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姬和嫪毐爱得如胶似漆,嬴政为何要棒打鸳鸯?

lei4977258


我觉得题主提这种问题,未免显得太可笑。你会问:“马蓉和宋喆两情相悦如胶似漆,为什么王宝强要棒打鸳鸯”这样的问题吗?文章和姚笛如胶似漆,马伊琍棒打鸳鸯。你说王宝强和马伊琍棒打鸳鸯是维护自己的权利,那公众又有什么立场对马蓉和文章口诛笔伐呢?



这是一种社会责任,对于他事件本人来说是家庭责任,对于公众人物来说这是社会责任。如果说那些明星是离婚或者是单身的,生活不检点只要不违法,那也只能算是茶余饭后的八卦而已。但是婚内出轨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对于不道德的行为公众都有权利进行谴责。否则要道德何用?但是对于太后来说,即便是先王已经过世,也不可能改嫁,这事关王家尊严。你享受了什么样的荣宠,就要负担齐起什么样的责任。

受宠于太后

赵姬是吕不韦献给子楚的,并且在献给子楚后还一直保留着和吕不韦的情人关系。后来随着嬴政的长大,吕不韦认为不能再继续维持这种关系了,否则必定会引起祸乱。所以吕不韦寻找了嫪毐来代替她,嫪毐因为非常善于房事,很快受到了赵姬的宠幸。要说两情相悦,那纯属胡扯。两者只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否则赵姬能那么快移情别恋,赵姬只是为了满足欲望,嫪毐只是为了获取权利。


在嫪毐入宫后不久,他们便搬到了距离咸阳数百里的雍城离宫。这里好像成了两人的世外桃源,他们在这里纵情享乐,太后很快就为嫪毐生下了两个儿子。他们还约定在嬴政死后,让他们的儿子继承王位。试想一下,谁能忍受这样狠心的母亲?

得意忘形

随着嫪毐越来越受到宠幸,他接手了王太后所有的政务。甚至后来还被封为长信侯,地位和吕不韦并驾齐驱。甚至还以秦王继父自居,嫪毐一次和宫中侍臣饮酒,发生了矛盾,他大声说道:“吾乃秦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乃与我亢”。嬴政听说后开始调查他和王太后的关系,后来发现他们居然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还密谋立他们的孩子为王。


嫪毐后来更是盗用秦王和太后的印章,调动县卒,官卫,官骑,趁嬴政在雍城的时候,发动政变,企图杀死嬴政。结果叛乱被嬴政平定,嫪毐被车裂。嬴政杀了嫪毐的两个儿子,并且把王太后囚禁在雍城。

这都要杀嬴政了,嬴政难道还束手待毙,不棒打鸳鸯,就要被鸳鸯棒打死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这问题问的真有点怪。


渔耕樵读


赵姬和嫪毐相爱归相爱,不发生什么事情也就罢了,但是赵姬和嫪毐非要作死,那就不能怪政哥棒打鸳鸯了。

具体赵姬和嫪毐是怎么作死的?

一、生孩子

嫪毐的确有过人之处,嫪毐,面目清秀、鼻子贼大、身材匀称、还会武功,还有一样让全天下男人都羞愧的东西贼大。传说嫪毐一晚上甚至能够夜御十女。有一次迷的韩国丞相的小妾神魂颠倒,干脆舍弃了丞相,带上金银细软与嫪毐私奔。这样的嫪毐在饥渴的赵姬面前,那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后来赵姬以身体不适为借口,离开了咸阳,带着嫪毐迁居到雍城的行宫居住。在这里,赵姬和嫪毐自由放任、肆无忌惮,一连生下了两个儿子。这让政哥儿感到十分不爽。

二、僭越制度

有太后庇护的嫪毐开始膨胀起来了,他开始随意地使用秦国王室的宫室、车马、衣服、猎场、花园等,就不把自己当外人,直接当成皇家人了。伺候嫪毐的奴隶更是有数千人那么多,投奔嫪毐的宾客舍人也有数千人那么多。太后的所有事情都可以由嫪毐直接处理决定。因为太后的原因,太原郡汾河以西地区赏给嫪毐作为封国,更是被封为长信候。不过僭越制度成为他更加膨胀的支撑,嫪毐已经在作死的边缘徘徊了很久。

三、蕲年宫事变

嫪毐的膨胀让他在朝里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已经引起朝野的瞩目,但是凭借太后的恩宠,他开始自称是秦王的“假父”。这被政哥儿知道了,更是有人添油加醋说要把政哥儿废掉,立嫪毐和赵姬的儿子继位。秦王政九年,政哥儿来雍城举行冠礼,嫪毐趁嬴政在雍城,就窃取了秦王的玉玺和太后的玉玺,调集士兵攻击蕲年宫,政哥儿早就有准备,命令相国平息了叛乱。

四、结局

嫪毐一党被一网打尽。嫪毐被车裂,灭其三族。追随嫪毐的也被入刑流放。太后和嫪毐的儿子也被扑杀。政哥儿和赵姬也断绝了母子关系,永不再见了。


不务斋


嫪毐以器具奇伟著称,后世野史小说以他为标杆,凡是厉害的男子就叫具有嫪毐之器,在今天看来很好。他在正史里记载不多,附载在别人的传纪里。故事梗概:吕不韦把自己的怀有身孕的赵姬送给了在赵国做人质的子楚(庄襄王),生了嬴政,立赵姬为夫人。庄襄王当了三年秦王,去世。嬴政即位,才十三岁。太后赵姬寂寞,和吕不韦私通不止,吕不韦怕被发觉受牵连,找了嫪毐,送给太后,太后很喜欢,还生了两子。有人告发嫪毐,他知道了,先行作乱。嬴政发兵围剿,夷灭三族,并杀了两子。牵连吕不韦,饮鸩自杀。

