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之变,慈禧如何夺取政权?

人生客栈


1861年11月2日,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䜣联合发动宫廷政变,史称“辛酉政变”。关于慈禧等人发动政变成功地原因,大多数观点基本归结为:肃顺等人麻痹大意;慈禧、奕䜣的联合得到了外国势力的全部支持;取得了兵部侍郎胜保和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的武力支持;利用朝野上下对肃顺集团的不满,控制了京师内外的舆论等等。

以上各种说法,笔者认为是历史过程中的表象或者直接原因,并非决定性的深层次原因,而根本性原因,则是当时正统皇权思想或政治伦理观念的深刻影响。

1861年8月22日子初三刻,咸丰皇帝神智较前清醒,实际上是回光返照。宗人府宗令、御前大臣、军机大臣等人请咸丰以朱笔遗照。咸丰“谕以不能执笔,著写来述旨”。随后,咸丰帝崩逝。

当日颁布的遗诏有两份,一是立载淳为皇太子,二是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尽心辅弼再存,赞襄一切政务。同时规定,“御赏”和“同道堂”两颗印章是日后下达诏谕的凭信。这两枚印章,“御赏”为母后(慈安太后)用,“同道堂”为载淳用。

由此一来,新帝登基之后的中枢行政命令的发布是这样的:赞襄政务王大臣拟旨后,需要皇太后、皇帝二人用印后,才能形成一道有合法的有效力的旨意。

从咸丰的遗诏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么几个问题:

其一,肃顺等八个顾命大臣属于宗室远支,在皇权鼎盛的清代,是完全不可能取代小皇帝的地位的,咸丰之所以选择他们,而没有选择恭亲王,一则是对恭亲王不怎么放心,二则是这八人始终是远支宗亲,终为人臣奴才,其职责仅是辅弼赞襄小皇帝执政,必须时刻遵守“君臣大义”的道德规范。

他们八人的权力始终源自君权,虽然拥有拟旨,也就是对政务的建议处置权,但却没有最后的决定权,这种权力对于八人而言,其实是十分微妙的,他们的地位依然需要服从传统的“君臣关系”,而非前朝能够独揽朝政的“顾命大臣”。

其二,只有小皇帝和慈安太后才是皇权、皇统的真正代表和体现,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御赏”和“同道堂”印章,是皇帝权力的象征,慈安和皇帝铃印的规定,是咸丰对赞襄政务王大臣可能专擅弄权的防范措施。

最后,这个遗诏是有漏洞的。小皇帝才6岁,是不可能用印来体现皇权意志的,按道理来说,“同道堂”的印完全可以让慈安太后管理和使用,无论从道德和法理上都是说得过去的。所以,咸丰死后,慈安太后才是当时真正的帝国第一人。至于载淳的生母慈禧太后,是无权过问印章的管理和使用,更加没有干预朝政的权力。

但慈安本人政治水平并不高,性格也不强势,由此一来就造成了慈禧以小皇帝生母的身份代子保存,铃印“同道堂”印章的权力。

这一点是慈禧能够发动辛酉政变成功最为核心的原因。按照咸丰遗照,慈禧其实是边缘人物,虽然小皇帝继位后能够尊为太后,但就法理而言,她并不具备任何参政的可能。倘若说,慈安是一个政治头脑清醒的人物,那么自然不会让慈禧“保管”同道堂印信,从而让其有染指皇权的可能,但遗憾的是,慈安是个老好人,政治上并不成熟,所以让慈禧得到了参政议政的机会。

咸丰的“后事”安排,看起来是在调适权力平衡,既防范兄弟恭亲王,也怕后宫过度干政,同时也防备了赞襄事务的八大臣擅权。但这种看起平衡的权力分配,实际上必然会造成权力的争夺。

首先是慈禧替皇帝“保管”同道堂印信,自然而然成为了皇权代表人之一,从维护皇权角度出发也好,或自身权力欲望的渴求,都势必跟肃顺等八人产生冲突。双方之间的较量,从慈禧开始给自己上尊号,干预朝政,乃至最后想要垂帘听政,一系列的较量之下,看起来慈禧的权力运用始终受到肃顺等人的掣肘,甚至演变到后来的八人声称“系赞襄皇上,不能听命太后”直接正面冲突中,慈禧处于劣势。

但实际上,在皇权思想鼎盛的清代,肃顺等人与慈禧围绕太后是否临朝听政问题的较量,更深层次的是以肃顺等人为代表的臣权与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皇权的较量。肃顺等人短暂的“胜利”中酝酿着危机与大祸,为慈禧以后治罪肃顺等人提供了口实。

当时在热河化名守黑道人的军机章京就曾明确指出:如肃顺等人并不过分强求,慈禧未将董元醇的奏折及肃顺等人所拟谕旨发下,而是“将此折淹了,诸君“肃顺等人”之祸尚浅”。“搁车之后,(慈禧)不得已而发下,何以善其后耶!......吾谓诸君之祸,肇于搁车矣。”

这段议论发生于“辛酉政变”之前,乃是事前的前瞻语言。而这名军机章京当时骂肃顺等人“混蛋”。“混蛋”是讥责肃顺等人不识时务,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与皇权对抗,在政治方面未免过于幼稚与无知了。

