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收入在餐厅行业整体收入的占比平均水平是多少?怎么样?

旅游琦侠


餐饮工业可以做外卖,五星酒店是不能做外卖的要专注于服务!现在疫情期间,餐饮行业基本停滞,很多餐饮店开始用外卖坚持,其实并不否定这一做法,关键还要看自己经营的是适合外卖的快餐特色小吃,还是主推环境体验高质量服务的层次店,如果是后者不建议外卖,不然疫情过后,品牌认知度将是毁灭性的!



猫老公鱼老婆


说到餐馆入驻外卖,这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外卖最适合快餐类,其他品类还是欠妥。

从本人从事快餐几年的经历来说深有体会。刚从事饮食行业时,什么都不懂,想象着自己的品种在这座城市是独一家,生意一定会很好,所以挑选了一个繁华的临街门面,自然租金非常的昂贵,但觉得不在乎也无所谓啊,后面会赚回来,紧锣密鼓后开业了,刚开业嘛,大家都想尝尝鲜,果然生意还可以,堂吃为主,外卖为辅(自配送),外卖占总营业额的30%。

生意就这样有序的开展着,除掉房租还少赚一点,一年后,外卖两大平台以及本地平台开始陆续签约入驻,也许是客人吃腻了或是平台入驻后商家多了的原因,生意急转直下,外卖只占到了总营业额的5~10%,除掉人工水电房租,倒贴腰包,压力可想而知,坚持两年后果断转让。

目前搬入不是临街又能办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的地方,以外卖为主,堂食为辅,外卖占总营业额的80~90%,因为租金便宜,所以没有压力,外卖活动力度大提高了竟争力度,加上现代人太依赖外卖了,不想自己做饭也不想出去吃,特别是下雨天等恶历劣天气,那叫一个忙啊!


崛起中国力量


外卖早已火热,先知先觉的餐饮人挣到了第一桶金,反应慢的人现在才考虑进入,流量红利已经被瓜分得七七八八了。

于是感慨“外卖难,给平台打工不挣钱;难外卖,赶不上同行打折快”。

这个时候,不吹不黑不水,一起来看看外卖的前世今生,也许会有一些启发。

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提前摆明7个观点:

1、外卖是个大趋势,只可顺收、不可逆取。 保证堂食的质量、顺应顾客需求做品质外卖,控制外卖收入占比在30%以内,否则离死不远了。

2、不是所有品类都适合做外卖。 快餐小吃目前最适合,适合夜宵、下午茶的产品会有较大增长,多数正餐非连锁品牌主业都还没做好,掉头去专注做外卖是自取其辱,得不偿失。

3、专注做外卖的餐饮品牌,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执意不回头也不是不行,请继续滑屏,认真思考第4条。

4、外卖不只是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等一级入口,还有闪送、到家美食会、给力呼等次级打包外送模式。

5、外卖的本质不是餐饮服务,是零售、是食品工业。内在讲究规模化生产和品控,外在靠包装和营销,运营核心理念是薄利多销,赢利点在渠道布局。

6、所以,外卖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便利店。

7、所以,餐饮人,把这顿饭做好,不要害怕也不要有病乱投医,外卖颠覆不了你的餐厅。

要点已经说完了,有时间往下看的朋友,我们先来聊聊两个关于外卖的话题。

餐饮迎来全新“外卖时代”

第三产业的全面互联网化是过去10年中国社会的最大福音,通过重构社会分工、提升了社会整体运行效率。也使餐饮行业在成本结构、运营效率方面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发源于魏晋时期的“食盒”外带、到近现代去餐厅“打包”带回家、再到肯德基和宅急送结合推出的电话订餐业务,终于在互联网提速和智能手机普及的双重影响下,迎来了全新的“外卖时代”。

