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爸爸真實還是虛偽?讀完《大魚》你可能會改變看法

導語:

《大魚》是丹尼爾·華萊士的第一部小說,也是他的成名作,更因被蒂姆•伯頓拍成電影而變得舉世皆知。

小說寫的是喜歡講各種荒誕故事的父親,和兒子由疏遠走向和解的過程。

每一個試圖走近自己父親的人,都能在故事中看到自己和父親的縮影。

我們習慣性的把父愛比作山,厚重偉大,但又有一種難以攀登的肅穆與害怕,讓人無法靠近。

只有等到,父親老去後才能體會其愛的深沉,願我們通過故事能收穫理解,更早的讀懂他、走近他,不辜負父親不辜負自己。


你的爸爸真實還是虛偽?讀完《大魚》你可能會改變看法


1、從兒子角度看父親,他強大卻不真實

父親一直是個要強的人。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計劃有目的,白手起家,事業有成,經營著自己的公司,經濟上實現財務自由。

已經完全實現了人生贏家的所有夢想。

可是他仍然沉醉於永無止境的戰鬥中,不停的工作再工作,永遠沒有盡頭。

每次出去好幾周,只願給兒子講述一些奇幻的故事,以顯示自己的強大。

他擅長用強大掩蓋脆弱,用荒誕掩飾疼痛。

在兒子眼中的父親,一輩子活著就像烏龜帶著一個感情被夾,防守嚴密根本沒法進入。

甚至在生病的最後關頭,都沒有展示出他脆弱溫柔的下腹。

父親有個英雄夢,只能一直把家做為加油站,當做他從一個城市轉向另一個城市的中轉站。

以至於漸漸長大的孩子,想更多的瞭解父親,卻沒有機會。

英雄通常是難以接受脆弱之人,於是就全然投入事業中,不停追足成功帶來的強大感。

他們也重視家庭,但事業和家庭的衝突時,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事業,不斷犧牲家庭,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父子之情在一次次的犧牲中,隔閡越來越深,原本親密的家人,漸漸形同陌路。

兒子需要的不是強大的父親,而是真實的父親。


你的爸爸真實還是虛偽?讀完《大魚》你可能會改變看法

2、從父親角度看父親,幽默是他的信念

父親生病本是件悲傷的事情,兒子卻從中感覺到希望,他高興的是每晚都可以看到父親,比健康的時候都要多。

兒子想要更多的瞭解父親,想要靠近父親,破解父親在他心中的迷惑。

即使在生命的最後關頭,他仍然在講故事,仍用各種幽默來看待衰老,死亡。

父親說:"記住別人的故事能讓那個人不朽,你知道嗎?"這是他用一生來講故事的原因。

故事裡死亡也可以永存,父親變成大魚,永不會消失;現實生活裡,任何一種失去都冰冷徹骨。

荒誕的故事不僅讓人發笑,還能讓人一輩子記住他。讓兒子厭惡的笑話,在父親看來,是自己最大的智慧。

他最終明白,父親是一位終極喜劇演員,幽默已經變成一種無法戰勝的精神信念。

臨終前,父親問兒子,什麼讓人變得偉大?兒子回答:"如果一個人能得到兒子的愛,那麼我想這個人應該算是偉大的"。

他們終於和解了。

不要相信所謂真的,相信你所愛的。

生活是什麼樣,世界是什麼樣,每個人都有自己不一樣的理解。我們相信哪個,哪個就是真的。

過於追求事實的兒子,忘記了父親的愛和用心良苦。

即便父親很愛兒子,當兒子只從自己角度看父親時,誤解不可避免的會發生。

而一旦他能站在父親的角度上理解父親,和解就可以發生了。

真正的理解,不僅需要我們傾聽和觀察,還需要我們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你的爸爸真實還是虛偽?讀完《大魚》你可能會改變看法

3、父子分離又和解的愛為了更好的成長

他曾經也是個好父親,會抽時間和兒子玩接球遊戲,給兒子買禮物,帶他出去野餐,在兒子危險的時候,兩次拯救他的生命,敦促兒子邁向成人世界。

英國的心理學家希爾維亞*克萊爾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說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是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愛。"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書中父親對孩子的教育無疑是成功的。

分離是為了獨立,和解又是為了什麼呢?

有一項關於親子關係的和解的調查結論:

被調查者中有70%承認青少年時期認為自己"什麼都懂"。這些人一般要到25歲左右開始更尊重父母意見。

78%的人說直到自己成家立業,才意識到父母曾經的艱辛。

成家立業後,我們的角色發生轉變,自己變成父母,站在父母的角度看父母,理解就發生了。

我們開始漸漸理解父母,理解他們的做法,理解他們的初衷。

分離又和解的愛,只是為了讓孩子從獨立走向成熟

越成熟的人,越懂得體諒別人的不容易。

你的爸爸真實還是虛偽?讀完《大魚》你可能會改變看法

4、經過分離走向和解才能真的成熟

結婚前讀小說《大魚》,只看到了荒誕的故事,有娃後再讀,才明白父子間的感情轉變,只因自己也經歷了蛻變。

從小到大都是乖乖女的我,大學和工作都去了很遠的城市,只為了逃離父母的干涉,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

直到結婚,有了自己的寶寶後,才完全理解了父母當年的不容易。

有段時間最讓我惱火的就是爺爺奶奶對孩子的沒原則,明明答應好,私下卻對著幹,比如商定好每天只能吃一顆糖,往往孩子一天都要吃了三四顆。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心理學家南希*麥克威廉姆斯自己孩子的故事,才恍然大悟。

她的孩子小時候,經常因為孩子多吃餅乾而對照顧孩子的老太太生氣,在她看來餅乾中的糖分對身體特別不好,規定每天只能吃一塊。

孩子長大後,他們在談論起這件事情,他們都會懷著暖意地回憶起老太太,他們每天吃的唯一個曲奇,雖然每天都有十來次"唯一"。

原來,有時在我看來父母對孩子的寵溺,沒有原則,有可能在孩子眼中確是滿滿的愛,美好的回憶。

從愛的角度去看父母,以前對他們的埋怨,都有了理解。

年輕時的我們為了顯示獨立,心理、身體寫滿了抗爭,容易被所謂的正確觀點牽著鼻子走,以證明自己的價值。

直到某一天我們學會換個角度去看問題,才發現自己已走向偏執,錯過了許多的愛和期盼。

當我們不在執著於對錯,非黑即白式的看問題,更願意相信父母對你的愛,所有的事情都會轉變,這是我們與世界的和解,是成熟的標誌。

簡界札記,自媒體寫作者,堅持學習,堅持成長,用走心動文字,探討關係的邊界,成長的路上我們攜手為伴。歡迎關注。@簡界札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