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读完《三体》,觉得没一点意思,别人看过后评价却那么高?

宋育平仓央嘉措


个人读完三体有三点感受:硬科幻,格局宏大,描写真实。本人读书不多不少,反正没读过任何一部像三体这样的小说,感觉非常震撼。

我第一次看三体是听小说,一边开车一边听,断断续续花一个月听完第一部觉得很无聊。

后来有机会看纸质书,逐字逐句看,一看就停不下来,一天一夜看完了第一部,后来又花了几天看完了整个三部曲。

第一点是“硬”科幻。很硬很硬,和其他科幻天马行空的瞎扯不同,作者在天马行空想象的同时,会把每一件事科学原理讲得清清楚楚,就像科普读物和小说结合体,如果不静下心看,很容易看不下去。

第二点是无比真实。书里横向纵向写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政治、文化、生活、科学、经济等等很多方面,很多细节写得非常真实,仿佛作者亲身经历一样,也能让读的人身临其境。

第三点是格局宏大到极端。空间上是宇宙级的,时间上从几千年前到宇宙毁灭再到宇宙重生,读完了感觉非常震撼,格局大到极端,恐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超越三体的格局了吧。


franksteins


我也看了很多回答,从理科从文科,从文学审美,很多的角度去看待三体。我想从一个资历浅的科幻迷的角度来讲讲。

我看过几十上百本科幻小说,从银河帝国,机器岛,银河系搭车客指南,沙丘,海伯利安,北京折叠,国内外的知名作家的作品均有涉猎了。

科幻,是要建立在一定科学认知上的,对未来合理的预测以及超脱的幻想,其中那股人类想象力的力量令我着迷,这也是科幻最大的魅力。三体真的是我看过格局最为宏大的,时间尺度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充分展现了想象力的尺度,想象的可能性,这才是该关注的核心。其次才是对未来的幻想所衍生的关于社会,科技的方面的问题。

更其次的才是文学造诣,老实讲,你要看过的外国的科幻类多的话,你会感觉三体的文字很正常了,银河系搭车客指南,来自十二个星球的客人(好像是这个名字)它们的语言很怪诞,甚至有些低俗粗鄙,这其实算是种硬伤。文字优美的都去写诗和写散文去了。我觉得最优美一篇科幻文是罗伯特 富兰克林 杨的那篇蒲公英女孩了。

而三体牛逼就在它的想象空间了,它直接拔高了中国科幻,直接是天花板的存在。如果你看过其他国内作家的作品,相形见绌。同时也是近期少有的作品。算实至名归吧

三体所获奖项被誉为科幻界的诺贝尔。


Yashoku雫霁


因为阅读与感受,都是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



《三体》三部曲都写得非常好,这是毋庸置疑的。

尤其是《三体I》,游戏中的设定与现实中的战争,关于三体的想象,实在令人震撼,看完之后还特别想看电影,奈何电影还没出。

后来把三部曲推荐给我的室友。室友是一个非常害怕看恐怖片的人,后来她跟我说,看第一部让她做噩梦,后来就没看完。

而我在看时,完全没有感觉到恐怖。



所以我说,阅读与感受,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

你觉得很有感触的书或电影,别人看的无动于衷。

还记得陈意涵的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上映后,我的另外一个室友去看了,回来后说她哭的稀里哗啦,而我听到这个电影名就觉得过于矫情,不想花钱去电影院看。

后来用电脑看,果然无感。

因为经历与喜好的不同,对同样的内容会做出不同的评价。

我曾经很想看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买了三次书,最后都被卖掉了,书一页都没看完。

阅读,或许也要讲究缘分吧,我与《平凡的世界》无缘,强求不来,或许你也与《三体》无缘,不必强求。


OYAMOVIE


我觉得三体最有意思的是对科幻的想象力,和对人性的探讨。这种仿佛即将发生甚至正在发生的科幻最吸引人,而不是毫无逻辑的天马行空。我没完整读过多少书,但三体我几乎是不眠不休的看完的,感觉有点烂尾,但总体上确实太优秀了。


雅各布琼斯


我08年前后开始看三体,陆陆续续几年看完了。看完三体之后,我就看过一篇科幻小说,就是北京折叠。看完北京折叠后,我微笑着对自己说,还可以十年不用读科幻。即便是获奖作品北京折叠和三体对比,哪怕是和三体的某一段情节对比,都幼稚的想小学生。


