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軍事實力之強大是有目共睹的,軍事實力排名全球第一也從來沒有被質疑過,甚至有種說法如果在太平洋開戰,美國可以單挑除美國外全世界其他所有國家,而且不落下風!下圖是軍費對比,可以直觀感受一下。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1.美軍裡面的一些明星軍事裝備。

F-117“夜鷹”,世界上第一款完全以隱形技術設計的飛機,武器全部裝在機身內部,也不掛副油箱,各個電子設備的天線都與飛機齊平,或為伸縮式天線。除了飛機外形佈局考慮外,F-117A飛機還在飛機的邊、稜、角等強反射部位和某些表面部位廣泛使用了雷達吸波材料。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1982年服役,2008年退役。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SR-71“黑鳥”,三倍音速遠程戰略偵察機,機身大部分都是鈦,由於速度過快,機身在高速飛行時甚至會膨脹好幾寸,高速讓SR-71成功的擺脫了上千次針對它的攻擊,其中絕大部分都來自前蘇聯的飛機和對空導彈,沒有任何一架SR-71曾被擊落過,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有人駕駛的最快的飛機。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製,1966年服役,1998年退役。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B-2“幽靈”,世界上唯一的隱身戰略轟炸機,外表看上去是一個光滑的飛翼,沒有垂尾或方向舵,大部分表面都被一層特殊的彈性材料覆蓋,使表面保持均勻的電導率以減少來自接頭或接縫處的雷達波反射,每架B-2造價為24億美元,單位價格比服役時值的黃金還要貴兩至三倍。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1997年服役。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XB-70"女武神",三倍音速超高空戰略轟炸機,鴨式、無平尾、大三角翼的總體佈局,前緣向下傾斜,機身採用了鈦與鍍銅不銹鋼為材料的蜂巢結構。六具發動機以3-3的方式安置在機尾翼面下緣,每三具發動機共用一長方形的涵道。1955年開始研製,1965年7月,第二架XB-70試飛成功,後由於一次與F-104相撞而墜毀的事故以及美軍對於超高音速轟炸機不看好而下馬,1969年僅剩的一架在完成試飛任務後進入了博物館。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B-1“槍騎兵”,超音速變後掠翼遠程戰略轟炸機,機身十分修長,機身中段向內翼段平滑過渡形成翼身融合,尾部安裝有巨大的後掠垂尾,垂尾根部的背鰭一直向前延伸至機身中部。全動平尾安裝在垂尾下方,位置較高,另外機身的設計還注重降低雷達截面積。四臺F101-GE-102渦扇發動機,每臺淨推力64.9 千牛,最大推力136.92千牛。1969年開始研製,研製出原型機後1977年計劃取消,1980年重啟,1986年開始服役。

C-5“銀河”,美國空軍現役最大的戰略運輸機,四臺TF39渦扇引擎,每臺推力為191千牛,貨艙長36.8米、高4.1米、寬5.7米,對比C919(長度38.9米,機身高度4.166米,機身寬度3.96米)。上層艙可載運75名乘客。在滿載的情況下可以2300米的距離內起飛,並在1493米的距離內降落。機身可裝載量可約估算為:100輛大眾甲殼蟲/6輛灰狗巴士/6架阿帕契直升機/2輛M1A2主戰坦克/1架C-130。1961年開始研製,1970年服役。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V-22“魚鷹”,由美國貝爾公司和波音公司聯合設計製造的一款傾轉旋翼機,具備直升機的垂直升降能力,但又擁有固定翼螺旋槳飛機較高速、航程較遠及耗油耗較低的優點,時速高達500公里,是世界上飛最快的直升機,能運載24名全副武裝的海軍陸戰隊隊員。1983年開始研製,2006年服役。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UH-60“黑鷹”,由美國西科斯基公司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為美國陸軍設計生產的四旋翼、雙發通用直升機,完美的通用性衍生出了許多型號和版本,安裝兩臺通用電氣T700-GE-700渦軸發動機,單臺功率1165千瓦(1560軸馬力),最大起飛重量9,980千克。1979年服役,1984年中美蜜月期內中國購買了24架,至今依然是解放軍所擁有的高原性能最優秀的直升機,在我軍搜索營救、搶險救災、回收返回式衛星、軍事演習中頻繁亮相,是摔一架就少一架的“寶貝”,圖片為我軍版本。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XM2001式155mm“十字軍戰士”自行火炮,採用了M1主戰坦克的通用底盤,應用了最新的車載式網絡化信息處理技術,56倍口徑身管155毫米火炮最大射速10-12發/分,發射榴彈時射程為40公里,發射增程彈時最大射程為50公里,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自行火炮。2002年在燒掉110億美元后下馬。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DDG-1000全複合材料的上層建築向內傾斜,與船體做到無縫融合。"綜合孔徑"概念讓全艦所有電子設備大都採用平板天線,貼合在上層建築的側面,最大程度地保持隱身外形。DDG-1000的所有火炮炮塔也進行了隱身修形,甚至連炮管都可以收起,14000噸的軍艦其雷達截面積僅有一艘數百噸的漁船大小。1997年開始研製,2016年下水。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CVN-68“尼米茲”號,曾經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軍艦,除了核武器外最具威力的單一武器系統,長332.8米,寬76.4米,2座西屋A4W壓水反應堆提供了260000馬力,讓這艘滿載排水量9萬噸的鉅艦可以以30節的速度航行,常規艦載機數量可以達到90架(對比“遼寧”號6萬噸不到30架)。1975年服役。該級共建造10艘,最後一艘“喬治·布什”號2009年服役,預計20年內全球不會有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建造如此巨大的軍艦。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美國2016年GDP總量約為18.6萬億美元,中國約為11萬億美元,專家稱20年內中國將趕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然而科技方面的鴻溝是數字難以表達的。

