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说到基因,我们想到了物种,看似差别如此之大的生物,其实基因相似度很高,比如人类和老鼠基因相似度大概百分之90,和果蝇大概百分之60。这原因当然是咱们所以生物最早都是海洋中快乐的原始生命不断演化而来的,<strong>所以重要的不是物种,重要的不是生命,而是基因,生命不过是基因要延续的载体罢了。

先确定一个事实:我们人类之后是不可能产生更高智力的新物种了,上过高中生物课的大家知道:地理隔离才能产生生殖隔离,任何新物种的出现,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地理隔离】:同一个物种如果没有地理隔离,它的任何突变基因会在自己的种群内通过交配和基因繁衍就会被立即播散和稀释,这样是不可能产生新物种。
  • 【生殖隔离】:物种分在地理隔离的基础上,最终变异度极高,同一物种就会产生生殖隔离,也就是这两个原本属于同一个物种。后来被地理隔离在不同自然物候条件下,自然选择方向不同,使得它变异积累,最终形成新物种,后者可以称之为新物种。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新物种生成过程

怎么才能被称作新物种真正形成,就是当隔离后产生生殖隔离的这两个物种再碰合到一起不能正常交配,或者正常交配以后不能生出正常后代。这背后表达的意思是基因的交流中断或者部分中断了。基因相似度很高但是却不是一回事了。

比如驴马生的骡子没有生殖能力,还有以前比较火的狮虎兽,虎狮兽,尽管狮子老虎都是同一个祖先,产生生殖隔离的这个时间要是漫长的上百万年的时间,这个过程就是物竞天择的更适者存的淘汰机制。

当前新物种难以产生面临两个困难:

  1. 基因突变的积累需要经过上百万年才可能发生。
  2. 地球村很难产生地理隔离了。

你可能会问,人类怎么可以混血呢?因为今天的人类是非洲智人迁徙到世界各地的后代,我们仅存在时间为二十万年,我们的基因图谱序列中只有晚期智人和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山顶洞人等掺杂,至于直立人和北京猿人那不是一回事。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所以人类的后面再不会有一个高于人类的新高智生物物种已成注定之局。我们探究基因和大脑,只能从自己和比我们低级的亲戚类人猿,黑猩猩等做实验,小白鼠也是贡献了不少。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大刘对这本书有一句评语:

《自私的基因》<strong>最大的特点就是冷,比冷静更冷的冷,不动声色地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尽管这种结论不一定正确,却告诉了我们一种可能:生命和人生以及世界与文明的最终目的,可能是我们根本想不到的东西。

我们乍一看这书名,多数人都会犯错,认为这本书是在说人类为什么自私,这也难怪,翻译的词确实有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仅凭这些词的字面意思就会误解其原意,这里的“自私”是人类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基因这个东西,本身说的不是人类。

作者理查德在这本书书一开始就告诉大家,他不是在给大家讲述一种所谓的道德观,说人就应该自私,不是。他所谓的自私指的是生物体上的基因它的本性的表现,它与道德善恶无关,我们不能说这种表现它是好是坏。

这本书是科普著作1976年首次出版之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是自基因学说之后理解现代演化生物学的入门书之一。

他在这本书里说的每一句话都能颠覆你的三观,比如他说:

  1. 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只是基因的生存工具;
  2. 任何一个生物体,都是基因建造和操纵的一台机器。基因用自己的方式控制着这台机器,让它成为最好的保镖和打手,并在它陷入衰老和死亡前就抛弃它。
  3. 通过复制,基因一代一代地从一个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目的”就是要让自己永久流传下去,不被自然选择所淘汰。这就是所谓的“自私的基因”。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乍一听好像没什么,也能接受啊,那下一个你看还能不能接受,道金斯说:自然界中的近亲之爱,就是基因自私性最明显的体现。一个生物体与另一个生物体的亲缘关系越近,他们共有某一基因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些共有的基因为了保证自己的存在和流传,就会“要求”生物体做出一定的利他行为。