事实上,肃顺等人前期之所以能够在这场“较量”之中和慈禧打成平手,很大程度是因为一来其在热河的强大影响以及部分清廷官员暂时认可了这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而等到清廷回銮北京,广大官僚士大夫必定会全力维护皇权的常态秩序。因为在皇权社会之下,只有皇权的稳定,士大夫们的既得利益才能够得以保证,如果让肃顺等权臣上位,架空君权,那么其他王公大臣的根本利益必定受到严重的侵害。这也是为什么慈禧“辛酉政变”能够成功地原因。

说到底,肃顺等人只是咸丰从远支宗亲里面选拔出来没有什么根基的“顾命大臣”。他们在帝国中枢并没有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可以仰仗,在军队里也没有广泛的实力派支持,风光的“顾命大臣”的背后,实际上是潜藏着深刻的政治危机。毕竟,他们的根基实在太浅薄了,完全依赖于咸丰遗诏的法律效力。而一旦与皇权产生冲突时,其他的官僚们必然求之不得把这几个搬倒,在新主子面前攫取更多的利益。

须知,有清一代,皇权的高度集中下,根本不可能产生什么权臣,强如和珅那样兼任三部尚书,执掌京畿兵力,有着庞大“贪官利益共同体”的人,最后还不是被嘉庆轻易就搞掉了,更何况是毫无根基,也没有什么经营的肃顺八人。这就是制度的惯性,制度之下,实际上都是利益的较量,稳固的皇权更有利于当前既得利益者们的权力保证。


江畔初见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辛酉政变的夺权难度其实不大,原因如下:

第一,君臣有区别。

八大臣不过是辅政大臣,说通俗点就是臣。

而慈禧、慈安太后还有那个傀儡小皇帝,是主子。

双方身份不同,八大臣处于很不利的地位。

电影《垂帘听政》中,八大臣都是跪着和太后们说话。结果慈禧太后出言骂人,直接点名了要利用皇帝夺过大权。

肃顺大怒,直接说“我受先皇重托,一心为国,绝对不允许有人乱政害国”,随后直接站起来,把小皇帝都吓哭了。

为什么?

因为满清自古以来,君臣有别,没有见过臣这样撒野的,把皇帝吓着了。

第二,八大臣的权力有限。

八大臣充其量只是大臣,实际上是并不掌握实权的。

咸丰皇帝大草包,规定了八大臣的决定,需要经过两个太后批准才能执行。

这就等于赋予了两个太后最后的决定权。

如果太后们不批准,八大臣说话就同放屁一样。

这还怎么斗呢。

第三,八大臣的敌人很多。

就肃顺来说,他重用汉人官员掌握军权,因此满族权贵对他极为不满,认为他将权力让了出去。

而肃顺认为,太平军、捻军、西北回孽四处叛乱,洋人又不断入侵,如果只靠草包满族官员去对付,国家就得亡国。

即便如此,肃顺也树敌太多,成为众矢之的。

另外,还有一些在野的实权派,也颇有野心。

比如宗族中近亲的恭亲王奕䜣与咸丰朝顾命大臣僧格林沁和军机大臣文祥等人被排斥在最高权力之外,极为不满。

这里面,尤其重要的是在京畿握有重兵的钦差大臣、兵部侍郎胜保和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他们一旦支持,干掉肃顺他们就不困难。

这些人很容易支持慈禧。

第四,推翻八大臣以后国家政局会稳定。

肃顺认为慈禧是个无知妇人,根本不可能治理国家。

在这种国家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慈禧绝对不会敢于自毁长城,将肃顺杀掉或者废掉。

然而,这就是肃顺大意的地方。

确实,当时慈禧没有能力治理国家,但能力超群的恭亲王奕䜣还是可以的。

事实证明,恭亲王奕䜣掌权以后国家大体稳定。

自然,慈禧也只是利用奕䜣,随后就设法将他搞掉。

其实干掉肃顺他们难度并不大。因为咸丰刚死,八大臣其实并没有掌握真正的军政大权,双方还在激烈斗争初期。

此时慈禧果断动手,八大臣其实没有抵抗的能力,完全是被宰割的羔羊。

说起来,慈禧也算是留有余地。八大臣中,诏载垣、端华赐死,肃顺斩首;其余五人撤职,穆荫发配军台,景寿则保留公爵及额驸品级。

只杀了3个,没有赶尽杀绝。

至于八大臣的党羽,也没有被追杀。


萨沙


辛酉政变是慈禧走向个人专权的开始,也改变了整个清朝晚期的政治命运,由一个女人统治达47年之久。辛酉政变展示了慈禧高明的心机和手段!


1861年咸丰病死在承德避暑山庄,当时的咸丰的儿子载淳只有六岁,咸丰死前作出了比较稳妥的后事政治安排!载淳为皇太子,以萧顺为代表的八个顾命大臣总摄朝政,同时赐“同道堂”和“御赏”印给慈禧和慈安皇太后,朝廷的命令需要两个皇太后同时用印才能执行。本来以顾命大臣和皇太后互相牵制达成权力平衡的格局,这个安排还是挺稳妥的,也是咸丰想到最好的办法了!只不过萧顺和慈禧都野心过大,双方都容不得对方存在干扰自己的摄政。以前萧顺就劝说咸丰要把慈禧干掉,因为主幼母强,会重蹈后宫干政的覆辙,出现一个武则天,那该怎么办?可咸丰也不是被忽悠的主,你怕慈禧是武则天,我还怕你萧顺是曹操呢,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人,都想控制幼主达到大权独揽的目的,因此咸丰才做出那样的安排!



