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尔街》:要做东西,就要做没有名字的

《米格尔街》:要做东西,就要做没有名字的

《米格尔大街》是一部小说,作者是英国作家奈保尔。全书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叫做米格尔大街的街区的故事,这个街区位于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首府西班牙港。故事的发生人都是极其普通的居民。生活在米格尔街,人们常常精神模糊、心理恍恍惚惚、具有着扭曲畸形的人格特质。他们感到内心的孤独和麻木。

米格尔大街是一条通向虚无的大街,街道是永恒的,人们每天没有什么新鲜有趣的事情发生,每一天都是无聊无尽的重复,十分无聊沉闷,一天就是一生的缩略,一生就是无数个一天的汇集和堆积。那种无法消泯的无聊和乏味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因此人们想出来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打发时间,消除无法避免的痛苦和无聊。

一、米格尔街的两种人

因此,人们分成了两类,两类完全不同的人,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是消遣肉体层次的人和消遣精神层次的人

1、消遣肉体的人

前者通过感官上的释放和拥抱来打发漫长无聊的一生,这包括喝酒、抽烟、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性的寻找和刺激。肉体似乎暂时拥抱了存在,找到了所拥有的快慰,所有人都暂时找到事情可做了,但是这种肉体上的感受是渐渐的沉沦,<strong>当这种短暂的感受过去之后,那种无聊和乏味会更加突出,人们会更加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和沉闷。

《米格尔街》:要做东西,就要做没有名字的

2、消遣精神的人

而另外一种人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他们写诗、读书,他们具有文化,他们是选择了一种精神生活,然而这种精神生活其实也是加深了精神的痛苦,只不过是利用另一种方式去消遣心中的苦闷和沉闷。这种方式看上去比另外一种肉体上的沉沦更加高级,实际上也是一样的沉沦,而且精神上的苦楚更加加深。

所以,对于任何人来说,生活都已经失去了意义,人活着就是仅仅为了生活下去,为了打发无穷无尽的时间,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打发无法消除的痛苦,而越是想打发,这种痛苦却越是加深。然而,有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更加另外的一种生活,他既不属于第一类人,也不属于第二类33人。

二、米格尔街的第三种人

他叫波普,波普曾经对作者说:“

我在做一样没有名字的东西。”他自称是一个小木匠,但是他自己亲自去建造的房屋建筑却只有自己家后院里头的一个小棚子。更奇怪的是就算是这么一个小棚子他也没有用心盖完,屋顶没有盖完,一到天气不好比如刮风下雨的时候,小棚子就像是要散了一样。波普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锤东西、锯东西,他看上去很忙的样子。

作者幼年时期经过波普家门前的时候,经常会问波普先生在做什么,这个时候,波普先生就会总是说那么一句:我在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幼年的作者觉得波普先生简直就像是一个诗人,对他充满了崇拜与尊敬,觉得波普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

《米格尔街》:要做东西,就要做没有名字的

三、波普的个人特点

波普是一个随和的人,也十分喜欢与人聊天。波普与幼年的作者就是好朋友,他经常跟作者谈论自己的想法,真诚对待自己的小听众。在幼小的作者心目中,波普是十分喜爱跟自己说话的。

波普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可爱的习惯:每天早晨,总是要拿着一杯朗姆酒在手上,他静静站立在街面的大路上,但是却从来不去品尝杯中昂贵的酒。他就那么站在大街上,端着酒杯子,晒着太阳,吹着风。如果看到有熟人经过,波普就会用自己的手指从酒杯中站站一点点酒,舔一舔自己的手,咂咂嘴,显得十分美味又意犹未尽的样子,然后便对着自己熟悉的人挥一挥手,以示打招呼。

波普的做法引起了大家的疑惑也引起了作者的好奇。终于有一天,小小的作者去问波普先生为什么会有早上站在街上端着朗姆酒的习惯。波普却说出来这样的话让作者吃惊不小、感受颇深:早晨太阳刚刚出来,天气带着一点点的凉意,起床以后就可以出门走一走,

晒着太阳喝着朗姆酒,觉得生活很舒适。作者觉得波普的想法很独特,然而街坊邻居并不理解他,他们还以为波普是在向大家炫耀,比如哈特就常常对此嗤之以鼻,他说:我们呐,不像他这么爱炫耀。