2.美國在全球各地的軍事基地

美軍目前控制的海上咽喉包括:阿拉斯加灣、朝鮮海峽、印尼望加錫海峽、巽他海峽、馬六甲海峽、紅海南端曼德海峽、北端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與大西洋間的直布羅陀海峽、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峽、古巴以北的佛羅里達海峽、從非洲南端到北美的航道、格陵蘭——冰島——英國航道。

美國在全球的軍事基地可分為3個區域:即歐洲、中東和北非區;亞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區;南北美洲區。美國長期部署在全球基地的軍隊超過23萬,其中主要集中在德國(7.5萬)、日本(4.5萬)和韓國(3.75萬)。另外還有部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14.5萬人。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一、歐洲、中東和北非地區

歐洲、中東和北非地區歷來是美國軍事戰略的重點,也是美駐軍人數較多、軍事設施最集中的地區,該區基地數量佔美軍海外基地總數的53%,並呈兩線配置:中歐基地群、南歐基地群以及中東、西亞、北非基地群構成第一線的前沿基地;英國、冰島和伊比利亞半島的西歐基地群構成第二線的中間基地。一共駐有約11.7萬美軍。在駐歐美軍的總數中有75603人駐在德國。駐在德國基地的第一步兵師正在伊拉克服役。美國還在德國駐有第一裝甲師,並設有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美國空軍在歐洲的總部和重要的後勤中心。美國的作戰飛機從德國的施龐達勒姆空軍基地起飛。

美國在意大利駐有1.33萬部隊。美海軍第六艦隊總部設在那不勒斯附近。阿維亞諾空軍基地是美國空軍的作戰基地,第173空降旅駐在維琴察。大約有1.2萬美軍駐在英國,其中大部分是空軍人員。美國第三航空隊的總部設在英國的米爾登霍爾。在西班牙駐有約2000名美軍。美國海軍在大西洋海岸的羅塔建有一個海軍站。駐在土耳其基地的美軍約有1800人,大多數是駐在因吉爾利克空軍基地的空軍人員。另有1500名美軍駐在冰島,那裡建有F—15戰機的基地。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1、中歐基地群:該區為歐洲心臟地帶,冷戰期間是對抗蘇聯的前沿。冷戰結束後,中歐地區美軍的主要任務是對地區衝突做出快速反應,同時也有防範俄羅斯的戰略意圖。該區美軍事基地分佈於德國、比利時與荷蘭三國。