可是事情出现了变化,咸丰死后,萧顺这八个人打着顾命大臣的名义处处压着慈禧母子三人,甚至不让她们履行咸丰要求的参于政务的遗命,说白了,就是边缘化慈禧和慈安两人人,最后就是杀掉慈禧,控制幼主!慈禧知道和萧顺只有你死我活的斗争,谁也不能放过谁!因此慈禧劝说慈安合作,一起搞垮萧顺他们,这样一来她们才能保证富贵和性命。慈安同意了,只是她们被困在承德,那里都是萧顺的人,和萧顺斗争必须找外援,而这个外援就是恭亲王奕欣。奕欣也是个不安分的主,在争位上输给自己的哥哥咸丰,咸丰跑到承德,让奕欣留守北京和英法联军议和,说白了就是个临时工,皇帝回到北京后,就没有奕欣什么事了,会被赶回家做贤王!


慈禧首先找到妹夫醇郡王奕譞,让他去北京联系奕欣。然后奕欣乔装打扮成太监避开萧顺的耳目,去到承德和慈禧密谋。慈禧和奕欣达成交易,合谋策划一起干掉萧顺这八个人。内容就是奕欣回到北京集合亲信和兵力,等皇太子回北京时,就是发动政变的时候。因为咸丰的尸体要回到北京安葬,新皇帝也要回北京登基,而什么时候回去,都是奕欣做主,因为是奕欣和英法联军谈判。当奕欣和慈禧密谋完成后,慈禧答应事成之后,奕欣作为议政王参与朝政!回京那天,慈禧让萧顺等人和咸丰的棺材一起走,而慈禧三母子坐马车走,刚好那天下雨,马车走的快提前回到了北京城。慈禧马上和奕欣发动政变,慈禧慈安把英法联军入侵国家,让国家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灾难都扣在萧顺八大顾命大臣头上,说他们是罪魁祸首,必须严惩!奕欣的士兵带着圣旨前去还在路上的萧顺等人,直接抓捕扣押,宣布圣旨,萧顺等人终于明白,大势已去,政治斗争失败了!



辛酉政变的结果就是萧顺三人被杀,其余五人革职流放,胜利的就是慈禧慈安同治皇帝和恭亲王奕欣,他们是最大的赢家,也平分了权力,奕欣成了议政王,慈禧和慈安垂帘听政,大权在握,同治是傀儡皇帝。随着慈禧权力日益稳固,慈禧首先罢了恭亲王奕欣议政王的职务,赶他回家,然后阴险毒死了慈安,最后慈禧大权独揽,成了清朝实质的统治者!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我是条哥,我来回答。

辛酉之变,慈禧能够夺取政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在我看来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简单来说可以用“韬光养晦,多方联盟”八个字形容。为什么呢,且听我慢慢说。

什么是辛酉之变

辛酉之变是清朝统治者内部斗争尖锐化的表现。1861年8月咸丰皇帝病逝于成的热河行宫,六岁的载淳即位,年号“祺祥”。咸丰帝遗诏,命以肃顺、载垣为首的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总摄朝政,激化了与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太后党联盟之间矛盾。同年11月,慈禧太后联合奕訢发动政变,免除八大王的职务,并任命奕訢为议政王,改年号为“同治”,这就是辛酉之变,又叫“北京政变”。经过这次政变,慈禧成为中国实际意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也改变了晚清的政治格局,对于近代中国的发展意义重大。

辛酉之变的背景

直接原因:咸丰帝死前做的权力结构安排,可以说是刺激辛酉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

1.任命年仅6岁的皇太子载淳为新君,皇帝年幼,为防止母强子弱,慈禧专政的现象出现,于是分别授予两宫太后两个印章,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

2.任命以肃顺、载垣为首的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幼帝,总摄朝政。但是也恰恰是这个做法,使新政权的核心陷入了1个足以影响朝局的冲突诱因中。那就是御前大臣肃顺与在京的恭亲王奕訢两派势力长期对立紧张。

咸丰帝的这些做法本是为了政权能够平稳过渡、交接,但实际上正是这些做法为日后的不稳定的局面埋下了隐患。

主要原因:对最高权力的渴望是促使辛酉之变发生的主要原因

1.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两宫太后及皇帝组成联盟与肃顺集团之间的权力矛盾。咸丰五年,恭亲王奕訢被逐出军机处,肃顺趁势崛起。拉开了二人斗争的序幕。

2.慈溪太后本人对权力的追求。慈禧太后本人就是一个热衷于权力追逐的人,这一点从咸丰帝分别授予她与慈安太后两枚互相制衡的印章就可以看出。即使如此,由于慈安太后本身的原因,慈禧逐渐掌握了在后宫中主动权,而八大臣的存在就成为她成功的拦路虎。