《米格尔街》:要做东西,就要做没有名字的

四、关于波普的爱情

1、男方无业,靠女方赚钱

波普是个不会挣钱的男人,他每天在家摆弄他的锯子、刨子,看上去十分地繁忙,但是他并没有做一个正儿八经地木匠,也就是不做稳定的业务,这样一家人的经济来源就成了问题。而波普家就是靠老婆挣钱。波普的妻子在一个有钱人家做厨娘,幼年的作者经常去波普老婆做事的地方玩,波普的妻子总是会给自己很多好吃的东西,并且也因为波普的妻子作者认识了一个年轻英俊的男人,也就是这家富裕人家的园丁。

2、妻子与园丁私奔,抛弃丈夫

后来有一天,波普的妻子离开了他,作者发现波普一个人坐在小棚子里面伤心。他坐在一根木头上,用木头碎屑子在手指上绕来绕去。街坊邻居开始同情可怜的波普,他们聚集在一起,跟波普一起聊天陪伴他打发无聊的独处时光。因为老婆的出走,波普像变了一个人,他不再做那些没有名字的东西,从波普的家门口经过也不会再听到那些锤子锯子的声响。波普开始喝酒喝得烂醉如泥,他经常大发脾气,时而大声哭泣时而高声叫骂,奇怪的是,

这样他反而被大家伙接纳了,因为大家也跟他一样,靠酗酒说骂来打发无聊可鄙的时光。

五、波普的生活风波

波普说话总是像个谜语一样,让人摸不清楚。有一天,他跟小作者说了这样一句话:真心喜欢的东西一旦得到,就不会再珍惜了。

1、寻找爱妻

有一天,波普悄悄离开了米格尔大街,他走了。他是去寻找他的老婆了。原来,他的妻子果然是跟着那个英俊的园丁走了,波普去追他们,把那个园丁打伤了。但是没有带回自己的妻子,还被当地的警官警告不要再去骚扰从前的妻子。人们甚至为波普的事件编了一个歌谣,波普出名了。

《米格尔街》:要做东西,就要做没有名字的

2、带回爱妻

然而,波普回来以后又好像重新换了一个人,他总是大喊大叫,只要又其他人带着大家伙一起去看他,就会被他无情地轰出来,人们都觉得他被自己的老婆逼疯了。后来,波普开始拼了命地干活,夜间也不停歇,他把自己地房子重新装修布置,房子变成了绿色,屋顶漆上了红色。两个星期以后,波普接回来自己的老婆。他们又恢复了过去的生活方式,波普仍然花费所有时间去做那些没有名字的东西,不再供给家用,他的老婆又去了原来那个人家做厨娘。

3、小偷身份暴露

生活好像恢复了从前的平静,直到有一天,波普家又出了一件事情,弄得满城风雨——波普被捕入狱。原来,他是一个小偷,他把别人家的东西偷过来重新组合拼装,然后再去倒卖给别人,直到有一天终于被警察发现了,于是波普被抓去了监狱。波普进了监狱以后,

大家都议论纷纷,认为他的老婆伊梅尔达不会再等他回来,熬不了三个月就得走人。然而,这次,伊梅尔达再也没有离开,她不仅做厨娘还开始帮别人烫衣服洗衣服。这样一直持续到她的丈夫出狱回来。

六、波普出狱回到妻子边

波普出狱以后成了英雄。他混得很好,他也开始为别人干活,成为了一个真正得木匠,他为客户制作桌子、椅子和橱柜。他和他的妻子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一家人的经济来源有了保证。他们在米格尔大街上生活着,如同其他人一样,生活单调无聊、风平浪静。偶尔吵嘴喝酒叫骂来打发时间。

而波普再也不做没有名字的东西,这是他最明显的改变。他也因此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变成了和米格尔大街上的人一样的人,而不是从前那个独特的波普先生。波普也不再跟像作者那样和小孩子保持愉快的友谊。当作者跑出来问他什么时候再去做没有名字的东西时,波普凶狠地辱骂了他

,十分粗暴地表示让小作者滚开,不然就要打他了。

《米格尔街》:要做东西,就要做没有名字的

七、总结

米尔格大街通向洁净的虚无,在这条街上流连,无论是平凡的木匠、厨娘、作坊主、商人,都在打发着寂静漫长的时光。这个普通寂静的小镇如同世界上所有的其他小镇,有着明媚的额头和润洁的触角,一分一秒地匍匐在幽暗的生活之路,寂静无声地生活在某个隅落。

内心深处的孤单、无聊、乏味都无法冲淡,无法消散。我们总是在寻找出路,寻找缓解这种疲乏的方式,诗也不能融化,酒也不能,那是生而有之的层层壁垒。在闪发着幽微之光的米格尔大街,生活在那里慢慢继续。

参考文献:

《米格尔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