想到的第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所谓爱有差别,你一定爱子女超过爱兄弟姐妹的。

咱都知道在两性生殖的情况下,父本母本的基因各遗传50%给子女。在自然界,我们能看到比如企鹅父母对企鹅宝宝那可谓真的无微不至,你靠近一头凶猛的野兽或许不一定会死,但是你靠近一头养育幼崽的雌性,就算是平时温顺的一只鸟,它也会拼尽全力啄瞎你的眼睛,这就是咱们说的母爱。还有湾鳄,成年体长最多7米,咬合力极强,能吃进去的东西都是它的猎物,但是它在小鳄鱼孵化出壳之后会用嘴含着把它们一个不落的带回河里,这个过程中所用的力度比人类的轻抚还要小。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你听着好有爱对吧,这叫母爱,但是道金斯说:与其称这类现象是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子女,不如说父母体内的基因“要求”父母保护好子女体内同样的基因,所谓繁衍基因。

咱们更严谨地说,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爱护也可以被称作:【亲代投资】,投资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体内的基因能够延续,能够广泛传播。

下面介绍几种

1,咱们看BBC纪录片里,那些动物为了增加子代生存机会,它会进行多种形式的投资,但以自然选择淘汰后代个体,以牺牲其他幼崽为代价换取其他幼崽存活几率升高,这个投资对于动物来说显然是最低成本,人类也是如此啊,过去年代,吃不饱饭,养不起孩子的话,会把最小的给那些不能生养的家庭,以换取自己家其他孩子能够存活下去。

对于两性,也即是父母来说,雌性一生能够对子女进行的亲代投资总额是有限的,就算每年发情期都生,可第一生殖功能衰退,生育时期有限,第二卵子数量就那么多。

所以在有多个子女的情况下,基因会操纵父母进行一些取舍,在自然界中会舍弃那个体能最弱小的,比如北极熊的后代,如果跟不上母北极熊的脚步刚开始大熊还会等它,但是几次过后,大熊就不会等了,带着另外一个体力比较好的小熊就离开了,因为这样有限的奶水可以只给一个后代供给,生存几率会增大非常多。

母北极熊不会选择保护雄性后代而放弃雌性后代,对它们来说都一样,谁活下来的几率大就会被保护和哺育。狮子也是一样,如果几个后代中有受伤的,刚开始还是会等,会照顾他,尽量不会舍弃,但是实在不行的情况下,则带着其他的孩子就离开了。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2,咱们哺乳动物都会有断奶的行为,动物界的断奶速度比人类要快的多得多,因为它们的后代不像人类的婴儿是早产,所以亲代照顾的时间长,它们的幼崽,比如马驹,牛羊,生下来一小会就跑来跑去的,也就是说自然界的哺乳动物亲代要把自己有限的资源留给未来的子女,一次被掏空身体则不利于下一次的生育。

3,父母常常会偏心于更加年幼的孩子,因为年幼的孩子比年长的孩子需要更多的亲代投资才能存活,而那些成长迅速的,或者说长大后的子代就无需再管太多,他自己就可以生存,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家里小的告状,大的总是挨骂挨打,父母永远偏心小的的原因。

生物进行生育繁殖、抚养等行为,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保证基因的延续。

为什么有的男性朝三暮四?

有性生殖这个事情,在动物界是挺复杂的,在人类世界更是复杂,因为性配偶之间往往会想尽办法互相利用。

因为单个父母的亲代投资总量是有限的。那么,为了让自己体内的基因能够更广泛的流传,它就会希望同尽可能多的异性交配生子,并想办法把孩子甩给配偶抚养,从而让配偶对孩子进行尽可能多的亲代投资,而自己就逃之夭夭,这是动物的天然本性,或者说深层原因就是基因的控制。

当然,现代人类为了工作,这些事情都甩给最爱带孩子的爷爷奶奶了,老一辈为什么喜欢带孩子,不是喜欢的不行,而是自己后代的延续。

动物性成熟后生育力旺盛时期是很短暂的,同时还要面临严峻的自然条件考验、天敌的威胁、同类的竞争,所以它对子代的投资是有限的,如果可以把抚养后代的这事情交给配偶,那自己就能把有限投资分配到未来更多子女身上,并利用配偶对子女的投资来保证这些子女的存活以延续自己的基因,这句话可以用大白话解释:雌性生完孩子倾向于不管后代,而雄性授精完了就倾向于撒丫子跑。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也就是说,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雄性和雌性都具有滥交的倾向,这一点是无疑的,并且一个种群内,如果都是忠贞不二的雌雄两性,那么这个种群在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灭绝的最快,如果都是胡搞乱搞的雌雄两性,这个种群灭绝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只有一个种群内大部分都是忠贞不二的,除此之外也有乱搞的,这个种群的存活几率是最大的。