慈禧辛酉之变成功的有利因素

1.以肃顺为首的权臣派临阵脱逃,大失民心

1860年9月,即咸丰十年,英法联军逼近北京,面对满朝臣几乎一致反对的情况下,咸丰帝仍在肃顺、载垣等人的拥簇下,以“西狩”为名,逃往热河,这一举动,虽然使肃顺、载垣推掉了办洋务的麻烦担子,但是却加深了官民对于权臣派不顾民族、国家危亡只顾自己逃亡行为的不满,大失民心。而留守京城,办理抚局的恭亲王极其派别却因此获得了民心,从而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2.肃顺与慈禧交恶,间接促成两宫太后与恭亲王的合作

慈禧本人热衷政务,并曾多次对政务进行干预,引起肃顺不满,肃顺亦曾建议咸丰帝效法前朝杀母留子,防止慈禧专政,咸丰帝虽然没有采纳,但是肃顺与慈禧也因此交恶。

而在留守期间,恭亲王通过组建总理衙门获得了极大的权力,形成了以北京留守政府为核心的权力中心,可是在咸丰帝的身后布局中,恭亲王却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也因此恭亲王奕訢沦为权力的失意者。

在这种情况下,历史将两个希冀权力而不可得的人推到一处,而慈禧与恭亲王的合作也为辛酉之变的成功埋下伏笔。

3.肃顺树敌过多

肃顺这个人其实是很有能力的,他勇于任事,极力鼓舞咸丰帝振衰起弊,这一点还是值得称赞的。清史稿说:

其赞画军事,所见实出在朝廷诸臣之上,削平大乱,于此肇甚。

他重用汉人,表现了其超出了满汉的眼界与果断地决策力。但是他为人刚愎自负,排除异己,处事手段过于激烈,他通过改革削减旗人的俸禄,引起旗人不满,致使他树敌过多,以至政变发生后竟无人支援。这也是辛酉之变能够成功的因素之一。

4.天公作美

这个可以说是一个天时因素了,咸丰帝去世后,各位朝臣都需要回京奔丧,为了抢占先机,先发制人,两宫太后以与恭亲王皇帝尚小,需要提早回京为借口,故意没有随皇帝灵柩同行,摆脱了肃顺派的控制监控,提前返回北京,利用从咸丰帝逝世,到其灵柩运到皇宫中的74天时间,充分准备政变。由于天降雨,大部队晚于太后的行程四天,9月29日,两宫太后到京,30日发动政变,时间整整差了三天。这为她们准备政变提供了时间与空间,打了一个时间差与空间差。

辛酉之变最终以两宫太后和恭亲王的胜利告终,肃顺、载垣、端华被处死,其余五大臣被革职,而慈禧太后也开始了她对于中国长达47年的统治生涯。


条哥的历史手札


促成慈禧太后借助“辛酉政变”夺权的,有这么几个因素。

一、慈禧太后争取到了皇后的支持,并有同治皇帝之母的尊贵身份

在慈禧太后还是懿贵妃的时候,就已经暴露出勃勃地政治野心。1860年英法联军扩大侵略战争兵锋直指京城,清军抵抗不力逼得咸丰皇帝,被迫抛弃京城远遁避暑山庄,并在内忧外患的压迫下一病不起。而懿贵妃则趁机内外勾连上窜下跳,试图趁机染指朝政!

咸丰皇帝对此看得一清二楚,为了避免懿贵妃祸乱朝纲,他曾经想过寻找罪名处死懿贵妃。不料懿贵妃早已和皇后结成了攻守联盟,在皇后的求情劝说下,咸丰皇帝放过了懿贵妃。当然这也是因为懿贵妃为咸丰皇帝生下了皇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否则咸丰皇帝绝不可能饶恕她。皇后的助力兼有皇子之母的身份,为懿贵妃提供了操纵政权的便利条件。

二、咸丰皇帝临终前的政治安排,看似稳妥实则漏洞百出

咸丰皇帝临终前既担心懿贵妃母凭子贵,依仗着儿子成为新君的有利条件,肆意妄为干涉朝政。同时又担心肃顺等顾命八大臣成为权臣,从而重现当年康熙皇帝时代,权臣鳌拜因重权在手而上欺皇帝下压群臣的历史。

咸丰皇帝想出了居中制衡的“妙计”,他先将辅佐幼主治国理政的权力,交给肃顺等顾命八大臣。同时却又把两枚御宝分别授予皇后和未来的同治皇帝,但却因为同治皇帝还不能治国,所以这枚御宝暂由懿贵妃执掌。

咸丰皇帝对未来的政治设计是:朝廷的大政方针尽可由八大臣制订或裁决,但是若想形成法律文件,则必须要加盖两枚御宝才算具有合法效力,否则八大臣制订的任何决策都是无效的。

咸丰皇帝试图凭借这个方法,使皇后和懿贵妃同顾命八大臣,形成某种既互相依赖而又互相牵制的局面,从而使朝廷政局能够保持平衡!然而这种权力一分为二的方式,既无法使皇后,和权力欲旺盛的懿贵妃满意,也不能令顾命八大臣满意!双方为了争夺权力,肯定会产生矛盾并埋下爆发冲突的危险!于是为了从八大臣手中夺权,在懿贵妃成为慈禧太后之后,便开始加紧施展一系列夺权手段!

