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歷史屬於中國史,還是世界史?

我們今天提到蒙古帝國,首先想到的就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和戰爭。不過我們從小開始接受的教育,似乎不太能夠分得清“蒙古帝國”與中國“元朝”的歷史關係。

這也導致了我們回溯蒙古帝國的時候,總會下意識的從“元”出發,這是非常片面的。

“蒙古帝國”是一個獨立的帝國,研究它的歷史也要從獨立帝國的角度出發,它並不屬於當代任何一個國家。蒙古帝國從成吉思汗開始,不斷東征西討,最終建立起一個幅員遼闊的龐大帝國,“元”只是這個帝國的一部分。

蒙古帝國歷史屬於中國史,還是世界史?

蒙古帝國、元、中國的關係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的是:蒙古帝國的疆土已經大大超過了今天的中國,其不可能被囊括在任何一個當代國家的體系中。但是“元”不同,它是蒙古帝國旗下的一個子帝國,從疆域上來說“元”帝國與今天的中國是高度重疊的,並且“元”統治中心:大都即今天的北京,是典型的中國型城市,所以“元”的歷史是必然可以囊括在今天中國史當中的。

那麼今天蒙古國會把元朝當成自身歷史的一部分嗎?事實上,蒙古國並不承認“元”是其歷史的組成部分。我們要清晰地一點是,歷史的國家歸屬主要取決於當代國家的歷史邊界。

即:“元”是蒙古帝國其中一部分,而蒙古帝國在當代已經不存在了,所以“元”的歷史是屬於中國史。釐清這“三者”的關係後我們就可以講述蒙古帝國的歷史了。

日本學者杉山正明認為:蒙古歷史可以分為“蒙古帝國”階段、“蒙古和平”階段和“後蒙古時代”。

蒙古帝國歷史屬於中國史,還是世界史?

蒙古帝國

這一段歷史從公元1206年開始。這一年蒙古各部在斡難河畔召開“忽裡臺”大會,共同推舉鐵木真為成吉思汗,此後蒙古人開始了持續40多年的遠征,一個龐大的帝國在蒙古鐵蹄的蹂躪下出現在了歐亞大陸。

在我們日常的印象裡,蒙古人是憑藉著自己的武力與血腥屠殺、恐怖統治,建立起龐大帝國。這種認知其實存在嚴重的偏差,日本學者杉山正明則給出了更多維度的解釋,我們逐條講解。

蒙古帝國歷史屬於中國史,還是世界史?

蒙古帝國的軍隊非常重視情報、組織、策略,他們在每一次戰鬥中都會盡量減少戰爭帶來的傷亡。比如在與花剌子模的戰鬥中,蒙古人深知對手的厲害做足了情報工作,在每進攻一個要塞或者城市的時候,都要進行嚴密的戰前偵查和作戰部署,避免一味冒進帶來的傷亡。

另外一點則是,蒙古人還特別擅長用輿論來壓制對手。我們今天對蒙古騎兵的認識,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來自那時候蒙古人自身的戰爭宣傳,他們經常製造自己:戰無不勝,殺人如麻等言論,先從氣勢上將敵人擊敗。

蒙古帝國歷史屬於中國史,還是世界史?

從統治術上來說,蒙古人也特別有辦法,蒙古帝國是一個開放性極高的國家,他們一方面利用武力威懾,一方面則不斷與別國建立同盟關係。他們方法是擴大“蒙古”的含義,除了成吉思汗的子孫是“黃金家族”之外,其他只要臣服於“黃金家族”的“合作伙伴”也都被納入“蒙古”的範疇。

這個系統後來包括了女真人、漢人、西方穆斯林、東歐人等等,可以說蒙古人能夠獲得如此廣闊的疆域,跟他們的統治術有著密切關係。到了公元1260年的時候“黃金家族”已經統治了東起朝鮮半島、西至東歐的廣闊區域,蒙古人在這片區域內建立了新的世界秩序,於是“蒙古和平”階段孕育而生。

蒙古帝國歷史屬於中國史,還是世界史?