但是我们有个疑问,既然都有这个倾向,那是什么使得动物会尽量规避这个倾向呢?你在自然界中也比较少见生了孩子就跑的雌性,也比较少见授精结束后就跑的雄性,因为雄性和雌性都有着各自对付负心汉和负心女的办法。

雄性因为要延续自己基因的本能,而雌性因为自己需要保护并且要自己的投资有回报的本能,如果雄性授精完就跑,雌性是不会给他养育后代的,所以雄性一般不会做这样的决定,而雌性则是通过自己的办法筛选优秀雄性,俗称:择偶。

两方的忠诚度与生殖抚养后代的难度成正比,后代越是难以存活,两方付出的成本越高,自然环境越是恶劣,使得雌性两性都不敢轻易跑掉,不然基因无法延续,所以基因控制俩人的本能,最终只能是俩人合作将后代抚养长大。

不过要说明的是雄性在这方面显然优势更大、成功率更高,被敲竹杠的一般都是雌性,因为从生殖角度来看,雌性付出的成本更高,所以雌性需要更多的办法考验雄性,避免对方达到目的后撒丫子就跑。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企鹅爸爸带宝宝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企鹅妈妈千里迢迢带着鱼回来喂孩子,小企鹅早已冻死,它还是尝试喂食,公企鹅安慰)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当一只企鹅真难.....)

为什么?咱都知道,这雄性一次射精的精子数量6千万到2亿个,60多岁了还具有生育能力,所以成本极低,但是雌性卵子有限,生殖年龄有限,尤其是在体内受精后,胎儿在母体内孕育,由卵子为其提供丰富的营养,然后通过脐带将母体的营养输送给胎儿,胎儿在雌性的肚子里不是一种合作关系,而是一种恶性竞争关系,这是内部,咱再说外部环境,人类雌性十月怀胎,其他动物周期不同,但是总体来说雌性在这期间行动极为不便,在自然界中很容易被天敌追上杀死的,而人类也是一样,同时人类还面临一个问题,咱们没有其他动物那么能挨饿,如果一个雌性怀孕了,多半都是饿死的,如果没有男人给他打猎或者采集食物的话。

所以雌性付出的亲代投资从一开始就比雄性配偶多,从而也更容易受到配偶敲竹杠的行为,甚至有可能被配偶抛弃。

于是,雌性为了减轻损失,它们进化出了一些有趣的择偶策略,或者换句话说原本都是孤雌生殖,只是后来生殖分化残化才出现的雄性,发展成两性生殖,我们看似是雄性更有延续基因的欲望,其实反过来看,一切不过是最初雌性要延续的一种增大几率的办法,于是产生了雄性,这就是著名的线粒体夏娃学说。

这也就是雌性为什么在自然界中的生殖地位如此之高的原因,许多雌性生物在交配之前会先迫使雄性个体对它们的后代进行昂贵的投资,甚至让它们付出生命来投资。

例如:雄性企鹅和园丁鸟等动物的筑巢行为,如孔雀为了求偶让自己长那么大的尾巴以牺牲生存有利换取基因延续,亦或者猴群的首领才有交配权从而产生的打斗行为,雄性为了获得交配权,为了繁衍,是在拿命竞争。

所以你看自然界中,雄性都是漂漂亮亮,雌性灰不拉突的,这是因为雌性地位高啊,它无需漂亮,无需演化出无用的功能,光鲜亮丽容易招天敌并且浪费能量,可雄性只能按照雌性的规则去演化,不然基因延续不下去,就会被淘汰,剩下的就是按照规矩演化的那帮雄性的后代,因为雄性再厉害也无法生孩子,所以雌性要你咋样你就得咋样,雄性要是不愿意按照种群雌性的偏好去做,那雌性就坚决不交配。在这其中还有一层意思,雌性通过这样的办法为自己的后代选择优秀的基因。