三、八大臣过于自信,忽视了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忻结盟的可能性

如果说没有恭亲王奕忻的协助,慈禧太后也没有办法击败大权在手的顾命八大臣。这是因为顾命八大臣不仅曾深受先帝咸丰的宠信,而且在朝廷中还拥有极强的势力,因而其影响力也不可小觑!

然而在有了奕忻的加盟后,慈安太后(皇后)和慈禧太后,便拥有了击败八大臣的有利条件。奕忻不仅活动能力很强,而且在朝廷中也很有影响力。于是奕忻便借口哭灵赶到了避暑山庄,与两宫太后制订了政变夺权的密谋,然后奕忻便返回京城加紧布署政变事宜,而两宫太后则继续麻痹八大臣!

结果当英法联军退出京城,咸丰皇帝的灵柩运返京城时,两国太后、同治皇帝连同群臣(包括部分顾命八大臣)先行起程,将顾命八大臣中的核心人物——肃顺,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而肃顺却偏偏过于自信,他认为自己手握先帝遗诏,大权尽落八大臣之手,朝廷大局已定。因此即便是两宫太后对自己不满,也不可能再生出什么变故。正是这分自信使肃顺忽视了即将到来的危险,于是便出现了当奕忻率兵包围肃顺之时,肃顺方才如梦初醒的结果!

在将肃顺拿下之后,慈禧太后又迅速收拾了其他几个顾命大臣,将政治权力掌控到了自己手中。至此在大约20余年的时间里,以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忻为中心的政治力量,成为操纵清朝政治走向的中枢。这种局面直到恭亲王奕忻被免职、慈安太后去世,最高权力完全落入慈禧太后之手才结束。


北疆同心


说慈禧如何夺权之前我们先聊一聊当时的历史背景。

咸丰在位的十年,内忧外患不断:先是太平军起义,然后是捻军事大乱淮泗;而英、法也不闲着,乘机要挟,大动干戈;沙俄更是狮子大开口,一下子就割去了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交迫下,咸丰深染重疾,一病不起。1861年7月,咸丰帝在多次昏厥之后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考虑托孤一事。

咸丰帝知道懿贵妃(慈禧)是权利欲极强的女人,而皇后钮钴禄氏(慈安)没有主见,为了防止女后专权的局面,咸丰把辅政的重责交给了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和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八大臣。在咸丰看来,八大臣联手足可以对付懿贵妃,即使是恭亲王站在懿贵妃一边也不怕。

但是,由于载沣留下了“御赏”、“同道堂”两颗印章,便埋下了后宫垂帘听政的祸根。原来,“御赏”是咸丰帝赐给皇后钮钴禄氏的私章,“同道堂”是咸丰帝赐给独子载淳的私章。这两枚私章成为了皇权的象征,咸丰帝的意思其实很明确,也就是说用这两颗章来制约八大臣。

但是,这两颗章没起多大作用,不久,八大臣上了一个极有利于懿贵妃的章疏,尊皇后钮钴禄氏为慈安皇太后,尊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

重点,请注意,开始正式夺权了。

咸丰在位时,慈禧经常帮咸丰帝批阅奏折,这给他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按照清朝家法,太后是可以垂询国事的,此所谓“听政”。慈禧利用这个规矩,在咸丰帝驾崩后就向东宫慈安太后提出应废除“顾命体制”,而改为垂帘听政之制。慈安太后宽厚和平,又不懂朝政,就一切听慈禧的安排,但贸然提出垂帘主张,必然会招致大臣们的反对和清议的不满,慈禧于是开始拉拢恭亲王奕訢共商计策,两人随即一拍即合。

1861年11月,慈禧发动了政变,以幼帝之命发布上旨意,解除载垣、端华、肃顺的职务,并处死。同时宣布两太后垂帘听政,命奕訢为议政王,入军机处,改年号为“同治”。虽然垂帘听政是两个皇太后,但实际上实权掌握在慈禧手中,由于得到了多数文武大臣的支持,又采取了不予株连的明智政策,所以政局没有发生重大动荡,这次政变因为发生在辛酉年,因此被称为辛酉政变。

从此,慈禧便掌握了清王朝的政权,她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组织的汉族武装力量,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等起义,使清王朝对内的统治得到了暂时的稳定,但是她对外一味求和,先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慈禧于1908年11月病死,结束了对清朝长达47年的统治。


品读历史者


1861年大清皇帝咸丰病逝,遗命肃顺等八大臣辅政。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等发动政变,消灭八大辅政大臣势力,开启了她为期近半个世纪的垂帘听政生涯,史称“辛酉政变”。

政变背景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在1860年逼近北京城。咸丰皇帝匆忙逃到热河行宫避难,留恭亲王奕䜣在北京与英法商讨求和事宜。

1861年8月,咸丰皇帝在《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病逝,他在临终遗诏中命6岁的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命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同时授予皇后钮祜禄氏(慈安太后)“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即慈禧掌管)。顾命大臣拟旨后要盖“御赏”和“同道堂”印章。

