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量小微企业关门歇业,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吗?

大爷已不再是你大爷


知道,笼统的说只有一句:实力不够。而这个实力就囊括了很多东西,比如资金链,比如货源,还有足够的商业信心。

作为一个微小企业主,我自己也是收缩的一个。服装经营了七八年,好的时候四五家店,现在就剩一家。我承认自己的眼光,胆量和抗风险能力都很差,所以大环境不好,就往下走。虽然不能代表大多数人,但我想原因无外乎都是这几个:


第一,成本上上涨,利润不足,无法开拓新的创造利润的拳头产品!所以客单越来越小,客人越来越少,当然倒闭关张。所以,我并不反对楼上“大老板”回答的没有创新,流失顾客,这是一部分的原因,可这不是重点,只是一个现象。

第二,顾客消费习惯已经转变,实体消费已经不是最主要消费方式了。我们说网络冲击实体,这句话谁都知道,但其实是消费习惯变了,变得更喜欢上网买,上微商那里去买。不信你问问90后,00后网购占消费中的多少,而实体店消费又占多少?什么价格冲击,成本冲击,新货源,新思路都是表象,消费习惯的改变才是根本原因。


当然你说实体没有竞争力,没有创新,没有思路,只会一味守旧榨取最大的利润,这些是有的。举个自己的例子,过年的时候想要买运动鞋,几乎逛了所有商场,彪马,李宁,阿迪,耐克,新百伦,竟然没有买到一双?!为什么?因为实体店款式少,价钱高,折扣力度低。而网上同样是官方旗舰店,款式多,码数齐,还有特价,同样的鞋款人家打折带促销,还有趣味游戏,又是满减又是积分送礼,顺丰快速到家,你说你选择什么?消费者又不是白痴,这笔交易哪个划算,一眼便知,谁还去实体消费?!

因此我们说第三个问题,也是我认为微小企业倒闭最主要的内因。那就是实体经营者的商业信心不足。高中课本都讲过,所有事物都是内外因互相作用的结果,无论外因的影响多大都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用到经营就是外因经济下行,内因没有信心。


我认识一个经营饭店的老板,今年歇业了。是一家做了三十年的老店,应该说客源和资金都有一定累积的,然而还是抵不过,原因就是老板自己不想做了。当然他自己的经营模式也有问题,没抓住外卖的机遇,投资又失利,这些都是原因,了最主要的是老板自己没信心了,觉得自己越做越亏,越做越赔,还不如直接投资房产,轻松,风险小,身边也有不少人这样发家致富,那还做什么实业?!干脆都去买房子好了,起码也算是固定资产,还能收房租,一旦他开始这样想,生意基本就做到头了。


做生意做生意,想做才能有生意,只要你自己有信心,有动力,那你就能想到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应对风险。现在的问题是,不想做。原来一天纯利润上千,现在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和成本,才能挣几百,利润少了一半,而且还越来越糟糕,这种心理落差和压力,不是上班族能体会的。

有经验的老板一开始还想要扭转颓势,力挽狂澜,可是咬着牙坚持了一阵子,还是没有什么大起色,无论是谁都会受到打击,难以继续。我看到有些“金融才俊”说这是思维不行,经济下行的时候不是照样有人发财,照样有人赚大钱,怎么不学学他们,就会自怨自艾。我就笑了,笑什么?站着说话不腰疼!


在环境好的时候,想要努力,是件很容易的时候,但在恶劣环境之下还依然保持奋进的心和积极向上的状态,是很难的。好的时候努力,很快就看到效果,看到成绩,而差的时候,是怎么努力都在原地踏步,或是退步,你能说是因为微小企业老板不够努力吗?不是,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阻力比他们的努力更大!



说了这么多都是分析了倒闭的原因,下面讲讲我自己的一些解决办法吧!市场是非常残酷的,也是非常公平的。那些不合格的,竞争力差的企业都会被一一淘汰,只剩下能盈利的一部分。 我觉得这对微小企业经营者来说,或许是件好事。能够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创业,适合做生意。很多时候命运让你遇到挫折,或许只是希望提醒你,这条道路走不通,促使你另辟蹊径!


以前做生意可能是因为挣钱,现在做生意是真的需要热爱这个行业。说实在的大家说做生意很笼统的说就是为了你钱,其实不完全是的。你做一行,如果没有办法转换为热爱,是做不成的。尤其像现在创业环境不是那么好的情况下,要坚持除了了毅力,就是热爱。如果二者都没有,我想就没必要垂死坚持。条条大路通罗马,说不定其他事业你也能干得很好,干嘛非要做生意呢!此其一。


其二,你真的很享受做生意带来的成就感。那么就勇于尝试,一点点的恢复。根据研究人大概要有5000次肯定,才能树立信心,做生意也一样,环境不好要学会自己安慰自己,自己给自己打鸡血,换个心态去面对。比如今天生意不行,那你就先不要灰心,告诉自己至少今天还在盈利,少了就少,没事总会有挣回来的时候。说白了,就是心态,自己要给自己宽心,如果做不到,我建议还是转行吧!真的,没什么可耻的,这跟你的努力没什么大关系,也不是面子的问题,就是另一种选择。反正,我想想转行,哈哈哈,这是题外话了。