陸軍基地:德國斯圖加特(歐洲美軍總部駐地)、海德堡(美國駐歐洲陸軍司令部)、維爾茨堡(美陸軍第1機械化步兵師駐地)、巴特克羅伊茨納赫(美陸軍第1裝甲師駐地)。

空軍基地:德國拉姆施泰因(美國駐歐洲空軍司令部駐地)、施潘達勒姆、森巴赫、萊茵—美茵等;荷蘭蘇斯特堡;比利時希埃夫雷斯。

2、南歐基地群:該區把黑海出口,可控制東地中海,為歐洲南翼屏障。美軍基地分佈於意大利和希臘。 陸軍基地:意大利的維琴察(美陸軍南歐特遣部隊司令部駐地)、裡窩那(陸軍後勤供應港)。

海軍基地:意大利那不勒斯(美駐歐洲海軍司令部駐地)、加埃塔(美第6艦隊司令部駐地)、馬達萊納(核潛艇支援基地)、錫戈內拉(反潛作戰及後勤支援基地);希臘的蘇扎灣。

空軍基地:意大利的阿維亞諾(美空軍第16航空隊司令部駐地);希臘的伊拉克利翁。

3、中東、西亞和北非基地群:該區橫跨歐、亞、非三大洲,東壓波斯灣,南扼蘇伊士運河及紅海,西控東地中海,北封黑海海峽。陸上可控制中東及北非,海上可東入地中海,西出印度洋。該區的美軍基地和設施分佈於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曼、埃及、肯尼亞。

海軍基地:沙特阿拉伯朱拜勒;巴林麥納麥(美駐中東海軍司令部駐地、美第5艦隊駐地);埃及的巴納斯角;肯尼亞蒙巴薩。

空軍基地:土耳其的因切爾利克、安卡拉、伊茲密爾;沙特阿拉伯的宰赫蘭。

此外,美軍在阿曼的馬希拉島建有機場,供海、空軍共同使用。

4、西歐基地群:該區扼守由大西洋通向北海和地中海的航道,可緊急增援中歐、地中海和中東的地區性衝突,充當中歐、地中海、中東以及北非各基地與美國本土基地之間的中間基地。該區美軍基地分佈於英國、冰島、西班牙、葡萄牙和葡屬亞速爾群島。

海軍基地:西班牙羅塔(美海軍第6艦隊主要基地);冰島凱夫拉維克(海、空軍合用); 空軍基地;英國米爾登霍爾(美空軍第3航空隊司令部駐地)、拉肯希斯、阿爾康伯裡;西班牙的莫隆。此外,亞速爾群島的拉日什基地供海、空軍共同使用。

二、亞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

亞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地區都是美軍太平洋總部轄區,地理範圍廣大,東西跨太平洋、印度洋,南北分抵兩極。該區基地數量僅次於歐洲,佔美軍海外基地的42.7%。美國在日本的基地駐軍最多,估計有4.5萬人,其中半數以上駐在沖繩島。美軍第七艦隊總部設在日本橫須賀,另外還有航空母艦————長期部署在美國境外的唯一的航母作戰群。第三海軍陸戰隊遠征隊駐在沖繩島。美國在韓國的駐軍為3.75萬,但已將其中的3600人調往伊拉克,並表示要將那裡的軍隊減至2.5萬。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7個基地群呈三線配置:阿拉斯加基地群、東北亞基地群、東南亞基地群和印度洋基地群形成“島鏈”式的前沿基地;關島基地群和澳新基地群構成中間基地;夏威夷群島基地群既是中繼基地,又是美國本土防禦的前哨基地。此外,阿富汗戰爭後,美又著手在中亞建立基地群。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1、阿拉斯加基地群:該基地群可力壓歐亞大陸東北角,扼守白令海峽,控制經北極圈進入歐亞大陸的空中航線。美軍在該區的主要基地有:

埃爾門多夫空軍基地:位於阿拉斯加南部的安克雷季,系美國空軍第11航空隊駐地,駐有空軍人員7000人,裝備F—15戰鬥機、E—3型預警與控制飛機、C—130運輸機等,跑道長3000米。該基地美軍的任務是負責阿拉斯加地區防空、奪取空中優勢,同時支援太平洋司令部責任區內的各種應急行動。

艾爾森基地:位於阿拉斯加中部,距費爾班克斯城約 46公里。駐有美國太平洋空軍第354戰鬥機聯隊,有2700名空軍現役人員,裝備有F—16戰鬥機和A—1攻擊機,擁有一條4400米長的跑道。基地的任務是近距離空中支援和空中攔截。