慈禧太后是新皇帝载淳的生母,是个贪婪阴险、颇具野心的女人。她在咸丰去世不久就让人提出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朝政,应该由两宫皇太后共同垂帘听政。垂帘听政的建议遭到了八大臣的拒绝,两宫太后特别是慈禧对此颇为不满。慈禧很快就与政治上失意的奕䜣、文祥等人形成攻守同盟,决定对八大臣发起攻击。

政变过程

  • 第一步

慈禧先是悄然的做好政变准备,她与前往热河行宫的恭亲王奕䜣密谋政变部署,并让奕䜣事先回京做好政变准备。她又任命醇郡王奕譞为正黄旗汉军都统;随后,又让八大臣之一的端华只任行在步军统领,而让奕譞担任步军统领掌握京城卫戍大权。

  • 第二步

在陪同咸丰皇帝灵柩回京路上,慈禧以皇帝年幼为借口和慈安太后携小皇帝提前从小路返京。慈禧太后比八大臣提前四天回到京城,她回京后即刻召见奕䜣等进行商讨部署。

  • 第三步

回京第二日,慈禧以同治皇帝和两宫太后的名义下旨宣布肃顺等八大臣罪状。罪状将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被毁等责任全部推给八大臣,八大臣随后被抓捕归案。

  • 第四步

八大臣中载垣、端华自尽,肃顺处斩,褫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职,穆荫发往军台效力。随后,载淳即皇帝位,改元同治,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辛酉政变,显示了慈禧高超的政治手腕,慈禧也由此登上清朝权力的顶峰。在她垂帘听政的近半个世纪里,清政府更加专制腐朽,列强入侵不断,人民的生活更加艰难。


时光山人


如果要说慈禧一生中有什么关键性的转折点,那么辛酉政变必然是名列前茅的,因为这件事情将关乎慈禧将来是否能够执掌朝权。当然,在这次政变中,也充分的体现了慈禧的果敢与城府,毕竟从当时的局势来看,顾命八大臣与两后(慈安与慈禧)的势力完全是两个极端,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也更加说明了整个政变过程的曲折与紧张。

辛酉政变政变发生的背景

我们知道,辛酉政变的发生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不无关系,因为正是因为英法联军威胁京师,方才有了咸丰以“秋狝木兰”的名义带着朝臣与家眷来到热和承德避暑山庄,而这也给后面政变提供了地利因素。在转移之承德避暑山庄之后,咸丰也逐渐地自暴自弃,挥霍自己仅有的精力,最终也不可避免的来到了生命的终点。当然,咸丰自然明白自己命不久矣,所以在临终之际便嘱咐身后之事。皇位继承人毋庸置疑是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其生母正是后来权倾朝野的慈禧,当然这个时候的叶赫那拉氏的身份还只是懿贵妃。



当时,咸丰的遗命是将载淳托付给自己所信任的八大臣,即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并且嘱咐他们“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显然就是将最高的权力暂时给了肃顺等人。不过,也许是还有一丝顾虑,所以便将“御赏”“同道堂”两印分别给了皇后钮枯禄氏和载淳(懿贵妃代为保管),这样一来便相当于是将部分权力给了帝后,以防孤儿寡母被八大臣所欺凌。而这一切,也正是引发辛酉政变的导火索之一,因为至高无上的皇权只能掌握在一方手中,很显然,八大臣和帝后(主要是慈禧)都想要独揽大权,故此一番争锋相对在所难免。

辛酉政变中的慈禧

其实在发动政变之前,最难受的莫过于慈禧,因为她所受到的打压是众人之中最大的。早在慈禧还只是懿贵妃的时候,她与肃顺等人便互相不对付,因为肃顺很清楚慈禧并非等闲之辈,其城府之深、野心之大,谋略之高都令得肃顺颇感威胁而心生反感。所以在此前,肃顺便一直给慈禧小鞋穿,比如在前往热河之时分配给慈禧的物资是最差的,甚至在后来尊后之时,也是有意厚此薄彼,先尊慈安为后,迟一日方才尊慈禧为后,显然有意排挤慈禧。故此也不难理解,慈禧在政变过后,欲将肃顺等人杀之而后快。



当然,因为在咸丰临终之际已经将权力托付给了顾命八大臣,所以如果要论权势的话,显然八大臣要强上许多,故此在政变之后,肃顺等人也是嚣张跋扈至极,以期能够给慈禧一个下马威。然而慈禧自然不会束手就擒,因为她也很明白,如果真让肃顺等人彻底掌权,那自己的后半辈子就压根没有指望了,所以无论如何,慈禧都得争一争。虽说咸丰临终之际并没有特别的考虑到慈禧,但是实际上慈禧也是有着一定优势的,因为她是皇帝的生母,所以能够拥有身份上的压制,虽说对于肃顺等人来说这种压制虚无缥缈,但至少也是有生于无,毕竟肃顺等人不买账,自然会有别人买账。