外卖从西式快餐开始是有道理的:它的菜单够简单。

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外卖的存在就是为了吃饭的效率,它的前世是餐饮的附属,就像餐厅的外卖窗口总是在正门旁边的边门、或者在大厅的一角、或者甚至是背后的厨房门口,到今天呢?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餐厅,在大厅的主通道或者靠墙摆上长长的货架,一份一份已经打包好的外卖静静地等在那里,狂奔而至的骑手匆忙检查完单号、拎起、装箱、扬长而去……

从餐饮的附属,到餐饮的延伸,外卖成为餐饮人的左膀右臂。

极少量品牌占据了80%的外卖份额

可这左膀右臂有时也让人很痛苦,它好像不太好使唤。

在网上甚嚣尘上的“外卖骑手工资超高”的唾沫星子里,我们却分明看到餐饮商家五颜六色的心情在飞。

顾客吃饭的效率是提升了,商家的日子却越过越紧。

尤其是在外卖平台发展进入稳定期,进驻商家超过245万,年收入逾1300亿的时候,跑马圈地时的补贴大战还会有吗?

不仅不会有,费率还有上调的可能,一二线城市已经到22%了,议价能力强的品牌可以谈到15%、甚至12%,新店、新品牌,想都不要想。

资本压力下,外卖平台的日子似乎也不好过。

外卖平台发展初期的流量红利也已经被瓜分得所剩无几了,各个品类的头部3~5个品牌基本占去了60%左右甚至80%的订单量,剩下的汤汤水水,你能吃得饱吗?

先不说吃不吃得饱的问题,能不能吃得上也是让人头疼的事情。

准入门槛的提高让你不得不投入更多成本在后厨和前厅(只做外卖的门店几乎已经不可能再上线了)、满减打折等活动力度不够的话搜索排名根本进不了前三屏,靠外卖活下去,近乎痴人说梦。

吃相狼狈还吃不饱,这就是外卖小商家的现状。

理念再“新鲜”、“健康”,也抵不过平台的抽成和价格竞争。

要不要做外卖?5条思路做好外卖

说的这么悲观,干脆“壮士断腕”算了,还这么苦逼的做图什么呢?

图的是:最大化满足顾客需求。

因为你的顾客中总有一部分人确实是为了就餐方便,或者就是想在家宅着,哪怕是周末、有时间也不愿意出门找吃的(美团外卖周末订单量占比超过3成),这是他的选择自由。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仅要做外卖,还要好好的做。有5条可借鉴的思路:

1、研发专门利于外卖配送的产品,提升顾客体验、赢得二次定价权。

比如,低热量、易保持形状的产品;现有产品你敢在外卖平台玩虚假优惠,顾客就敢再也不下单,甚至不来你家吃饭。

2、使用保温包装或可以二次加热的包装。

比如,烤鸭餐盒底部放置加水即可加热的“加热包”。

3、重新设计包装材料,使其视觉上更具品牌识别意义、质感上更能诱发拍照分享的社交欲望。

比如,启用外卖品牌作为餐饮副牌、设计更大胆讨喜的文案、扫码优惠方式引导顾客在你的会员管理系统中注册留存。

4、用淘宝C店店主的思路做外卖。

主动打电话问顾客的详细要求,做回访时派发优惠短信。

5、美。

多花一点钱,找好的摄影师、设计师,产品、包装、餐厅环境,重新拍好看的照片素材。

顺势而为,围绕顾客体验去做,不要对“顾客忠诚度”心存幻想,他们没有义务忠诚于你。

新店上线不要生推、做促销广告带来的客流更没有忠诚度。你做外卖的唯一目的是:方便那些已经喜欢上了你的顾客。

外卖收入占比不能超过30%

在线点单不搜索你,问题不是出在线上,而是你的餐厅线下经营出了问题。

回归餐厅,解决好店里的问题,这才是根本。只要门店经营正常化了,你会发现外卖的生意差不了,这时反而要警惕,一个非常关键的数据要放在心上:外卖收入占比。

这个数字在10%~20%之间是健康的,如果超过30%了,要警觉:是不是门店生意下滑很严重?如果不是,那就意味着你已经被动地“外卖化”了。

被外卖化也不怕,有它一套合理的打法。

为什么一定要控制在30%?因为超过这个线,就意味着你的成本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了。