《万历野获编》「宗宪在江南亦恣情妓乐,自负嫪毐之器。」

《南朝秘史》「又侍书杨瑉,年十五,姣好如美女,而有嫪毐具。」

《北史演义》「一市中少年,名冯宝,美丰姿,而有嫪毐之具。」

此历史公案似乎是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的关系所导致。她是吕不韦在赵国邯郸娶的姬妾,并善于舞蹈;庄襄王的王后;嫪毐的情人;秦始皇的母亲。又说她是赵国豪家女子,豪家就是豪门,古代权贵才叫豪门,有钱人如吕不韦只能叫大贾、大商人。古代门第观念严重,豪门女子不太可能成为商人的姬妾。子楚当时虽然到赵国做人质,但是贵族身份,娶赵国贵族女子实属正常。吕不韦与之同居,而且知道怀孕了,子楚见到她,非常喜欢,向吕不韦索取,吕不韦竟然答应了,而赵姬隐瞒了已怀孕的事,等到了大期,生了嬴政,被立为夫人。大期一说十个月,一说十二个月。都是不可能的,因为知道怀孕至少要一个月,不来例假,等于怀孕十一个月,晚产三天还可能,晚产一个月就不可能了,不光婴儿不能活,母体也危险。赵姬是后世对她的称呼,她的谥号是帝太后,与庄襄王合葬。很奇怪的谥号,根本就不算谥号,如果从夫谥,应该叫庄襄(王)后。

《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

「始皇十九年(前228),太后薨,谥为帝太后,与庄襄王会葬茝阳。」

嫪毐的出生、籍贯都没有交代。因为受宠,封长信侯,赐山阳封地(今河南获嘉、沁阳一带,以在太行山之阳得名),王宫、车马、服饰、园林随他使用,凡事都由他决断,甚至把太原郡改为嫪毐国。太原郡在今山西太原周围,地跨汾水两岸。待遇上足以与吕不韦分庭抗礼。子楚是通过吕不韦的帮助才成为法定继承人的。一即位就拜吕不韦为相,封文信侯,封地河南十万户,《战国策》称:食(邑)蓝田十二县。嬴政即位,尊吕不韦为相国,称其仲父。相国职能等同丞相,更尊贵而已。嫪毐的家僮(仆人)比吕不韦少一点。吕不韦有家僮万人,食客三千(虚指多),其中有著名的儒家代表荀子,舍人(私臣)有李斯。(李斯和韩非子都是荀子的学生,这两人影响两千多年的朝廷制度——朝廷集权和法家治天下)嫪毐家僮几千人,食客中成为舍人的就有一千多人。

《史记·秦始皇本纪》「嫪毐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小大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

《战国策·秦策五》「子楚立,以不韦为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

《史记·吕不韦列传》「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不韦家僮万人……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馀人。」

嬴政十三岁即位,国事都由太后处理。但吕不韦招致四海游客和辩士,欲吞并天下,史书讳称委托国事于大臣。他手下有三位宿将,蒙骜(蒙恬祖父)、王齮、麃公(史失其名),一旦不归权还政,就国祚易主。在《战国策》中就有明显排吕亲嫪的话。秦国急攻魏国,有人对魏王说:“大王举国称赞嫪毐,依托嫪毐,秦国太后一定会感激大王的恩德,深及骨髓,以此获得最好的邦交。天下人都会抛弃吕不韦而追随嫪毐。”《孔丛子·论势》大意相同,不录。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秦始皇帝即位尚幼,委政太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吕不韦为相……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战国策·魏策四》「王以国赞嫪氏,太后之德王也,深于骨髓,王之交最为天下上矣……今由嫪氏善秦而交为天下上,天下孰不弃吕氏而从嫪氏?」

嬴政三年(前244)王齮死了,七年(前240)将军蒙骜死了,死前多次出现彗星。麃公出现了两次记载,何时死亡,失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王齮死……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将军骜死。」

吕不韦送嫪毐进宫的手法是诈称用了腐刑,假太监。而西汉刘向编的《说苑》称嫪毐为郎,是郎官,为近侍官员,并非完全不可信。汉承秦制,宫中近侍官员有阉人,也有士人;直到光武帝中兴初年才全部用阉人,不再用士人,史有明文。

《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进嫪毐,诈令人以腐罪告之。」

《说苑·正谏》「秦始皇帝太后不谨,幸郎嫪毐。」

《后汉书·宦者列传》「汉兴,仍袭秦制,置中常侍官。然亦引用士人……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