2、東北亞基地群:該區基地分佈於日本、韓國,這些基地控制宗谷、津輕、對馬三海峽,可應對朝鮮半島的陸戰與西北太平洋的海戰,構成“島鏈”中最重要的一環。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1)海軍基地:美國海軍在東北亞地區常駐或戰時可以使用的港口有 30多個,可容納各型艦船 1300多艘,排水量約 930萬噸。最重要的基地包括:

日本橫須賀:位於東京西南50公里神奈川縣東京灣畔,基地佔地234公頃,駐有9800名海軍官兵,是美海軍在西太平洋最大的基地,也是西太平洋唯一可修理航母的大型維修基地。橫須賀是美海軍第7艦隊司令部駐地,“小鷹”號航母戰鬥群母港,美第7艦隊旗艦“藍嶺”號駐地,同時,以中東為主要防區的第5艦隊將其潛艇部隊TF54也駐紮在橫須賀,因此橫須賀被稱為穿著“兩隻草鞋”(第5、第7艦隊)、面向太平洋和中東的基地。

佐世保:位於九州島西北角,佔地405公頃。該基地系美海軍第11兩棲艦艇中隊和6艘艦船的母港,是美國在日第二大海軍基地,美在海外唯一可常年部署兩棲艦艇部隊的基地,攻擊型兩棲艦艇的出擊基地,也是美軍前沿部署部隊的主要後勤保障基地。

厚木海軍航空基地:位於東京西南35公里,佔地486公頃,是美在西太平洋最大的海軍航空設施,駐有美第5航母戰鬥機聯隊,裝備有 F14戰鬥機和 F/A—18戰鬥攻擊機。

韓國鎮海海軍基地:位於韓國東南部,佔地34公頃,是美海軍在韓國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之一,駐有美海軍駐鎮海部隊司令部。

(2)海軍陸戰隊基地:

巖國基地:位於本州島最南端,是陸戰隊第1航空聯隊、第3勤務支援大隊、第3陸戰隊遠征部隊的主力航空部隊駐地,裝備有F/A-18戰鬥攻擊機和AV-8B攻擊機,現有3200名陸戰隊員。

沖繩基地群:沖繩地處東亞海上交通要衝,駐有2.5萬美軍,佔駐日美軍數量的大半。

沖繩群島上的美海軍陸戰隊基地有普天間機場和巴特勒兵營。普天間機場是美海軍陸戰隊在日本最大規模的武裝直升機機場,位於普天間市中心,因噪音擾民,2001年底日本中央政府和沖繩地方政府達成協議,準備將普天間機場搬遷到沖繩名護市邊野古地區,在距陸地兩公里的珊瑚礁上建設新的美軍基地。

巴特勒陸戰隊兵營:包括5個兵營和1個陸戰隊航空站,駐有第3陸戰隊遠征部隊(含第1陸戰隊航空聯隊、第3陸戰師、第3勤務支援大隊)和駐沖繩艦隊基地司令部,約有2萬名陸戰隊員和海軍水兵。美軍精銳部隊第3陸戰遠征部隊司令部可對從夏威夷到好望角的廣大地區做出快速反應。

(3)空軍基地:

日本橫田基地:該基地系駐日美軍司令部駐地,現有3600名空軍人員,駐有空軍第5航空隊司令部、第374客運聯隊,裝備了C—130型運輸機,機場跑道長3355米。

沖繩嘉手納基地:該基地位於沖繩島西南部,是美國在遠東地區最大的空軍基地,面積近20平方公里,駐紮該基地部隊主要是美空軍老資格的第5航空隊第18航空聯隊,部署有3個F15戰鬥機中隊、1個預警機中隊和8架KC-135空中加油機,現有軍事人員9000多人。該基地強化了美軍的全球快速反應能力,例如從關島起飛的B52轟炸機在嘉手納基地空中加油機的幫助下,可以連續飛行17個小時,向伊拉克發射巡航導彈。嘉手納空軍基地也是美軍海外偵察機部隊的重要基地,駐有空軍第390情報中隊、第82偵察機中隊、第18聯隊情報分隊和353特種作戰大隊,是美軍獲取別國情報的重要基地。2001年4月1日在中國南海上空撞毀中國戰鬥機的EP一3偵察機即從這裡起飛。

