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內需應成為當前戰疫情穩經濟重要抓手

聚焦疫情阻擊戰 本報記者 周子勳

抗擊疫情、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是當前中央和地方工作的重大任務。

2月12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黨中央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擴大需求成為提振經濟的“牛鼻子”

如何做好抗擊疫情、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中央已經釋放出重要政策信號:積極擴大內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青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毫不放鬆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積極有序恢復正常生產活動、幫扶企業走出困境,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到最低,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是當下突出任務和工作要求。

王青說,從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來看,由於諸多市場需求被按“暫停鍵”,導致整個經濟運行特別是消費受到一定影響,所以擴大內需成為短期內提振經濟的“牛鼻子”。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階段來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對創新創業的牽引作用、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引領作用不斷凸顯。

“中央強調擴大內需的重要背景是疫情形勢已經出現了積極變化。目前,全國除湖北以外的地區新增確診病例人數實現了連降,理論上可以逐漸進入‘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新階段。”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劉曉光也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擴大內需是應對疫情影響的短期穩定性政策。王青也認為,積極擴大內需既是穩定恢復經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無論從短期來看還是中長期來看,都是必要和必須要做而且要做好的工作。

工作重心要隨“疫”而變轉向穩定經濟

會議指出,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要以實行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為抓手,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

王青表示,各地方和各部門要根據疫情防控階段的變化,逐步把工作重心轉向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的雙目標,特別是要把一定的精力和資源投向促進經濟社會穩定上。既要避免復產復工復學過程中出現疫情的反覆,也要避免過度防控導致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受到影響,要找到均衡點。

最為關鍵的是,要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性質企業所面臨的困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困難,因地制宜、分門別類、有針對性地出臺一些幫扶政策,保住企業,保住就業,保住地方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根基和“元氣”。

張燕生指出,保持戰略定力非常重要。面對當前形勢,地方政策要把短期擴大內需、中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長期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一個系統性政策工具箱統籌兼顧。

劉曉光也稱,各地方和各部門要消除懶政心理,不能坐等疫情結束才著手恢復經濟活動,而要有統

籌兼顧之謀和組織實施之能。

支持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是擴內需的關鍵

“應對疫情,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從需求來看,需要從五個方面著手。”王青指出,一是要繼續做好疫情期間重要戰略物資和居民日用必需品的應急保供工作;二是要提前做好疫情緩解和解除後一段時間的預防措施;三是要關注此次疫情中需求出現的一些新特點、新趨勢;四是要把對需求和對消費有長期促進作用的好的做法、好的制度、好的機制固化下來,同時加快推進消費及服務業領域的改革;五是要圍繞擴大需求特別是新消費存在的短板,加強基礎設施、消費設施和信息平臺的建設。

劉曉光認為,現階段的關鍵問題是支持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這是擴大內需的各項政策能夠發揮作用的前提。當前,穩增長的重點在於穩內需。

在穩投資方面,必須將中期視角的預期管理作為各項政策的重要抓手。一是啟動民間投資是穩投資的關鍵,核心在於提高投資的預期收益率。二是加大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和創新性企業投資資金的可獲得性仍是投資啟動的重要工作。三是除繼續落實好現有的減稅降費政策外,進一步提高企業先進生產設備減稅抵扣和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力度。四是在進一步明確財政紀律和市場規則的基礎上,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從短期來看,國家依然需要準備一些投資項目包以防止投資增速的過快下滑,疫情衝擊下保持政府性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增速的相對穩定依然較為重要。

在穩消費方面,減稅降費從生產端向消費端和收入分配改革過渡,調動居民消費積極性。一是積極落實個稅改革方案,切實減輕工薪階層的稅收負擔。二是加大公共服務均等化改革,提高公共服務的可獲得性。三是針對疫情對居民就業和收入的衝擊,做好針對低收入階層的消費補貼預案,防止宏觀經濟波動對低收入階層的過度波動。四是制定對中產階層消費啟動戰略,特別是消費升級的促進戰略。

張燕生也建議,擴大內需,一是要做好科學防控疫情;二是要消除恐慌心理,加強預期管理,恢復消費支出;三是出臺逆週期宏觀政策和結構性政策;四是完善公共衛生和社會治理制度體系建設;五是推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供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