嫪毐受宠的原因是一大噱头,庄襄王去世,太后赵姬淫乱不止,时常与吕不韦私通,他怕被发觉,就暗中找到了“大阴人”嫪毐,演奏倡乐,使其贯穿桐木轮子,能当车轴用,还能行走。然后让太后知晓,太后果然要人,临幸后喜欢得不得了,史称绝爱之。心理感受都描写得如同小说一般。宫闱艳事经常有,但不能代表当时社会风气,更不代表朝廷的教化。秦始皇三十七年《会稽刻石》说:“生有子女而改嫁,是不贞洁的背叛行为。应当内外分隔,严厉防范,禁止放荡淫乱。男女都须贞洁诚信。丈夫淫乱于他人之室,杀之无罪,男子应该遵循道德法度。”有拓本传世。

《史记·吕不韦列传》「乃私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时纵倡乐,使毐以其阴关(贯)桐轮而行……太后私与通,绝爱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洁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

嬴政八年(前239),嫪毐被封为长信侯;九年,就作乱。原因是有人告发他不是宦官,常与太后私通,生下两子,藏匿起来,并与太后谋划:“秦王若是死去,就立我们的儿子为王。”如同亲临,野史更是绘声绘色。说嫪毐骄奢淫逸,与宫中侍从贵臣赌博饮酒,醉了,相骂争斗,瞪眼呵斥道:“我是皇帝的继父,你们这些贱人竟敢与我争高低!”如是争斗者跑去报告嬴政。这点无论正史野史都没可信度。有人敢直接向君王说太后私通,还生了私生子吗?一国之母的大糗事,不怕君王杀人灭口?最多飞书上报(匿名)。这点从事件平定后嬴政回护母亲就可以看出端倪,在齐人茅焦的劝说下,他把安置在雍县的母亲接回咸阳甘泉宫。

《史记·吕不韦列传》「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后。”」

《说苑·正谏》「毐专国事,浸益骄奢,与侍中左右贵臣俱博饮,酒醉争言而斗,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乃与我亢!”所与斗者走行白皇帝。」

《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

当时彗星出现,横贯长空。四月,秦王留宿雍县(今陕西凤翔县)。四月己酉,秦王嬴政行冠礼(成年礼),开始带剑。嫪毐盗用秦王和太后的印玺,调动县兵、卫兵、骑兵、戎翟族首领(西北方民族)以及自己的私臣,准备攻打蕲年宫(今陕西凤翔县孙家南头村)。嬴政知道后,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平乱,战于咸阳,斩首数百。凡有战功的都赏赐爵位,其中宦官参与平叛的也都赏赐爵位一级。嫪毐等战败逃走,秦王下令:生擒嫪毐者赏钱百万,杀之者赏钱五十万。于是嫪毐及其党羽通通被捕。朝廷官员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都被枭首示众。将嫪毐车裂,陈尸示众,并诛灭他的宗族。他的私臣,罪轻的罚劳役三年。被剥夺爵位,流放到蜀地的有四千多户,都被安置在房陵(今湖北房县)。这个月天气寒冻,有人冻死。彗星又出现在西方,再出现在北方,在北斗星的南侧滞留了八十天之久。

《史记·秦始皇本纪》「九年,彗星见,或竟天。攻魏垣、蒲阳。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带剑。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毐等败走。即令国中: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尽得毐等。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车裂以徇,灭其宗。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及夺爵迁蜀四千馀家,家房陵。是月寒冻,有死者。杨端和攻衍氏。彗星见西方,又见北方,从斗以南八十日。」

上面这段文字信息量很大,疑问也多。1、古代普通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天子、诸侯更早,而嬴政二十二才行冠礼。君王带剑象征权力,他不须厮杀战场,也不须防身,有卫兵。似乎暗示将掌兵权。

《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

2、其中几个官职很重要。内史:京师行政长官。卫尉:列位九卿,掌宫门屯卫兵,负责宫廷保卫和治安。佐弋:掌弋射之官,弋射本指射鸟,泛指射猎禽兽,属少府(九卿),作战就是弓弩兵。中大夫令:为中大夫之长,职掌论议朝政,侍从皇帝左右。都是朝廷要职官员,尤其是卫尉属禁军,如果他人可以调动,宫廷保卫等于虚设。除非和嫪毐串通。

3、嫪毐还调动了县卒和骑兵,调兵需要兵符,光有太后和君王印玺是不够的。比如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就是偷了兵符。出土秦兵符铭文说:“用兵50人以上,必须合符。”就是把老虎造型的兵符剖成两半,一半在君王或皇帝手里,一半在掌管兵营之人手里(只带兵不能调兵)。君王授予调兵之人虎符,去兵营合符调兵。合符在古代就可以确保不能造假,关系甚大。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杜虎符铭文》「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才(在)杜。凡兴士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

《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

4、嬴政派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平乱。两个相国,加上吕不韦同时有三个相国。而史书说明秦相国分左右两个。昌平君应该是楚国贵族,因为秦灭楚,楚大将项燕立他为楚王。昌文君不明。也有人说这里的相国指吕不韦。古代行文没有标点,如果指吕不韦就应当加上他的名字、和“与”字,免生歧义。又,开头已交代吕不韦为相国,这里可以免去相国头衔,直称其名。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秦有左右。」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三年(前224)……荆(楚)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

5、能派人发兵平乱,证明嬴政手里有兵符,但宦官都参与了平叛,赏赐爵位一级,证明兵力不够。从斩首几百来看嫪毐没有多少兵力。推出嬴政此时所掌禁军并不多。汉武帝的卫太子被逼反,发节符调兵与丞相刘屈氂大战京师,死了几万人。