最后一点,保重身体。乍看之下,跟题目没有关系,其实关系大着呢!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也是最近才领悟到的,这句话真是百分之一百的正确。我看过好多为了拼命挣钱,熬坏身体的例子,到头来什么福都没享上,缠绵病榻,郁郁而终。

有个小哥,正职是一家店的店长,在我们这个三线小城市,月薪6000,一般,钱不够用去不上媳妇买不上房,东拼西凑咬牙买房,结果债台高筑,去跑外面,每个月多四千左右吧!加起来就一万了也不错了吧,平均下来每天净收入350,刨去日常开销,能存下300。一个月以后过劳,一个感冒人都走不动道,去医院花了2000块,吊了一星期针,得不偿失!要知道这小伙子才22岁,无不良嗜好,作息算是正常。他都熬不住,我想想也就算了!


我知道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消极,不上进,但人这一辈子太累了,真的何必呢!一文逼死英雄汉的日子谁都能体会,不愿意落到那个境地,所以拼命挣钱,我以前也是这样想的。现在我看明白了,很多事情不是不去争取,而是量力而为,不行就承认自己不行,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自己开心健康就好。

钱这种王八蛋的东西,不过是好吃好喝好享受,真的都拥有的时候,想想也就那样。你拥有一个奢侈品包,买一套房的那种开心,和你吃到爱吃食物的开心,本质上并没有不同。so,没什么过不去的,一切随心就好!


嗯,还有最重要的一句:别憎恨马云!希望所有的创业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事业,过上理想的生活!


阿楚故事


我了解很多企业,也有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也认识很多企业家和小微创业者,极少成功,大部分只能说“活着”。客观情况是,绝大部分民营企业越折腾越累,负债越多,越陷越深。原因众多,情况各异,挑重点整理如下:1. 目前绝大部分工业品价格透明,毛利不高,竞争惨烈。直接结果就是,非细分龙头企业或优势品牌企业或有特殊资源的企业或原创极强的企业,其余99.9%一般工业品企业都活的艰难。 2.农业产品,目前价格波动因素太大,很多核心品类进口到岸价对本土产品冲击也非常大,农业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无数企业、作坊、合作社等等,都活的很艰难,不含政府补贴的话,99.99%涉农机构都亏损。关键是 波动风险过大,盈利3年,亏1年都能把家底赔完。 3.零售行业和各种开店的(含餐饮美容美发等服务行业和其他各种普通零售),简单的说就是租金贵、用工贵、引流平台费率死贵,但消费端涨价难度大,极度挤压了零售行业的利润,增加了亏损比例。 4. 其他因素: 融资难 融资成本高(至少是国资盘 融资利率的1倍以上,大部分行业企业或店铺的年度净利润都低于10%,8%+以上的融资成本直接干掉了几乎全部净利润)。 用工成本高,现在的劳动法不区分企业性质,就实际出现了银行工作人员和面馆的服务人员 企业都要交几乎一样的四险一金,而面馆老板和银行承担能力其实完全不可比,约占员工工资40%的交金比例比英美都高,这个极大的提高了在劳动用工密度较高的行业的创业成本。 房地产吃掉了太多的社会资源,极大的抬高了商业租金、办公租金,等于其他所有行业的企业在每月向房地产行业交钱,被房地产行业“吸血”。 最后就是过度发达的电商平台,让每一次交易都有多家竞争者,打穿了大部分行业企业的毛利空间,小微企业当然首先面临压力,生存不易!


吃瓜干活儿


小微企业规模小,人员少经不起大的风浪,小微企业投资少,企业设备比较落后,只能做一些粗加工型的产品,随着外贸订单业务不确定,直接影响到小微企业的生存,小企业过去都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现在一切都要按法办事,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就越小越小了。

从企业规模上分析,小微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企业在投资上规模上都是比较小的,人员上也比较少,都是招收社会上一般没有多少学历的人员,不是一些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对产品的技术研发上没有专业人员,没有多少过硬的新产品企业就缺少竞争力,也影响到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小微企业过去都是一些加工型的企业,有好多设备不健全,发展转型又没有充足的资金,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对产品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过去的老产品要不断更新,要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人才投入,技术投入,小微企业也没有那么多雄厚的经济基础,所以讲小微企也只能慢慢退出市场。

三,从市场的角度来分析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的产品都老产品,粗制滥造的过了时产品,面临国内国际贸易订单萎缩的大环境,小微企业的产品需要更新换代,有实力的可以换了,没有实力换代的也只能被市场慢慢的淘汰。

总之,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产品的质量低,企业没有发展后劲,跟不上市场科技发展的步伐,会逐步的走上发展关停的道路。



鹏献舞


过剩造成的!

