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三联三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近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迅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委关于协助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相关工作安排,精心选派38名优秀干部到111家企业担任驻企防疫联络员,以“三联三化”为企业排忧解难,确保企业生产、防疫“两不误”。

基层联防,摸排数据化。建立部门监测机制,构建以三大产业、县直相关部门为主的基层联防体系,严守疫情防控“最前线”。成立由科工信、市场监督、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农业、卫健等单位组成的检测小组,开展“四送”(送一支体温计、送一个口罩、送一瓶消毒液、送一份宣传册)工作,协助企业做好进出登记、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疫区返回人员管理、疏散聚集人员、环境卫生治理、物质准备等防控工作。实行组团服务机制,县委组织部建立“专员+团队”服务机制,组织部部务委员、两新工委委员带头当好服务专员,分管(组)室同志全员参加服务团队。每个组团重点联系服务1个以上复工企业(项目),指导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监督落实防疫措施、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同时,建立会议协调、组织交办、督促督办工作机制,对企业反映的涉及党建和人才方面问题实行销号管理。构建档案管理机制,以通信部门大数据为基础,通过电话摸排、乡镇、村(社区)和县直部门走访确认,建立湖北(武汉)、浙江(温州)等重点疫情区和外省市返企人员健康管理档案,开展每天2次的入户随访、体温监测,随时报告发热及其他异常情况,并严格居家隔离管控14天,确保不留空白、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管理联控,布防网格化。一线联点指导,全县33名处级领导挂点,实行“四包一”(联点县领导、县直有关部门领导、市场监管工作员、企业联络员),担任驻企服务专员,开展“深化‘三服务’、助企开复工”专项行动,选派干部“一人一企”开展驻点服务、“一企一策”落实帮扶措施。县委组织部会同县科工信、卫健等部门,做好人员抽调、指导督促、跟踪管理等工作。一线锻炼干部,筛选确定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农业企业及80家小微企业,县直单位选派1名班子成员、1名业务干部担任驻企联络员,联系1家企业。驻企联络员发挥好协调员、信息员、宣传员、监督员的作用,每个企业制定工作预案和应急预案,工作开展情况实行联络员、企业“双签字”制度。县委组织部通过一线考察、巡回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疫情防控和服务企业的实际表现、具体事例,并记录在案、分析研判。对表现突出、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及时调整不胜任现职、难以有效履行职责的干部。一线监督执纪,构建严查快办“督查”机制,抽调县直部门12名精干力量,分解为综合协调组、派驻联络组和片区督查组,充实大督查队伍。成立督查片区组和由纪委监委、组织部主导的督查问责小组,通过一线督查、专项督查、挂点督查等方式,深入一线开展督查,严肃查处疫情防控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舆情联管,协作区域化。积极搭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开展企业复工复产人才需求专题摸底调查,开辟复工企业人才招聘专区。依托县人力资源部门,通过网络加强合规用工、风险防范等专题培训,提高复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针对人才返县咨询、事务求助等需求,设立保靖县人才关爱服务热线,帮助各类人才及时协调解决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抓好载体,在全县“两新”组织党组织中开展“协助制定一个复工方案、持续抓好一项防控任务、带头参加一次志愿服务、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氛围”活动,建好用好党员专家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青年突击队、巾帼建功标兵等各项载体,组织党员企业员工带头立足岗位复工复产,帮助企业稳人心、稳队伍、稳生产。管好舆情,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作用,完善舆情快速响应机制,构建以融媒体阵地为主载体,宣传部、网信办、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合作联管的舆论引导体系,做到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回应社会关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