比如,为什么要和首领交配?你想,首领一般是那个体型最大,最强壮凶猛的,它是经历好多次战斗的胜利者,你的后代有它的基因,那你的后代自然很有可能是下一代的首领,那么你的后代也就有继续繁衍基因的权利,聪明的雌性当然知道这一点。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比如园丁鸟筑巢,你要说那房子啥用都没有,把人雌性骗来后,雄性就跑了,但是你站在雌性的角度上去想,一个优秀的建房子高手,在这个建造过程中它不仅要多次躲避天敌,还要找寻很多漂亮的装饰品来点缀房子,那这个雄性的生存能力、体能等方面就不会差,它的审美也没问题,自己的后代有它的基因,未来也能盖出漂亮的房子来吸引其他的雌性,自己的后代不至于成为单身汉,基因就可以延续,如果园丁鸟为了爱情找了一个不会搭建房子的鸟,那么后代如果没那个运气遇到爱情,岂不是绝种了?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再比如孔雀的尾巴,你要说这雌孔雀就知道图好看不图实用,我看有的人类说喜欢小鲜肉的女孩子就拿孔雀比例子,说他们选的男性中看不中用,漂漂亮亮但弱不禁风,好比孔雀择偶。

但其实你想,雌孔雀不傻,对方的羽毛亮丽完整,体态优雅,活力十足,说明它健康,没有毛病,动物可没有婚前检查,雌性只能靠这些外表特征来检验对方健康状态,以便考虑自己这一发情期珍贵的投资该不该给对方,这样的话自己的后代也将是漂漂亮亮的雄性,找到对象的几率大,那繁衍后代的几率也就更大了。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你要问,为什么我这里提的后代都是雄性没有雌性,我再一次说,自然界中,雌性地位很高,它们无需考虑这些没用的东西,只要它有生殖能力,就只要坐在一旁静静看着雄性打来打去,或者看他们比美,然后做选择就ok了,所以你看如果一个动物的子代是雄性,它会很用心的教它们各种生存技能和技巧,而子代是雌性的话,关注度则不高,因为雌性无需考虑这些。

但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反过来了,过去是成了雌性得好看,不然嫁不出去,到今天又反了,雄性雌性都得好看,不然都不容易找到对象,仅做个事实表述。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人类雄性在现代社会不比过去战争年代,力气再大又能咋样,除了运动类职业,也只能去健身房撸铁,小鲜肉就算身材弱小但是长得好看,女孩子喜欢,所以作为雌性一想,后代也是这么好看,那好找女朋友啊,或者干脆就是,觉得对方就是看着舒服、看着开心所以选择,根本没考虑后代的事情,在今天看来也没啥大毛病。

所以我们听出来了,有一点很重要!基因的决定性仅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而我们人类,就是这个统计中不按套路出牌的奇葩,比如:

  1. 人类会收养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哪怕自己有生育能力都有人会收养其他孩子;
  2. 人类会照顾他人的后代,比如牺牲的战友的后代,亲友的后代等。
  3. 人类会追求缥缈的爱情,注重俩人的情感体验,而不是只看重交配和繁衍后代;
  4. 人类社会中,由于家族观念的影响,父母双方对子女的亲代投资都是巨额的,并没有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两性博弈的不同策略,在自然界中,毫无血缘关系的雄性和雌性成为配偶。在抚养子女的时候,付出的较少的一方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同其他性配偶所生的其他子女身上。

因此,每个配偶都设法利用对方,试图迫使对方多投资一些。“希望”同尽可能多的异性成员进行交配,并让与之交配的配偶把孩子抚养大。

虽然,有一些雄性在抚养子女方面承担着同配偶一样的义务,比如企鹅,它们不是不想把孩子甩给对方然后逃跑,而是自然环境太艰难了,养育子代要付出的精力,成本和风险太高,你跑了那幼崽只凭配偶绝对活不下去,所以基因不让你随便跑,你跑了它没法保存和延续,所以基因让你忠诚,这不是因为你本来就忠诚。

刚才我们说了,在自然界中,抚养后代的难度越高,双方的忠诚度越高,而古代的人类也是如此,抚养孩子的难度比较大,很容易夭折,而男女之间也要分工协作,所谓男耕女织,于生存,于繁殖,俩人越忠诚亲代和子代的生存几率都会越大。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咱们从基因角度来看,雄性在抚养幼儿方面,有更多的可能性随时潜逃,毕竟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像极地环境那么艰难,一旦外部环境不是那么艰难,男女双方其实都有想要逃跑的冲动,但是除了刚才我们说的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雌性投资成本高,风险大。