《汉书·武帝纪》「太子与皇后谋斩(江)充,以节发兵与丞相刘屈氂大战长安,死者数万人。」

6、禁军主力被谁掌握?三个最有权力的男人,嬴政、嫪毐发兵有限,就只剩下吕不韦了。那么嬴政是怎样夺取兵权的?李开元认为华阳太后掌握实际权力。她是嬴政的嫡祖母,《战国策》记载是楚人;亲祖母是夏姬,嬴政七年(前240)去世。昌平君也是楚人,可能是她的党羽。只是没有她半点掌权的记载,蛛丝马迹都没有,只记载于嬴政十七年(前230)去世。

《战国策·秦策五》「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

7、嫪毐的私臣流放到湖北房县,和蜀不接壤,而史书硬指蜀地。如果不是记载失序,那就另有蹊跷。嫪毐作乱等同谋反,他的私臣脱不了干系,但三年后就被招回,为什么?难道认为处罚太重?而吕不韦被罢免后,各诸侯宾客来拜见他,人数众多,相望于道,嬴政怕他生变,于是遣回封地。死后,他私臣中参加葬礼的晋人,驱逐;秦人六百石俸禄以上参加葬礼的,褫夺爵位,流放;俸禄五百石以下,没有参加葬礼的,流放,不夺爵位。

《史记·秦始皇本纪》「十二年……秋,复嫪毐舍人迁蜀者。」

「文信侯不韦死,窃葬,其舍人临者,晋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

《史记·吕不韦列传》「岁馀,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秦王恐其为变……」

8、反常天象。嫪毐叛乱前彗星横贯长空。平定之后,彗星又出现,在北斗星的南侧出现八十天之久。古代,北斗星象征皇(王)权,彗星被古人认作妖星,出现必有流血事件。秦国有先例,昭襄王嬴稷(母宣太后,小说称芈月)二年(前305),庶长公子嬴壮和诸侯、诸公子以及大臣作乱,全被诛杀,及惠文后不得好死。又,四月夏天寒冻死了人,再次暗指还有臣子作乱,时长八十天。汉文帝时淮南王刘长谋反之前就夏天下雪,《京房易》说:“夏天落雪,警戒臣子作乱。”虽然这些天象不一定是真的,但古人把天象和人事联系起来,人事有所隐晦,不能直写,就造写天象暗指。

《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

《管子·轻重丁》「国有彗星,必有流血。」

《史记·秦本纪》「二年,彗星见。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文帝四年六月,大雨雪。后三岁,淮南王长谋反……京房易传曰:“夏雨雪,戒臣为乱。”」

捋顺此案时间节点。嬴政九年四月,嫪毐“作乱”。九年九月(末月),嫪毐被诛灭三族。十年十月(首月,秦以十月为岁首),吕不韦被罢免相国。十一年,吕不韦遣回封地河南。十二年,吕不韦饮鸩自杀而死,他觉得被步步侵凌,害怕被诛,所以自杀。如果怕族人牵连被杀,牺牲自己保全族人,说得过去,但史书把他内心所想都描写了。是自杀,还是他杀?

《史记·吕不韦列传》「九年……九月,夷嫪毐三族。」

「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不韦。」

《史记·六国年表》「十一(年)。吕不韦之河南。」

《史记·秦始皇本纪》「十二年,文信侯不韦死。」

《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

总之,此案重要细节隐晦而省略。宏观叙事可信,即受益者是嬴政,成功掌权,除掉了权臣隐患。袭夺兵权的细节成了历史之谜。除非认为他当时掌有大量兵权,但与他发兵稀少、用宦官参与平乱相排斥。能明确判断夺取的是吕不韦的权力。秦制常常导致皇权交接不稳。至于嫪毐和太后私通生子以及作乱,可信度不高。也许他只是颗作为导火索的棋子。


猪猪大师


赵姬如果是单纯的私养男宠,恐怕秦王不会干涉母后的私生活,但问题是这个男宠当年是假扮太监进的宫,且聚拢成了秦国第二大政治集团,这就严重威胁了秦王的政治地位,另外他与赵姬所生二子约定成为秦王继承人,这对秦国国本产生威胁,秦王杀他不亏。历史上对赵姬的评价并不高,她成为放荡不羁、霍乱朝政的代表,其实从她的人生经历细细看来,她并无法左右当时的政局走向,只是沦为政治家手中的一颗棋子。



一笔投资、两代君王

众所周知,吕不韦是历史上政治投资第一人,他对于秦公子异人的政治投资非常成功,将一个质子推向了安国君嫡子继承人的位置,有调侃说他的这次投资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历史走向。


要说异人也是一个命好之人,父亲本没有继承王位的资格,偏偏就遇上爷爷熬死了大伯,也就是秦国在位56年的昭襄王熬死了太子,这个继承王位的人选才落到了父亲安国君手中。而安国君又有二十多个儿子,异人排行居中,母不受宠,且被送往赵国为质,这种情况下异人毫无继承王位的资格,但他又偏偏遇到了吕不韦的政治投资。而安国君身旁最受宠爱的华阳夫人又膝下无子,给吕不韦提供了可乘之机,在吕不韦攻破华阳夫人这一关后,异人就成了安国君的嫡嗣,也就是王储!