很多人都去创业,开店。一个街道上是有极限容量的。

说大点,就以某省会城市购物中心为例,方圆1公里有四座购物广场,和街道上的各种密密麻麻的小商店。最后三年时间不到陆续倒闭了两家,剩下两家一家半死不活。其实在三四年前,这个一公里方圆也才一家而已。那时候生意还是比较红火。后来通过稀释和各种渠道的分流,也就导致了这一切。

我家楼下一圈四面都是街道,五六年前只有两家药店,三家早餐店,两家面馆,两家超市…现在呢?所有种类的小店直接翻倍,X2,甚至X3倍,药店5家,早餐店9家,超市13家!还有其他很多种类…

你说这样的密集的恶性竞争,过于饱和,它肯定加速死亡啊!所以这几年不停的倒闭—装修—开店—转让 循环!

我朋友家门口,一个比较偏僻的小区,门口一条街300米,早餐店连着开了10家!超市6家!就看谁熬不下去!它们不死谁死!

这才是真相!



酒盏花枝


个体经济曾经搞活整个经济,大街小巷,一片繁荣昌盛,拯救了当时大量的下岗职工,这几年电商起来,地产起来,个体经济倒了,倒了就倒了,可是市场萧条,大量店铺关门,小厂关闭,大街小巷,只有小吃,(小吃大部分也不赚钱,别行不好做,都挤进小吃,供大于求)。市场死气沉沉,这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吗?我的哥?



桂林李白


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的历史环境下,新的太阳在升起前,各种生物都在变化中等待着。这个时代是由何而来:

1、因为美国贸易战,而且还拉拢盟国加入,中国的出海口严重堵塞,大中型企业的产品出不去,小的配套工厂的产品也随之遭殃。

2、产能过剩,中国人口虽然有14亿,但从商的人数比例远远超过欧美国家,大小企业都是企业,2-3个人工厂,特别是浙江省和广东省,街边店小加工,比比皆是;

3、国家出手干预,立志去除部分不合理的产能,大量环保不过关、污染严重的企业被关闭,一些小地方的政府部门为了追求政绩,也会私底下灭杀部分企业;

4、中国人的创业意识太强,很多人宁愿去搞自媒体,拍拍搞笑的视频,搞点三农,实在不行,拿自家的鸡鸭鹅来娱乐下,或者对着镜头傻瓜式的拍摄吃饭全过程,你干啥都有人看,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打工的想法越来越少,企业用工荒,搞得人工成本随之增长。

5、二手房东联合起来兴风作浪,他们包下一大批厂房,外墙涂涂,内部搞搞,两个月后宣布房子上涨30%,甚至80%的都有。

6、进入了智能时代,对消费有了更高的要求,导致了一批企业主、实体店适用不了。


本人2002年中文系毕业,广告策划出身,深处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深圳,2007年创立自己的实业品牌,2013年开设自己的实业工厂,擅长创新营销,连续跨界创业10多年,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品牌建设(虚)和实业发展(实)结合的策略。近期得空,陆续写了一些关于商业设计及发展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威观察


一,社会信息看似透明。但是实质是针对一些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就是知道也根本涉足不了。

二,政策税收偏向太大。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上,税费减免,待遇天壤之别。

三,物价上涨。用人单位成本加高,社会成本也高。

四,资金和贷款。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根本区别是一个国家支持和银行政策支持,一个是靠自己血汗钱和高利贷支持无可比性。

让一个民营企业当担社会责任感,看看每个民营企业家的血泪史,家庭史,哪个不是悲催的经历。民营企业家冒着倾家荡产,做老赖,妻离子散的风险,做企业那是拼出来的,用智慧眼识。创造出来的。应该得到大家的尊敬。


可乐乐32432921


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越是高度人工智能、网络化发展……越要放松很多行业发展……才能挽救一些……


本草传人


题主不要以点带面,你看没看统计局的数据啊,今年小微企业各项指标都是增长的。我身边经常接触很多小企业主,他们都是很有自信和活力的人,今年国家出台了很多利好的政策,比如减税、减轻企业社保压力、提供免息贷款等。大家都是感叹遇到好时代了,现在是千载难逢的伟大时代,新时代充满了新机遇,前面就是一条鲜花盛开的道路。一个三年利润翻了三番的企业主和我说,现在感觉赚太多钱也没啥大用,国家的各项福利待遇越来越好,以后看病上学都是免费,老了去养老公寓也是免费,个人要钱还有啥用啊?国家富强了,个人也就好了,大河有水小河必然是满的。


大嘴不一样


我是做生意的,开有实体店也开有网店。我的感觉是现在很多商家都在做一件事——抢别人的生意断自己的后路。

网店把实体店的生意抢了,实体店没法干了就清货,反过来又抢了网店的生意,结果谁都没有生意了。

赚钱的是电商平台和店铺房东!

我想好了!网店推广不搞了,店铺不租了。就找一个大仓库把几十万商品存放起来,等政府允许露天摆摊政策落实后,摆摊卖货。网店就让它自然流量销售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