还有一点就是抚养后代的投资,因为子代的一切生存技能都得是雌性来教授,毕竟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你让给雄性去带娃,你也不放心,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很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是,幼崽,也就是子代会用各种策略和办法来诱使雌性不能轻易放弃对它的保护和哺育,比如人类小孩子的笑容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不论是雄性的逃跑还是子代唤起你的母爱,最终被敲竹杠的还是雌性,不论是北极熊还是狮子老虎亦或者猴子,都是雌性带娃,你看那雄性狮子和老虎,与雌性交配完就走了,孩子全靠雌性带。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你可能现在会觉得雌性好可怜,雄性都是负心汉,其实错了,雄性也是很可怜,首先,雄性狮子几乎见不到自己的孩子,它要不断巡视领地,来保护领地内的雌性和幼崽以防被其他雄性侵入,一旦它被打败,那么第一,老婆会被霸占,第二,雄性的全部孩子会被咬死,甚至幼崽都不能幸免,所谓斩草除根,也就是说雄性一旦打败仗,自己的基因就无法延续下去了,因为侵入的雄性不杀死上一个雄性的幼崽,雌性还要对子代进行投资带孩子,新来的狮子总不能先给隔壁老王把孩子养大再生自己的后代对吧,所以得咬死,还有一点,如果你不咬死幼崽,雌性是不会进入下一个发情期,并且绝对不会和新来的雄性交配生下一代,你会问,那雌性狮子难道还会接受和这个新来的交配繁殖?没错,不然孩子都没了,它又能怎么办?人类过去也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除非这个雌性狮子很厉害,雄狮子打不过,于是它能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你去捕猎,没看好孩子,那么雄狮子乘机就会咬死,所以说保护的了一时,无法一直保护,一般来说只要雄狮败了,这些幼崽就都白花精力抚养了。所以雄狮子很少亲自去捕猎,除非遇到特别难的时候,他得保存体力等着战斗,而雌狮子去打猎抚养后代,一般还要喂公狮子。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所以,雌性尽管生殖地位很高,但是一旦受孕,就容易陷入危机,最大原因还有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雌性不会随便把自己的幼崽甩给配偶去抚养自己快活去,毕竟孩子是女方身上掉下的肉。相较于雄性,雌性提供卵子时,就比雄性付出了更多的投资。

因此做母亲从怀孕那一刻起,她们会自然而然的对每个幼儿承担比做父亲的更多的“义务”,所以我们说母爱伟大,伟大就伟大在这里,可是这真是因为母亲的爱那么简单的吗?

刚才我说胎儿和母亲不仅是咱们想的共生关系,孩子在母亲肚子里的时期母子之间是激烈的恶性竞争关系,你想想一个不断夺取你营养给你造出各种不适反应的小肉球能是善良的?它善良就活不下去,它必须让你把它生出来你方能生存,于是你怀孕的时候各种不适,这是他和你竞争资源的结果,如果你选择不生孩子,因为独特的生理结构,雌性的卵巢、乳房和子宫这类功能性的器官无法正常运作,各种相关疾病随之而来,如果稍稍懂得胚胎生物学和医学的人就会明白为什么,或者各位可以自行查阅医学资料。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刚才说的是孩子在体内,这是第一道坎,第二道坎是生孩子,等要生的时候你叫进了鬼门关,为什么?古代生孩子十之六七出问题,就算是医学发达的今天,生孩子依旧很容易出事,这一切都因为咱们人类直立后头部增大,可女性骨盆没有增大,这就致使只有在孩子成长的不大的时候就把它生下来避免难产,可就算如此,多数人还是难产,这就是进化病,其他动物极少存在难产,除非胎位不正或者只生一个后代的动物怀了双胞胎才会存在麻烦。

第三道坎是等孩子生出来后的抚养,你以为孩子的第一声哭只是不适应外部突变的环境?错了,那只是其中之一原因,孩子一出来哭那是要让母亲注意到自己,因为在胚胎期他可以通过脐带汲取你的营养,而你自己也要吃饭,所以它有食物来源,他不有求于你,你也没办法断他的粮,除非你自己饿死,这时候是他掌握主动权,可生出来后的他,就被动了,如果他不哭不闹只能是饿肚子,得让你给他奶,这叫有求于你需要你,原本在你肚子里那叫要挟你,出来了离开你则无法独活,只能靠哭来引起你的注意力,来唤醒你的母爱。