三澤基地:位於東京東北644公里,有3600名空軍現役人員,駐有美空軍第35戰鬥機聯隊、海軍海上巡邏機中隊和美軍情報分隊。主要裝備F16戰鬥機、P3型反潛巡邏機,機場跑道長3050米。三澤基地的F16戰鬥機部隊是一支以“打擊對方防空體系”為主要任務的部隊。它的任務是在世界所有發生糾紛的地區首先攻擊敵人的防空體系。

韓國烏山基地:位於漢城以南61.4公里處,佔地 634公頃,是美空軍第7航空隊和第51戰鬥機聯隊司令部駐地,裝備有F16戰鬥機、A10攻擊機和U—2偵察機等,駐有空軍官兵6752人。

群山基地:位於韓國西海岸的群山市,是美空軍第8戰鬥機聯隊駐地,有2650名空軍官兵,裝備F16戰鬥機。

(4)陸軍基地:

韓國龍山衛戍區:系駐韓美軍司令部和美第8集團軍司令部所在地。部隊分散於42個兵營,覆蓋韓國西北約300平方公里範圍,主要部隊是駐紮於議政府市的美陸軍第2步兵師1、5萬名官兵,是美駐西太平洋戒備程度最高的部隊之一。

大邱基地:由亨利、沃克、喬治、卡洛爾兵營組成,佔地100 公頃,系美軍第 19戰區陸軍司令部所在地。

希亞萊兵營:位於釜山附近,是美軍在韓國最重要的後勤基地。擁有駐韓美軍最大的倉儲設施,駐有美陸軍第4軍需分隊。

日本座間兵營:位於東京西南 40公里處,是駐日陸軍司令部所在地和陸軍第9戰區陸軍戰區司令部所在地,常駐900名美陸軍現役官兵。

3、東南亞基地群:以菲律賓蘇比克灣海軍基地和克拉克空軍基地為中心的東南亞基地群原為美“島鏈”中承上啟下的一環。1992年11月蘇比克灣海軍基地交還菲律賓後,美國喪失了“島鏈”中這重要一環。

近年來,美國在新加坡樟宜建立海軍基地,逐步重返東南亞。素有“遠東十字路口”之稱的新加坡是國際海運樞紐,扼守馬六甲海峽,控制由中東到東亞的海上石油運輸航道,可東出太平洋,西進印度洋。戰略意義不在蘇比克灣之下。樟宜基地原來在自然條件和軍事設施上均遠遜於蘇比克灣基地,只能供維修、休整、補充燃料之用。但美軍近年不斷投入,加以改造,同時積極與馬來西亞、菲律賓、文萊、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協商,爭取使美艦艇可進入這些國家的港口補給、維護。2001年3月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編隊進泊樟宜基地標誌著美軍已重返東南亞,原來蘇比克灣基地的職能已經由樟宜基地和關島基地共同承擔。

4、印度洋基地:美軍在印度洋的唯一基地位於查戈斯群島的迪戈加西亞島,美軍稱之為“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該基地位於印度洋中部,可支援中東和波斯灣,監視和控制印度洋海域,基地佔地 2700公頃、駐有 1500名官兵。基地擁有港口、海軍航空站、通信站和其他後勤設施。

5、關島基地:關島位於美屬馬里亞納群島最南端,距臺灣海峽、南海、朝鮮半島距離均為3000公里左右,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關島是美軍在西太平洋中最大的海空軍基地。這裡最主要的空軍基地是安德森戰略空軍基地。該基地系美空軍第13航空隊司令部駐地,駐有空軍第13航空隊、第634空中機動支援支隊和海軍第5直升機戰鬥支援中隊,是美戰略空軍在西太平洋的指揮中心、前沿基地。目前安德森空軍基地部署了可覆蓋整個亞太的64枚空射巡航導彈,並駐有15架B—52轟炸機。該基地最多可容納150架B-52轟炸機。在二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海灣戰爭中,安德森空軍基地都是重型轟炸機部隊的駐地。

關島的海軍基地有阿普拉海軍戰略核潛艇基地(美軍在西太平洋唯一的核潛艇基地,也是美海軍第5、第7艦隊艦艇維修補給、停泊休整的基地)、阿加尼亞海軍航空站(可容納180架飛機,是美海軍航空兵在西太平洋主要的偵察和反潛基地,也為航母艦載機和海軍飛機提供保障)。此外,美海軍在關島設有地面控制站,依託海底電纜和衛星通信手段,與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艦艇保持聯繫,保障美五角大樓和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指揮活動。