在解决异人身份问题以后,吕不韦开始了第二部投资,即培养异人的下一代继承人,可谓是眼光长远。吕不韦在家中设宴招待异人,并令自己的姬妾赵姬起舞助兴,异人一眼就相中了这位婀娜多姿的赵姬,于是夺人所爱,向吕不韦要了赵姬为妻。当然,这里出现了一个历史争议,由于在《吕不韦传》和《秦本纪》里的记载有出入,所以此时赵姬是否已经怀孕成为历史谜题,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曾通过史料和医学知识论证了这一点,表示赵姬此时不可能怀孕,嬴政就是异人的亲生骨肉,此处不再赘述。


只是异人在赵为质期间,秦国对赵国的战争差点害死了异人一家,多亏吕不韦散财走动,才帮助异人脱逃,但赵姬和嬴政却滞留在了赵国数年,母子俩从此相依为命。直到昭襄王76岁去世以后,异人的父亲安国君才继承王位,守孝半年后(前250年)改元孝文王元年,但改元仅仅三天,安国君便去世,这也算是昭襄王熬死了第二个儿子吧。安国君继承王位后,赵国便把赵姬与嬴政送回了秦国,因为这是一脉相承的王储,此为赵国缓解两国关系之举,此时的嬴政刚满9岁。


这样以来,异人就很快上位成功,史称秦庄襄王,吕不韦也由此获封丞相、文信侯,食邑洛阳十万户,这确实比做生意更赚钱。而此时的嬴政就成为了太子,也就是吕不韦培养出的下一代君王。异人在位三年后(前243年)与世长辞,时年13岁的嬴政继位,由母后赵姬、相国吕不韦辅佐大政。

赵姬乱政

赵姬此时虽然身为王太后,但却是个寡妇,嬴政当年13岁,赵姬可能也就30岁左右,按照现在的话说是如狼似虎的年龄,深居宫中的赵姬就会想法解决需求。此时的吕不韦是辅政第一人,常出入宫中,与王后议政,并且吕不韦是赵姬的前夫,所以二人再续前缘,常有私通。但这种私情随着嬴政长大必定会成为吕不韦的杀身之祸,如此聪明的吕不韦又不敢拒绝太后的要求,所以他便想方设法的寻找了一个能够替代自己的人,也就是嫪毐。


按照史料的记载,嫪毐是个身体强壮,且“器大活好”的人。吕不韦先是假装对其施行宫刑,再拔掉嫪毐的胡子,就这样送进了深宫。太后得到嫪毐后立马就试了试,史载“绝爱之”,说明嫪毐真的是名不虚传,身怀“绝技”,小试牛刀就征服了太后的芳心。二人长久缠绵以后,赵姬居然怀了嫪毐的孩子,赵姬为了避人耳目,托辞占卜卦相,要往雍城(宝鸡)居住,于是就带着嫪毐过上了二人世界,期间一共为嫪毐生下两子。

“事无大小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姬对嫪毐的宠爱深入骨髓,不仅允许他乘坐王室车架、用王族的衣物,还在秦始皇八年时(前239年)授意秦王封嫪毐为长信侯,食邑山阳(河南沁阳、获嘉)。这时候的嫪毐已经成为朝廷的大红人,各类官员相互巴结、门客千余人,甚至是卫尉、内史这种宫中要员都成为嫪毐党朋。嫪毐的身份由太后男宠摇身一变成为秦国一大政治集团领袖。


“吾秦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乃与我亢!”——《史记.秦始皇本纪》

此时的嫪毐已经目中无人,他以“假父”自居,培植朝政势力,胡作非为。与此同时,有人向嬴政告发了嫪毐与太后私产两子的消息,并说二人约定“王即薨,以子为后”,也就是说待嬴政去世之后,以此二私生子为王位继承人,这就引起嬴政的猜忌,甚至引申为嫪毐欲加害秦王,嬴政也就开始暗中使人调查私生子一事。



秦始皇九年四月,嬴政已经22岁,按照秦制是要亲政了,他来到雍城举行加冠礼,佩戴上长剑以后就算是接管赵姬手中所有权力了。此时的嫪毐深知自己的种种行为必然会受到嬴政的打击,故而先下手为强,伪造王命、太后命发动了兵变。嬴政则是令吕不韦带兵平定了嫪毐的宫廷兵变,嫪毐兵败逃亡后不久被抓回,以车裂处死,可以说嫪毐的一生是成也吕不韦,败也吕不韦。


这件事随即产生的后果是吕不韦亦受牵连,被流放于外,最后饮鸩自杀;赵姬则是被软禁在雍城,后由大臣茅焦劝说才回到宫中,最后郁郁而终;赵姬与嫪毐的两个儿子被扑杀,也就是装在布袋里活活摔死。这些后续结果都是为了一个人服务,那就是嬴政的权力把控,当时的两大政治势力为吕不韦集团与嫪毐集团,在这次斗争中,两大集团相互攻杀,两败俱伤之下是嬴政渔翁得利,在亲政以后便将所有大权收回已手,随即解决赵姬私生子,解决了后顾之忧,可见嬴政的手段相当老辣!