单枪匹马自不可行,所以慈禧最需要做的便是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而慈安就是首当其冲应该争取的。正如上文所说的,肃顺等人虽说对慈禧不够友好,但是对慈安却非常恭敬,因为慈安为人宽慈,素来颇受咸丰尊敬,也更加令得群臣信服,所以虽说慈安没有太多的攻击性,但是影响力不可谓不大。事实也证明,慈禧正如慈安的支持,是相当明智的选择,因为在这次政变中,慈安的作用不仅仅是震慑八大臣,更是获得诸多朝臣支持的底牌。

除了慈安之外,慈禧有一个现成的自己人,也就是自己的妹婿奕環,虽说在当时奕環并没有太多的实权,然而作为咸丰的亲弟弟,奕環的作用仍然是比较重要的,并且因为是自己妹妹的丈夫,所以奕環显得更为可靠。在这次政变之中,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也是这次政变的具体实施者,即恭亲王奕訢。在慈禧看来,奕訢是自己绝对要争取的人物,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当时也只有奕訢有足够的能量与权势正隆的肃顺等人相抗衡。



实际上,奕訢一直以来都处于被打压的状态,毕竟曾经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并且后来逐渐与咸丰也产生了分歧,故而一直以来都被肃顺等人针对,故此慈禧找奕訢合作确实有一定的基础。当然,有传闻说奕訢与慈禧的关系有些暧昧,但是我觉得两人一拍即合并非是因为感情,而确实是有着共同的敌人,毕竟在当时来说奕訢是难得的雄才伟略之人,奈何一直没有出头之日。所以慈禧派出安德海与奕訢联系之时,两人很快就开始结盟。

既然有慈安、奕訢、奕環等人的支持,那慈禧也就有了更大的把握扳倒所谓的顾命八大臣,所以接下来所需要做的便就是等待,等待一个能够彻底翻身的机会。

辛酉政变发生的过程及结局

因为热河是在顾命八大臣的掌控之中,所以为今之计便只有等肃顺等人离开热河。早在咸丰离开北京之时,便重新起用奕訢与洋人进行谈判,也就是有着让奕訢来背黑锅的意思,然而实际上奕訢在处理此时颇为得心应手,因为没有了咸丰肃顺的制肘,所以在留守北京的时期内,奕訢因祸得福逐渐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也逐渐有掌控北京的趋势,所以后来肃顺总是拖延回京的期限,也正是因为忌惮奕訢的势力。



在发动政变之前,奕訢便以祭奠咸丰皇帝的名义来到了热河,并且也正是利用这个机会见到了两宫太后,一起部署往后的事宜,一张无形的大网逐渐在这次会面之后笼罩与顾命八大臣的头上。然而,实际上奕訢来到热河也相当于是在肃顺等人的掌控之中,因为担心肃顺在自己回京的路上下黑手,所以奕訢也是“兼程而行,路经州县皆不轻居”,总算是逃离了狼窝,接下来所要的便是准备好“迎接”两宫太后及同治回京的事情。

而在热河方面,仍然围绕着“太后听政”的问题而展开了争斗,很显然八大臣是容不得这种事情发生的,所以“哓哓置辩,已无人臣礼”,甚至“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涕泣,遗溺后衣”,可见其嚣张气焰之浓烈。强龙难压地头蛇,因为当时事态已经愈发严重,若是令得肃顺等人发作,恐怕后果更加不堪设想,所以在慈安的建议下,慈禧也只能先忍气吞声,不争一时的得失。

因为肃顺等人不可能一直待在热歌,所以对于两宫所提出的回銮之事也没有太大的底气去辩驳,所以在一番部署之后,决定“肃顺奉先帝梓宫而行,于九月二十三日出发,两宫太后另从间道出发,以怡、郑两亲王为扈从”,也就是肃顺与两宫兵分两路回京,当然两宫太后的队伍中自然也有八大臣中的怡、郑两亲王在监视,以防不测。此时此刻,肃顺开始迈向两宫太后自己奕訢挖的大坑之中。



依照之前的安排,两宫太后先肃顺一步回到北京,而在回到北京之后,慈禧的心彻底放下来了,因为很大程度上,这里已经是“倒肃联盟”的主场。在刚刚回京之时,慈禧便开始了自己的表演,在朝臣面前痛述顾命八大臣的罪状,营造舆论氛围,接着便发布懿旨,“将肃顺既行拿问,酌派妥员押解来京,交宗人府听候议罪”。在接到指令之后,早已做好准备的恭亲王便着手开始调兵遣将捉拿肃顺等人,而八大臣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只能束手就擒,于此整个政变差不多就宣告结束。

可以说,在政变发生之前,慈禧的处境不容乐观,若是真令得顾命八大臣彻底掌控朝权,那么依照肃顺往常对慈禧的态度,慈禧定然就会受到排挤打压。所以,这次政变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慈禧的置于死地而后生,因为相较于慈禧之前所受的委屈,在政变成功之后她也是最大的收益者。可以说,正是经过这次的权力洗牌运动,慈禧已经逐渐的靠近了权力的顶峰。


妙龄老翁谈历史


辛酉政变也称北京政变或祺祥政,是指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

发生背景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于1860年9月直扑北京,咸丰帝携皇后钮祜禄氏、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和一班亲信大臣仓皇出逃至热河。为了平息事态,咸丰帝委托恭亲王奕䜣与侵略者谈判,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条约签订后不久,年仅30岁的咸丰帝驾崩,遗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 肃顺、额驸景寿以及穆荫、匡源、杜翰和焦佑瀛等4位军机大臣组成8人的“辅政班子”称“赞襄政务大臣”辅佐新皇帝。