6、澳新地區基地;目前美國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設施不多,主要是海軍通訊站、導航站、宇航追蹤站等,用於監控中、俄等國的核試驗,併為美空間力量服務。例如美第5太空預警大隊在澳中南部納朗格駐有200名官兵,其任務是使用衛星跟蹤彈道導彈的發射。

7、夏威夷群島基地群: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連接美本土和西太平洋美軍各基地,是美軍太平洋戰區指揮中心,太平洋航線上的海、空運樞紐。這一地區主要的美軍基地包括:

珍珠港海軍基地:距火奴魯魯13公里,系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美國在太平洋地區最大的前沿基地。該基地負責為水面艦艇和24艘核動力攻擊潛艇提供補給,是太平洋地區潛艇部署最密集的地區。

史密斯海軍陸戰隊兵營: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太平洋艦隊陸戰隊司令部所在地,位於卡內奧赫特灣哈瓦拉高地,佔地89公頃。

薛夫斯堡和斯科菲爾德兵營:位於火奴魯魯以北,佔地608公頃,系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部所在地。駐有2個步兵旅。1個航空旅和第25輕步兵師直屬部隊,任務是對付太平洋地區的低烈度衝突。

卡內奧赫特灣夏威夷陸戰隊基地:位於火奴魯魯以北19公里,1994年4月由陸戰隊多個軍事設施合併而成,現駐有陸戰隊和海軍人員6800人,部隊包括第3陸戰遠征隊第3陸戰團、第3陸戰勤務支援大隊、陸戰隊第1航空聯隊航空支援分隊。

希卡姆空軍基地: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所在地,距火奴魯魯14公里,佔地890公頃,跑道長3769米,也是美空軍第15基地聯隊和第502空戰大隊駐防地。

8、中亞基地:該區深入歐亞大陸腹地,夾在中、俄兩國之間,原沒有美國的軍事存在。阿富汗戰爭後,美表現出在中亞確立長期軍事存在的趨向。目前美已在阿周圍9個鄰國建立了13個軍事基地,在與中國接壤的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附近建立了瑪納斯空軍基地,可駐紮3000多人,並起降戰鬥機、轟炸機。目前面臨續租困難。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美國    一怒而諸侯懼 安居則天下息

三、南北美洲地區

1、美國本土:美國本土基地是支援海外作戰的戰略後方,也是防範美國本土遭受戰略進攻的防禦重點。美本土陸軍基地東重西輕,南密北疏,各個基地規模較大;空軍分佈均勻分散,遍佈各州,一般位於大城市和重要工業區附近;海軍基地自然分佈於東西海岸;洲際導彈基地集中於中西部地區;戰略預警設施則部署於邊境。

2、北美其他地區:美國本土以外的北美基地主要是加拿大和格陵蘭的空軍支援基地和遠程預警雷達站。這些設施與阿拉斯加的雷達站共同從北部防禦美國本土。較大的基地有格陵蘭島(美空軍航天司令部洲際彈道導彈預警站)、加拿大的阿真舍海軍基地。百慕大群島海軍航空站是美國支援歐洲的空軍中繼站,也是美大西洋艦隊反潛作戰的前沿基地。

3、拉美:美在古巴擁有關塔那摩海軍基地和海軍航空站,這是美軍大西洋艦隊的主要訓練基地。關塔那摩灣位於古巴東南海岸,是世界上最大、屏障最嚴密的海灣之一。美國於1898年美西戰爭中佔領關塔那摩,並強行永久租用。關塔那摩基地面積45平方英里,三面臨海,一面有重兵把守,並且有仙人掌和灌木自然形成的牆,囚犯脫逃和外來者闖入的可能性很小,因此阿富汗反恐戰後,美國將大批“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成員關押於此。美軍在波多黎各擁有布坎南堡陸軍基地和羅斯福路海軍基地。

反思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的超級力量存在,其實力無可比擬。但偏偏中國被作為美國當前主要競爭對手或者說是敵人,我們自然是危機重重。我們需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而且少看局座的表演。核武器誰都有,不要動不動就說丟核武,那樣顯得很無腦。核武器無法逆轉局勢,更加會加速使用者的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