蒙古和平

“黃金家族”為了統治如此廣闊的區域,超越時代建立起了所謂的“世界聯邦”,形成了一位“大汗”統領多位“汗”的格局,到了第五代大汗的時候,忽必烈統領的大元就是其他“汗國”的宗主國。

我們原來經常會說蒙古帝國在忽必烈時代發生了分裂,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幾個汗國之間是高度自治,分別擁有完備的軍事系統、財物系統、行政系統本身就是獨立運作,並不是“元”的一部分。

只能說忽必烈的“元”從原本的宗主地位,降格到了與其他“汗國”齊平的位置,不過這並不影響蒙古帝國的影響力,他們採取寬鬆的管理秩序,開啟了新的世界歷史。

蒙古帝國歷史屬於中國史,還是世界史?

蒙古在和平統治不到100年的時間裡,一度中斷的絲綢之路重塑輝煌,金帳汗國、伊爾汗國、察合臺汗國,大元將西歐、東歐、近東、中東、遠東聯繫在了一起,貿易繁榮,人民生活富足;大元還特別重視海上貿易的發展,在“蒙古帝國”的強大影響力下,控制了印度洋所有航線,並承諾:只要公平、公正、公開的貿易都將受到保護和歡迎。

可以說“蒙古帝國”將當時所有文明核心區域全部連接在了一起,這種大規模的連接形式,甚至直接影響到了“歐洲文藝復興”和大航海航路的開闢。


蒙古帝國歷史屬於中國史,還是世界史?

後蒙古時代

公元14世紀到15世紀初葉,蒙古帝國相繼解體消失,但是它的影響力並沒有結束,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元朝之後是我們熟悉的明朝,明朝時期“元”並沒有完全滅亡,而是從全國性的統治轉變為了局部統治,“元”皇帝被朱元璋攆到了北方的蒙古草原,史稱“北元”,他們依舊保持著“汗”必須由“黃金家族”成員擔任的傳統。

後來滿清的崛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皇太極成為了“黃金家族”的女婿,從而獲得“北元”的法統地位而促成,這位偉大的女性就是我們熟悉的孝莊皇太后。後來,歷代大清皇室必須與“黃金家族”保持通婚,強化自身的法統地位。

據說,皇太極在獲得大元的傳國玉璽後,模仿當年成吉思汗召開了“忽裡臺大會”,接受蒙古各部族的朝覲,並將新帝國定名為“大清固倫”。所以大清皇帝一直以恢復“黃金家族”的榮光作為目標,乾隆時期準噶爾被擊敗,大清終於擁有了包含:中原、西域、東北、青藏高原的巨大版圖。

蒙古帝國歷史屬於中國史,還是世界史?

杉山正明認為在“元”以前中國一直處於“小國家”模式,也就是以中原為核心的圓形統治,“元”以後中國進化為了“大中國”模式,除了傳統的農耕區域以外,開始重視遊牧區域和青藏高原。

說完了中國,我們再來看一下“蒙古帝國”對俄羅斯的影響。在13世紀以前,俄羅斯一直是偏遠、寒冷的小國家,經常受到瑞典人和波蘭人欺負。俄羅斯的崛起完全得益於“蒙古帝國”。

蒙古人的入侵將東歐地域上的諸多小國全部消滅,進而合併為一個大國,這就是我們後來說的“金帳汗國”,而當時的莫斯科小公國距離統治中心比較遙遠,得到了發展的機會,在金帳汗國衰落以後,莫斯科小公國則沒有了逐個殲滅的麻煩,一戰便能獲得廣大的疆域。

另外“蒙古帝國”還對西歐、東歐、中亞甚至南亞地區產生了劇烈影響,比如我們熟悉的印度“莫臥兒”帝國,其實也叫做“帖木兒第二帝國”它是由帖木兒的一個分支在公元1500年左右南下印度所建立,而“莫臥兒”本身也就是“蒙古”的另外一種翻譯。

蒙古帝國歷史屬於中國史,還是世界史?

“蒙古帝國”是獨立於各國曆史之外的一段世界史,它不僅在輝煌期影響著世界,在他隕落後依舊深刻的主導著世界的走向,如果單獨說它的“影響力”恐怕,幾天幾夜都說不完,我們只要記住結論就好。

好了,關於“蒙古帝國歷史”的內容就到此結束吧,歡迎賞閱,您的關注是對“王庶文講壇”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