试问哪一个母亲看孩子哭不心疼?于是你赶紧给他奶喝,他吃饱立刻睡觉去了,这可真是大爷,同时如果你不哺乳给他,你自己会很难受,你以为涨奶这事情是正常的吗?其实也是一种子代对亲代的榨取,你要是自私了,比较懒,不想给子代喝奶,但是涨的你难受,你还得求着他多喝,不然你还得挤出来,涨奶的感觉我没试过,但是听说不好受。

还有孩子的笑容,那不仅是他开心,而是以可爱的笑容来要让母亲充分调动母性,这才能让他获得更多关照从而更舒服的生存,你不信?你看看你自己看着你的宝宝笑的时候,你自己呲牙咧嘴开心的不得了,这就是小孩子的生存策略,也只有人类的小孩子会笑,其他动物没有这个丰富的面部肌肉,他在你肚子里要挟你,威胁你的生命,出来后要求你抚养和爱护自己的策略。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那疑问来了,动物不会笑,他该如何唤起母爱?生物界中,我们以鸟类为例,雏鸟啾啾鸣叫时,母鸟就会把小虫或者其他食物丢给嗷嗷待哺的幼崽们,为什么?因为怕招来天敌,喂饱了别叫相对安全,如果它一直叫,被天敌发现吃了,岂不是白费功夫孵化了?所以这是鸟类幼崽的策略,就好比小鸟在喊快来吃我,快来吃我,鸟妈妈赶紧喂饱叫他闭嘴。其实人类小孩也有这个策略,比如在商场大哭大闹要玩具,你嫌丢人,于是给他买,他立刻闭嘴笑着拿玩具去了,可这种事情只要发生一次,你以后就等着头疼吧,还有比如小孩子哭闹,你不理他,一会就闭嘴了,你越哄他哭的越凶、越来劲,如果每次你都要哄,那么在他要求你给他东西的时候,他的这个策略会被一直用下去,直到你不吃这套为止。

咱们回到小鸟的场景,按道理来说,幼崽叫声的大小和饥饿程度是成正比的,不饿了你也就别叫了。但是,自私的基因作祟,就会出现一些这样的小鸟,他们明明已经吃饱了,但是为了争取更多的食物,成长为更强壮的个体,他们还是不停地大喊大叫。

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父母一般发现不了这种骗局,因为,交配后的雌性和雄性为了自己基因的延续,会对幼儿承担抚养义务,你看那鸟爸爸鸟妈妈不停的来回奔波给幼崽觅食,其实鸟类父母很头疼的,怎么喂喂不饱这帮无底洞,背后原因很简单,幼崽的叫声会吸引捕食者,所以逼得父母必须想尽办法填饱幼崽的肚子,让他撑的叫不出声,才能让基因延续下去。我管这策略叫幼儿讹诈。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刚才咱们说对于人类的幼儿来说,当他们对父母露出甜蜜的笑脸和满足的叫声时,总会带来好处,而孩子们就会利用这一点来操纵父母,使自己获取父母额外的投资,人类的笑容一直衍伸到各个方面的应用,比如找对象,比如合作交朋友等等的场景中。

其他动物没有那么丰富的面部肌肉,它那看似是笑容其实根本不是人类所谓的笑容,只是人类自作多情以为动物在笑罢了,为什么没有?很简单,它们用不到这些功能于是无法演化出这些面部肌肉,也就是三个字:不需要,这符合最简原则,最低能量耗费原则等。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现在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不需要与兄弟姐妹争食物争资源,但是这种自私的本性,在父母的溺爱下会发展得更严重,这也是很多人说独生子女自私的原因,我就是独生子,但是由于父母从小放养我,摔倒没人扶的那种,所以我好像在被溺爱而产生的影响很少。所以道金斯也提出,如果你身为父母,不要指望自己孩子本性里有利他主义成分,必须主动的把利他主义的美德灌输到子女的头脑中去,你指望他自己去天然爱弟弟,弟弟天然爱姐姐,那是不行的,得教育,就像动物社会中有的种群,它们离开社会成员的协作很难活下去,所以天天都在增加彼此之间的情感,如猴类的梳理毛发,抓虱子;比如猫鼬,闲的没事就互相亲嘴增加感情。