综上,所谓的棒打鸳鸯其实是嬴政的一种政治手段,同时也因为嫪毐与赵姬的行为过于露骨且威胁秦国政权,已经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而赵姬在整个过程中只是一个棋子,她是吕不韦的政治筹码、是异人发泄私欲的工具、是嬴政身处赵国的保护伞和亲政后的孝心展示、是嫪毐攫取权力的阶梯。一个女子并无法左右政治走向,又因私欲需求得以千古骂名,也实属无奈和不幸。


棍哥观史


嫪毐和赵姬那不叫爱好吧,只能说是各取所需。

首先,说一下嫪毐和赵姬是怎么搞到一起的

嫪毐原来是吕不韦的一个门客,本来赵姬是吕不韦的小妾,嬴政他爹看上了赵姬,吕不韦呢有想讨好嬴政他爹,所以就把赵姬送给了嬴政他爹。嬴政他爹死了以后,赵姬和吕不韦旧情复发,但是吕不韦害怕被发现,刚好手底下有一个叫嫪毐的天赋异禀,就想了一个办法,让嫪毐伪装成太监进了皇宫给赵姬当情人。

嫪毐到了皇宫以后,赵姬就不再找吕不韦了。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嫪毐和赵姬给嬴政生了两个弟弟,两个人害怕也有害怕的时候,就从秦皇宫搬到了别处去住,嫪毐也通过赵姬的关系一步步的做到了被封候的地步。

然后,嬴政为何要棒打鸳鸯

上面说的都是嬴政没有亲政能之前的事情,等嬴政要勤政的时候,嫪毐已经不满足于只当一个侯爷,想要取嬴政而代之。嫪毐有这样的想法也不足为奇,基于当时的形式,他就算不想造反,为了自保也得拼命呀。嬴政登基以后肯定要问他娘那两个弟弟是怎么来的,到时候嫪毐肯定是死定了。

就这样,嫪毐在嬴政登基之前发动了政变,但是没有成功,随后被嬴政给收拾了。嬴政把嫪毐给杀了以后,把他的族人给流放到了偏远地区。他的母亲赵姬被嬴政给接回皇宫圈进起来了。

总结:嬴政不是要棒打鸳鸯,而是他母亲赵姬和嫪毐做的事情已经不是当时的礼法所能容忍的事情了。嫪毐也深深的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嬴政没掌控大权的时候赵姬还能说上一些话,一旦等嬴政掌权,就是嫪毐丧命之时。所以嫪毐想要先一步干掉嬴政,自己掌控大权,结果没成功。所以这不是嬴政帮打鸳鸯,而是嫪毐自寻死路。


历史野趣


并没有什么史料能证明赵姬和嫪毐之间是爱情,更别说爱的如胶似漆,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利用。赵姬用嫪毐来排解寂寞,让自己度过那深宫里的漫漫长夜;嫪毐靠赵姬平步青云,过上人前显贵的日子。



再者,嬴政除掉嫪毐并不是为了棒打鸳鸯,而是因为嫪毐试图谋反,如果嬴政不同意的话就不会等到赵姬替嫪毐生下两个孩子了。

嫪毐是吕不韦为了摆脱赵姬而送给赵姬的。赵姬本就是吕不韦的姬妾,后来被嬴政的父亲子楚看上就嫁给了当时还是质子的子楚。后来子楚在吕不韦的帮助下登上王位,可没多久秦庄襄王就去世了,年轻的太子嬴政继位,守寡的赵姬很快就和老情人勾搭到一起。随着皇帝的年龄越来越大,吕不韦怕自己和赵姬的不正当关系影响到自己的仕途,就特意觅得嫪毐这位奇人进献给赵太后。



据太史公在史记中的记载,吕不韦找来嫪毐让其拔掉须眉,假装接受腐刑然后送到赵太后身边当一个宦官。因为嫪毐天赋秉异,很快就获得赵姬的欢心,两人还搬去雍城过没羞没臊的生活,赵姬还替嫪毐生下了两个孩子。因为吕不韦的关系,还有赵姬的宠爱,后来的嫪毐当上了长信侯。



根据太史公所说,嫪毐只是赵姬的一个男宠,嫪毐封长信侯离不开吕不韦的提携,可在秦朝,封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是需要战功的。就连名将王翦也像嬴政抱怨过:“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纵观秦朝,封侯的也只有七人,其中包括嫪毐,所以说嫪毐如果仅凭男宠的身份和吕不韦的提携是不可能当上长信侯的,就算嬴政同意,秦朝宗室人员也不可能同意,要知道秦朝宗室都要有军功才能入贵族。所以说嫪毐应该并不如太史公所说只是男宠,嫪毐应该有战功在身,当时当长信侯也离不开太后赵姬的功劳。



当了长信侯的嫪毐非常膨胀,在和别人的聚会上居然口出狂言:“吾耐皇帝之假父也”,因为太嚣张就被人给举报到嬴政那去了,皇帝知道后非常气愤,你个男宠还想当我的继父,调查后发现嫪毐居然和赵姬生了两个儿子。而事情败露的嫪毐居然异想天开的和赵姬商量杀死嬴政,扶自己的儿子上位,然后赵姬没有答应,于是嫪毐就偷了赵姬太后的印章召集兵马谋反,最后兵败被车裂而死,两个儿子被活活摔死,还被夷三族。



嬴政对于母亲赵姬应该是非常失望的,可最后也只是把赵姬赶出了咸阳,嬴政一生未立皇后,和其母亲难免有丝缕间的关系。


宝阿宝呀


还如胶似漆?是不是秦始皇还得发喜糖给大家,让他们俩缠缠绵绵度此生啊?也不看看赵姬和嫪毐是什么关系。

合法夫妻吗?

