药和疫苗。人的认知在加深,预防手段在提高,然而演进和变异,最终出现新品种,让人防不胜防。所以,哪怕是开了挂的民族印度,也可能无法掌控真正的疫情的爆发,无论哪一个国家,必须爱护我们的地球大自然,千万破坏生态的平衡,以至于招来意想不到的惩罚。


一生缘乐



月林6491


印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即使爆发,国际社会也会援助,中国也会,谁叫是邻国呢,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9527舒


如果会,绝对没有我们国家控制疫情的能力


JDF99


印度会不会爆发新冠病毒这个不敢说,但是如果说爆发了, 以现在印度的医疗和管控能力,印度将会变成又一个埃博拉疫区。


中国拉卜楞


最新报道,印度目前己经有三千多疑似双冠病毒,正在进行隔离中,如果暴发大规模的疫情,以目前印度的生活环境及医疗体系,我认为很难控制。


平凡董记


有爆发的可能,毕竟南印度已经有聚集性确诊病例,如得不到强力控制,蔓延出去的话,将才会爆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