所以你看那动物,出生后第一次都要和母亲建立关系纽带,甚至要和家族其他成员建立关系,母亲才会照顾它,比如大象就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成员认同的情况下,才会成为其中一员。

人类女性则比较惨了,只能靠着孩子的出生证明,如果孩子不小心被换了你根本不知道,除了孩子长大后可能会从长相区别发现不是亲生的做个DNA检测,到那时候也已经迟了,这样的事情在人类社会发生的太多太多了。男性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很多人养了十几年的孩子最后发现是隔壁老王的.....

人类女性的母性还有特点就是,连对不是自己的子代他都有母性,你看看那女孩看到小动物她的母性就被唤醒了,哪怕还是个小女孩子,她也对着小动物,比如小猫小狗的幼崽爱护有加,充当妈妈的角色,更别说对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肉团子了,尽管人类小孩刚生出来确实很丑,但你看父母从来不会嫌弃。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对于雌性来说一旦幼儿死亡,她承受的损失可要比父亲大得多,而且在怀孕的期间自己行动不便,很容易受到危险。所以一般女性或雌性很少会放弃孩子,所谓母爱伟大。这大概也印证了为什么一段婚姻中男方出轨率更高。

在繁殖后代的时候,雄性的投入在大多数时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无非是一个小小的精子;而相比之下,雌性的投入大得惊人,除了要生产个头大得多的卵子,还需要完成孕育和哺乳的任务。

因此两性间就有不同的生殖策略,雄性就倾向于广撒网:尽可能多地交配,尽可能多地播撒种子;反正泡上一个算一个。

而雌性就往往倾向于钓大鱼:谨慎地挑选配偶,精心地养育后代,因为卵子个头大,生产数量有限,所以物尽其用,就算配偶多的数不清,但是卵子数量有限,而不像雄性那样,精子多的数不清,雌性有限。

所以雄性就得不断竞争,而雌性生殖地位极高,因为雄性再厉害生不了娃娃。

有一个特殊的例子:有些昆虫,雄性的精子个头异常大,也就是它生产精子耗费的资源和精力更多,而在他们的社会中,雌性之间的竞争那叫一个激烈,那叫抢男人。

因为雌性和雄性行为差别的驱动下,雄性往往就会成为在性别社交中主动的一方,不光会主动和同性展开激烈竞争,也会主动向异性示好。

这两种行为看起来,虽然一个暴力,一个温情,但是背后的逻辑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帮助雄性动物找到配偶,繁殖后代。

雌性怎么才能减少被抛弃而造成损失呢?

作者给出了四个措施:

  • 将胎儿流产并尽快找到新配偶。(这也是很多女性的最常用策略,其他动物因为没有办法堕胎,所以只能生)
  • 坚持到底,尽力自己抚养子女,因为幼儿越大也就对她越有利,完成抚养任务付出的代价就越少。
  • 不等雄性抛弃她,她先抛弃雄性。因此,不可避免的,在生物学上,有些雌性会做出这种抛弃行为,毕竟基因需要我们为了欺骗对方付出更多的资源在幼儿身上,从而和其他配偶生育更多子女。那么对于人类来说。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在某种情况下,好像谁先抛弃对方,谁就占便宜,在动物界因为可以抛弃后代所以致使雄性一般不敢离开,一旦生存受到威胁放弃后代的雌性是非常多的,比如水獭,如果天敌来了,它们甚至会把自己的孩子给天敌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很多动物也会以孩子为诱饵躲避天敌。但是这一般发生在环境不恶劣,生存资料较为丰富,养育后代成本不高的情况下,但是人类因为不能抛弃幼崽,于是雄性敢离开。
  • 拒绝与之交配。雌性手中握有一张王牌,为了避免配偶对她进行剥削,完全可以放大招。

那到底怎样才能够避免基因的驱动,收获圆满的婚姻呢?