这个时候,如果门店生意没下滑,你需要扩大门店接待能力(增加餐桌张数或提高翻台率);如果生意下滑了,你“被外卖化”了,你的门店接待能力就被浪费了(前厅成本浪费)。

这件事如果无法逆转,你就只好接受,把门店被浪费的接待能力、转化成在线外卖接待能力,提高外卖效率。

说起来很复杂,其实就是类似于把桌子换成摆外卖订单的架子——有没有联想到便利店的货架?

所以我在前面的观点中说:外卖未来的竞争对手是便利店,这是后话了。



餐帮米多多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觉得的这个看店的情况吧[我想静静]

个人觉得有三种店铺

1.看看是多大的店,因为有的店是不指堂食的,是专门指外卖挣钱,小城市的话,一个月可能挣1-2万。这个是小店,品类选好的情况下外卖的占比100%

2.中型饭店,堂食很火,外卖不指的卖那么多,能挣多少挣多少,这类一般能占10%-30%

3.大型饭店,堂食接团,接待晚会宴会,这类大饭店是不会瞧上外卖的,上外卖会掉档次[捂脸][捂脸]

4.当然还有很多没有概括的,因为个别代理城市平台抽点比较好,所以也有很多店里不好,但是也不做外卖的,尔大型饭店反而比较想的开,厨师呆着也是呆着,不如卖点外卖,多挣点钱,而且自己的当地名气也大,卖的也很不错!一个月能挣个1-2万,雇一两个个厨师钱够了。

实在有太多了,这个看做餐饮的饭店了,看老板会不会算了,有的会算的就占比比较高,不会算的,感觉外卖赔钱的,那肯定也就玩不明白,占比也就少呗,挣得也比较少呗[泪奔][泪奔]






l阿洋


我是一位做了5年外卖经理的一位小资,也有幸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咱们餐厅什么品类,位置如何,那个城市,怎么运营,都要考虑进去,

首先,麻辣烫品类,炒饭品类,炸鸡餐厅,粥餐厅,估计这些个餐厅,外卖生意要是好好做,估计能一个月卖到3000元到1万元不等,这是在3线以下城市,如果是一线或者二线城市的品牌店铺,估计比这个收入更高

其次,如果你是蛋糕,生鲜,便利店,估计收入很少,就是宣传一下,订单很少,除非你加盟专门做外卖的品牌店铺

最后,火锅类,焖锅类,等点个外卖需要好几百的,不管你一线城市,换是5线城市,你就没多少订单,根本就只能是广告,收入微乎其微,加入外卖只能是宣传,

希望我的答案能满意,或者可以私聊我,我给你参考一下


稀飯伱笑


这个要看餐厅位于什么城市,面临什么样的人群?一般一线城市外卖占比就大一些,还有很多一线城市滋生出根本没有堂食,只做外卖的餐饮店铺,然而小城市里就比例小很多,比如我几个餐饮店铺都是在4-5线城市,平时外卖额也就占比营业额的百分之30左右吧,大城市就可以占到百分之50---100,不过现在的外卖不好做是普遍现象了,抽成提高,竞争激烈等各种原因导致的


35420901


你好,我是小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详见视频,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17d0911760fb40cfb17cb9b88698e294\

小白快跑呀


外卖在北上广人很多,在一线城市也不少,但在3.4.5线城市基本没什么人点外卖。现在的外卖,平台从你这里抽钱,商家既然愿意,说明也挣到钱了。后面无非就是多少的问题。一家餐厅,只要有特色,没有外卖也一样挣钱


横行拔刀


自己送外卖确实可以,上美团就呵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