嫪毐和赵姬是合法夫妻吗?在古代说开放也开放,说不开放亦没有今天这么开放!今天婚前同居比比皆是,更别说那什么了。而在古代对于有子嗣的寡妇问题,历来都是比较严肃的。更何况在这种人家,就更不可能再嫁出去。

他俩既然不是合法夫妻,那么天天鬼混在一起若是没有人知道也就算了。但赵姬貌似“爱”到了头脑短路了,没有管住嫪毐的嘴,让他们的地下关系不胫而走。难道这秦始皇不该管吗?真以为秦始皇是那要想生活过得去,就得他爹庄襄王头上带一点绿的人吗?


是谁先动的手?

嫪毐和赵姬弄出了“结晶”不说,事情弄得人尽皆知之后,不仅没有想着赶紧逃命,他嫪毐那野心可不小,还想取缔秦始皇自立。睡了秦始皇的母亲不说,还想霸占秦始皇的位置,秦始皇这还没有主动找嫪毐麻烦他就自己带麻烦上门了。虽然嫪毐想出其不意,先发制人,可惜嫪毐没有那个命,结果当然就是五马分尸了。


故秦始皇没有主动棒打“鸳鸯”,嫪毐就等不及先动手了,这难道要怪秦始皇咯?不过若嫪毐不先动手,秦始皇也不会善罢甘休,毕竟是可忍孰不可忍,嫪毐挑战了秦始皇不止一条底线。为什么这么说呢?若秦始皇真的大发慈悲,对赵姬和嫪毐的关系听之任之,甚至表示支持的话,后果很严重。赵姬和嫪毐他们已经有了“结晶”,而且照那《史记》模糊的记载,秦始皇的身世那时候应该也有人怀疑。

若是这时候秦始皇成全这对苟且之人,那么自己的王位就变得松动起来,就有竞争势力说秦始皇不是庄襄王的种,那是秦始皇愿意看到的吗?显然不会。所以不管出于什么,都得把这一片绿铲除掉,趁此时还可以让自己亲政,故是傻子才会去选择成全这对苟且之人。


淡看天上月


嫪毐之所以能“青史留名”,皆为司马迁之功,寥寥数语,便深入人心,过目不忘。

“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私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时纵倡乐,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令太后闻之,以啗太后。太后闻,果欲私得之。”

这里面言简意赅的描述了嫪毐的不同寻常,“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想想都不可思议。

太后闻之,果然垂涎欲滴,私得之。

这二人如何如鱼得水,水乳交融,暂且不表,单说这嬴政何以要棒打鸳鸯呢?

那个时代,伦理道德,三纲五常,风气民俗,对男欢女爱方面应该不是那么严谨苛刻,不说是置之不理,那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起码秦王嬴政是网开一面的。

不但给嫪毐封了官,长信侯,还赏了地,河西太原郡为毐国。可谓是享尽荣华富贵,又得天伦之乐,(已与太后育二子),夫复何求。

牛逼不可怕,可怕的是牛逼哄哄的昭告天下。

你大就大呗,还到处显摆,就不够意思了!

一次酒后就夸大了,自称“假父”,还妄言“王即薨,以子为后。”嬴政时年才二十二岁,不说是初生牛犊,也他妈如狼似虎,你小子现在就盼朕早死,是可忍孰不可忍,狼子野心啊!

是啊!搁谁谁不气,玩我老母,还管吃管喝,不感激涕零,还背后玩刀,不是他妈不自量力,就是他妈活腻歪了!

秦王要生起气来,何止是用棒子打鸳鸯,他大动干戈,用了五辆马车,把嫪毐给车裂了!四辆裂其四肢,另一辆是套其脖子,还是拴在让其名扬天下的大阴之上,司马迁没有具体写下,不得而知,也懒得考证了!

但事实已经清楚,以史为鉴,做人要低调啊!大,也要藏拙。





七斗


其实一个守寡的太后有个甚至几个男宠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情感和身体的双重需要总是渴求得到满足,尤其是荣华富贵都已经拥有的情况下,对那方面的幻想与渴求就更加地强烈,而身份却压抑着自己正常的需求,那种肉体的焦灼苦痛实才是非人的虐待。所以一旦有机会,优雅华贵的太后就忍不住红杏出墙了,她再也忍不住疯狂展露她成熟的女人味道,内心被苦苦折磨的肉体终于有了放松的机会。

如果太后已经老了,绝经了,那没有问题,可以充分享受以权力为后盾的鱼水之欢,像武则天。可是如果还年轻,像赵姬,被人把肚子搞大了,还搞大了两次,实在是国之丑闻,恶心死人了。没办法,古代没有现代人这么发达的节育技术,既可以充分享受男女之欢,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所以古代的父亲总是把女儿看得很紧,谆谆教诲她们要洁身自好,生怕她们被哪些嘴甜的后生给睡了,等女儿肚子大时,那后生却满腹委屈地撅着嘴说,“人家只是玩玩!”或者干脆跑了,你他娘地可真是把人家姑娘害惨了!