作者将雌性分为羞怯和放荡两种策略,雄性分为忠诚和薄情两种策略。这四种策略在行为上的准则是:羞怯的雌性个体需要雄性长时间追求和付出之后,才肯与之交配。放荡的雌性个体则会毫不迟疑地同任何个体进行交配。

那么,忠诚的雄性个体在进行了长时间的追求,并且与雌性交配之后,仍同配偶待在一起,帮助她抚养后代。对于薄情的雄性个体来说,如果雌性个体不立即同它交配,它很快就会失去耐心,他们就会马上去寻找其他的雌性;对于这样的雄性,即使他们交配之后,也不会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多半是去另寻新欢,所以女孩子才会矜持,男性不耐烦就走了,女孩子问你怎么追一半不追了,男人留下一句,你倒是给我个进度条啊,可见这样的男人,你还是小心为好。

因此,自然选择要进化的话,就需要家庭幸福策略。那么,在进行交配时雌性需要对雄性做一定的考验,把求爱或订婚的时间拉长,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雄性同其他雌性交配的机会,那么遗弃雌性的念头也就更小了。

从而帮助雌性从最开始就剔除不诚心的求婚者,最终只同具有忠诚和持久的品质的雄性交配。当然,订婚期长对雄性个体也有利,因为如果种群中有些雌性个体是放荡的,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帮助雄性个体避免受骗上当、避免出现隔壁老王这样的事情,也就是避免抚养其他雄性个体所生幼儿的危险,别等老了才发现,自己连个后代都没有,想生也生不了了。

那么,如果有一个种群,所有雌性个体都羞怯,所有雄性个体都忠诚,这就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这个情况咱们之前说了,大多出现在外部环境异常艰难的极地。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忠诚才是两性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品质。

你可在别觉得鸳鸯是象征忠诚的,那小东西挺坏的,老是背着雌性偷腥,那你想,它又不会去找公的,对方必然也是雌性,所以,雌性鸳鸯都是好东西,不是啥爱情的象征。倒是信天翁才是大自然最忠诚的夫妻模范,实行一夫一妻制,一旦成为伴侣就坚贞不渝、厮守终身,你别以为这鸟也就活个几年所以这个忠诚没意义,那东西能活60年以上。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自私的基因》你对孩子的爱居然不真实

其实你会发现,雌性雄性都没有一个活得舒服的,最舒服的可能就是成功长大的子代,因为在动物界,子代是不抚养亲代的,亲代的自然寿命很短,如果偶尔有活得比较久的甚至会被子代驱赶杀死,而子代最终也会老去,依旧如此下场,往复循环,生生不息,背后原因就是腾出更多的资源让给后代去延续基因,只有人类比较奇怪,尤其是古代中国,我们为什么讲孝是最基本的,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己会老,而后代多半白眼狼,生物本性使然,于是要强烈压抑住后代的竞争欲望并且要让他们不敢放弃对自己老了后的抚养责任,于是我们才讲父父子子,三纲五常,这种压抑的背后原因在这里,所以在当时社会这样的思想一直持续到今天,你看在古代没有多少人反对这种,因为与需求匹配,因为你也会老你反对了,那你老了怎么办?

还有对女性的压抑,这也是有原因的,我们刚才说了自然界雌性生殖地位极其高,我们人类原始时期也是母系社会就是这个原因,但是后来随着种群的发展,男性为求自己的绝对压制,只能让雌性放弃掉一切的策略,仅为男性生殖附庸,这就是私有制产生的婚姻制,可你要知道为什么女性在那个时期不反抗?而是这样的思想一直持续到近代?因为在古代,离了男性无法生存。

这不存在所谓的批判与否,我从来不这样看问题,我只是要告诉大家,你再接受不了的现象和行为,背后都有其相应的需求所匹配,这个需求不存在了,于是这一切崩塌淡化消失,这就是你今天看到为什么这样的现象消失的原因,因为需求匹配关系被打破了,现代社会由知识和制度构建的文明不再是古代的拳头社会、霸权社会,所以女性可以凭借知识自己养活自己,于是今天的男人恐慌了,恐慌有什么用?男性为了繁衍只好调整自己的策略,什么策略?第一你得努力赚钱买房买车,第二你得好好保养自己的脸。一切皆为应需求而产生,若不想做这些改变,很简单,不参与这些,当个单身汉,这些事情就跟你没太大关系了,但由于你自己也有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和向往,所以这也不是简简单单两性生殖演化,无需在男权女权上争来争去。

这些看似正常却又怪诞现象,这都是谁搞的鬼啊?自私的基因。所以不只是人类,生命的本质就是不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