扎心姐夫


很早看过大刘的球形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等书。三体很早就接触了。

第一部我先后买过二本,第一本丢了,也下过几次电子书,读了6年才看完。

后来看到网上有三体“我的世界”,就读了第二部,第二部前半部分读了1个月多,看两页就没兴趣了,去厕所才看,结果读到一半后,后半部分一晚上熬夜看完。第三部第二天早上什么也不做一直读完为止。

确定了一件事,会读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


旅人甲


一个理科男写的,所以如果耐不住性子慢慢看会觉得很枯燥,还看不懂写的什么。

我最早在科幻世界看的,当时自己也写科幻,所以经常去书报亭买过期的科幻世界看(过期的便宜),断断续续看的,只觉得挺好,但怎么好看不明白。后来又看电子书,然后今年又买了全套的大刘小说,越看越有味吧。


王大千


⊙ω⊙我第1次看我也看不进去,草草读了一遍,我也感觉没什么意思。

后来我就认真读了读,发现这本书写的挺不错。

宏大的世界观很是吸引我,(ಡωಡ)希望你们认真的读一读吧,草草的读一遍也可以,(~ ̄△ ̄)~我感觉3体很有意思。


中奖丶绝缘


看了好多评论有好有坏,发现一个问题。但凡是批判性的评论。

一,要么是没看过

二,要么就是从文学写作手法上做出批判。

前者就不说了,纯属二逼喷子类

后者还可以说道说道,像那些“大家”也好,文学爱好者也好,能对三体做出批判,确实人家有认真阅读过三体。

可是无论是技术描写,现实映射,逻辑设定,艺术加工,故事表达。这些东西属于写作手法或者叫“写作技巧”吧

我是个摄像的,不懂文学,只是偶尔会读读书,摄像也属于技术员的一种。像第二种类型的批判,那就是对写作技术上的批判,可以理解为书呆子批判,就是那种什么都要循规蹈矩,不按照规矩来就不行的无脑批判。就像现在的短视频,为什么好多专业的摄像团队,高质量的画质视频点赞量那么少,而一个用手机拍的粗劣的视频,就简单两个人的对话,甚至基本构图都没有的视频点赞量却很高?因为内容呀!因为有趣的灵魂呀!

三体里好多对人性的客观描述,例如人逃离地球时,在那个什么广场上面座飞船,大家都排队,刚开始还有些秩序,后来某个别富人的紧张情绪不顾下面人类安危强行启动飞船,致使无数人死伤。看到有一个飞船起飞,别的飞船上的人也不顾一切的起飞。大家过马路是不是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恰巧也在飞船上,你会不会起飞?黑暗森林法则,看过的我就不用解释了吧,这个社会上但凡是有两个人存在的地方,就有黑暗森林法则。

所以二类的批判,说白了就是哗众取众,生怕大家不知道他懂文学,用专业的术语,华丽的辞藻有板有眼的指出问题。其实这种行为,手段,太低级了。


枫谷秀场


你为什么没感觉,我猜测不是因为你物理基础不好而看不懂,而是因为这本书的价值观很难让你认同。

从你网名可以看出,你很喜欢仓央嘉措,取一段他流传甚广的诗歌《问佛》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

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恩,多么随性淡然,很美好。现在的许多文艺青年也喜欢。

然而《三体》这本小说整体表达的是宇宙的残酷,人性的恶。里面唯一一个具有圣母光环的女主角程心'还被大刘写成了一个(许多人认为是)地球文明毁灭的罪魁祸首(我并不觉得)。成为众多年轻读者口诛笔伐的对象。

我认为刘慈欣想讽刺的是人类的无知,而不是善良。以独特的写作手法阐述了极端主义的危害。主角之一的叶文洁在极端的社会环境下成长,她的父亲被极端主义的产物所迫害致死,她经历了一次次的背叛,看到了人性的恶,对这个世界失望,对人类失望,然后遇到了伊文斯,一个极端的环保主义者,看透了人性的贪婪,在得知了三体文明后,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带路党。从此使得地球文明走向了毁灭的深渊。

而为什么会刻画出程心这样一个角色,我猜想应该是为了突出那一句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丛林法则,生存是第一要则,当生存都成为困难时,哪还有什么伦理道德。恩 ,也从侧面说明了变通的重要性。

相对于三体这本书中所创造出的面壁者,执剑人,水滴,二向箔等,一个个科幻热词。我更喜欢科学边界这个概念,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地球的科技停滞不前,人类会怎么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