没办法,赵姬是太后,而且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太后,应该母仪天下,作一个端庄知性的妇女,而不是偷偷养汉子。她的身份没有给她更多的活动空间,她应该把自己的激情圈禁在自己体内,她应该把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疯狂激情压制在自己体内,而不是让这一切四溢横流,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其实这一切能过去就过去了。赵姬最不该做的就是让嫪毐既富且贵。你可以给他充足的财富,你可以和他恩恩爱爱,就像夫妻一样生活,有了儿女,这些都可以,只要不张扬就行。可是你为什么要封他为侯,为什么要让他在秦国只手遮天,权力一时无量,干扰正常的政治秩序。你可知道我们这个祖国可是要靠你儿子来统一,我们坚定不破的民族自尊心可是要靠你儿子来树立,他的政治地位难道是一个嫪毐能够动摇得了的?

哪个儿子不爱自己的母亲,秦始皇在平定嫪毐叛乱时,亲手扑杀赵姬和嫪毐生的两个杂种,他内心一定是既愤怒又伤心,毕境老娘和后爹合起伙来要抢家产,很可能还会把自己弄死,就算老娘没有参与,可她也没有反对。我相信秦始皇的内心一定冷到了冰点,父亲死后,母亲无疑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想到那些在赵国逃难的日子,母亲对自己的爱护与鼓励,那时候觉得母亲就是整个世界。所以当他狠心发誓与母亲永不相见的时候,他一定万箭穿心,痛不欲生,对生活充满绝望,不知道自己活着为了什么?!其实他不知道,他母亲从来都没有掌握过自己的命运,她不过是权势男人的玩物罢了。而只有嫪毐让她真正感到了作女人的快乐与温馨。





骑驴去高考


简单的说,嫪毐死于秦始皇亲政之后集中王权的背景之下,至于他与赵姬的爱情有没有呢,这个无法证实。

历史上真正的嫪毐,其实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首次出现的记录是在《吕不韦列传》里面。

(寻秦记之嫪毐剧照)

“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私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 ——《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让嫪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来引诱太后,结果嫪毐被假受腐刑,送入后宫。

注意的是“假受腐刑”这个词,也就是说嫪毐不管他在暗地里跟赵太后怎么样了,但在明面上,他仍然是个太监。

等他再次出现是这样记载的:嫪毐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小大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

(嫪毐与太后剧照)

为什么说嫪毐的身世也是个谜呢?

就是因为这个记录。 秦汉宦官体系建成之初,宦官从来就没有过那么大的权势。

况且商君建立“二十等军功爵”以来,表面上说是面向底层民众打开了一条上升的通道,但“二十等军功爵”仍与“世卿世禄制”有着一条难于跨越的鸿沟,那就是底层民众无论如何都难于跨越“五大夫”这个爵位。

就像白起,他在史书出现的时候,就是“庶长”之爵,当然,他身为“孟西白”老牌贵族之后,这可以理解。

司马梗后来贵为秦国太尉,也是他在父亲司马错解甲归田之后袭其爵,才一步步的升到太尉一职。

这说明了秦国当政各个大员的家世和血统的重要性,嫪毐如果出身于倡优,又是一个宦官,无法想象他是如何被封为长信侯的,可见“嫪毐”的家世也是个谜。

不过从《史记》的记载以及秦始皇亲政之后集中王权的需要,嫪毐的死肯定是和这个有关系。


(秦王政与嫪毐剧照)

“九年,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带剑”。

说的是始皇九年,太子政四月份回到雍都老家行冠礼,行冠礼之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亲政了。

“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王知之。”

“王知之”,这里并没有记录始皇当时的态度到底是怎么样,他是愤怒,还是冷笑,是惊慌失措,还是自信地等嫪毐自已入局,都不得而知。

其后始皇帝命令相国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击嫪毐,这一场战斗也是打得不清不楚,有人认为这是赢政故意设的局,因为这一场战斗不是在雍都打响的,而是在咸阳打响的。

“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

(战于咸阳)

嫪毐不仅假借太后御旨,还征调了县卒、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一起造反,但仅仅是斩首数百,此次叛乱就尘埃落定了。

五个月之后,嫪毐被抓住,车裂、夷其三族,与太后所生两子被杀,太后也要被赢政赶去雍都,嫪毐的舍人上千人籍没其家被流放到蜀地。

(秦王政剧照)

再者是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大臣被枭首,据记录此次又有四千个家族被牵连,最后流放到了现在的湖北房陵,可见牵连的人数不少啊!

有意思的是,等到嫪毐被除掉之后,那些被流放的舍人,秦王政又给了他们“复”的待遇,他们又被重新启用了。

“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不韦。”——《史记 吕不韦列传》 “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桓齮为将军。”——《史记 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与吕不韦剧照)

从嫪毐叛乱到被除,桓齮为将军之后,吕不韦也被赢政强势罢黜,其中的细节不得而知,但明显这是一次巩固王权的权力斗争。

嫪毐的这一次叛乱在睡虎地秦简上的记录是一片空白,这一名叫做“喜”秦吏对此次叛乱并没有记录下来,可见秦始皇对国史进行控制了。

由此可见,嫪毐的死就是秦王政亲政之后开始加强王权,也是秦王政去封国(毐国)和坚持郡县制的必然结果。

当然,棒打鸳鸯算不了什么,夷其三族才是狠的。

资料来自《秦始皇本纪》《吕不韦列传》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