考虑到主幼臣强所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咸丰帝又将自己刻有“御赏”和“同道堂”的两枚御印,分赐给皇后和懿贵妃。咸丰帝规定:新皇帝所颁的一切诏书,都要印有这两枚御印才能生效。咸丰帝的这种权力分配,无疑是想让外臣和后宫互相制衡,以确保年幼的小皇帝皇位稳固。但是后宫与8位辅政外臣并不是一条心,至少新皇帝的生母懿贵妃是想大权独揽的。一场“有我没你,有你没我”的权利之争,就在这样的权力构架下开始酝酿。

慈禧夺权前的准备

新皇帝载淳继位后,尊先帝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慈安;尊自己的生母懿贵妃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在政治权力上,两宫太后与八大臣势均力敌,再加上热河行宫都是八大臣的势力,所以慈禧想要垂帘听政的想法无法实施。由于恭亲王奕䜣与咸丰帝同为道光帝之子,身为皇帝的咸丰帝资质平平,于是一直防备精明能干的弟弟。正因如此,恭亲王奕䜣始终被咸丰帝排斥在权力核心之外,八大臣也视奕䜣为政敌。

当时的军机大臣共有五位,除了八大臣中的四位,还有一位名叫文祥,由于和奕䜣走得较近,也被八大臣所排斥。在接到慈禧太后传来的政治信号后,奕䜣和文祥决定投靠两宫太后,除掉八大臣之后以便于自己掌权。咸丰皇帝入殓之后,恭亲王奕䜣才得以叩谒大行皇帝梓宫的名义到达热河,在同两宫太后密商决策与步骤后,奕䜣立刻赶回北京,做政变前的准备工作。慈禧太后的妹夫醇郡王奕譞被任命为正黄旗汉军都统,掌握了一些兵权。

开始夺权

郑亲王端华署理行在步军统领,两宫太后召见八大臣,认为端华兼职太多,便以奕譞为步军统领掌握了卫戍京师的兵权。不久之后,奕譞又兼管善捕营事。咸丰帝的梓宫由避暑山庄启驾后的第二天,两宫太后便以皇帝年幼为借口,脱离大部队抄小路先行一步。再加上遇上了阴雨天气,所以八大臣和庞大的返程队伍足足迟了4天才抵达北京。两宫太后抵京后立即召见恭亲王奕䜣等人,第二天便发动政变。

两宫太后以皇帝的名义下旨宣布载垣等八大臣的“罪状”,而此时八位顾命大臣还在返京的路上。当他们抵达北京之后,立刻被醇郡王奕譞带善捕营捉拿下狱。政变的第二天,恭亲王奕䜣就被任命为议政王、军机大臣。军机大臣文祥奏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被批准。政变完成之后,原先的年号“祺祥”被改为“同治”,其中寓意不言而喻。八大臣中,载垣和端华赐死、肃顺处斩、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夺职,两宫太后完成了对实权的掌控。

虽是两宫太后共同发动的政变,但至始至终都是慈禧在积极推动。由于慈安对权力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两宫垂帘之后,一些事宜也大都由慈禧处理。《清宫遗闻》载:“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咨访利弊”。虽然慈安放任慈禧行政,但朝廷上的大事,还是慈安说了才算。这个局面一直维持到1881年4月8日,年仅45岁的慈安太后突然暴毙,两宫垂帘才变成了慈禧独裁。至于慈安太后的突然暴毙,至今还是一桩疑案。


百晓生侃中国史


辛酉政变发生在咸丰皇帝逝世后不久,咸丰皇帝死之前做了几件事为这次政变埋下了伏笔,首先,他立慈禧的儿子,也就是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咸丰皇帝虽然好色,在朝政上也并没有什么建树,但是他是善良的。

咸丰皇帝没有效仿前朝杀母留子的做法杀掉慈禧,而是分别授予两宫太后两个印章,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还封了八个大臣来辅佐太子。8个大臣与两个皇太后之间的矛盾因为皇帝年龄小,政治上的决策需要两方磨合,磨合不了,矛盾叠加,愈演愈烈。

咸丰皇帝去世之后,皇帝的臣子与妃子、皇后都要有一个礼仪,与如今的奔丧类似,地点在承德避暑山庄,但是两个太后深知,如果现在不抢先一步,那么他们的性命就将结束,因此,他们联合恭亲王奕欣,借口皇帝尚小,需要早日回京为由,抄小道提前回京谋划政变。后来由于天降雨,大部队晚于太后的行程四天,三十日,发动政变,八大臣被判有罪,至此,辛酉政变的过程结束。

辛酉政变的过程中,恭亲王奕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以奔丧的借口,多次请求才得以面见皇太后,商定事宜,并先一步回京笼络驻扎在北京、天津一代的部队,为辛酉政变过程的推进做好了一切准备。辛酉政变之后,恭亲王奕欣在朝中担任要职,载淳登基后,皇太后垂帘听政,不久,慈禧就走上权力巅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